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二叠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干清  张维杰 《现代地质》1995,9(2):149-161
本文讨论了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二叠纪地层单元的划分及其接触关系,认为本区二叠纪地层应包含大石寨组与哲斯组,缺失晚二叠世沉积;描述了代表本区地层序列演化的典型剖面,并对各单位在区域上的延伸及其对比关系进行了简述,认为本区二在纪地层的区域对比应以火山事件沉积为主线,以地层序列演化及生物化石为标志,而不应以岩性相及厚度为主要依据;根据区域地层序列演化分析,认为大石寨组与哲斯组之间的不整合是本区构造事件的代表性界面。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阿拉善北部好比如地区地层研究程度较低,好比如组时代久有争议,制约了该区地层层序、沉积建造及构造演化的深入研究。测得好比如地区原定为早石炭世的好比如组碎屑岩LA-ICP-MS锆石U-Pb最小峰值年龄为279Ma,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70.3±2.2Ma,时代应修订为早二叠世空谷期—中二叠世罗德期。结合区域上岩性特征、地层对比及锆石年龄谱对比,将好比如组中段修订为船山统隆林阶—罗甸阶埋汗哈达组(P1-2m),将其上段修订为阳新统祥播阶—冷坞阶阿其德组(P2a)。好比如组的时代修订为研究区晚古生代地层层序、沉积建造及构造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湖南西南部城步地区开展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比较完整地建立了该区地层、构造格架以及岩浆演化序列。在青白口纪黄狮洞组火山岩夹层中获得锆石SHRIMPU—Pb年龄值828+10Ma,为解决该地区乃至更大区域地层对比等基础地质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年龄依据。根据岩体的接触关系、岩石学特征以及本次工作获得的同位素年龄资料,首次对...  相似文献   

4.
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对青海夏吾一带巴龙贡噶尔组的岩性特征、基本层序、沉积构造、岩相变化、时代依据等进行了系统收集及研究,于该套地层中新发现了变玄武安山岩。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427.2±2.8Ma,即该套火山岩形成于早志留世。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确定巴龙贡噶尔组的形成时代为早志留世。研究成果对于厘定南祁连的早古生代地层层序及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碧口群自建群以来经历了多次解体。但解体的地层单元大都分布在东部略阳附近,它们向西如何延伸、区域上怎么对比还不十分清楚。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认为碧口群的主要组成单元之一秧田坝岩组仍然需要再解体。在原秧田坝岩组分布区域的不同地质体中获得了376Ma±40Ma的Rb-Sr全岩同位素年龄值、珊瑚化石和大量微古植物化石资料。结合岩石组合特征、变质作用-变形作用的差异、区域分布和接触关系,进一步将原秧田坝岩组解体,并填绘出了新的秧田坝岩组、晚古生代构造地层块体:草河坝组、赵家嘴碎屑岩和寒武纪构造地层块体。这说明原秧田坝岩组为非史密斯地层组合,其中包含有不同时代的地层单元,并进一步证实了碧口地体的构造成因。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东乌旗德勒乌拉组的建立及其构造环境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古生代陆缘带内,晚古生代火山岩广泛发育,是研究古亚洲构造域地质演化的重要地区。通过内蒙古1∶5万东乌旗阿拉坦合力地区的地质调查,发现原宝力高庙组(CPbl)火山岩实际上是由下部安山质火山岩为主和上部粗面质火山岩为主的2套火山-沉积地层组成。这2套地层不仅岩性组合不同,而且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地层时代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故将其解体为2个岩石地层单位。建议下部以安山质火山岩为主的地层保留原宝力高庙组的称谓,而将上部以粗面质火山岩为主的岩石地层新建为德勒乌拉组。新建的德勒乌拉组可分为2个段:下段为粗安质含角砾熔岩、河湖相砂砾岩;上段为以溢流相为主的粗面岩,该组与下伏老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其岩石化学特征为高钾钙碱性火山岩系列,锆石U-Pb年龄为(302.3±1.7)~(309.7±1.1)Ma,属晚石炭世。综合研究表明,德勒乌拉组形成于早海西同碰撞-碰撞后伸展过渡的陆相构造环境。德勒乌拉组的建立为内蒙古兴安地层区石炭纪火山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海西构造层的划分以及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程式等方面的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砂砾石沉积物的沉积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研究对于地层划分、水系演化以及揭示山体的构造隆升历史和区域构造岩浆事件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呼伦贝尔巴彦塔拉砂砾石剖面薄弱的认知限制了其地层划分以及区域地表过程的深入理解。【方法】为此,对该剖面进行了沉积学、重矿物、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分析。【结果】(1)沉积学、重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和地貌证据以及锆石U-Pb年龄综合分析显示,巴彦塔拉砂砾石剖面沉积物主要是来自大兴安岭北段的中—酸性岩浆母岩,是初次循环的结果,沉积物堆积后经历了中等程度的化学风化;(2)结合宏观和微观角度(重矿物和地球化学指标等),并与大兴安岭东麓白土山组标准剖面对比,认为巴彦塔拉砂砾石剖面沉积物是在温暖偏干的氧化环境下形成的冲—洪积物堆积,其地层单位可以划分为白土山组;(3)构造背景判别图解表明构造背景为被动大陆边缘,碎屑锆石U-Pb年龄在100~200 Ma和250~350 Ma的年龄峰值记录了大兴安岭北段在古亚洲洋的闭合和古太平洋的俯冲、回退的区域构造背景下触发的多期岩浆构造事件。【结论】该研究为大兴安岭地区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和早更新世区域地表过程的重建...  相似文献   

8.
