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常规气象探测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对 2011年 8月 11 日在喀什发生的一强冰雹天气过程,从天气形势、雷达回波演变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这次冰雹天气出现在对流不稳定层结条件下,0 ℃层和 -20 ℃层的高度适宜。多普勒雷达能很好地监测冰雹天气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 70 dBZ 强回波区和悬垂结构及逆风区的出现,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 VIL) 增加等都对冰雹天气的出现具有指示意义,对今后的防雹减灾工作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AHDM4.1程序是一个比较完善的测报应用软件,在平时的运行使用中一般不会出现系统错误,只要熟悉程序的工作流程,熟悉软件中一些主要程序的作用,并做好备份和维护工作,就完全可以应付日常出现的问题。首先在程序安装成功后我们进行各项参数的设置。把本站的一些参数设置好,才能正确的使用。每一项的输入都要认真与本站的具体情形进行核对,确保准确无误,避免以后因为在一些参数数据输入上的错误造成程序执行的错误。参数设置完成后,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把参数文件保存起来(保存最好在硬盘和软盘上),方便以后如果程序重新安装…  相似文献   

3.
"05.9.20"陕西中部大暴雨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利用天气图、自动站加密雨量、FY-2C卫星、西安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陕西2005-09-20大暴雨(下称"9.20大暴雨")天气成因及中尺度系统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地面冷锋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在高、低空急流耦合的有利配置下,生命史为8 h以上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导致大暴雨的产生,强散度柱与强涡度柱互相耦合提供了MCS强烈发展的动力机制;大暴雨出现地点与地面 "Ω"型中尺度能量场、中尺度切变线密切相关;雷达图上,回波强度≥40 dbz对应强降水,回波强度和强回波发展高度与地面降水强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谷笳鸣 《气象》1995,21(10):36-38
用尺度分离的方法,对1994年7月华北一次暴雨过程中雨区内的能量制造和转换进行了计算,目的在于揭示暴雨前后不同的能量制造和转换特征。  相似文献   

5.
王建民  邢纪元 《气象》1993,19(9):40-44
揭示了“91·7”鲁西大暴雨的主要成因,对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和地面中尺度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本次大暴雨是中纬度西风槽与低纬度台风云系相互作用的结果;指出地面中尺度高能舌之前,有中尺度辐合线(辐合中心)产生,易触发龙卷、飑线等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6.
“94·7"北京大暴雨的雨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文举 《气象》1995,21(10):20-23
该文根据所掌握的“94·7”特大暴雨的雨情资料,对暴雨的地理分布和时间演变等方面做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场暴雨具有强度大、面积广和降水时间集中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2007年7月30日发生在山西省南部的区域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利用多种资料,计算了多种物理量,分析了其演变特征,指出a)前期500 hPa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的形成和长期维持以及副热带高压的稳定加强、维持,是造成山西大范嗣降水和区域暴雨天气的特殊环流背景.b)特殊背景下形成的MCS是造成此次南部区域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强烈而持续的水汽夹卷作用、对流层高层强抽吸作用使得MCS维持和加强.c)地形性辐合的存在使得垂直上升运动加强,而高位势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与低层迎风坡面上低云的相互作用,使得MCS不断发展,使雨强出现了3次强烈增幅.  相似文献   

8.
李青春  陆晨  周文吉 《气象》1995,21(10):27-29
1994年7月12日08时-13日08时北京地区特大暴雨出现是台风低压北上与西来槽共同作用造成的。低层水汽辐合中心与暴雨中心基本一致,低层水汽辐合及上升运动的加强与12小时最大降雨量相对应。在此次台风系统影响过程中,温度平流的拉普拉斯项对上升运动的作用最大,尤其在降雨强度最大的时候,降水释放潜热的作用与涡度平流微差的作用相当,在对流层中层降水释放潜热的作用尤为突出。地形作用相对很小且随高度递减。  相似文献   

9.
“94·7"北京大暴雨数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兵  葛明 《气象》1995,21(10):39-42
受西风带蒙古低空冷涡、台风低压和副热带高压的共同作用,1994年7月11-12日控制我国中纬义地区的大气环流形势发生了一次由纬向型向经向型的转变。7月12日北京出现了大暴雨。作在天气学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进行数值试验,探讨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分析北京地区特大暴雨触发机制。  相似文献   

