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概述了新疆玛纳斯河一带的区域地貌、第四纪地质、砂金、砂铂的地质特征,并着重分析了砂金、砂铂的形成与地貌、沉积类型、底岩以及原生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曲流河、辫状河储层在我国的陆相盆地中广泛分布。由于曲流河相沉积砂体的单层薄、横向变化;辫状河相沉积的砂体迁移快、垂向加积等特点,增加了在勘探过程中对其分辨的难度。因此,对地震资料曲流河、辫状河油气储层的识别与预测,必须综合多种与其相关的地质资料,结合地震数据体中给出的信息来判断分析,以达到提高分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曹凯  王国灿  王岸 《地球科学》2007,32(5):713-721
青藏高原东昆仑北部地区新构造活动强烈, 存在一系列活动断层, 控制了该地区的地貌格局和水系的发育.其中大部分活动断层是已经确定下来的, 还有一些活动断层还处在定性推测阶段.引进河流长度-坡度参数(以下简称“SL参数”) 和Hack剖面2个能够有效反映区域新构造活动的地质参数, 对昆仑河纵剖面坡度变化进行详细刻画和研究, 并对昆仑河河流阶地进行空间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昆仑河河流的Hack剖面与SL参数存在形貌上的对应关系, SL参数的突变主要是受断裂构造活动控制; 证实了昆仑河-野牛沟断裂和东昆中断裂第四纪以来存在构造活动性; 第四纪以来强烈的构造差异隆升作用控制了东昆仑地区的地貌水系发育格局, 并将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甘肃省礼县田家河一带砂金矿床的地质特征、第四系地质、地貌条件与成矿特征,分析了各类型松散堆积物的成因、分布特征,对砂金的富集规律和成矿特征进行了总结,通过对混合砂含砾率、砾石度、含泥量等进行了测定,对矿体厚度、品位在纵向上、垂向上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砂金富集部位和补给方向及搬运距离。田家河砂金矿床产于第四系全新统河床相及河漫滩相中,成因类型属河流冲积型,形态类型属河床、河漫滩型,成矿时代为第四纪全新统;全新世开始,地壳上升幅度极小,河流侧蚀作用增强,使含金地质体和各级阶地的剥蚀物被搬运、分选,并在谷底堆积形成田家河砂金矿。该砂金矿的发现和评价为该区寻找相似类型的砂金矿床提供了找矿标志和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5.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孙雨  马世忠  姜洪福  刘云燕  丛林  刘宗堡 《地质学报》2010,84(10):1502-1509
利用22口井的岩芯资料和近4000口井的录井、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系统分析了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研究揭示该三角洲体系骨架砂体为大量、密集(平均分布密度1.02支/km)、窄的(多为200~300m)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砂体连续且水下延伸较远,直至消失变成薄的席状砂,河口坝砂体不发育且呈明显的河控性(位于水下分流河道两侧及前方,呈顺源窄带状)。在深入认识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的沉积背景、沉积特征及沉积相类型等基础上,建立了葡萄花油层的沉积模式——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又进一步建立了6种亚相区沉积模式,即:河控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外前缘区"浪控席状砂"模式、河控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内-外前缘过渡区"水下分流河道末端河控席状砂"模式、河控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内前缘区"河控河口坝"模式、河控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内前缘区"河控带状体"模式、河控浅水三角洲前缘-分流平原过渡区"近岸"模式和河控浅水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河控带状体"模式。这为本区储层空间分布模式建立、骨架成因单砂体识别及油田进一步挖潜与调整提供了坚实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
试论川渝河包场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渝河包场地区发育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该组假整合于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海相碳酸盐岩侵蚀面之上,不整合/整合伏于侏罗系红层之下的一套以砂泥岩为主,砂岩与泥岩不等厚互层夹薄煤层的“煤系”地层,该组的沉积相长期存在争议。笔者据野外实测剖面资料,结合室内薄片分析,从沉积学观点系统地分析了其砂体展布、岩性、组构等特征,认为河包场地区的须家河组沉积相为湖泊相,沉积亚相主要为滨浅湖亚相及滨岸沼泽。  相似文献   

7.
富贺钟砂锡矿区位于太平洋锡矿带广西境内,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南岭东西复杂构造带的中段西端,矿区素以第四纪地质内容丰富,砂锡矿成因类型齐全,规模巨大而驰名中外,笔者根据工作中的一些认识并综合前人部份资料,对该区砂锡矿第四纪地质及砂锡矿成因类型作一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河相层序地层研究进展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河流平衡剖面看成是陆区基准面的观点已受到怀疑,有迹象表明地貌基准面有可能是陆区基准面。河相沉积记录不仅与基准面变化有关,也与源区和流域盆地的许多因素有关,而且河相地层对基准在的响应也比过去理解的复杂得多。上游区由不整合面办公室的河相层序一般难以与海相层序对比。已可相层序模式仍以基准面为支撑理论,层序界面常按财相向盆迁移、复合砂体、古流向偏转和无沉积非作用面等识别,内部仍为三分。目前对可相层序发育  相似文献   

