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地質界消息     
《地质论评》1939,4(5):393-394
本會昆明分会於十月二十二日下午假国立西南聯合大学新校舍地质實習室開第五次論文會,會程如次: 一、許德佑中国南部三叠纪之研究二、米士 黃澤機 澂江震旦紀冰磧層  相似文献   

2.
地质界消息     
《地质论评》1939,4(Z1):279-294
本會昆明分會於七月八日,假雲南全省經濟委員會客室開第四次論文會,茲將會程探誌如下:  相似文献   

3.
曾鼎乾 《地质论评》1940,5(5):415-422
導言昆明附近地層除下寨武紀頁岩、二叠紀火山岩流外,分佈最廣(?)厥爲石炭二叠紀之石灰岩。民國十二年朱庭祜調查昆明附近地質,曾分石灰岩爲西山層(上石炭紀或下二叠紀)、老煤山層(石炭紀)及明朗層(石炭紀下部)。二十八年土鸿楨  相似文献   

4.
杨锺健 《地质论评》1939,4(2):91-96
卞美年先生在祿豐所發現之恐龍化石之地质情形,巳由卞先生于中国地质學會昆明分會第一次論文會有所報告。今該项化石尚在修理中,自不能作十分可靠之鑑定。但因該項化石无論在學术方面,或一般兴趣方面,均十二分重要,故先约为申述,以供探討。  相似文献   

5.
楊敬之 《地质论评》1940,5(6):475-482
附圖一版民國二十八年春,筆者隨侯德封先生調查北川、安縣、平武、江油一帶地質,見泥盆紀地層分佈甚廣化石豊富完美,爲研究地層者,不可多得之良機,會詳測一二部面以作比較。同年秋筆者同任績又赴廣元、昭化附近調查,此區仍有泥盆紀地  相似文献   

6.
王晓青  靳鳳桐 《地质论评》1939,4(6):435-454
緒言天柱錦屏二縣,舆湘省西陲之會同靖縣交界。其间震旦紀地層颇为发育,構成一大背斜層,軸向約近東北——西南。出露於其兩翼之较新地層,在东者有会同縣城南二十里連山一带  相似文献   

7.
熊秉信 《地质论评》1940,5(Z1):37-44
雲南昆明縣境内有一、黃色岩系,分佈(?)廣,凡平頂而較低之小山,殆皆爲是系所構成。其中以黃色頁岩及砂岩爲主,間夾黑色頁岩及綠色頁岩。頂部每覆以厚約五至十五公尺之砂岩一層,有時夾有綠色或紫色頁岩數層。  相似文献   

8.
緒言在四川北部與貴州南部,所見之石炭泥盆紀地層,至川黔交界區域則未之見,學者莫不疑之!會於此區調查者,頗不乏  相似文献   

9.
一、勘探工程位置矿層質量厚度比較及採样平面圖:这一种圖紙是利用勘探工程分佈圖(1:2000,不繪地形等高綫,並將矿層露头部分表示在圖上)为底圖而編制的。其作法是在每一鑽孔位置画一小圓,圓內分为若干扇形,代表这一工程內曾經採取的不同性質的試样。如为槽探或井探則用方塊內划分小菱形表示,並將各槽探、坑探及鑽探工程中試样偏号、矿層厚度、品位分別制成小柱狀圖繪于其旁(如圖1)。从这張圖上可以反映出:①每个工程位置的矿層厚度、品级;②全区矿層質量的变化情况;③各品級矿  相似文献   

10.
馮景蘭 《地质论评》1939,4(Z1):173-184
月前接到中國地質學會食誌第十八卷第三四期,讀了楊锺健、卞美年、李悅言三君的「湖南之紅色岩層」,及陳國達君的「中國東南部紅色岩層之劃分」(259—324頁)二文,想起我民國十六年冬,在粤北丹霞、南雄、民國二十三年冬,在湖南潭市、湘潭、衡陽、宜章,舆民國二十七年春在廣東坪石,雲南祿豐、楚雄,及民國二十八年春在雲南路南旅行時,所得的一點印像和所發生的意見,茲特寫出,以供討論。  相似文献   

11.
陳國達  夏湘蓉 《地质论评》1938,3(4):405-410
去年冬天,我們奉命到江西萍鄉調查安源煤田剩餘儲量,因爲該處地層變動很多,所以奇異的構造到處可以見着。後來本所一度遷移安源辦公,我們在尹所長率領下,隨時到外面觀察,更多遇見的機會。在這裏,我們打算舉出一個細小而說來也許不會全無趣味的例子和大家談談:  相似文献   