10.
甘肃“5.5”黑风暴跃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姝  周亚军 《气象》1996,22(10):8-12
用递归相似理论对1993年5月5日发生在甘肃省金昌市的一次特大黑风暴过程作了跃变分析,该理论中的跃变定义为身前数个状态不能完全表达当前状态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及WAVEWATCH III模式预报资等料对2012年11月28日大连翻船事故的大风大浪实况、事故成因及演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连此次翻船事故高空的强冷空气促使冷涡加强,西部大陆高压和蒙古气旋不断加强东移,东南部海上高压稳定少动,蒙古气旋底前部与海上高压顶后部梯度加大,梯度密集区正好位于渤海海峡,造成黄海和渤海偏西大风;低层辐散和中层辐合的垂直结构加强了低层以下的上下扰动,构成南北垂直环流,中层以下动力强迫下沉气流将北侧中层的动量下传至辽东半岛南部地面及黄海、渤海海面,使其不断获得动能,有利于偏西大风的加强;西南向岸大风有利于浪高增长,偏西大风及与其同时增长的大浪是大连地区此次翻船事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迭部“4.15”森林大火的气象条件及EOS遥感监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许东蓓  梁芸  蒲肃  黄玉霞  王有生 《气象》2006,32(1):107-112
利用2003年4月15~18日甘南迭部重大森林火灾资料以及2002年5月-2003年4月气象资料,分析了火灾的天气气候成因,同时利用相应的EOS/MODIS遥感资料分析了前期土壤湿度以及着火状况。结果表明:冬、春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持续数月干旱是甘肃南部发生重大火灾的主要气候背景。西北区东部过渡季节干旱少雨的500hPa平均环流特征是欧亚大陆东岸大槽偏深、新疆脊偏强。北方冷空气底部锋区南压,青藏高原上偏南气流发展是甘肃南部火灾环流形势之一。气温持续上升、湿度持续下降是火灾发生、蔓延的重要条件。通过研究发现,EOS/MODIS资料能够较好地反映火灾前期的土壤湿度状况,是准确监测火灾发生、估算火区面积、强度和蔓延趋势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东莞8.19强降雨天气过程特点及成因   总被引:25,自引:25,他引:0  
通过分析2005年8月18~20日的天气环流形势及相关物理量,发现辐合带的北抬与西南季风的加强导致了东莞8.19强降雨的发生、发展与持续;不稳定层结、湿度在暴雨发生前是增大且北抬东移的,当急流东传后,湿度下降;同时,多普勒雷达探测显示,零速度线呈顺时针旋转,东莞地区出现辐合抬升现象.综合分析表明,强降水是在副热带高压偏弱,热带辐合带北抬和西南季风增强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配以中尺度环流系统,造成了珠江口东岸一次大范围的强降雨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1323号强台风“菲特”螺旋云带中出现“列车效应”的特征及形成开展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浙江钱塘江湾南岸持续性降水中具有“列车效应”特征,按照雨带的稳定位置,将其分为两次“列车效应”过程,时间跨度都在3~4小时左右,空间跨度在1~2个经度距离;暴雨区呈现出带状特征,降水效率高,每小时降水超过25 mm并向前线性传播;台风螺旋云带中强度在35 dBZ以上的雷达回波平均反射率也呈现线性带状结构;降水带走向和雷达回波运动方向与台风中心运动方向产生了大致在25°以上的向右偏离。从“列车效应”的形成来看,高空引导气流的方向和地面中尺度扰动辐合带走向与“列车效应”中对流单体运动方向基本一致,为其呈近线性排列提供依据。沿海形成的中尺度扰动辐合或扰动涡旋,为螺旋云带中对流在沿海地区发生或发展提供重要条件,形成了对流云的快速增长和后续发展的启动和维持机制,对于“列车效应”的形成、发展和维持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使用地基双多普勒雷达MUSCAT三维风场反演技术,利用宜昌和荆州双多普勒雷达同步体积扫描资料,对2002年7月22—23日湖北省境内的一次混合型大暴雨进行了三维风场的反演。分析表明,中低层的中尺度气旋和气旋性切变线是触发和维持此次大暴雨的重要动力因素;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动力配置也有利于强降水系统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广东“080613”暴雨过程的湿位涡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地面观测和探空资料,应用湿位涡理论,对2008年6月13~14日的广东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的发展与湿位涡的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θe面陡立且南侧暖湿气流活跃,易导致湿斜压涡度发展和暴雨发生。对流层低层850hPa湿正压项大负值区的移动,反映了强对流过程位势不稳定能量的释放过程,湿斜压项的等值线密集区与暴雨的落区相一致。当对流层低层MPV10,同时MPV20时,暴雨较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17.
“94·7"北京大暴雨的湿位势倾向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晨  周文吉  李青春 《气象》1995,21(10):33-35
利用湿位势倾向方程,对1994年7月12-13日的700hPa位势高度场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湿位势倾向方程中的差动潜热能平流项,对产生北京地区本次大暴雨天气的台风低压系统发展和移动,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相对涡度平流项,在该次过程中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8.
12号热带风暴“北冕“造成江西暴雨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对2002年12号热带风暴的北上路径及造成江西暴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北上路径与副高演变密切相关,江西境内暴雨与热带低压切变、弱冷空气、高层辐散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不同降水方案对"03.7"一次暴雨过程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已经表明,潜热释放对中国东部夏季梅雨锋系统及其锋面降水的维持和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对于梅雨锋降水模拟中各种降水方案的相互协调和系统评估方面的工作仍不多见,为了增进对梅雨锋暴雨模拟中降水过程的认识,作者针对2003年7月4~5日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构造了四组试验,利用MM5模式考察了两种分辨率(36 km、12 km),各种隐/显式方案搭配下,对所生成的雨带、雨量和降水类型的配置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为今后更好地使用模式、利用数值模式来认识中尺度降水过程中的气象问题打下基础.主要结论包括:模拟总降水的水平分布和强度,以及显式降水和隐式降水的划分对积云参数化方案的选择非常敏感.但对特定积云参数化方案而言,降水的模拟对36 km、12 km水平分辨率不敏感(除Betts-Miller方案外);在中尺度网格分辨率10~50 km范围内,不同积云参数化方案对梅雨锋降水分布和降水量模拟的影响比不同显式方案带来的变化大得多.  相似文献   

20.
数值预报产品对“5·5"特大沙尘暴的释用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芬馥  陆如华 《气象》1994,20(4):34-36
针对“5·5”特大沙尘暴致灾天气过程,综合检验分析我国T42、有限区(LAFS)和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数值预报模式的性能及其产品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各家数值预报模式对该过程的500hPa形势预报是成功的,可为中、短期预报提供预报决策信息。T42和LAFS对中、高层西风的预报质量较高,亦有预报参考意义,其它的物理参数的预报质量有待进一步改进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