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水环境污染物迁移转化研究与泥沙运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岁梁 《水科学进展》1998,9(3):205-211
从三个方面,即泥沙颗粒本身的性质,污染水体中泥沙运动特点如污水氧化塘中的泥沙运动、河口段的泥沙运动,天然水体中污染物如重金属、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营养性污染物和油污染物迁移转化、归宿现象,阐述了将环境科学主要是水环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水化学和水利工程科学主要是水力学、泥沙运动力学结合起来研究水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综述了我国环境地球化学发展的历程、环境地球化学在科学领域和环境科学中的位置以及学科的综合性和边缘性。作者系统阐述非线性环境地球化学出现的必然性,指出研究目标、内容和入门的途径,以及研究的方法和程序。从元索地球化学分布的静态数学模型到地质历史演化过程的动态数学模型,以及元素地球化学循环耦合作用模型,作者认为非线性是环境地球化学过程最本质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环境沉积学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本忠  姜在兴 《沉积学报》2005,23(4):677-682
面对生态、环境、灾害、全球变化等重大问题和环境科学、沉积学的发展,环境沉积学应运而生。环境沉积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和兴起2个阶段,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其研究始得以广泛关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厘定了环境沉积学的概念和研究目的,指出其研究内容既包括沉积学中的环境问题,又包括环境科学中的沉积问题,4个研究方向分别为原生环境沉积学、污染物环境沉积学、生态环境沉积学和全球变化环境沉积学。环境沉积学以环境和灾害研究为己任,将在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地质灾害、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的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未来沉积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4.
《地球科学进展》1989,4(1):11-14
(一)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并包括社会科学的某些领域,因此在本指南中有关环境科学的内容,散见于各学科部的指南中。 1、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是化学科学中一个年轻的分支,是涉及化学各分支学科的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领域。环境化学与国民经济建设和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其研究成果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有明显的作用。因此,应当结合我国经济建设有计划、有重点地支持若干领域及项目,推动该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系统点论环境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境地球化学是地球化学与环境科学结合衍生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文章概括论述了学科的性质,提出环境地球化学发展的主要领域:全球环境变化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地球化学环境与人体健康、地球化学环境与农业、环境污染的地球化学,并对各个领域研究的现状作了概述与分析,进一步提出了研究的具体方向。  相似文献   

6.
环境磁学理论、方法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环境磁学是一门介于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磁学之间的边缘科学。环境磁学可提供大量有关区域或全球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等的重要信息,其研究范围迅速扩大,已成为当今地学前沿学科之一。本文在简述了环境磁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环境磁学中几个主要研究领域如古气候与古环境变化、土壤学和环境污染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指出了环境磁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近年来环境磁学的一些新的发展趋势:①加强磁信息与地质记录之间的定量研究;②利用磁信息加强应用研究;③环境磁学与地球化学方法密切相结合;④建立全球磁数据  相似文献   

7.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河流泥沙工程学教研室从事泥沙工程的教学工作已三十年,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累累,是我国研究泥沙问题的基地之一。六十年代曾编写出版了《河流动力学》及《河道整治》等教材,颇受当时水利界的欢迎。经过二十年的实践总结。在原基础上,将有关泥沙工程的内容合并,编写出版了《河流泥沙工程学》教材。这是我国仅有的一套完整的泥沙工程学教材。在国际上,将泥沙工程编写成一套大学教材,也无先例。无论从科学水平上来评价,还是从教材要求来看,这本教材都是值得称道的。其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密切联系我国实际,具有我国教材的色彩,本书在内容、举例、引用资料等方面都从我国实际出发,成为名副其实的我国教材。譬如在工程泥沙问题中,突出水库淤积问题;在泥沙运动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8.
1973年涂光炽先生预言:"七十年代环境科学和生命科学将异军突起"、"环境科学与地球化学的相互渗透,产生了新的边缘分支学科——环境地球化学"。近40年来,环境质量的地球化学研究经历了调查评价—区域综合—界面机理三个发展阶段,在典型区域环境演化及环境—生态效应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将在21世纪为人类谋求更多的福利。  相似文献   

9.
环境矿物学是主要运用地质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手段,逐步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鉴于当前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这门学科在学术界能够受到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的如此重视,是理所当然的。。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涉及到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以及人类生存的空间(有人称之为“Humansphere”),与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生物科学、生命科学等密切相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资源与环境所提供的物质条件。因此,地质科学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地质生态环境到地质灾害的防治,从地方病的…  相似文献   

10.
环境矿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矿物学朱立军,傅平秋,万国江(贵州工学院贵阳550003)(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表生矿物,环境矿物,环境变化,环境矿物学环境矿物学基于矿物学与地球化学、土壤学及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地表矿物与环境的相互...  相似文献   

