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本文对滇西宾川地区一年选址定点观测中的两个主要观测项目——天文可用时间及星迹拖影——作了分析讨论。本文认为:宾川3002米山峰及2645米山峰的宁静度质量相对较好,它们的星像抖动方差平均值σ都小于0.5角秒;可观测夜接近200天,但年分布不均匀;大气透明度及天空背景亮度质量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给出了3002米山峰(79.4—80.3),小尖山(9.3—7)、2645米山峰(79.9-80.3)照像拖影所得到的大气宁静度观测结果以及3002米山峰(80.3.8—23)大气透明度及天空背景亮度的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恒星天文台址两项主要指标(可供天文观测时间及星像抖动的大小)在观测过程中,各国所采用之不同定义、观测和归算方法以及其间的可对比性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讨。最后将3002米山峰、2645米山峰所得到的各项观测结果与世界优良及潜在台址进行了比对。我们认为滇西宾川的两个潜在台址大气宁静度较好,星像抖动方差平均值~0″.4,接近在智利的两个优秀天文台,处于世界上等水平;可供天文观测的时间优于加拿大的Kobau山,次于美国的Kitt Peak和西德——西班牙的Calar——Alto山天文台,属中等偏下水平。总的看来,此二潜在台址在世界优良台址中处于中等水平,而对于我国南方或北半球30°N以南地区而言,可能是较好的站址之一。  相似文献   

4.
给出丽江高美古天文候选点两年的湿度观测结果与宾川3002m山峰的比较,初步分析了湿度对天文可用时间及视宁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给出丽江高美古天文候选点两年的湿度观测结果与宾川3002m山峰的比较,初步分析了湿度对天文可用时间及视宁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滇西宾川选址过程中所得到的34组在此二山峰上同时观测的长焦拖影抖动方差的平均值,在10%置信度的条件下,用Student-t分布检验推断表明,2645山峰的大气宁静度稍优于3002米山峰。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述了确定滇西宾川为我国南方天文台候选区域的历史过程、具体定点观测山峰的一般条件、定点观测项目及总的时间安排,最后给出了一年(1979年3月——1980年2月)定点气象和天文可用时间的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云对天文观测具有重要影响,云量是衡量天文台址质量的重要指标.位于姚安天文观测站的红外云量仪,用于获取实时的全天高空间分辨率云图.结合空间碎片的实际观测,严格按照天文夜对累积1yr(2015-08-01—2016-07-31)的夜间云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姚安站的年平均夜间云量为4.42成,年天文可用夜为236个,其中测光夜98个,半测光夜44个,光谱夜94个.云量具有明显的两季特征:5月至10月间为雨季,云量显著增多,其中7月份观测条件最差;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云量较少,每月的天文可用夜均在23个以上,其中1月份的测光夜最多,3月份的天文可用夜最多.结合云层对天文观测的威胁程度,统计不同云量的总时间和每月的云量分布情况,评估观测站的气象条件,为合理安排观测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滇西宾川选址一年定点观测的主要结果,并对预选的三个山峰的天文气候条件作了简要的比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新月和满月夜期间测光夜数和云量统计数的比较, 高美古的天文测光夜数和可用夜数与丽江县的气象晴日数的比较, 以及在同样的观测时间高美古和丽江县云量观测值的比较, 本文对高美古选址云量观测可靠性的有关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一米RCC望远镜自投入使用便成为全国天文界的公用设备。十年来,为了充分发挥它的作用,研制了各种终端设备,为推动全国的天文终端研制做出了贡献;平均每年外单位观测课题约20个,时间一百多天,占整个观测时间的40%左右。每年用它取得的资料有近20篇文章发表,为全国天体物理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有一些国外的天文学家来此观测,为开展国际交流、扩大中国天文事业的影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高美古选址云量观测可靠性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月和满月和夜期间测光夜数和云量统计数的比较,高美古的天文测光夜数和可用夜数与丽江县的气象晴日数的比较,以及在同样的以观测时间高美古和丽江县云量观测值的比较,本文对高美古选址云量观测可靠性的有关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确定奎先达坂为我国天文台址资源考察选点的历史过程;奎选达坂的概况,最后给出了1995年1月1日-12月31日定点气象和天文可用时间的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14.
按照计划,2009年初欧洲的“赫歇尔”和“普朗克”天文卫星将一起升空,发射到第二拉格朗日点(L2)。这一位置距离地球150万千米,可以提供理想的温度和操作环境,能够与地球保持稳定的无线电通信,并保证观测时间的不间断,是国际天文观测计划选定的最佳位置。它可观察人类以前从未知晓并只有通过远红外光谱才能观测到的宇宙物质,对红外空间天文学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根据1994年6月—1995年12月期间在新疆天山南坡的奎先达坂进行的云量观测结果和邻近的巴仑台气象站的多年气候观测资料作统计分析,作者推断奎先达坂的天文可用小时数和天文夜数均可与目前世界上最优良的天文台址相比。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近一年来,云台一号CCD系统在云南天文台一米望远镜上试用的初步结果,包括用于直接照相、定位测量、跟踪观测及面源观测等。鉴于我国还是初次试用CCD系统作天文观测,本文还简要地介绍若干特有的基本问题。 从1984年4月起,云台一号CCD系统在云南天文台的一米望远镜上试用将近一年了。在这段期间,我们对这一系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已进行的项目包括:用作天体直接照相的精度,用作天体测量定位精度,跟踪观测对于发现运动目标的可能性,以及面光源观测的情况。这些试测结果都显出这套CCD系统的特具性能。虽不能说它能全面代替传统的照相乳胶,但和其它的探测器相比,在许多天文应用中,它确实有很大的优点。这套系统的使用将为我国光学观测天文提供一种新的探测手段。 本天从天文观测的角度介绍我们所用的观测和处理方法以及所得到的初步结果,目的是帮助有关天文工作者考虑他们的选题。鉴于国内还是初次使用这种CCD系统,我们对一些和其他观测手段不同之处讨论得详细一点,使读者容易了解。  相似文献   

17.
雄伟的天山山脉.将新疆分为了南、北两部分,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南山观测站,就位于天山北麓,距离乌市120千米.海拔2100米左右。南山站的主要科研方向,是与射电天文观测有关的内容。25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轿子山进行的气象观测的组织、实施情况,并列表给出了观测结果。在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下,并处于多雨多云的极端年代,轿子山天文可用夜为166夜,全晴夜为122夜,测光夜为103夜。预计正常年景可用夜应在200夜以上。  相似文献   

19.
经在22GHz的指向校准,目前紫台13.7米望远镜的指向精度优于25″,能满足22GHz波段天文观测的要求。本文给出所采用的指向校准方法,及1989年10至12月期间指向校准观测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徐槐 《天文爱好者》2011,(12):67-69
开放在京城的校园天文科普奇葩之二 我所认识的徐槐老师,肯吃苦,泼辣干练。无论是酷暑寒冬,无论是学校的常规观测还是野外观测训练。做为北京57中的天文辅导老师,她带领着学生们进行天文观测,义无反顾。颇有些巾帼不让须眉的风范。从一个对天文望远镜望而生畏的地理老师成长为学校天文活动指导教师;把学校的天文活动搞的有声有色;学生们取得多项天文赛事的优异成绩,徐老师谦虚的说,这些都得益于这个学校对天文活动的不懈支持。把最大的时间和空间,把天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来坚守。这使她和孩子们更加仰望天空,梦随心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