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陆地水域气候生态是一种典型的气候生态,由湖泊、河流等内陆大中型水体,水系及其小气候组成。陆地水域是相对海洋而言的,湖泊、河流、地下水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湖泊作为降水的历史和现代记录,能反映出气候的空间变化和区域特征。我国是湖泊众多的国家之一,多年来,由于盲目围湖造田,争相垦殖,导致湖泊面积急剧减少,调蓄作用大幅度缩小,水资源质量下降。这使得陆地水域气候生态的保护利用与监测研究问题成为人类关注的热点。目前,如何监测陆地水域气候生态的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科技界的高度重视。如美国通过开展陆地、水域气…  相似文献   

2.
陆地水域气候生态是一种典型的气候生态,由湖泊、河流等内陆大中型水体.水系及其小气候组成。陆地水域是相对海洋而言的,湖泊、河流、地下水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湖泊作为降水的历史和现代记录,能反映出气候的空间变化和区域特征。我国是湖泊众多的国家之一,多年来,由于盲目围湖造田,争相垦殖,导致湖泊面积急剧减少,调蓄作用大幅度缩小,水资源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地形复杂的国家,山地(包括丘陵)占全国面积约70%,此外还有许多大小不等、形状多样的水域。这些山体和水域不但其本身的气候与平原地区有差别,对附近地方的气候也有一定的作用,因而对农作物也有所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江苏吴县嗣庭山是我国柑桔北缘的著名产区,面积10,700余亩,投产面积6,500亩,年产柑桔18—20万担,由于1976年冬到1977年春天气严寒,使柑桔遭受到了近50年来(1930年以来)从所未有的严重冻害,受冻桔树占栽培面积的50%,产量也比正常年份减产约50%,苗木受冻约十万余株。现在我们就造成这次严重冻害的气象条件分析如下: 一、天气条件与柑桔冻害 柑桔是亚热带常绿果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洞庭山则是凭借着太湖水域所特有的小气候条件而使柑  相似文献   

5.
利用有关考古资料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山东地区气候与古代文化的关系以及气候对海岸变迁的影响.结果表明,距今8500~7500年,该地区曾经是气候温暖、水网密布的亚热带景观.这一时期,遗址附近有沼泽和大面积水域,山地有森林覆盖,反映为湿热的亚热带气候环境,其植被具有明显的草原特征.距今7500~6300年,气候较今日温暖湿润,山林灌木丛生,芦苇草地茂密,河谷湖泊发育,大致与现在长江流域的气候条件相似.距今6000~5500年,气候、地貌、自然景观与今日有别,气候温暖湿润,处于大西洋期,一般称之为气候最宜时期.气温高出现在4~5 ℃,降雨较目前多.植被以阔叶树种占优势,并含少量亚热带成分.森林茂密,草木繁茂,湖沼交错,水域面积较大.距今5000~4500年,气候温和略干,气温有所下降.距今4000年前后,总的气候趋势是向干凉方向发展,雨量减少,湖沼水域收缩,自然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大规模的洪水和降温事件,使人类文明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一显著变化,也说明自然环境对古代文化的形成、发展、消亡所产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相似文献   

6.
利用有关考古资料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山东地区气候与古代文化的关系以及气候对海岸变迁的影响。结果表明,距今8500~7500年,该地区曾经是气候温暖、水网密布的亚热带景观。这一时期,遗址附近有沼泽和大面积水域,山地有森林覆盖,反映为湿热的亚热带气候环境,其植被具有明显的草原特征。距今7500~6300年,气候较今日温暖湿润,山林灌木丛生,芦苇草地茂密,河谷湖泊发育,大致与现在长江流域的气候条件相似。距今6000~5500年,气候、地貌、自然景观与今日有别,气候温暖湿润,处于大西洋期,一般称之为气候最宜时期。气温高出现在4~5℃,降雨较目前多。植被以阔叶树种占优势,并含少量亚热带成分。森林茂密,草木繁茂,湖沼交错,水域面积较大。距今5000~4500年,气候温和略干,气温有所下降。距今4000年前后,总的气候趋势是向干凉方向发展,雨量减少,湖沼水域收缩,自然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大规模的洪水和降温事件,使人类文明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一显著变化,也说明自然环境对古代文化的形成、发展、消亡所产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相似文献   

7.
秦岭山横贯我省南部地区,是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分界线,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蕴藏着大量矿藏和生物资源,是我省林、付特产生产基地之一。秦岭山区气候多样,变幻莫测,为了摸清其光、热、水气候资源及其时空分布规律,按自然规律规划农、林、付特产对秦岭山区组织一次农业气候资源  相似文献   

