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湖南省柿竹园矽卡岩矿床中石榴石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尹京武  李铉具 《地球科学》2000,25(2):163-171
通过野外与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 对柿竹园多金属矿床矽卡岩中石榴石的特征进行了研究.根据石榴石的产出状态、矿物的共生组合, 矽卡岩可分为4个带: 磁铁矿-辉石-石榴石带、辉石-石榴石带、符山石-石榴石带、矽卡岩化大理岩带.从成分上的变化, 探讨了石榴石在各矽卡岩带中的特征.柿竹园矿床矽卡岩中的石榴石可分为早、晚两期, 早期形成的石榴石颜色为暗棕色, 并且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从磁铁矿-辉石-石榴石带到矽卡岩化大理石带, 随着石榴石中Fe2O3含量的减少, Al2O3含量的增加, 由钙铁榴石向钙铝榴石变化; 石榴石晶体具有从核部向边缘由均质性向非均质性变化的规律.早期石榴石形成于较氧化的条件下, 温度为520~620℃, 压力为1000×105Pa, 由富含Si, Al, Fe, Cl, F组分的热液和泥盆纪佘田桥组灰岩反应交代形成.当温度降至450~ 540℃, pH, Eh值降低时, 晚期石榴石形成的同时使白钨矿沉淀.晚期石榴石颜色比早期形成的石榴石浅, 为红色.结晶颗粒较大, 并且, 普遍可以观察到石榴石环带结构.   相似文献   

2.
泥质变质岩系主要的矿物温度计与压力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介绍泥质变质岩中常用的温度计和压力计,对其可适用性、适用范围、质量优劣等进行了评述。经过对这些温度计和压力计的比较研究,我们发现石榴石-黑云母温度计、石榴石-白云母温度计、石榴石-蓝晶石(夕线石、红柱石)-斜长石-石英(GASP)压力计、石榴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GBPQ)压力计、石榴石-白云母-斜长石-石英(GMPQ)压力计、石榴石-黑云母-白云母-蓝晶石(夕线石、红柱石)-石英(GBMAQ)压力计、石榴石-金红石-钛铁矿-斜长石-石英(GRIPS)压力计的准确度较高,可以为地质工作者所采用。二云母温度计、白云母-斜长石温度计准确度还有待大幅度改进。石榴石-金红石-蓝晶石(夕线石、红柱石)-钛铁矿-石英(GRAIL)压力计、石榴石-堇青石温度计和石榴石-堇青石-蓝晶石(夕线石、红柱石)-石英(GCAQ)压力计等温压计的准确度及其可适用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石榴石是具有可变成分的重要造岩矿物类型之一,可以在大的温度压力范围内在不同化学成分的岩石中形成。石榴石在前寒武纪的变质岩和花岗岩类中分布很广泛。变质岩中石榴石的成分及其共生通常是区域变质相、亚相和相系的理想标志,而花岗岩类中石榴石的成分是划分花岗岩成因类型及恢复其形成地球化学环境的标型特征。本文仅就《乌克兰地盾石榴石》一书中的石榴石化学资料的整理方法,含石榴石岩  相似文献   

4.
对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石榴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成因探讨。野外调查及镜下观察发现,冬瓜山铜矿石榴石分为两期形成,第Ⅰ期石榴石环带发育,颜色较深,呈褐-棕黄色;第Ⅱ期石榴石呈他形-半自形穿切Ⅰ期,颜色较浅,呈浅黄-蜡白色,具非均质性。石榴石主量、稀土元素的等离子光谱(LA-ICP-MS)分析结果显示这两期石榴石有较大差别:第Ⅰ期石榴石钙铁榴石组分含量较高,可达94.14%,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元素富集、Eu正异常的右倾曲线;第Ⅱ期石榴石则相对富铝,钙铝榴石组分含量达44.06%,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重稀土元素略微富集、Eu负异常的平缓曲线。这些特征表明,第Ⅰ期石榴石为岩浆成因,形成于较氧化环境;第Ⅱ期石榴石为热液交代成因,形成于较还原环境。  相似文献   

5.
徐树桐  王汝成 《岩石学报》1999,15(3):321-337
大别山东部双河附近面理化榴辉岩中,所有榴辉岩相矿物包括石榴石、绿辉石乃至金红石都受到强烈拉伸。用透射电镜可以观测到石榴石晶体中塑性变形的显微构造,包括自由位错、位错壁和位错网。拉伸石榴石的应变轴比表现为X〉Y〉Z。运动学标志如石榴石不对称碎斑和旋转的金红石颗粒,表明有旋转应变的作用。石榴石和金红石的福林系数分别为1.18和0.98。所有这些都表明石榴石在接近于平面应变的条件下形成。由于石榴石颗粒在  相似文献   

