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在广西姑婆山地区完成的矿产远景调查项目,在地层、岩浆岩、区域构造、物化探、矿产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对地层进行了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建立了非正式地层单位——开山砂岩;新发现三门.鹰阳关晋宁一加里东期NE向韧性剪切带,建立了区域构造格架,阐明了构造形成演化历史。通过对调查区地、物、化、遥等调查研究,发现一批矿产异常,提交新...  相似文献   

2.
浙东南地区是我国东南沿海火山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晚侏罗世火山岩广布,厚度可达1~2km,局部3km以上,说明该时期火山活动十分频繁。伴随火山作用形成了与火山热液有关的各种矿产,圈定火山构造也就成为探寻各种矿产的重要途径。以治岭头地区为例,说明1∶5万重力调查在圈定Ⅳ、Ⅴ级火山构造中的效果及作用,并对区内矿产与火山构造的关系进行探讨,进而指出该区进行地质找矿的最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3.
以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大狐狸山地区1:5万矿产远景调查为例,论述了遥感技术在1:5万矿产远景调查中的应用和具体工作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1:5万矿产远景调查中充分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线性构造、环形构造、地质体的信息提取,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有效提取矿化蚀变信息,在RGMAP数字平台,将工作区的标准影像图与其它数据源进行叠加整合,多轮回遥感地质解译成图,结合地质、物探、化探工作成果,快速有效地指导了地面找矿工作,对合理圈定找矿预测靶区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浙东南地区是我国东南沿海火山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晚侏罗世火山岩广布,厚度可达1~2 km,局部3 km以上,说明该时期火山活动十分频繁.伴随火山作用形成了与火山热液有关的各种矿产,圈定火山构造也就成为探寻各种矿产的重要途径.以治岭头地区为例,说明1:5万重力调查在圈定Ⅳ、Ⅴ级火山构造中的效果及作用,并对区内矿产与火山构造的关系进行探讨,进而指出该区进行地质找矿的最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5.
东昆仑区域成矿特征及有关找矿突破问题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昆仑经历了复杂的造山过程和构造、岩浆、沉积作用,金属成矿条件优越。以区域构造和成矿作用特点为基础,区域自北而南可划分为4个构造—成矿带。近年来,国土资源调查等工作在东昆仑地区的基础地质和矿产勘查等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发现了较多新的矿产地。本文分析了东昆仑区域地质、区域地球化学、区域矿产等特征,研究了近年新发现矿床的成矿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东昆仑区域矿产勘查突破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西昆仑复合造山带和塔里木盆地南缘的盆山耦合带的库斯拉甫地区,应用遥感图像信息研究,对断裂构造具有极其特殊的效果,能有效地加快地质矿产调查的进度和成果质量。这里通过ETM卫星遥感图像线性构造提取,获得了丰富的断裂构造信息,有效地促进了地质矿产研究程度的提高,对矿产的分布规律和成矿过程中的控矿、导矿和储矿构造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在野外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中,遥感解译贯穿在整个工作过程,起到战略部署排头兵作用,让一些重大地质矿产问题研究在前人水平的基础上有了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7.
中国—吉尔吉斯天山成矿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吉尔吉斯天山地处中亚天山造山带中段,是古亚洲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在收集境内、外大量地质、矿产资料及图件的基础上,通过近年来对研究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及矿产的研究,在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基础上对研究区内天山进行了成矿单元划分,划分出北天山—伊犁、中天山和南天山—塔里木3个成矿省,进一步划分为22个成矿带和58个成矿亚带,总结了各成矿单元的地质及矿产特征,为天山成矿带矿产勘查和地质大调查工作部署提供有益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黄炳华 《贵州地质》1990,7(2):185-186
区域重力测量调查,是一项全国统一部署的基础地球物理测量工作。区域重力调查的数据、成果及其编制的重力图图件,是进行地球物理研究的基础资料,具有长期的利用价值。这些区域重力资料可以用于研究沉积盖层到上地幔的结构和构造特征,划分大地构造单元,研究区域重力场与矿产分布的关系,划出成矿远景区,为探讨成矿规律,进行矿产  相似文献   

9.
在二十万分之一和五万分之一区域地质调查中,如何提高区域矿产研究程度,是多年来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区调工作中的矿产研究大多局限在矿点检查和资料收集上,对区域成矿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在许多矿产地质报告中,表现出两个较为明显的缺陷:一是矿产资料与区域地质资料联系不紧密.区调中所进行的大量地层、岩浆岩和构造的调查工作,没能充分反映在矿产地质报告中,从而使区域成矿的地质构造环境比较模糊;二是在区域矿产工作中虽然由于条件所  相似文献   

10.
朱谷昌  王炎 《矿产与地质》1992,6(3):231-234
应用遥感地质技术手段,对西天山地区约80000km~2范围,进行地质矿产调查和评价,研究了区内主要断裂构造;圈出具有成矿意义的环形构造群(带)及具独特找矿意义的透镜状影像构造,确定了西天山的地质构造格局。总结了区内矿产分布与地质影像构造的关系。初步建立了该区的遥感找矿准则,并提出了有找矿前景的遥感影像构造地带。  相似文献   