11.
对淡水水体沉积物磷的环境生态效应的国内外研究热点和领域进行了综述、评价;提出了尽快开展真正内源磷——地质成因磷自然释放的水环境生态效应研究,特别是天然条件下(如人为干扰少的源头河流),富磷河流水体主要初级生产者——藻类生态响应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林镇坤  王爱军  叶翔 《沉积学报》2019,37(1):124-134
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可揭示沉积动力环境。基于广西南流江河口水下三角洲的粒度分析数据,采用Folk分类法进行分类,应用端元分析对其粒度数据进行分解,探讨了南流江河口水下三角洲的物源和现代沉积动力环境。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可划分为9类,其中含砾沉积物5类,不含砾沉积物4类,沉积物类型与河口环境动力特征相吻合。端元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有5个不同类型的端元,分别代表着5种类型的沉积物动力环境:端元1反映了风浪和潮流对表层沉积物的动力作用;端元2指示了外海涌浪对表层沉积物的作用过程;端元3代表了南流江冲淡水引起的表层沉积物的输运;端元4代表了大陆架残留沉积物;端元5为干扰端元,可能是由于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利用端元分析探讨复杂环境(如小型山溪性河口)下的沉积动力环境时,一方面需要综合考虑研究区域的物源与环境动力特征;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参数拟合、粒径趋势分析等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3.
基于磁性矿物的性质变化能敏感记录现在和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环境磁学方法能鉴别环境演化过程中磁性物质在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运移、沉积和转化的过程,系统介绍了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的特征和鉴别方法以及主要的环境磁学参数和意义,着重回顾了环境磁学在以黄土、湖泊和海洋沉积物为载体的古气候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取得的重要进展,指出了环境磁学在古气候环境研究过程中要加强多磁学参数综合应用,促进地质记录和磁学指标之间的定量研究,有利于理解不同沉积物的磁性矿物特征和环境变化过程的相关关系。同时强调沉积物还原成岩作用过程的环境磁学研究是目前以至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国泥沙研究述评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光谦 《水科学进展》1999,10(3):337-344
我国的泥沙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是少数几个保持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之一。对泥沙学科的特点进行简要说明;介绍了我国泥沙研究取得的代表性重要成果;讨论了泥沙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A rigorous test is presented of the application of sediment trend models to an intertidal beach environment characterized by bar morphology. Sedimen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during low tide from a regular grid and their sediment fall velocity distributions, obtained using a settling tube, were analysed using moment analysis. The net sediment transport direction determined from beach surveys, hydrodynamic measurements, wave ripple observations and sediment transport modelling was compared with predictions by sediment trend models based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 parameters. It was found that the sediment transport pathways and patterns of sedimentation predicted using sediment trend models were at odds with field observations, and varied significantly depending on whether surface or sub‐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were used. The sediment trend models are thought to fail because, in energetic and morphologically variable beach environments, spatial patterns in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are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 hydrodynamic regions and associated morphology, rather than sediment pathways. The use of sediment trend models cannot replace the collection of morphological, hydrodynamic and sediment transport data in the field to defin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lows, forms and sedimentation patterns on a dynamic intertidal beach.  相似文献   

16.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近年来地球科学越来越多地面向城市,城市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广泛影响,自然及人类活动引起的城市地球化学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环境地球化学是应用地球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主要研究城市土壤、沉积物、尘埃、地表水、地下水、生物、空气等介质中化学元素及同位素的分布、演化、环境作用及健康效应,重点解决城市地球化学环境质量变化的原理及由此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及人体健康效应。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传统工业城市、典型矿业城市及国际化的大都市。在城市地球化学概念出现之后短短的10余年时间内,很多国家开展了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和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和进展,并发展成为环境地球化学与城市环境的重要方向,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目前,城市环境系统的地球化学填图、城市地球化学与环境污染研究、城市地球化学与生态风险研究、城市地球化学与人体健康研究、城市地球化学系统的调控与环境规划等领域是国际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的热点和前沿。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Therearemanyproblemsofenvironmentalgeoscience.Theirfactorsofaffectionareverycomp1icated.Theyareal-mostfromtheearth,othercelestialbodiesandthebiosphere,especiallythefactorsofhumanaction.Becausethedevelop-mentofgeologicalenvironmentwillnotstop,theactionsofslopeandcatastrophesappearuninterruptedly,andenviron-mentdeterioratesfast.BAS1CTHEoRIESANDDEDUCTIONSoFPR1NC1PLESBiomathematicianVerhulstrevisedMalthusmode1andproposedthatarestrictingtermwasadded.ItisorY'=ap(t)[1…  相似文献   

18.
海洋沉积物中的钒、钼、铊、镓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探讨沉积物中钒、钼、铊和镓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对揭示海洋环境演变机制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基于此考虑,本文系统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海洋沉积物中V、Mo、Tl和Ga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进展,以期对深入开展环境敏感微量元素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有所裨益。结果表明,由于受人为输入的影响,近海沉积物中V、Mo、Tl和Ga含量高于远海,河口高于近海;在表层沉积物中,细颗粒沉积物中V、Mo、Tl和Ga含量高于粗颗粒中的,且其含量与物源、有机质含量等沉积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在垂直分布上,随沉积物深度的增加,V、Mo、Tl和Ga含量趋于降低,表明近几十年来,随人为影响的加剧,海洋作为地球上物质的汇获得了比以前更多的V、Mo、Tl和Ga。由此可见,在水平方向上,海洋沉积物中V、Mo、Tl和Ga的丰度可表明输入物源的特性,而在柱状样中的垂直分布,则能够表征历史年代上V、Mo、Tl和Ga沉积量的差异。由于沉积物中V、Mo、Tl和Ga的性质比较稳定,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和表征海洋环境演变的讯息,追溯海洋环境演变的历史以及预测将来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