隶属华夏北缘、地处江绍断裂带中的铁沙街组变流纹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132 Ma±8Ma,1140 Ma±7Ma,1143 Ma±9Ma和1172Ma±10Ma。同时通过年龄数据探讨位于该断裂带中的田里片岩和周潭群、万源群的构造背景。该年龄数据对限定江绍断裂带区域地层对比和构造演化都有着重要意义。上述锆石U-Pb年龄表明,江绍断裂带(萍-绍断裂带)存在1.1Ga左右孤岛的沉积地层,代表了华夏地块向扬子地块俯冲的中间岛弧,而怀玉地区为弧后拉张盆地;该年龄为江绍断裂带中变质地层的对比提供了可靠的年龄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内蒙古固阳县以东下湿壕地区 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 ,首次在前人划分的下白垩统固阳组 采到瓣腮类、腹足类、介形类、轮藻、植物等大量化石。结合地层沉积组合特征 ,将原固阳组重新厘定为下白垩统李三沟组。这一地层层位的厘定和古生物化石的发现 ,对进一步探讨固阳盆地的构造演化和成煤规律等都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天格尔峰-艾维尔沟-带处于东、西天山交界部位,长期以来,其地层单元划分、时代归属、分布范围和名称使用均不统一,给天山构造带的研究带来诸多的问题。通过东西6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北天山原奇尔古斯套组(天格尔组)分布区域发现了两条不整合面和大量化石资料。结合岩石组合特征、同位素年龄数据、变质一变形作用和沉积背景的差异,进一步将原奇尔古斯套组(天格尔组)解体为上泥盆统天格尔组(狭义)、上石炭统奇尔古斯套组(狭义)、上石炭统后峡组和下二叠统阿尔巴萨依组,并填绘出了各地层单元的分布范围,厘定了测区的构造格局。为东西天山地层单元的对比和构造区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新疆北山黑石山地区下泥盆统大南湖组地层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英 《地层学杂志》2006,30(4):347-350
在1/25万《红宝石幅》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在新疆北山黑石山地区发现早泥盆世火山—沉积地层,通过岩石地层、生物化石及地层年代研究,结合区域地层对比,将其划归大南湖组。该组的确定为恢复哈萨克斯坦板块南缘区域地质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南秦岭凤凰山地区元古代构造基底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在原划武当岩群中获得的 1 6 86± 4 5Ma (锆石U -Pb)同位素测年资料 ,结合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区域地层对比 ,从中解体出姚坪岩组。通过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构造特征、变质变形特征研究及形成环境探讨认为 :南秦岭凤凰山元古代武当岩群 (包括姚坪岩组、杨坪岩组 )变质火山岩系为古—中元古代时期多岛洋构造环境过渡基底建造 ;耀岭河岩组浅变质火山岩为本区Rodina事件的产物。该成果对南秦岭构造基底的组成、发展、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黔桂地区晚前寒武纪下江群沉积地层凝灰岩(斑脱岩)获得高精度的锆石年龄,结合侵位四堡群花岗岩锆石年龄和四堡群斑脱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将下江群明确定位于新元古代晚期沉积。该年龄对为重新界定下江群时代及同期地层的区域对比和构造演化都有着重要意义。江南古陆普遍发育的晚元古代低变质绿片岩系四堡群(梵净山群、冷家溪群、双桥山群)及上覆地层丹州群(下江群、板溪群、河上镇群),两者之间的构造界面,是人们争论的主题,其时代的定位一直影响着整个江南古陆变质基底的地层划分和对比,同时制约着中国地质学家对江南造山带的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解疑。本文通过下江群甲路组地层中斑脱岩的锆石研究,精确地测定了甲路组斑脱岩锆石年龄(814.0±6.3)Ma和清水江组斑脱岩锆石年龄(773.6±7.9)Ma。上述锆石年龄解决了黔桂地区新元古代晚期沉积时代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震 《中国煤田地质》2005,17(Z1):36-38
福建境内煤系地层童子岩组与上覆溪口组地层直接接触,通过对其滑脱接触关系的分析,分别从沉积、构造及演化进程等方面进行了成因探讨.  相似文献   

15.
