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降低企业销售时的综合成本,利用随机服务系统理论分析了顾客到达企业时的排队方式,得出单队多服务通道比多队多服务通道排队方式更优;分析了窗口之间相互帮助、同时为k个顾客服务、服务率可变、有多个顾客类以及是否需要雇佣帮手等多个服务模型,为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并结合例题说明了选择恰当的服务方式能有效降低综合成本;还分析了库存容量对综合成本的影响,并得出最优库存容量.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企业销售时的综合成本,利用随机服务系统理论分析了顾客到达企业时的排队方式,得出单队多服务通道比多队多服务通道排队方式更优;分析了窗口之间相互帮助、同时为k个顾客服务、服务率可变、有多个顾客类以及是否需要雇佣帮手等多个服务模型,为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并结合例题说明了选择恰当的服务方式能有效降低综合成本;还分析了库存容量对综合成本的影响,并得出最优库存容量.  相似文献   

3.
带流量控制的优先权排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个单队列两服务台的M/M/2排队系统有两类信元输入.第一类信元较第二类信元具有强占优先权,而且对第二类信元实施流量调控.用矩阵几何理论给出了两类顾客的稳态分布的求解方法,并借助Matlab软件给出了一个具体的例子.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一类带有负顾客且具有反馈的M/G/1可修排队系统,正顾客服务完会以一定的概率立即排到队尾等待下一次服务,而以一定的补概率离开系统,永不再来。服务规则是先到先服务,负顾客抵消排队系统中的中间顾客(RCM)。使用“补充变量法”和状态转移方程分析该模型,得到了这一模型的排队指标和可靠性指标,并且发现此类排队系统完全取决于队长为2的概率。  相似文献   

5.
运用事件调度法,设计了排队系统的仿真方案,并进行了仿真研究。采用M/M/1等待制服务系统为例进行了理论计算,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通过比较M/M/n等待制服务系统在相同服务规则以及不同服务规则下的仿真数据,表明了M/M/n等待制服务系统在不同服务规则下可以得到较好服务效率。对于复杂排队服务系统的设计方案的优化提供了仿真验证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研究一类具有负顾客可服务的M/G/1休假排队系统,其中服务规则为后到先服务(LCFS),休假策略为空竭服务多重休假(ES,MV),负顾客也可以接受服务,正顾客也可以抵消负顾客,即正负顾客处在对等的位置上,抵消原则为抵消系统中正在接受服务的顾客(RCH).由补充变量法和状态转移方程的分析得到了稳态队长分布的广义概率母函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7.
考虑了一个具有二次服务、反馈和启动故障的M/G/1重试排队系统.在假定重试区域中只有队首的顾客允许重试的情况下,重试时间具有一般分布时,得到了系统稳态的充分必要条件.求得稳态时系统队长和重试区域中队长分布及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8.
具有Bernoulli反馈的M/M/1工作休假排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带反馈的M/M/1工作休假排队模型,这是一类新服务机制的工作休假排队系统.在休假期间,服务员并未完全停止工作,而是以相对于正常工作时较低的服务率为顾客服务.工作休假策略为空竭服务多重工作休假.完成服务的顾客以概率p(0SN 1671-1742  相似文献   

9.
针对顾客到达时遇忙音重试、服务结束后以一定概率重新请求服务、顾客在排队中因不耐烦而放弃等待,以及负顾客等因素对系统产生的影响,研究了一类具有负顾客到达的,且顾客在ACD中排队中会因不耐烦而放弃等待的M/M/s/k+M重试、反馈排队模型.运用矩阵几何方法求解,给出了解析解和系统的稳态性能指标,并给出数值计算实例以及适当提高服务率能降低总的顾客损失率等结论.  相似文献   

