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塔里木盆地构造变形特征,可划分出压缩、伸展、走滑和反转四种构造样式。它们的发育特征控制了构造圈闭的形成和展布。据成因可将塔里木盆地构造圈闭划分为2类,5型,15亚类。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多种构造样式的复杂组合,决定了塔里木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带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盆地基本构造样式与天然气成藏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文章概述了近20 年来大陆构造与构造样式的研究进展。提出按照断裂的基本类型并结合大地构造环境的控制作用, 将沉积盆地分为伸展盆地( 引张型) 、走滑盆地和克拉通盆地三种主要类型,并分别简述了它们各自的构造样式。然后,对不同构造样式的成藏特征、成藏类型及成藏带( 区) 分布进行了总结。并强调指出,在不同性质的盆地和盆地演化的不同阶段,可以形成不同的构造样式;而不同的构造样式组合,又相应地形成不同类型的天然气藏。  相似文献   

3.
含油气盆地构造样式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国含油气盆地构造样式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包括:关于构造样式的确切含义及类型的划分,由于对构造样式概念理解的不一致,导致了构造样式类型划分的混乱;构造样式的鉴别,往往由于过分强调了某些单一“鉴定标志”而忽略了总体变形特征,从而导致对构造变形机理的错误判断;中国含油气盆地的构造反转问题。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的类型和展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盆地构造样式及发展布规律研究是盆地构造研究的基础,对确定构造圈闭类型,指导油气勘测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各种资料综合分析,将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归为14种基本类型,即生长逆断层,单冲构造,对冲构造、冲起构造、反冲构造、生长背斜、断展背斜、给 背斜、滑脱褶皱、断鼻构造、裂陷伸展构造、局部伸展构造、斜坡带和横向构造变化换带,从动力学背景,基底卷入性、级别划分等方面讨论了构造样式的基本特征,对控制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类型和展布的区域构造环境,盆地基底性质,应力作用方式,岩石物理性质和定化阶段等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从松辽盆地的构造反转看中国东部盆地构造圈闭的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燮培  宋廷光 《地球科学》1996,21(4):373-382
通过对松辽盆地构造反转的分析,把该盆地构造反划分为3种类型:平面上分为4个反转向构造带,结合中国东部含油气盆地构造样式和演化机制,认为松辽盆地的构造反转不同局部现象,它代表了中国东部裂谷盆地演化的普遍模式,并与构造圈闭,油气藏的形成密切相关,中国东部盆地重要的构造反转4期;盆地内众多构造圈闭类型是多种地质应力联合作用和多期构造作用叠加的结果,而后期的挤压反转到了加剧和定型作用,中国东部燕山-喜山期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北部边缘构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  漆家福  谢会文  李勇  雷刚林  吴超 《地质通报》2012,31(9):1510-1519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北部边缘与南天山过渡带结构复杂,是了解塔里木盆地-南天山盆山关系的关键。利用2D、3D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分析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北部边缘的结构特征、构造样式,对比研究不同区段变形的差异和影响构造样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根据基底断裂的发育情况,库车坳陷北部边缘自北向南可划分为三区五带,自浅至深可划分为4个变形层。其中,山前克拉苏构造带以克拉苏断裂为界可细化为高角度基底卷入变形区、低角度基底卷入变形区和盖层滑脱变形区。②库车坳陷盆山过渡带主要发育收缩构造、盐构造和走滑构造,根据其表现形式可划分为15种样式。③库车坳陷北部克拉苏构造带可划分为6个主要的构造段,受先存基底断裂、膏盐岩分布和南天山差异推覆作用的影响,各构造段表现出差异变形的特征。④现今构造主要形成于新生代中晚期,经历了晚二叠世—三叠纪古前陆盆地、侏罗纪—白垩纪坳陷盆地、古近纪—中新世弱收缩挠曲盆地和上新世—第四纪陆内前陆盆地4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7.
寒武系—奥陶系是塔里木盆地最重要的海相碳酸盐岩含油气层系。基于板块构造环境、深部构造背景、沉积充填、构造演化、火山活动等分析,对塔里木克拉通寒武纪—奥陶纪原型盆地和岩相古地理进行了恢复,并研究其与油气的关系。根据盆地所受主要构造应力,对寒武纪—早奥陶世伸展构造背景阶段和中、晚奥陶世聚敛挤压构造背景阶段原型盆地及岩相古地理演化进行了分析。重点关注对油气聚集有重要控制作用的盆地内古隆起形成演化、碳酸盐岩台地演化与消亡过程、开阔及局限台地相及台缘相带展布等;总结了寒武系—奥陶系主要烃源岩和储集层发育模式。根据烃源岩发育所处的盆地类型及构造部位,认为塔里木盆地发育3种类型的优质烃源岩;储层主要划分为沉积型礁滩储层以及岩溶储层两大类。沉积型礁滩储层按照发育位置以及形成的控制因素可以分为4种类型,岩溶型储层按照发育部位及形成机理也可以划分为4类。综合考虑盆地构造演化、烃源岩和储层的发育等因素,提出了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未来的有利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8.
重力滑动构造的成因类型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通过构造背景分析,研究了各种重力滑动构造样式的差异,将华北晚古生代煤田中分布的重力滑动构造划分成4种成因类型,即伸展构造背景下形成的掀斜断块型;挤压构造背景下形成的滑片、滑褶型;岩浆上涌背景下形成的穹隆型以及剪切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块体隆升型。   相似文献   

