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异植  庄希澄 《水文》1994,(4):51-54
福建省河流年最大洪峰流量统计参数分布规律陈异植,庄希澄(福州大学土建系)(福建省水文总站)本文针对福建省流域面积10~54500km ̄2流域,以实测资料为依据,并考虑调查的特大历史洪水资料,经分析归纳,提出了分区多年平均最大洪峰流量(Q_m)及其变差...  相似文献   

2.
钻孔柱状图中缓冲线绘制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基于钻孔资料的柱状图自动成图技术,阐述了应用数据库方法对钻孔资料进行管理和钻孔柱状图自动成图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思想、实现方法、关键算法及其特点.重点对钻孔柱状图成图过程中绘制缓冲线的关键算法做了详细的叙述.软件实现了对钻孔资料的管理和自动成图,同时以福建省漳州某第四系钻孔的岩性数据为例,说明该系统绘制出的具有缓冲线结构的钻孔柱状图既美观又实用.  相似文献   

3.
《山东地质》2008,24(2):1-2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充分发挥实物地质资料作用,根据《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保管和利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国土资源部负责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汇交、保管和利用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4.
作为福建省地震局承建的重点项目,福建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城市防震减灾体系工程在四年多的建设过程中,积累的一条经验总结起来就是:抓住机遇、严格管理、探索提高,促进项目建设保质保量完成。这不仅体现在项目的申请立项中,更体现在项目的具体建设实践中,这对“十一五”项目立项和管理的思路将起到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5.
地理信息系统及图形数据库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由计算机系统、地理数据和用户组成,为多学科提供服务的新兴学科。GIS的应用系统由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方法五个部分构成,其软件系统应具备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存贮与管理、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可视化表达与输出等五项基本功能。图形数据库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光栅扫描矢量化方法,对地质矿产和地物化遥资料及其它地质资料进行数字化,按照图层划分方案建立关系属性表,属性库建立的目的主要是从矿产预测角度出发,对有预测意义的属性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福建省水氡观测资料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试图利用相对均方差、拟合噪声水平和相对年变幅等三项指标,对福建省8个水氡点的观测资料质量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深地震测深数据子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Microsoft Access97数据库开发工具和支持ActiveX,OLE与自动化对象的通用语言VBA开发的以查询,调用,处理和共享为目的的深地震测深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基于国土资源部国际合格与科技司下发的深地震测深专业方法数据入库技术规定,收集,抢救了原地质矿产部“九五”以前完成的14条宽带深地震测深剖面的原始记录和文字资料,通过编辑,整理,统一地震道集记录存取格式与入库,建立了原始数字地震道集记录,成果目录与图形数据管理,维护与预处理平台,实现了让深地震测深数据活起来,达到能再次开发利用的科研目标。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在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中“落地”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数据已成为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新的IT热词。大数据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地质资料数据包括了基础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丰富的信息,对国家、社会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和保存价值。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如何与大数据技术更好地结合,产生更大的价值,值得研究。以基层地质资料馆为例,分析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的现状及需求,探索如何借鉴大数据思维,改进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工作,实现地质数据高效管理,有效地挖掘,使宝贵的地质资料数据发挥出更大的社会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吉林地质》2004,23(1):256-268
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国务院令 349号 2 0 0 2年 3月 19日发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地质资料的管理 ,充分发挥地质资料的作用 ,保护地质资料汇交人的合法权益 ,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地质资料的汇交、保管和利用 ,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地质资料 ,是指在地质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电磁介质等形式的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和岩矿芯、各类标本、光薄片、样品等实物地质资料。第三条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地质资料汇交、保管、利用的监督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资料汇交、…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防治福建省地质灾害,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及破坏,本文基于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福建省地质灾害数据,运用GIS叠加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福建省地质灾害在地形地貌、岩石岩性、土地利用类型、水系、路网等不同情况下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福建省地质灾害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多分布于龙岩市、南平市、宁德市。(2)研究期内福建省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高丘、低山、坡度较低、坡向偏东北的区域;不同年份地质灾害密度在岩石岩性上的分布大相径庭。(3)地质灾害多分布于灌木林、建筑用地和裸地,以及路网和水系沿线等人类工程活动较为强烈的区域。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数字福建”项目中防震减灾空间信息资源改造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述了福建省防震减灾信息系统的现状 ,指出在“数字福建”的总体架构下 ,利用“数字福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新技术、新方法建设防震减灾信息体系 ,可望使福建省防震减灾工作实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基于遥感数据源的福建省国土资源信息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方红  赵崇广 《福建地质》2000,19(4):209-213