6.
天然石榴石的用途及选矿方法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毓春 《西北地质》1992,13(4):25-27
1 天然石榴石的用途及生产状况石榴石磨料为天然磨料,生产厂称之为“金钢砂”、“棕刚玉”。作为磨料的石榴石主要是石榴石族中的铁铝石榴石。铁铝石榴石硬度适中,韧性强,边界锋利,磨削力强;粒度均匀,晶形均一,磨件光洁度好,是很好的天然磨料。石榴石加工后的微细粒磨粉,特别适宜于对电子工业的半导体、荧光屏,光学工业的镜头、镜片的研磨。同时也是喷礁抛光、制磨纸浆砂轮和高精度砂轮、砂布的理想材料;另外对于印刷版、玻璃制品、皮革、骨料、石  相似文献   

7.
基于我国主要类型矽卡岩矿床的研究,结合Ca-Fe-Si-C-O体系的实验成果,以共 生矿物固溶体热力学分析为手段,建立了共生单斜辉石一石榴石氧逸度计。对我国主要类型矽卡 岩的研究表明:不同金属矿化及不同产出条件的矽卡岩形成于不同的氧逸度环境,具有不同的氧 逸度变化趋势和温度一氧逸度效应。共生单斜辉石一石榴石矿物对是形成介质的良好氧逸度计、酸度计。它有助于判别矽卡岩的金属矿化类型。  相似文献   

8.
石榴石是变质岩中最常见的矿物之一,国内外都有人试图通过石榴石标型特征上的微细变化,研究变质岩的相带或与矿化作用的内在联系。他们认为不同岩相带中的石榴石的特征是不同的,同一岩相带中的石榴石特征基本相同。但也有人否认这种观点,认为石榴石的标型特征只对大的岩石类型,如:基性岩、酸性岩,碱性岩等有明显的差别,而对同一岩性内的石榴石却没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9.
大青山位于华北克拉通西部孔兹岩带中段,古元古代晚期孔兹岩系(上乌拉山岩群)十分发育。近年来,在上乌拉山岩群中分辨出一套古元古代早期变质碎屑沉积岩(大青山表壳岩,榴云片麻岩),它们遭受强烈变质变形和深熔作用改造,形成古元古代早期石榴石花岗岩。包头哈德门沟是古元古代早期榴云片麻岩典型出露区,并有古元古代早期石榴石花岗岩(哈德门沟石榴石花岗岩)形成。由榴云片麻岩经深熔榴云片麻岩再到石榴石花岗岩,浅色体增多,石榴石增多且颗粒增大,黑云母减少,石榴石包裹黑云母、石英、斜长石等矿物。石榴石岩的锆石呈浑圆状,普遍具核-幔-边或核-边结构,碎屑锆石年龄为~2.5Ga,变质锆石年龄为~2.45Ga和~1.90Ga。锆石形态、内部结构和年龄与榴云片麻岩、深熔榴云片麻岩和石榴石花岗岩中的锆石类似,但记录了古元古代晚期变质事件年龄。石榴石花岗岩与榴云片麻岩和深熔榴云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组成特征总体上类似,高Al2O3含量和FeO T/MgO比值,CaO含量和K2O/Na2O比值存在较大变化,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和Ti。研究表明:1)浅色体和石榴石花岗岩中的石榴石是黑云母转熔的产物,并非岩浆结晶形成的;2)石榴石岩是在石榴石花岗岩岩浆形成之后进一步演化过程中石榴石不断地发生运移、分异和聚集的结果;3)尽管哈德门沟石榴石花岗岩具有一定或较大的规模,但具有深熔岩浆的性质;4)石榴石花岗岩地球化学组成变化与熔融母岩组成变化和深熔及岩浆演化过程中残余矿物相石榴石、锆石局部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安徽贵池铜山矽卡岩铜矿石榴石及其环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区为矽卡岩铜矿床,岩体与围岩接触带石榴石矽卡岩十分发育。通过类质同像端员分子百分比计算,石榴石划分为钙铁榴石、钙铝榴石及钙铝—钙铁榴石三种类型,其中钙铝—钙铁榴石是本区常见的石榴石类型。发育于矽卡岩晶洞或空隙中的半自形—自形石榴石具明显的非均质性及发育良好的环带。环带状石榴石CaFe及CaAl端员组分具有三种变异方式。研究表明,石榴石环带及其非均质性不仅与石榴石类质同像端员分子百分比组成有关,而且与石榴石的生成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辉钼矿中伴生石榴石综合利用的可能性研究,采用化学分析、XRD、偏光显微镜以及MLA分析软件对矿石中石榴石工艺矿物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钼矿中主要矿物成分为石榴石,透辉石,白云石等,其含量分别是42.59%,28.01%,7.89%,其中石榴石的晶体化学式为(Ca_(0.859) 8Fe0.119 6 Mn0.020 6)3(Al0.773 2,Fe0.226 8)2[Si0.990 8O4]3,为钙铝石榴石;矿石中石榴石以粗粒块状构造为主,可见粒状变晶结构和包含结构。矿石中1mm以上的石榴石颗粒占67.93%,0.5mm以上的颗粒占79.9%,部分粗颗粒石榴石中包含方解石,透辉石和石英等非金属矿物。将矿石破碎到-4mm以下,钙铝石榴石的单体解离度仅为50.69%,连生体中以60%~90%富连生体为主,其含量为42.14%,二者合计92.83%。根据钙铝石榴石的工艺矿物学性质以及石榴石矿物的物理性质,推荐采用粗粒干式强磁预选-预选粗精矿磨矿-弱磁选除铁-高梯度磁选-重选原则流程对石榴石进行高效回收。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一些矿区矽卡岩中石榴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都有人对矽卡岩中的石榴石进行过研究,他们试图把石榴石的成分变化与一定的矿化作用联系起来。伊瓦申科和哈佐夫曾作过简要文献综合。他们指出,目前对石榴石成分与矿化关系问题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矽卡岩中石榴石成分随矿化类型有规律性的变化:矽卡岩铁矿床和矽卡岩多金属矿床中主要为钙铁石榴石,矽卡岩锡矿、钨矿和稀有金属矿床中主要为钙铝榴石。白钨矿床中的石榴石含钙铁石榴石组分40%,而多金属和铁矿床的石榴石则分别含70%和60%。另一种则认为不存在  相似文献   

