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吴跃  张怀珠 《吉林气象》2010,(3):32-34,37
据吉林省移动公司统计,每年吉林省移动基站因雷击事件造成移动通信设备损坏和通信中断等造成的损失近千万元。我们对吉林、延边12个县市进行了基站防雷整改。本次防雷整改包括电源系统、空调系统加装SPD;对接地系统、中继传输系统及等电位做了综合改造;提高了通信基站防雷能力,为进一步做好通信基站防雷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2.
雷电属于一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它的放电功率虽然很大,可它的放电时间很短,相对来说它的危险是可以控制的。雷电最大的危害是它能使易爆和易燃的物质起爆或燃烧。此外雷电波沿电力、电信架空线路,广播电视天线和各种高架管线等传到室内,产生过电压,造成起火,损坏建筑物和击死、击伤人畜。例如,1988年黄岛油库爆炸起火,就是遭受雷击而引起的。1994年8月29日,徐州市万寨港务处部分电子设备被雷击坏。1995年煤炭部西安设计院通信铁塔、电视共用天线遭受雷击,损坏通信设备和电视放大器,损失达20万元。1993年北京市…  相似文献   

3.
贺耀武  郗君 《山西气象》2000,(4):40-41,61
本文着重论述了寻呼台基站系统防雷与接地的重要性。针对接地不当,雷击造成通信设备的损坏,从通信设备接地、交流电源接地、保护地、电话中继线防雷等方面介绍了接地方法与具体措施,可为我省各地市包揽部门寻呼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百色山区通信基站年预计雷击次数、防雷装置拦截效率等一系列防雷参数的详细计算,按雷击风险评估确定通信基站的雷击电磁脉冲防护等级,为山区通信基站的防雷装置设计或监审、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某通讯基站对炸药库雷击风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意活  杨经科 《广西气象》2007,28(2):66-68,87
以移动通讯基站为例,从基站“引雷”作用的角度,通过理论和计算分析,认为基站能使周边环境雷击频率和雷电强度增加,但基站周边建筑物自身受直击雷危害的影响远大于受基站雷击感应的影响,所以基站周边建筑物自身要有完善的防雷装置才能保证其安全。  相似文献   

6.
防雷几招     
小科 《四川气象》2005,25(3):26-26
雷击灾害多发于夏季,入梅后由于对流性天气较多,出现雷电的频率极大。雷击能造成人员死亡、建筑损坏、森林起火等,而即使安坐家中,电器也可能受雷电影响而遭到破坏。为此,防雷专家专门支招,传授“躲雷”的方法,以免出现意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某地面气象观测场一起雷击造成主采集器和温湿分采集器等设备故障的原因分析,确定雷击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通过对温湿分采集器故障部位进行检修分析,结合估计雷电对电子设备损害的可能途径,综合闪电定位资料、天气过程、业务数据中断时间、具体损坏设备部位等资料,以设备损坏部位为导向,运用尽可能的定量分析和有针对性的定性分析,得出值班室备份站光猫和值班电脑RS232接口损坏是由于长距离架空供电线路感应雷电高压脉冲入侵所致;观测场主采集器和温湿分采集器的软损伤是由于雷电在观测场东北接闪塔接闪,强大的雷电电磁脉冲通过空间辐射造成的.采取相应的防雷改进措施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成禹 《贵州气象》2003,27(2):38-40
介绍雷电是如何对计算机网络系统造成损坏的,阐述了计算机网络系统遭受雷击的原因及防上雷击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雷电通过强大的冲击波、剧变的电磁场、强烈的电磁辐射、炽热的高温等对地面的建筑物、设备和生物造成严重威胁,特别是雷击产生的电磁脉冲,通过辐射、感应,由各种信号线侵入设备终端,损坏各种设备的例子屡见不鲜,雷击电磁脉冲已成为各种电子设备的克星。据不完全统计,60%~80%雷击电磁脉冲入侵来自电力传输线。电子企业是精密电子仪器与信息系统应用较为普遍的行业,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中浪涌保护器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楠  闫景东  汪鲁刚 《气象科技》2008,36(3):360-363
针对雷击可能造成的雷击电磁脉冲对计算机、通信设备等微电子设备的危害情况,对雷电的分类、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雷电入侵途径进行阐述和分析.介绍了雷电浪涌保护器(SPD)的类型、组成元器件及主要技术指标;重点介绍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系统中SPD的选用原则和选型计算,通过对SPD最大持续运行电压、最大放电电流的详细计算,提出参照连接器类型,按照工作电压、工作频率的要求选择正确合理SPD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云南高原地区雷击频繁,应用于该地区的风力发电机因雷击造成巨大损失,风力发电机偏航系统就是经常遭到雷击的部件之一。为保证风机偏航系统安全运行,本文从云南高原地区雷电特性、风力发电机偏航系统遭雷击过程、冲击波冲击风机试验三方面分析和讨论云南高原地区风力发电机偏航系统的防雷问题,得出风力发电机偏航系统遭受雷击时造成损坏的原因:(1)雷电流过大,偏航系统发热严重;(2)感应电流过大,造成系统故障。同时结合原因分析,提出通过保证雷电流泄放路径的畅通、减小接地电阻、增设避雷带、在风叶与偏航系统之间增加绝缘层减小雷电对偏航系统的损害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侯萱  沈克鑫 《贵州气象》2001,25(2):39-40
雷击所造成的破坏作用主要是由雷电引入的过电压造成 ,直击雷、感应雷及雷电波侵入引起的过电压均会沿电源线、信号线、各类天线及地线系统等渠道引入室内 ,对设备造成危害。计算机系统是各设备内部元件高度集成的电子元件 ,这些元件对过电压比较敏感 ,当对过电压、过电流承受能力下降时 ,很容易遭受雷电的破坏 ,而计算机系统在当今通信和控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旦自动控制系统受到破坏 ,往往造成设备损坏 ,通信中断 ,大量信息丢失 ,系统无法正常工作。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计算机、网络通信等已广泛深入我们的生活 ,全…  相似文献   