12.
一、斷層的勘探分類有色金屬矿床在產狀方面一般頗不規則,在構造上如果又受到褶曲或斷裂的破壞,礦床的形狀更加複雜化,勘探時更須細緻從事。即使在規模巨大的煤矿或鐵矿區倘若同樣受到構造的影響也會增加在勘探中的困難。褶曲對礦床的產狀變化雖有影響,而在勘探時倘有綫索可循,但當矿脈遭受斷層破壞時则須採取一系列的措施,否則勘探工程就會產生浪費。在勘探中所遇斷層,不按成因而按其明顯程度約可分為二類:一為無明顯斷层面的,一為有明顯斷層滑動面的。第一類斷層之特徵為破碎帶寬,有角礫岩,無一定的斷層滑動面,由於斷層兩壁多為厚層灰岩或砂岩,甚或其他上下岩層位對於對比的岩層,很難分辨斷层的性質,斷層走向或斷層錯動的方向,僅可能按角礫岩的礫石組成物質和礫石间粘結性的鬆緊程度,以及粘結物的性質來推斷其屬於逆斷層或正斷層。  相似文献   

13.
田奇瓗 《地质论评》1937,2(6):515-532
(二)葛氏古生代地層的新分類之探討葛氏古生代地層的分類,原以震旦紀爲首,但他的新分類開端就從寒武紀論起,就是因爲他認定震旦紀地層,乃一種淡水而非海洋停積的緣故。(註九)震旦紀地層是一種淡水停策?還是個疑問。在北美相當的地層內,如Belt Terrane等,雖然  相似文献   

14.
地質界消息     
《地质论评》1938,3(4):465-468
本會臨時通信處原設長沙上黎家坡三十三號,現自九月一日起,移往重庆小樑子復興觀巷五號。又本會會誌總編輯楊鍾健先生現在昆明主持經濟部地質調查所辦事處職務,故亦自九月一日起移至該地發刊。地質論評亦於同日起改正重慶印行。除於本期封面背後登載重要啟事外,尚希各地會員多為注意,嗣後一切稿件及接洽事宜,務望分別逕寄上列二地,以免延誤,是爲至幸!  相似文献   

15.
李春昱 《地质论评》1940,5(Z1):21-28
(一)侏羅紀白堊紀地層在四川之分佈及其普通性質在四川赤色盆地以内,白堊紀紅色岩層分佈甚廣,北起廣元、昭化,南至雲、貴邊界,東自奉節、雲陽,西抵大渡河岸。在此東北西南之斜長方形盆地内,除於數背斜層中,有較古  相似文献   

16.
張咸恭  吳淑华 《地质论评》1957,17(3):380-380
根據中國地質學會本年二月第二次代表大會的决議,經常務理事會討論,成立了學術委員會,負責組織並推動地質學術活動的工作。學術委員會由王鸿禎、程裕洪、孫雲鑄、宋叔和、金耀華、李春昱、岳希新、張文佑、任績、谷德振、翁文波、邊兆祥、關士聰、彭淇瑞等十四人組成。最近學術委員會進行了座談,初步討論了學術活動的計劃,並將學術委員劃分為四個小  相似文献   

17.
在勘探工作中,常有很多鑽孔發生湧水、及漏水現象,因此就給鑽孔封閉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另一方面在封孔時,還要注意封孔的質量,否則,将會给以後鑛山的開發工作帶來許多困难。現根據我们的實際經驗,介紹几種封閉鑽孔的方法。封孔的方法,一股說來,可分為三類: 1.良好孔(指不湧水也不漏水的鑽孔)的封閉(圖1)。在鑽層以下用泥球或黄泥漿灌注。至鑛層  相似文献   

18.
彭琪瑞 《地质论评》1940,5(6):507-520
附圖二版四川盆地内,平行褶縐所造成之山脈,悉有侏羅紀煤系出露於背斜層之軸部。煤系除含煤層外,常有菱鉄鑛生於煤層土下,或呈結核狀或略呈層狀。鉄鑛分佈雖頗廣大,惟鑛層延長  相似文献   

19.
楊傑 《地质论评》1937,2(5):429-448
中國北部之古地層,曾經美國維理士Willis氏,劃分為下列數層:泰山Taishan系,五台Wutai系,滹沱Huto系,震旦系Sinian等等。泰山系相當歐美之亞兒客安Archeen(Protozoique太古界),五台系相當歐美之下亞爾汞Algonkien in-  相似文献   

20.
劉基磐 《地质论评》1938,3(2):147-156
(甲)分佈 湖南煤鑛豐富,分佈甚廣,就地質時代而言,約可別為三種:(一)石炭紀。多為無煙煤,產侧水煤系中。岩石以石英砂岩為主,中夾砂質及炭質頁岩,內含煤層凡三。煤層之下,常見菱鐵鑛及黄鐵鑛結核,平铺成層,可資開採,湘中一帶所產之土鐵,均取於此。重要產地為湘鄉實慶新化安化等縣。(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