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各行各业人士都要发奋努力,共同肩负起在‘现实’与‘理想主义’的鸿沟之间建立一座桥梁的神圣使命。"——沃尔特·格罗皮乌斯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图1[1]),是20世纪德国最具有影响力的建筑设计师和设计理论家、德国工业联盟的主要成员、现代主义建筑流派的先行者和践行者。作为现代设计艺术教育的活动家和奠基人,他创办了在世界设计史上有创世性成就的设计师摇篮——包豪斯学校(BAUHAUS)。他将一  相似文献   

2.
正"建筑以空间形式体现出时代精神,这种体现是生动、多变和新颖的。"~([1])——密斯·凡德罗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1886年-1969年)是德国建筑师(后加入美国国籍),在世界现代建筑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的痕迹。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图1)本名路德维希·密斯,为表达对母亲的尊敬,后又加上母亲的姓,人们习惯称他为密斯·凡德罗。他与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并称为"现代主义建筑四大师"。密斯建筑设计代表作品有巴塞罗那德国馆(1929年)、范斯沃斯住宅(1950年)、柏林新国家美术馆(1968年);同时,他在工业设计、城市规划、书籍出版等方面也有所成就。在建筑设计领域,密斯·凡德罗终其一生都在"结构"与"玻璃"中探索,其主要设计思想——"少就是多"的理念一直被后  相似文献   

3.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图1)[1]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同时也备受争议。卡拉特拉瓦是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逐渐闻名于世的,他设计了众多桥梁,较为著名的有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同时,他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等极具艺术感的火车站。卡拉特拉瓦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以及因经济危机被迫停工的芝加哥螺旋塔[2]。虽然,他还未获得建筑界的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但在他设计的2004年雅典奥林匹克中心荣膺第61界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后,他的名字便开始倍受世界建筑界的瞩目。  相似文献   

4.
油气化探,何去何从?(代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学锦 《地质通报》2009,28(11):1533-1535
油气化探自德国Laubmeyer在1929年第一次申请有关勘查油气方法与仪器的专利权之后已经过了80年.但其发展始终坎坷起伏.  相似文献   

5.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2005,25(4):405-408
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von Richthofen,1833年5月5日~1905年10月6日)是外国地质学家中,对早期中国地质学有重要贡献的一位学者。他对中国黄土成因的风成学说,不仅广为人知,而且影响深远,直至今天。1933年5月5日在他诞辰100周年的时候,德国举行了“李希霍芬日”;中国地质学会举行了纪念活动,在会上,翁文灏和斯文·赫定[1,2]根据当时的科学进展,对李希霍芬在中国的地质、地理工作做了总结性的论述。2005年10月6日在他逝世100周年之际,德国将举行以“中亚人与环境”为主题的国际科学讨论会。这是从当代的科学进展出发重新认识李希霍芬的一次具有时代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油气化探,何去何从?(代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气化探自德国Laubmeyer在1929年第一次申请有关勘查油气方法与仪器的专利权之后已经过了80年.但其发展始终坎坷起伏.  相似文献   

7.
随希渊师西康考察散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良赫 《第四纪研究》1993,13(4):314-319
袁复礼教授字希渊,他曾是我的学术导师。1939年,我随他在西康省(今四川省西部)做地质工作半年有余。我们曾在会理县通安测绘金矿和铜矿地质图件,在会理县北发现猫猫沟的碱性岩体等。我们是比较早的到西康做工作的地质学者。那里的高山深谷给我们很深的印象,在那里我们遇到过土司和彝族头人,增长了许多见识。  相似文献   

8.
1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东北早期的地质调查,是由一些外国地质学者开始的.根据现有资料,最早来东北进行地质调查的,当推李希霍芬(F.Richthofen).李希霍芬(1833~1905)为德国地理地质学家.1860年他曾随普鲁士探险队调查东亚各地;1868~1872年又得加利福尼亚银行及上海西商会的资助,来华进行地质调查,他先后曾到过沿海及内地的18个省区.到东  相似文献   

9.
1807年3月29日,德国天文学家海因里希斯·威廉·马特乌斯·奥伯斯(Heinrich Wilhelm Matth(a)us Olbers)(图1)在室女座发现了灶神星,并将命名这颗新发现小行星的荣誉授予了计算其轨道的德国数学家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高斯...  相似文献   

10.
一梅文鼎,字定九,号勿庵,安徽宣城人。生于明崇祯六年(1633),卒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为清初著名的数学家及天文学家。他在少年时代曾由他的私塾老师罗王宾教他一些天文知识,到二十七、八岁又从同乡倪正(观湖,1616—16957)学习明代的大统历法。康熙十四年(1675)自苏州购得《崇祯历书》之后,便醉心于西洋历算的研究。他自己叙述学习的经过说:  相似文献   

11.
<正> 国际盐史学会于1988年3月3日在法国巴黎成立。其成员有:中国、丹麦、德国、英国、法国、印度、意大利、日本、加拿大、克罗地亚、荷兰、奥地利、波兰、葡萄牙、瑞士、斯洛文尼亚、西班牙、捷克、匈牙利和美国等。盐史学会的理事会由下列人员组成:主席:Jean-Claude Hocquet 教授(法国)秘书长:Rudolf Palme 教授,博士(奥地利)司库:Peter Piasecki 博士(德国)副主席:Antoni Jodlowski 博士(波兰),Bernard Moinier(法国),Harald Witth(?)ft 博士,教授(德国)科学顾问:S.A.M.Adshead 教授(新西兰),郭正忠教授(中国),R(?)diger Just(德国),加茂诠教授(日本),Christian Lam Lamschus(德国),Carol D.Iitchfield 博士(美国),Paul E.Lovejoy (加拿大),Hans-  相似文献   