南祁连党河南山地区分布一套变形较强的区域低温动力变质岩系,前人将其划归为巴龙贡噶尔组。通过对该套地层开展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及地层对比研究,发现其明显区别于典型的巴龙贡噶尔组,将该地层重新厘定为拐杖山组。该组岩石由片岩段与火山岩段组成,构造变形强烈,片岩段原岩为成熟度较低的杂砂岩与岩屑砂岩,火山岩段则以中基性火山岩与火山碎屑岩为主,总体表现为火山-沉积建造特征。在火山岩段获得玄武安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734±8.5Ma,确定其形成时代为新元古代。地层对比结果显示,研究区拐杖山组在南祁连地区出露较好,分布广泛。在沉积环境上,拐杖山组的物源与沉积建造均指示其具有大陆裂谷盆地特征,是对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的沉积响应。因此,拐杖山组的发现与确立为正确建立祁连陆块地层格架、研究祁连山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元素含量特征值、地球化学曲线及两类判别分析等三种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建立了区分库松木切克组与呼独克达坂组的直接地球化学标志,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区分易被混淆的相似地层或地质体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作为划分对比地层的依据之一;同时为区域地质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在湖北西部利川地区完成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以国际地层表(2012)为指南,从岩石地层、生物地层、事件地层角度,对调查区地层进行了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对利川地区晚二叠-早三叠世长兴组进行了重点研究,自下而上建立了四个牙形石带,P/T界线生物地层标准化石Hindeodus parvus首现于长兴组顶部微生物岩中,获得了P/T界线之上粘土岩的锆石U-Pb年龄。对上二叠统吴家坪组硅质岩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为伴有生物作用的火山成因硅质岩,形成于大陆边缘还原环境,获得了硅质岩层间的凝灰岩锆石U-Pb年龄。对调查区各时代地层岩石类型和组合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和沉积环境分析,建立了4类沉积相模式,并重点查明了志留纪纱帽组顶部,泥盆纪云台观组、黄家磴组,石炭纪大埔组,二叠纪长兴组,三叠纪大冶组、巴东组上部层位的岩相变化与空间展布。建立了调查区构造格架,阐明了构造形成演化历史,划分了构造变形阶段,通过构造应力场反演、叠加褶皱分析及构造演化研究,对调查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进行了探讨。系统总结了新构造运动在调查区内的表现形式,对高海拔砾石层、瓦厂湖相-河流相沉积组合及利川盆地第四系进行了系统采样和测试。总结了地质灾害与地层、构造、岩性及人类活动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根据义敦岛弧造山带区域地层特征,将该区划分为六个构造地层带。根据区域地层的沉积演化序列和受构造改造作用程序,将该区域区地层划分为史密斯地层、有限史密斯地层和非史密斯地层三种类型。据此提出了在川西造山带地区进行1:5万、1:25万区调填图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内蒙古固阳县以下湿壕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首次在前人划分的下白垩统固阳组采到瓣腮类、腹足类、介形类、轮藻、植物等大量化石。结合地层沉积组合特征,将原固降组重新厘定为下白垩统李三沟组。这一地层层位的厘定和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对进一步探讨固阳盆地的构造演化和成煤规律等都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20.
牛广智  黄岗  邓昌生  徐岩  陈涛  季春  李文军 《地质通报》2016,35(9):1441-1447
广泛分布于南祁连的巴龙贡噶尔组一直缺少精确的化石和同位素测年依据,其地质时代备受关注。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青海省天峻县织合玛乡南部的该套地层中新发现了英安质火山熔岩。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1件英安岩样品的锆石U-Pb年龄为457.6±2.4Ma,表明该套火山岩形成于晚奥陶世。这是首次获得的有关巴龙贡噶尔组的高精度测年数据,为该组的解体及其时代归属提供了可靠的同位素年代学依据。这一新发现和成果对于研究南祁连的早古生代地层层序及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