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对探空气球充灌适量的氢气,是保证探空仪按预定的升速上升,准确地探测空中温、压、湿气象要素值的必要条件。充灌气球的操作正确与否,也会影响到探测的高度。气象探测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充氢的有关规定,熟练掌握充球的操作要领。此外,还要在工作中,注意积累经验教训,加以总结,改进操作技术,以便不断地提高探测高度,更好地完成探测任务。几年来,我对探空气球的充灌方法摸索了一些做法和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探空气球的充灌和施放是高空气象观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空观测中雷达跟踪探空仪、探空信号接收和数据处理都已经实现自动化,只有探空气球的充灌和施放是人工操作,气球充灌氢气有一定危险性,且至少需要一个观测员来完成施放气球工作.该文在分析探空气球充灌和施放各环节工作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探空气球施放筒的设计方案,以及在业务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为高空气象观测系统的全程自动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李健英 《贵州气象》2011,35(1):37-39,60
针对2010年6月8日强对流天气过程对西昌探空L波段雷达放球造成的重放球,分析了面对强对流天气过程,如何充灌气球氢气量。探索了强对流天气时如何减少或避免探空仪被雷击的装配技术,提高强对流天气过程中高空探测的成功率,以保证探测质量及探测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节约高空探测器材。  相似文献   

4.
吴坤椿  黄观容 《气象》1983,9(1):32-32
气球充灌一定量氢气后产生浮力,浮力减去球皮、探空仪等附加物重量得到一个纯粹向上的力,高空气象探测中称它为净举力。一般说。附加物固定后,净举力决定气球升速快慢。升速快,球炸早;升速慢,球炸晚。为了提高探测高度。需要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些分析研究。 首先来分析净举力与气球升速的实际关系,我们挑选了涠洲岛探空站1981年6、7、8月和1982年6、7、8月各20份记录,分别求算各等压面间的每分钟升速值及20份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15—2017年格尔木高空站探测施放高度的统计分析,总结影响探空高度的因素有气球质量、天气变化、氢气的充灌、气球的存放等,提出了存放气球要远离火源水源且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充气时气流量要保持均匀、阴雨天要比晴天多充10%~20%的氢气、尽量使用纯度较高的氢气等相应的措施,有效提高高空探测施放高度和质量,获取更多更准确的探空资料,为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提供第一手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6.
探空球的充灌与施放高度在探空专业中,中国气象局有6项工作指标,其中一条就是要求施放高度。气球的施放高度与充气量的多少密切相关。气球是靠空气中的浮力上升的。由于氢气和空气间的密度差异,气球中充的氢气越多,球体就越大,获得的浮力就越大,上升的速度就越大。...  相似文献   

7.
高空探测是指利用遥测和遥感手段进行从地面到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大气层的温度、气压、湿度和风向风速的探测,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常规高空探测方法是气球携带探空仪升空探测,为了获取更多的高空气象资料,就要求尽量提高探测过程的气球施放高度。影响气球施放高度的因素很多,包括当时的天气状况、雷达运行的可靠性、探空仪(含回答器、回答器电池)质量、探空气球的质量和充灌过程的操作方法等等。在雷达、探空仪和气球质量均相对有保证的情况下,探空业务人员在气球充灌过程的操作方法就成了影响气球施放高度的主要因素。笔者在从事高空探测…  相似文献   

8.
从气球的贮存、充灌、升速控制、净举力计算等方面对影响气球探测高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着重阐述了通过对净举力的修正来提高探测高度的方法和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仪器准备、充灌气球、编发报文等多个方面探讨和分析在强降雨、强雷暴、大风、大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如何减少和避免迟放球、重放球、旁瓣抓球、部份记录缺测和整份记录缺测等情况发生,保证高空探测业务正常进行和探测资料及时上传的方法,提高探测质量,更好地为天气预报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虞维钧 《气象》1980,6(2):38-38
升速200米/分的测风气球,充气时需要两个测风气象员来操作,有时充得过多还会浪费氢气。我们自制了一个充气架,只需将套有气球的平衡器插上插头进气咀,固定在充气架上。然后启动开关轮柄灌球,待气球充灌到充气架横标尺上一定位置时,关闭开关轮柄,从充气架上取下气球,看气球的充气量是否合适。若气球下降,再继续充气直至平衡。这样,只  相似文献   

11.
浅谈静电对气象制氢、用氢的威胁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鹏 《气象》1988,14(4):53-55
引言 当前,国内外高空气象要素的获取,主要还是采用气球探空的方式。充灌气球的气体,除了少数几个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使用氦气外,大多数国家的气象探空台站均使用氢气。由于氢气是易燃因、易爆气体,此,静电对制氢和用氢的威胁不可忽视。 本文试图对产生静电的原因、类型进行分析,以认识静电的本质,一重视静电的危害性。并对如何减少静电的产生和消除静电的威胁,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魏民 《气象》1983,9(10):31-31
如何提高探空气球的探测高度,83422部队气象分队采用插管漏气法作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平均探测高度提高4,000米以上。具体做法是: 探空球充灌完毕扎好球皮后,临施放前,在扎球绳上方球皮嘴较厚处,用小于插管直径的钉子将球皮刺破,尔后,将预先准备好的内径为2—3毫米的  相似文献   