9.
逆冲拆离断层系统又称薄皮构造,一般可分为根带、中带、前锋带及外缘带四个部分。其前锋带又可划分出滑脱型、褶皱型、前冲型和反冲型等几类构造样式,各类构造样式还可再分成若干种。例举了各种中国西部存在的典型构造样式。在库车盆地还发现双重滑脱逆冲拆离断层前锋构造存在,在其他盆地仅发现单层逆冲拆离断层前锋带的构造样式。逆冲滑脱拆离断层前锋带构造环境中油气丰富(典型的如克拉2气田),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前震旦—石炭纪构造演化与石炭纪原型盆地属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塔里木盆地自前震旦-石炭纪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演化,前震旦纪盆地基底固结,震旦-奥陶纪为克拉通内坳陷、坳拉槽、被动大陆边缘;志留-泥盆纪为克拉通边缘隆升及石炭纪的克拉通内坳陷阶段。每次构造演化都与其周边的构造活动事件密切相关,从而控制了塔里木陆块内的沉积盆地样式及盆地属性的演化。本文讨论了塔里木盆地前震旦-石炭纪构造演化的阶段性,以及石炭纪原型盆地的属性,指出构造迁移现象是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1.
中亚与中国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基本类型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车自成  罗金海  刘良 《地球学报》1997,18(2):113-121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我们将中亚与中国西北地区的含油气盆地分为4种成因类型:即拉分或裂谷型张裂盆地,构造样式呈现为复式地暂;陷落型前陆盆地,构造样式为反转构造,早期因克拉通块向造山带缘下俯冲,导致后者上部地壳重力力陷落成半地暂,晚期由于造山带向外扩展使盆地前期构造发生反转;岩岩圈块断型克拉通盆地,构造样式为继承性明显的重叠构造;叠加型复合盆地,盆地发育的各个时期受不同方向应力场控制,无论是变形或沉积  相似文献   

