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6 毫秒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科技体制改革在2004年8月通过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组织的部门级科技体制改革验收。2004年10月14日通过由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和中编委联合组织的评估验收。验收会由联合验收组组长、科技部体改司副司长张晓原主持。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以及财政部、中编委和有关部门领导组成的验收专家组听取了中国气象局总体改革情况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及中国气象局所属三个专业研究所的改革情况汇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向验收专家组汇报了我院科技体制改革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3月10至11日,受国家科学技术部委托,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在北京对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承担的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膜下条播冬麦与作物复播配套栽培技术的中试与示范”和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新疆棉区棉花冷害的预测预报研究”进行了验收。验收会由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李慧副司长主持,科技部农村司农村产业处秦卫东副处长、  相似文献   

3.
2007年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建设项目"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建设"和"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检验业务建设"成果交流暨业务建设验收会2008年3月25日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召开.验收会由预测减灾司副司长翟盘茂主持,由气科院、北京大学、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国家气象中心、有关省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局计划财务司、科技发展司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验收专家组对上述两个项目进行了验收.  相似文献   

4.
受科技部委托,2003年12月3日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主持对科技部攀登计划专项“海峡两岸及邻近地区暴雨试验研究”项目进行了结题验收。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已按计划完成了预期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5.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部署,加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和专家评审结果,科技部批准了2006年的65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立项。其中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牵头组织的“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项目名列其中,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中心主任张小曳研究员出任该项目首席科学家。  相似文献   

6.
2006年1月18日由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及中国气象局专业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及局专业研究所2005年度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气象局宇如聪副局长、局科技发展司赵大铜副司长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讲话。宇如聪副局长在讲话中肯定了“一院八所”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在推进科研与气象业务结合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对外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国内外影响逐步扩大。宇如聪副局长在讲话中还指出,  相似文献   

7.
2006年2月24-26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2005年度学术年会在上海召开,中国气象局宇如聪副局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项目首席科学家张人禾研究员、上海市气象局汤绪局长、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林洪柱助理巡视员、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中心张峰处长、上海市科委孙利源处长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持,广东省气候研究所参加,经过两年多课题组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全球主要农作物产量气象卫星遥感监测和综合估产研究”项目于2005年9月11日通过了由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组织的项目验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3年12月26日,中国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中国气象数值预报技术创新研究”项目阶段验收及后续滚动可行性论证会。验收专家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验收,提出以下验收意见: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2月18日,科技部委托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主持对tt我国西部生态环境监测预测方法研究”项目进行了验收。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面临西部大开发的急需,项目立项对推进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和开发西部资源意义重大。项目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全球主要农作物产量气象卫星遥感监测和综合估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持,广东省气候研究所参加,经过两年多课题组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全球主要农作物产量气象卫星遥感监测和综合估产研究"项目于2005年9月11日通过了由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组织的项目验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月30日,受科技部委托,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在新疆组织专家对由沙漠气象研究所实施完成的科技部科学仪器设备升级改造专项资金项目"树木年轮宽度图像数字化改造与技术开发"进行了测试和验收。测试和验收组由新疆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金海龙教授、新疆气象局局长史玉光研究员、副局长魏文寿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气象局防雷中心、新疆经纬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等7位专家组成。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持,江苏农业科学院、广东气候应用研究所、吉林气象科学研究所、国家气候中心科研人员参加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农林重大病虫害和农业气象灾害的预警及控制技术研究”13课题“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技术研究”经过近3年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并于2003年12月顺利通过农业部项目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验收,得到专家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及专业研究所2008年度学术年会”2009年2月12-13日在广东省清远市隆重举行。来自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局8个专业研究所、各省市气象局、大专院校等24个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150多名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2002年6月27日,卞林根研究员、郭亚曦研究员就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任命大会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四楼多功能厅举行,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副局长,局科技发展司汤绪司长出席任命大会.郑国光副局长宣读了中国气象局<关于卞林根、郭亚曦的任命通知>,并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6.
2004年5月14日张小曳、王辉正式就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任命大会由张人禾院长主持,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副局长、人事教育司张俊霞副司长出席会议。郑国光副局长代表中国气象局党组宣布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领导班子调整的决定并作重要讲话,对张小曳、王辉同志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指出张小曳和王辉两位年轻同志,是严格按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方  相似文献   

17.
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国家大气成分本底观测研究台站体系建设"于2005年底正式启动,执行期3年.项目负责人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小曳研究员,第2负责人兼协调人为周凌唏研究员.  相似文献   

18.
“人工增雨技术研发及集成应用”项目是针对长期以来我国人工增雨作业在综合探测和作业、数值模式、催化播撒、检验与评估、综合集成等关键技术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在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下,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联合国内有关科研院所、高校和业务单位,  相似文献   

19.
受科技部委托,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2005年7月1日组织专家组对“农业气象灾害(干旱和冷害)综合应变防御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进行了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超额完成了合同书规定任务,取得了预期的效益。该项目用定量化、信息化、综合应变技术代替原来传统的单一、经验、半经验性的措施,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地改变传统的灌溉制度和方式。该项成果在初步的业务化和生产实践应用中取得了显成效,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1.973项目“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主要进展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持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在2010年年底完成,并顺利通过了项目验收。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