8.
棉花生育期气候条件分析刘娅妮(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5)陕西自宋朝开始种棉花,至今700多年。本世纪30年代种植面积曾达到27万公顷。但近年来种植面积一直在7万公顷左右徘徊,棉花产量低而不稳。致使棉纺业棉花自给能力不足40%。我省种棉积极性不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我省气候和耕地不足等实际,对继续实行粮食多熟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一、我省气候适宜双季稻为主的三熟制我国长江以南到南岭以北一带,盛产水稻,是我国粮食单产最高的地区。浙江位于本区的最东部,具有适宜双季稻为主三熟制生产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0.
以南京大学区域边界层模式(RBLM)为工具,利用银川国家基准气候站地面和探空观测数据,模拟了银川市四季3种典型风速天气条件下城市规划前后大气温度场,结果表明:现状下,夏季,小风和大风情景下高温区域面积大于一般风情景下;冬季,小风情景下高温面积最大,大风情景下高温区域面积最小;春季一般风情景下高温面积最大;秋季一般风情景下高温区域面积最大。银川市四季城市热岛效应表现均很显著,四季日变化表现为夜间水域附近的温度较城区建设用地高,白天尤其是14:00,城区建设用地温度较水域附近温度高。14:00在城市建设用地密集区域气温较高,且城市建设越密集气温越高,仅在冬季小风日和春季大风日表现得较弱。城市规划后,温度场在3种典型天气条件下分布特征与现状下分布规律总体趋于一致,只是高温区域较之前略小,低温区域较之前略大。城市规划后,3种典型天气条件下热岛面积均小于规划前,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我国近10年来水域气候的研究概况。主要内容包括:(1)水域上的辐射收支和热量平衡的研究;(2)水域上气候特征的研究;(3)水域岸边气候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林易  罗喜平 《贵州气象》2004,28(Z1):30-32
对一次连晴高温天气过程做初步分析,指出在7、8月期间,大的环流型为副高偏强偏北,且中高纬冷空气偏北,此环流型维持稳定是我省出现连晴高温的气候背景条件.另外,还分析了我省出现35℃高温的天气学条件和地形条件.  相似文献   

13.
气候是林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分布、结构、功能和生产力起着制约作用。由于我省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土壤贫瘠,加上经营管理不当,使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产力较低。为了充分而合理地利用气候资源,适地适树造林,提高林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分析了我省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对林木生长的利弊影响,探讨了林业气候区划的聚类因子。  相似文献   

14.
结合桑蚕生产需求,分析了我省光、热、水资源,认为我省桑蚕气候条件优越,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发展桑蚕事业。  相似文献   

15.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是我国江南重要水果之一。浙江是全国有名的枇杷产区,主要分布在余杭、黄岩、德清、象山、绍兴、兰溪、江山、丽水等地。1991年栽培面积已达13万多亩,产量3.5万吨。浙江枇杷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气候条件适宜。枇杷适应性强,营养成分丰富,既可绿化环境,又可增加收入,象黄岩的红砂枇杷(洛阳青)、余杭的塘栖枇杷、江山的面桶坞枇杷果大汁多,甜酸适度,风味鲜美,远销外省各地,经济收入可观,大有发展前途。现就我省发展枇杷的气候条件及措施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6.
李健任红玲  唐晓玲刘珂 《吉林气象》2007,(3):《吉林气象》-37-39,42
水域面积是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中的重要基础数据之一,同时也是遥感业务化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引入到水域面积遥感动态监测业务中。对遥感数据的投影方式和投影参数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和统一;设计和实现了水域面积监测地理信息数据库;建立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人机交互水域面积提取方法;建立了统一的制图模板,提高了水域面积遥感动态监测能力,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刘敏  吴义城 《湖北气象》1995,(1):40-40,19
1994度(1993年11月~1994年10月)湖北省天气气候基本正常,年均温显著偏高,降水量大部偏少,日照接近常年值,各种灾害性天气发生次数少,无大旱、大涝,天气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特别是农事关键季节和主要农时光热水条件适宜,使我省农业获得全面丰收,粮棉油增产幅度全国少有.下面对我省主要农作物生育期的农业气象条件分别进行评述.1 冬小麦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生产是在自然的、多变的气候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过程,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与天气、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因而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掌握当地的天气、气候知识及天气、气候预报信息。气象部门本身就是个面向社会和公众的服务部门,气象为农业服务是气象服务的首要方面。建国50多年来,我省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来,我省种植业的发展出现了徘徊甚至滑坡的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气候条件的变化,特别是降水量的明显减少,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我省近十年(1979~1988年)水、热、光等农业气候条件与建国后前三十年(1951~1980年)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近十年来我省农业气候的演变情况及对种植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全球性气候变暖给新疆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什么?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国务委员宋健在中国科学技术兰皮书(第5号)《气候》中指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这三大问题的严重挑战。能否在这世纪之交,特别是下世纪初,顺利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所以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和全体科学界的严重关注。这三大问题的解决都与气候条件有关。尤其是淡水资源、食品生产、改善生态环境这些当前最迫切的问题,直接受气候条件的制约。研究各种尺度的中长期气候的变化规律,深刻了解全球气候、东亚气候、中国气候以及各地的局部气候变化规律,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