12.
汾渭地堑系盆地发育进程的差异及其控震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盆地断陷规模、断陷幅度、构造样式的差异,将汾渭地堑系诸盆地划分为初始型、成长型、成熟型及连接型四类;认为盆地从初始型、成长型至成熟型,其构造闭琐度有减弱的趋势;剖析了各级强震震源区的构造特征,依据震源体理论,认为盆地类型与震级上限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伊通地堑断层系统与构造样式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与走滑相关的盆地构造一般比较复杂,主要表现为断层系统较复杂和构造样式类型丰富。通过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系统的构造解析,结合区域地质和钻井资料的分析表明,伊通地堑的断层系统在平面上主要由近东西向的张性正断层和北东走向的张剪性断层组成,反映盆地具右旋走滑的应力体制;断层在演化序列上分为4个类型,与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之间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地堑构造样式以"基底卷入型"为主,从盆地的动力学机制的角度,它属于"走滑—拉分型",进一步可将它概括为5种类型的构造样式,而且每一个断陷都以一种构造样式占主体,其展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构造样式的差异是造成不同断陷具有独特油气分布规律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北部含油气盆地具有四大类型有利油气成藏构造带,包括前陆带、中央隆起带、凹陷背斜带和斜坡构造带。前陆带还可分为前陆隆起带、前陆逆冲断裂带及前陆逆冲前锋带三个亚类。这些构造带控制了油气藏的形成与聚集,构成了在垂向上相互叠置、平面上复合连片,形成不同的复式油气聚集区。前陆带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和北缘、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和南缘、吐哈盆地北缘、酒泉盆地南缘以及柴达木盆地北缘;中央隆起带仅在塔里木、准噶尔两个盆地发育;凹陷背斜带的典型实例为塔里木盆地英吉苏凹陷中部的英南构造带,另外还包括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哈德逊东河砂岩不整合超覆尖灭带和准噶尔盆地漠区坳陷的莫西断鼻等;斜坡构造带以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斜坡构造带为代表,它由地层不整合圈闭和地层超覆圈闭形成复合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15.
陆相盆地幕式构造旋回与层序构成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构造沉降是陆相盆地层序形成和演化的关键因素,不同序次的结构幕控制不同序次的层序地层单位的形成和演化,根据构造沉降及其可容空间变化特点,重点论述陆相坳陷盆地和裂盆盆地的在拉张挤压和热沉降背景条件下层序的基本构成样式及其沉积特点,同时提出了构造层序和层序的几种可能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16.
逆冲拆离断层系统又称薄皮构造,一般可分为根带、中带、前锋带及外缘带四个部分。其前锋带又可划分出滑脱型、褶皱型、前冲型和反冲型等几类构造样式,各类构造样式还可再分成若干种。例举了各种中国西部存在的典型构造样式。在库车盆地还发现双重滑脱逆冲拆离断层前锋构造存在,在其他盆地仅发现单层逆冲拆离断层前锋带的构造样式。逆冲滑脱拆离断层前锋带构造环境中油气丰富(典型的如克拉2气田),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地震信息为基础,应用多旋回先张后压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演化史理论[1,2],系统阐述了渤海湾盆地海域古近系—新近系地质结构演化过程和形成机制。特别是应用高质量的勘探地震信息,将渤海湾盆地海域石油构造样式划分为透入、拆离、渗入式三大构造样式,13类亚构造样式。最后以复合构造样式和复式油气藏(田)的描述作为构造样式的结语。  相似文献   

18.
断陷盆地构造坡折带形成机制及其对层序发育样式的控制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断陷盆地是典型的构造活动型盆地, 盆地中各种类型的坡折带均有其发育的构造背景和控制机制.以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的研究为基础, 提出了断陷盆地构造坡折带的分类方案, 描述了各类构造坡折带的基本特征和形成的构造机制, 建立了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发育的综合模式.断陷盆地中的构造坡折带可分为断坡带、弯折带、挠曲带和枢纽带4种类型.断坡带受控于断陷盆地内各种类型的同生断裂作用, 弯折带则与主控边界断层的几何学形态密切相关, 形成于铲式正断层控制的断层上盘内, 而挠曲带与基底正断层的隐伏式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上述3种类型的构造坡折带都是由盆地上盘的变形作用所产生的, 而枢纽带的发育则是盆地上盘的旋转掀斜作用引起的变位所致, 同时这类坡折带发育于主边界断层为陡倾平面状正断层控制的断陷盆地内.构造坡折带的发育特征、空间分布、演化过程和组合样式决定了盆地的可容空间和物源系统, 因而制约了沉积物的分散过程和砂体的分布样式.揭示构造坡折带与沉积相的展布关系, 将有助于阐明盆地内部沉积体系分布规律, 有效地进行砂体预测.   相似文献   

19.
鸡西煤盆地位于三江-穆棱煤盆地群内,属断拗型盆地,煤盆地构造受区域构造格局和构造演化的控制,构造格局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区的基本特征,结合地层沉积特征及含煤岩系展布特征分析,建立了赋煤构造单元划分方案;煤盆地可分为北部坳陷、恒山隆起、南部坳陷和敦密断裂带4个三级赋煤构造单元,北部坳陷和南部坳陷进一步划分出3个四级赋煤构造单元;区内控煤构造样式划分为2大类4种类型,以伸展和挤压为主,主要包括单斜断块、堑垒构造、掀斜断块和逆冲褶皱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北方主要天然气盆地包括地洼型华北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和残留地台型鄂尔多斯盆地。华北盆地构造热演化史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热演化史包括两个阶段四个发展期,柴达木盆地构造热演化过程分五个阶段,塔里木盆地则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构造热演化历程。中国北方主要天然气盆地的构造热演化具有如下共同特点:多阶段性,多旋回性,地热场结构多层性和地热场展布与构造分区一致性。自太古代至今,中国北方主要天然气盆地构造热演化的总体规律是:高(温)热(场)前地槽穹隆阶段→高热地槽阶段→低热地台阶段→高热地洼阶段。地幔热场、地幔蠕动流和地壳厚度是决定大陆地壳构造热演比性质的三大主体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