9.
阿尔泰山哈拉斯河流域冰川遗迹及冰期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阿尔泰山区第四纪冰川作用规模巨大,冰川作用遗迹丰富多样。由于交通条件限制,除新疆地质局区测大队1978年对哈拉斯河流域第四纪冰川作过一些工作外,很少有人进行详细研究。作者在1980年时,有机会对哈拉斯河流域第四纪冰川进行观察,现整理成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广东河台金矿田的若干地质地球化学问题研究周永章(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金矿床,地球化学,广东河台金矿四位于粤西地区,是云开金矿省(粤西、桂东南)中最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和经济意义的金矿田之一。从区域构造上讲,该矿田位于诗...  相似文献   

11.
辽东半岛自晚白垩世以来,长期处于抬升剥蚀阶段,地形向准平原化,自晚更新世起发生多次海侵、海退作用,在黄海沿岸形成断续的滨海平原;数个滨海平原中以东沟滨海平原准平原化最好。其第四纪沉积物最全,厚度大,砂金成矿条件最好,对辽东半岛黄海沿岸砂金的供源条件、成矿环境的研究,并与国外特大型滨海砂金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对比认为,东沟滨海平原具有形成大型特大型滨海砂金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此外,东沟平原从丘陵到浅海具有沟谷砂金、河床砂金、滨海砂金、浅海砂金的成矿条件,砂金潜在远景较大。  相似文献   

12.
宋群  杨翼 《吉林地质》1990,9(3):34-41
金仓砂金矿是吉林省延边地区著名的第四纪砂金矿床。其砂金含矿层中砾岩多呈棱角状,砂金粒度及形态沿河流流向分异现象不明显,砂金的连生矿物、伴生重砂矿物、成色、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铅及硫同位素、气液包裹体成分特征均可和矿区内原生金矿化对比。据此,初步从为金仓河砂金主要来源于金仓河谷中、上游底部基岩含金蚀变破碎带中的原生金。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砂金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砂金点多面广,很多江河水系都有砂金.为实现黄金生产发展的规划目标,当前加强砂金地质工作,对我国发展黄金生产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秦巴陕、甘、川、豫、鄂五省已知砂金矿床资料的整理和综合,简要的总结了区内砂金矿床的成因,形态类型,不同类型砂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砂金矿的富集规律。对砂金矿的普查找矿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砂金的成色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黑龙江省84个砂金样品的成色进行测定了并与7个岩金样品对比,结果表明,砂金成色变化较大,与原生岩金来源有明显继承性关系,由于受后生风化作用影响,砂金普遍具有金壳结构。砂金成色与其粒度及在河谷中产出位置呈规律性变化,由成色计算出来的溶蚀系数,可作为指导寻找原生金矿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7.
吴尚全  杨翼 《矿物学报》1992,12(3):261-266,T001
本文对砂金矿物的形态、表生显微结构及残留原生结构、化学成分及杂质元素、气液包体成分及爆裂温度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区的砂金以碎屑成因为主,化学成因仅占很次要的地位,砂金的原生来源为海西-燕山期的斑岩型和火山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遥感方法在辽宁抚顺-清原地区砂金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抚顺-清原地区砂金预测工作为例,阐述遥感方法在砂金预测中的应用.运用地球资源卫星图像解译原生金矿富集成矿的有利条件(线性构造、环状影像体),运用航片解译砂金富集成矿的有利地貌条件,最终预测砂金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砂金矿床形成过程的分析认为:在地壳局部下沉过程中,砂金在水等强应力作用下,与砾石、砂一起进入沉积盆地,形成砂金的中间储存体;随着地壳的间歇性上升,在蛇曲河流的作用下由于砂金与砾石的运动规律相仿,故和砾面一起被保留在河流冲刷面上的河床滞留砾石沉积中。当地壳多次间歇性上升后,使砂金中间储存体中分散的砂金集中富集在河床滞留砾石层中,从而形成砂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我国砂金矿开采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砂金矿以船采为主,水力及挖掘机开采为辅的开采方式及点多面广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砂金矿开采造成的对农田、草地、植被和河道破坏的地质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砂金矿开采区土地复垦、环境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