13.
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中石榴石的环带和成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夏琼霞  郑永飞 《岩石学报》2011,27(2):433-450
在俯冲带变质过程中,石榴石是高压-超高压变质榴辉岩和片麻岩的常见变质矿物。由于石榴石具有难熔和流体中的低溶解能力的特点,通常可以很好地保存下来,并且能够保留复杂的化学成分环带,以及不同类型的矿物或流体包裹体,为解释石榴石寄主岩石经历的变质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信息。石榴子石的主微量元素成分受控于很多因素,如全岩成分、变质的温压条件、控制石榴子石形成的相关变质反应、与石榴子石共生的矿物种类和成分等。因此,在利用石榴石探讨超高压变质的演化历史时,对石榴石进行系统的主要元素、微量元素、氧同位素以及矿物包裹体分析,以及相互间的成因关系。同时,对石榴石中的锆石或独居石包裹体并进行原位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可以为变质石榴石的形成时代提供直接的时间制约。深入研究超高压变质岩中石榴石的生长阶段,不仅可以为含石榴石寄主岩石的变质过程提供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证据,而且对于理解石榴石的形成机制、生长规律及其变质化学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济南坳陷第三系火成岩岩相,储集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通过岩心观察和室内分析化验资料的归纳,总结了近年来济阳坳陷第三系火成岩勘探成果,认为罗151块、商741块沙三段火成岩为辉绿岩床,可划分3个亚相:中心亚相、过渡亚相和边缘亚相。并将接触变质带划分为石榴石硅灰石角岩相、石榴石红柱石角岩相和堇青石角岩相。滨674井沙四段喷出岩分为水上和水下溢流亚相交替的玄武岩。南74-6井和商74-12井沙一段为火山碎屑岩。文章系统分析了这些火成岩的岩性、储集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借助电子探针详细分析了研究区古元古代花岗岩中的石榴石化学成分,发现花岗岩中的石榴石化学成分均以铁铝榴石(Almandine)和镁铝榴石(Pyrope)为主,两种石榴石约占所分析的石榴石的92%~96%.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安徽岳西碧溪岭榴辉岩-石榴石橄榄岩伴生岩体作了岩相学、岩石化学、矿物化学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利用湿法化学分析完成了13个榴辉岩和8个石榴石橄榄岩的成分分析,利用电子探针分析了15个石榴石,14个单斜辉石、2个斜方辉石、4个橄榄石的化学组成,利用等离子光谱完成了5个榴辉岩和2个石榴石橄榄岩的稀土元素含量测定,利用地质温压计估算了榴辉岩和石榴石橄榄岩的成岩温度和压力,最后讨论了其物质来源和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17.
江西东乡—相山中生代火山岩中富铝矿物的发现和成因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刘昌实  楚雪君 《地质论评》1992,38(2):157-163