13.
701雷达单独测风从80年代取代原来200米/分升速小球测风以来,由于气球的充灌方法比较原始,另外,球皮在制作方面也存在着质量问题,因此,要达到和超过该项目的高度指标(平均高度18000米以上)是比较困难的,为确保资料的获取,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在关于提高该项目的探测高度方面,有以下体会。l球区在充话时进行适当的技术处理目前台站普遍使用的球皮是80号橡胶球,因球皮在制作中存在厚薄不均匀的问题,充灌后重心不平衡,造成在升空过程中摇摆上升,另外,球形扁平,在升空过程中增加空气阻力。因此,施放前需对球皮进行适当处理。…  相似文献   

14.
1.煤油处理法:将气球在有少量煤油(约250克)的温水中浸泡均匀,凉干后施放. 2.冷热氢混合法:先充入球的1/3冷氢,随后充热氢到平衡标起来,注意不要把水汽充进气球.充好后应尽快施放.提高高度效果较明显且好掌握.  相似文献   

15.
高空气象探测施放高度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皮质量、氢气纯度、净举力是影响高空气象探测施放高度的关键因素.雷达故障、大风、强降水天气,充球净举力等是造成不同台站问探测高度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从施放气球现场出发 ,叙述了充气、捆扎条幅、定位等方面的技术要点 ,并从理论上计算出氢气球施放的环境要求。1 充 气一般都是现场用贮气瓶充气。由于瓶内氢气气温低 ,因此不能充得过饱 ,应留足氢气接受太阳辐射升温后膨胀的空间。一般在充气口高度上 ,用手掌挤压球皮能下陷 5~ 10cm即可 ,太饱球皮容易爆炸 ,太瘪影响效果。2 捆扎条幅捆扎条幅是气球宣传的关键 ,直接影响宣传效果。现场服务工作人员首先应依风向 ,把条幅垂绳边定位在风的来向 ,以便条幅随风展开。其次 ,捆扎条幅的横竿与垂绳夹角应以10 0°为宜 ,因为夹角太大横竿易…  相似文献   

17.
随着广告业的不断发展,户外升空广告气球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比较迅速。陕西气象部门利用自身科技优势,在80年代后期开始开展了这项工作。目前,我省使用的户外升空广告气球大都是用复合股制成的,氢气充灌后升空。由于氢气是易燃气体,受天气和气象条件影响较大,如大风可使气球破损或引发高压线断短和撞坏霓虹灯广告牌,以及撞落建筑物等其它事故。这样不仅造成彩球服务部门的损失,而且在一定的范围内,影响社会经济活动。例如1993年12月21日将钟楼古建筑的瓦片撞落;1994年3月18日撞坏解放路霓虹灯广告牌;1995年7月8日、1996年4月13日…  相似文献   

18.
为确保探空气球实际升速在合理的范围内,减少探空气球升速理论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分析了气球升速过快或过慢对资料准确性的影响,探讨了空气密度、空气阻力系数、重力加速度、净举力、球皮及附加物重量等5个与气球升速密切相关因素的影响原理、取值范围、变化规律及影响程度,分析了气球升速理论值与实测值之间存在相对误差的原因,并以衡阳气象台高空探测资料为例,提出采用无量纲的升速修正系数对探空气球升速理论值进行修正,升速修正系数的数值体现了空气阻力、层流或湍流、氢气渗漏等暂时不能定量描述的因素对气球升速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对气球理论升速影响较大的因素是空气密度和空气阻力系数,且空气阻力系数是雷诺数的函数,很难得出定量值;传统方法计算的气球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偏差达到了25.5%,主要是由于设置了恒定的空气阻力系数,致使理论升速远大于实际升速;修正后的气球升速理论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对误差减小到了6.0%,因此修正后的气球升速理论值可以为高空气象探测业务中净举力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红色气艇飘在赤道上空中国美国大气海洋联合考察船在赤道海域已航行20多天了。1989年5月3日,“向阳红14号”考察船进入太平洋东经165度的赤道海域。为了探测热带海洋的高空气象情况,考察队气艇组按预定计划5月4~6日连续进行60个小时的观测,每2小时观测1次,总共需要施放30次气艇,工作任务相当繁重。事先,我们对气艇、探测器、计算机、纹盘都进行了认真的检查,要做到万无一失。以往,在陆地上灌气球都是用氢气,但这次是在船上作业,为了安全,不能用氢气,而要用不燃烧不爆炸的氦气。氢气每瓶10元,而氦气要1000元,每充1次气要用2瓶。  相似文献   

20.
警惕氢气爆燃事故的发生王汝祥(陕西省气象局技术装备处西安·710016)氢气充入各种类型的气球内统称氢气球,目前已广泛被用于各类庆典、宣传和广告活动中。由于一些非专业人员缺乏对有关氢的性质知识的了解和操作不当,近来氢气球爆燃事故时有发生。因此,从事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