介绍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福建省国土资源特点和技术优势,建立福建省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结构、平台选型、数据库设计及系统功能实现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地质环境工作者的关注,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摸清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是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本文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2009年度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报表"的统计分析,阐述了福建省矿山存在的主要地质环境现状特征,总结了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的措施与成效,对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本文并不认同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思维定势,认为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将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但将在福建经济的高速发展阶段长期存在,局部矿区地质环境问题仍将呈增长趋势。为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整治提供了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队伍,建局50年来取得了丰硕的地质找矿成果,为福建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福建省地质工作的主力军,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正积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不断拓宽地质工作服务领域,力争为福建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推覆构造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关玉祥  杨添水 《福建地质》1994,13(4):248-277
本文主要是根据“闽西南地区推覆构造与隐伏煤田预测研究”的主要成果来写的。在概述两次研究课题取得主要成果的同时,对福建省重大基础地质有关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文中重点是总结了福建省推覆构造发育的特征,将推覆构造划分为两大类(逆冲推覆构造,拆离构造)和五种类型(中深层次逆冲推覆构造、浅层次逆冲推覆构造、褶皱逆冲推覆构造和拆离(滑脱)构造、褶皱拆离构造),对各类型的主要特征、分布规律、组合特征和推覆构造的发生和发展进行系统的总结,明确指出了燕山早期中深层次边冲推覆构造是福建省规模最大、对今后寻找隐伏矿产关系最密切和最重要的推覆构造,对研究我省的推覆构造具有重要意义。并结合福建省的实际,从基础地质和找矿两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寻找大型斑岩铜矿的前景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绍雄 《福建地质》1996,15(4):165-176
福建外于环太平洋西岸中生代的火山-岩浆,构造活动区,境内发育有区域性的隆、坳构造及多组深大断裂带、火山基底隆起带等有利于斑岩铜矿生成的区域地质构造,对寻找大型斑岩铜矿有很好的前景。本参照国内外大型斑岩铜矿共有的基本特征,拟制了大型斑铜矿的找矿模式,以此为基础,结合福建实际条件及吸附国内外勘查斑岩铜矿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找矿的五个方面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技术的矿产资源信息系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地质资料基本上可以分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它们是地学数据不可分割的两方面,客观上要求统一进行管理.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彻底解决两种类型数据统一管理问题.结合正在开展的辽宁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利用规划工作,论述了建立基于GIS技术的辽宁矿产资源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可视化和空间模型分析的思路和实现方法.它为今后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实现全面科学化管理提供了现代化手段,也为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以及进行生产决策提供了支持,进而促进地质找矿和矿产开发的工作部署朝思维可视化及思路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丰富,但主要为偏硅酸型,水源地遍布全省,但规模一般较小,根据我省已鉴定的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的基本概况,特点进行总结,并对福建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评价中存在的若干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对资源评价,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姚环 《福建地质》1993,12(1):68-77
静力触探作为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辅助手段,它能很好地表征与再现地层结构及物理力学性状在剖面上的变化和差异特性。静力触探曲线的形态特征、分布相对位置、特征参数(?)(?)及(?)的数值等与土质的种类、物理力学性状指标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在归纳分析和研究大量现有福州地区的静力触探资料及与其相关的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静力触探成果资料划分与命名福州地区常见土层的综合标准,并给出了定量推算评价各相关土层的物理及力学特性指标的相关经验方程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