本文讨论在江西东乡上侏罗统虎岩组凝灰岩和相山鹅湖岭组碎斑熔岩中新发现的石榴石、红柱石等富铝硅酸盐矿物。石榴石呈自形的菱形十二面体,常包裹含钛磁铁矿、针状磷灰石等矿物包裹体。电子探针分析表明,东乡产出的石榴石为铁铝榴石,相山为钙质铁铝榴石。根据石榴石—熔体成分计算石榴石形成时温度为1060℃,压力为6×10~8Pa。二长温度计计算长石形成温度为785℃。从而证实石榴石为岩浆成因,厘定了本区火山岩是S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朱溪超大型钨(铜)矿床中两类与白钨矿密切相关的石榴石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这两类共存的石榴石与夕卡岩型矿床中常见的同期热液在不同阶段形成的两种石榴石不同。早期石榴石相对更加富Fe(Ad37.17~41.84Gr54.83~59.57Sp3.10~4.62),而晚期石榴石更加富Al(Ad12.69~14.42Gr77.56~79.03Sp0.44~0.92),成分上更接近钙铝榴石端员,具有更低的Sn含量,更高的U含量,并在稀土配分曲线中显示出更明显的正Eu异常,表明晚期石榴石形成时的氧逸度明显低于早期石榴石形成时的氧逸度。晚期石榴石相对于早期石榴石具有更高的Cu、Pb、Zn、Li、Be、B、Rb、Cs、Sr含量和更低的W、Mo、Ga、Ge含量,并且与成矿相关岩体具有相似的稀土配分模式曲线,表明晚期石榴石与朱溪矿床的成矿相关岩浆演化而形成的残余岩浆热液流体具有更加密切的相关性。本文研究的两类共存的石榴石可能是两期成矿热液流体作用的产物,暗示朱溪矿床的成矿作用可能与多期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9.
在大兴安岭中南部地区,发育有与火山岩有成因联系的层控矽卡岩型铁矿床。与成矿有关的矽卡岩矿物主要为石榴石,按石榴石的形成先后可分为三个世代。不同世代石榴石物理性质均有所不同。石榴石化学成分以富铁为特点,一般钙铁榴石分子在65~95%之间,并以与铁矿形成最密切的第二世代石榴石的钙铁榴石分子含量最高,在同一世代石榴石中愈接近矿体含量愈高。对石榴石红外光潜及晶胞参数研究表明,随钙铁榴石分子增高,红号吸收谱带向低频位移,而晶胞参数则相应增大。石榴石的这些矿物学特点可作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0.
洪东铭  简星  黄鑫  张巍  马金戈 《地学前缘》2020,27(3):191-201
石榴石是沉积物中常见的重矿物,其可来源于多种岩石,而且不同类型母岩中石榴石具有多样的地球化学组成,因此碎屑石榴石的地球化学分析在沉积物源研究中应用广泛。通过电子探针分析可以容易地获得单颗粒碎屑石榴石的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可借此探讨其母岩类型,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中酸性火成岩和部分变沉积岩来源的石榴石通常都具有高Fe、Mn的特征,不易于区分。本文系统地收集了不同岩石类型的石榴石微量元素数据,尝试利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差异性对碎屑石榴石物源分析进行补充。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石榴石的稀土元素(REE)组成与钇(Y)元素指标可区分中酸性火成岩和变沉积岩来源的碎屑石榴石;(2)基性岩(橄榄岩、辉石岩)及所对应的变基性岩石(榴辉岩)中石榴石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相近,但部分橄榄岩来源的石榴石在镨/钬(PrN/HoN)值和重稀土总量(ΣHREE含量)上与辉石岩和榴辉岩的有显著差别,这一特点可运用于以基性岩母岩为主的碎屑沉积物源研究中;(3)夕卡岩中的石榴石在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上表现为高度一致的高Ca特征,而稀土元素组成具有两种典型的分配模式,岩浆型(指示富铁、氧化环境)与热液型(指示富铝、还原环境)。综上所述,石榴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可以有效地运用于沉积物源分析研究中,是其主量元素物源分析方法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