12.
信息与动态     
《探矿工程》2005,32(10)
德制出了比钻石还硬的物质人们通常认为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物质,不过德国科学家近日报告说,他们在实验室中合成出了比钻石还硬的物质,它和钻石一样,完全由碳原子组成。相关文章发表在了2005年8月22日的《应用物理通讯》上。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8月30日对此发明也做了报道。这种新材料被称作钻石纳米棒聚合体(ADNR),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的科学家是在200倍大气压(20 MPa)、2226℃高温下,压缩富勒烯分子(碳60)得到这种物质的。而富勒烯本身也是一种结构非常稳定的分子。位于法国的欧洲同步辐射实验室对这种  相似文献   

13.
一.绪论宁镇山脉位扬子沉积区的东段(图1),其研究历史,已近百年。早期在此做过“工作”的是一些帝国主义的所谓地质学者如李希霍芬(Richthofen)等。中国人正式  相似文献   

14.
简讯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亚人与环境国际FerdinandvonRichthofen科学讨论会———纪念他逝世100周年柏林柏林洪堡大学2005年10月6~8日这次科学讨论会是纪念F.von李希霍芬。这位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开辟五口通商,于1868~1872A.D.考察中国地质和地理的德国学者,被誉为是当时最了解中国国情的西方学  相似文献   

15.
已有的研究揭示,与稀有金属W、Sn、Nb、Ta成矿在时空上密切相关的是一套富磷过铝质岩浆岩(包括花岗岩、伟晶岩和流纹岩),其全岩中w(P2O5)可高达>1%。Bea等(1992)认为w(SiO2)>70%,w(P2O5)>0.5%可以作为S型花岗岩W、Sn矿化的标志。Webster等(1997)在德国东部Ehrenfriedersdorf高F、P锂云母花岗岩中出露的伟晶岩的石英熔体包裹体中发现  相似文献   

16.
由德国著名盐史学家、国际盐史学会司库彼得·皮亚赛奇博士著 ,舒尔茨·吉尔希诺出版社于 1 987年出版的《1 5 5 0~ 1 6 5 0年间的德国盐业》 ,日前已由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王连第翻译 (专业校译 :徐宝政 )成中文 ,即将出版。该书被编为该出版社历史科学文献第 1 0 4卷 9号丛书。该书论述的是欧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1 6 4 0 )前夜 (或是欧洲中世纪末期 )德国盐业变化改进的过程。全书分为发明、革新和发展三部分 ,论述德国盐业在历史的进程中的发展情况。分别论述了德国的滴漏架 (后称枝条架 )技术、熬盐技术 (包括预热锅技术 )、输卤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促进对国民经济的重要原料——盐的历史进行科学研究,在国际上宣传对盐史研究的成果,举办国际性会议,出版有关刊物及支持对国际文献资料的研究等工作,1988.3.3在法国巴黎成立了国际盐史协会(CIHS)。会议选举了Jean-Claude-Hocquet 教授为主席。他在成立大会上说,协会是由于经济史、社会史研究的迫切需要而成立的。协会成立前(1986),在法国的阿尔克-塞南和(1987)德国的吕内堡会议上讨论过盐史问题。协会成立后,1990.9.26~10.1在奥地利的蒂罗尔召开了第一次以“盐在法学史及  相似文献   

18.
<正> 绪言层状岩盐由垂直延伸的石盐晶体组成,晶体在垂直的薄片中显示充满卤水的包裹体,这些包裹体按朝上的“尖顶”型式排列。哥特斯曼(1963)对德国蔡希斯坦和沃德洛与斯维尔特内尔(1966)对萨斯喀彻温泥盆纪普雷里蒸发岩的这种型式的晶体做过描述。这些作者把晶体的这种结构解释为晶体从海底向上竞争生长的结果。最近,谢尔曼(1970)描述了加利福尼亚巴杰海岸干涸的盐沼的底部结构。它们相似于上述“尖顶”型式排列的层状岩盐,推论岩盐是在盐沼中形成的。但是,他在同一  相似文献   

19.
蓬皮杜艺术中心(The Georges Pompidou Centre)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蓬皮杜艺术中心是皮亚诺早期作品之一(与理查德·罗杰斯合作共同完成的作品),它主要包括公共图书馆、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美术设计中心、通高展厅四个部分,于1977年建成.这个作品,是他在大学毕业5年后完成的,从中可以看出他对于技术、设备以及小构件的热情.他将这些通常会被“隐藏”起来的部分充分地表达了出来:红色的交通运输设备、蓝色的空调设备、绿色的给排水设备、黄色的电器设施和管线以及钢结构的梁、柱、桁架、拉杆等都被独立、明确地展示了出来(如图二所示).  相似文献   

20.
后记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期《第四纪研究》希望通过发表一组研究论文来促进第四纪生物地球化学的发展。生物地球化学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了。我们知道 ,上世纪 80年代 ,经过一系列的调研、评估和讨论 ,美国航空和宇航管理局地球系统科学委员会在 1 985年得出结论 :“将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部分当作生物圈的思想是由奥地利地质学家修斯早在1 875年引入的 ,后来被俄国化学家维尔纳茨基发展。然而 ,仅在这几年我们才认识到地球上这一单薄的生命层是由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支撑和维持的。”对生物地球化学重要性的这一重新认识 ,直接决定了国际地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