13.
雷电,是众多大气现象中的一种,但雷电产生的强大电磁脉冲(LEMP)具有极大的破坏性。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自动控制、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等微电子设备和电子系统在气象行业内外日益得到广泛应用。雷击事故带来的损失和影响越来越大,尤其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雷击造成的电子设备直接经济损失达雷电灾害总损失的80%以上。雷电灾害也被列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  相似文献   

14.
以移动通讯基站为例,从基站“引雷”作用的角度,通过理论和计算分析,认为基站能使周边环境雷击频率和雷电强度增加,但基站周边建筑物自身受直击雷危害的影响远大于受基站雷击感应的影响,所以基站周边建筑物自身要有完善的防雷装置才能保证其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一次通信光缆雷击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其防雷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年4月25日05时27分“京广铁路线”湖北孝昌县境内花园站至卫家店站之间的3条通信光缆意外中断。通过对此次光缆中断事故发生段地质土壤状况、当时天气状况、目击资料、光缆设备损坏情况及其雷击危害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雷击是造成此次事故的根本原因。针对其事故原因,提出了选择安全的光缆敷设路径、避免诱导雷电、设法引雷入地等3条防雷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6.
简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雷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禹 《贵州气象》2003,27(2):38-40
介绍雷电是如何对计算机网络系统造成损坏的 ,阐述了计算机网络系统遭受雷击的原因及防止雷击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气象电子设备的防雷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电子设备应用到气象业务和通信系统中,同时,由于雷击而导致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损坏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本文提出了对气象部门现有主要电子设备的雷电防护措施,以加强气象部门电子设备及通讯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雷电通过强大的冲击波、剧变的电磁场、强烈的电磁辐射、炽热的高温等对地面的建筑物、设备和生物造成严重威胁,特别是雷击产生的电磁脉冲,通过辐射、感应,由各种信号线侵入设备终端,损坏各种设备的例子屡见不鲜,雷击电磁脉冲已成为各种电子设备的克星.据不完全统计,60%~80%雷击电磁脉冲入侵来自电力传输线.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网络设备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雷电在大气层中及雷击点周围造成强磁场和强烈放电。这些强磁场和强烈放电会给位于附近区域机房的网络设备造成严重损坏。因此,机房网络设备对雷击的防护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20.
对江西省2013—2014年雷击造成死亡、因雷击造成气象仪器运行中断的个例进行回访和筛选,选取事故发生地点、时间确定的样本。与样本对应,在江西省闪电定位资料中选取同一时间段、同一地点附近的地闪,计算两者的经纬度差,并计算两点间距离。通过直击雷样本对比分析得出闪电定位最小定位误差平均为0.958 6 m。同时,通过对气象仪器电磁脉冲与雷电波侵入故障样本分析得出,4 km范围内的地闪有可能造成因雷电电磁脉冲对仪器设备的损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