11.
本数据集综合应用岩性-构造-矿化蚀变专项填图、遥感、物探、化探、钻探等多种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完成路线调查长度520.65 km,采集水系沉积物样品2 047件,遥感数据解译面积461 km2,化学分析样167件。重点对燕山早期成矿岩浆岩、含矿建造、控岩控矿构造,以及矿化蚀变标志等进行了调查划分,明确区内银金多金属矿主要成矿地质体为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控岩控矿构造为北东向逆冲断裂及其次级裂隙。在此基础上,编制了1:50 000银坑幅建造构造图,利用数字化填图系统(DGSS)创建了区内矿产地质图数据库,全面汇编了重要建造构造、地质界线、断裂、岩浆岩等图层属性库;完善了银坑式中低温岩浆期后热液矿床找矿预测模型,突出了区内矿产与建造构造之间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地质矿产部的固体矿产电法勘探既要搞矿产的普、详查,又要搞远景区的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因此既要使用所谓常规的金属矿电法,又要采用某些所谓构造电法。在实际应用中既要积极采用新方法,又要灵活运用各种现成的“老”方法,在立足我国国情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经验的前提下,分两步发展我国自己的固体矿产电法技术。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陶廷达坂—团结地区在中生代盆岭构造体系发育、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构造-岩浆成矿系统,主要有构造-岩浆穹窿型和火山机构型两类;区内的内生矿产是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系统长期活动的产物;内生矿产以矿化集中区形式产出,从成矿规律、控矿因素等方面分析认为区内的内生矿产具有较大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波浪镶嵌构造观点研究小秦岭地区发育着的许多大小不等的环形构造。它与区域北东向、东西向构造相互交织形成的网格构造相互套合,共同组成了该区的复杂构造形态。环形构造对矿产、尤其对同生金属矿产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研究环形构造,将对矿产的普查勘探及成矿预测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自1991年《中国矿产地质报》、《煤田地质报》报导了 K 形构造及其在不少煤田运用发现新的含煤区后,受到了地质界的高度重视。1992年初,在老一辈地质力学专家的关怀下,K 形构造研究列入了东煤公司科研计划。理论模拟试验表明,K 形构造不但控制着矿产的形成,也控制着矿产的改造。目前 K 形构造的发现者常  相似文献   

16.
青塘幅位于江西南部于都银坑-宁都青塘整装勘查区北部,于山成矿亚带的北部。本次工作采用了岩性-构造-蚀变矿化专项填图、遥感、物探、化探、钻探等多种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完成了矿产地质路线调查长度533.68 km,采集水系沉积物样品1 729件,完成1:50 000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458 km2,遥感数据解译面积458 km2,钻探施工422 m,化学分析样119件。数据集重点对燕山期早阶段成矿岩浆岩、含矿建造、控岩控矿构造及矿化蚀变标志等进行了调查划分,明确黑云母花岗岩为矽卡岩型硫铁钨多金属矿的成矿地质体,主要成矿结构面为梓山组上段的硅钙异性界面,蚀变以矽卡岩化、大理石化等为主;编制了青塘幅建造构造图,创建了区内矿产数据库,汇编了主要建造构造、断裂、地质界线、岩浆岩等属性特征;完善了狮吼山式矽卡岩型硫铁钨多金属矿床找矿预测模型,突出了区内矿产与建造构造之间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7.
王伏泉 《黄金地质》1999,5(3):13-18
内生金矿产与控矿地层及其构成的褶皱构造体系,在形成时代上有时因属于同一大地构造阶段而差距不大;有时因属于不同大地构造阶段而相互间差距很大。重点讨论第二种情况。许多由前寒武纪至古生代地台构造层构成的褶皱构造体系及其所控制的内生金矿产,是在中一新生代形成,一些于前地槽,地槽阶段形成的褶皱构造体系所控制的内生金矿产,在形成时代上也属于中一新生代。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的金属矿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地处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衔接部位,长期处于岗瓦纳大陆边缘,大约在65 Ma时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发生碰撞,对过去构造格局和金属矿产等改造,同时产生新的构造格局和金属矿产,因此青藏高原的金属矿产别具一格。本文讨论青藏高原的铬、铁、铜钼、铅锌、锡、金、锑、铯等优势矿产。  相似文献   

19.
从“构造热事件”分析阜新盆地多能源矿产共存成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阜新盆地煤、煤层气、石油、致密砂岩气、地热等多种能源矿产的分布和成藏受到盆地构造热演化的控制。纵向上,煤和煤层气主要集中在盆地上部地层,石油和致密砂岩气主要集中在盆地中部地层,地热主要集中在盆地底部地层。平面上,石油位于盆地中部和中南部,致密砂岩气位于盆地中部的东梁构造带,煤炭全盆地均有分布,主要可采煤层位于盆地中部,煤层气位于盆地中部,地热位于盆地中部的东梁构造带。盆地构造热演化与能源矿产的时空配置表明,盆地的构造热演化控制了盆地能源矿产的成藏,煤是多能源矿产重要的物质来源,盆地多能源矿产成藏顺序依次为:煤→石油→致密砂岩气→煤层气→地热。综合以上特征,阜新盆地多能源矿产的联合勘探开发应以东梁构造带、清河门—艾友构造带、王营—刘家构造带为主要勘探区域进行。  相似文献   

20.
利用遥感构造定量分析方法,对武当地区线状构造的定量计算和分析,显示武当地区线状构造以小于100 km的中、小断裂居多;线状构造等密度、频度、交点数、中心对称度,均反映了区域主干线状构造主导方向为北西西和北东两个方位;北东向小型线状构造由北往南更加发育,推断武当地区由北往南,构造运动变新,构造变形由韧性往脆性发展;优益度的特高值—高值区提供了找矿预测的构造信息,对于矿产调查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