10.
人行为计算机仿真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模拟人类大脑思维的过程,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模型和思维模型系统,用于人行为的计算机仿真.神经网络模型采用Sigmoid函数.思维模型系统由感知系统、推理机、知识库、存储单元、学习训练系统、决策系统以及行为输出系统7个部分组成.采用此系统模型对普通学生的工作日日常行为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达到了预期的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中国铁路电子商务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支持多种电子支付协议,高效、安全的铁路电子支付系统.提出的基于B/S三层架构的铁路电子支付系统具有较好的扩展性、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同时支持客票、行包及货物运输等多种铁路电子商务应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精益生产环境下,生产线可能发生故障的单服务台N-策略M/M/I随机服务服务系统,利用概率母函数给出了模型的各项稳态指标;设计了预期费用函数,利用函数求解出当预期费用最少时的最优N-策略;并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3.
研究具有N-策略及反馈的M/M/1工作休假排队模型.工作休假策略为空竭服务多重工作休假.在休假期间,服务员并未完全停止工作而是以相对于正常工作时较低的服务率为顾客服务.完成服务的顾客以概率p(0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具有第二次可选服务且两次服务完均可以反馈的和可选单重休假M/G/1排队模型.通过补充变量法,首先建立了系统稳态下的状态转移方程,用概率母函数的方法求解得到了稳态下系统队长的概率母函数,进而求出系统稳态解存在的稳态条件和稳态下系统的平均队长和顾客在系统中的平均逗留时间.最后给出了稳态队长的随机分解定理.  相似文献   

15.
A section of the Nanliang high speed railway tunnel on Shijiazhuang-Taiyuan high-speed passenger railway line in China was instrumented and studied for i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performances. The cross section for the tunnel was 300 m2 and is classified as the largest cross section for railway tunnels in China. Through in situ experimental studies, mechanistic properties of the tunnel were identified, including the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convergences along tunnel perimeter and safety of primary support and lining structure. Based on the field measured data, the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demand for large-span deep tunnel in hard rock is recommended as double peak type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nd fold line type was recommended for horizontal pressure.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Promojiyfakonov's theory was most close to the monitored value.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were also generated for the use of bolts in tunnel structures.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safety of the tunnel and it confirmed that the current design can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the current code.  相似文献   

16.
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基于铁路客流的动态关系数据,采用城市网络连锁模型,以城市之间铁路客流的流动性和集聚性为研究切入点,辨析省域城市的网络关联强度和空间组织结构特征。研究表明:① 湖北省域城市网络结构初步形成,整体呈现“东强西弱,北低南高”的态势,省域“单中心”网络格局特征突出,武汉是链接鄂东、鄂中、鄂西三大区域的核心枢纽;② 中心城市指向性和地域邻近指向性特征明显,整体受省域中心城市武汉的影响较大,与之紧密联系的周边城市是构成武汉“1+8”都市圈的主体;③ 交通轴线是客流联系的主要方向,以“十堰—襄阳—荆门—武汉”、“恩施—宜昌—荆州—武汉”等城市为主体的“>”型城市带,其空间组织结构联系较为紧密,是推动湖北省经济发展和实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载体,同时襄阳、宜昌在鄂西地区的枢纽作用日益凸显。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论,为省域空间规划的要义、趋势和取向提出了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里程最长、建设速度最快的国家,合理识别城市轨道站点类别与影响不同类别站点客流特征的建成环境因素对轨道交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武汉市为例,通过轨道交通刷卡数据,运用引入客流特征的EM聚类方法,将轨道交通站点分为职住错位型、居住导向型、就业导向型、居住综合型、就业综合型、综合型6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站点客流吸引范围内建成环境因素对不同类型站点轨道交通客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综合型站点为对照组,路网密度和交叉口密度对所有类型站点的客流特征有显著影响,低路网密度高交叉口密度更有利于职住平衡;公交车站密度与就业导向型站点的客流特征存在负相关;商务用地占比对职住错位型、居住导向型、居住综合型站点有负向关系;服务业设施用地占比与职住错位型、居住导向型和就业综合型站点的客流特征负相关;科研教育用地占比与居住导向型和就业导向型站点客流特征负相关;土地利用混合度与居住导向型和就业综合型站点的客流特征负相关。研究结论将对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轨道交通和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