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贯彻整体开发锦州湾战略,改变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产业东强西弱的不平衡现状,文章根据锦州湾旅游资源与产品的比较优势,提出在锦州湾整合海陆资源发展三色旅游,分析三色旅游发展存在问题,提出三色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锦州湾是我国污染严重的海湾之一,为了能认清楚具体的实际污染现状,更好地进行治理,因此要准确和有效地评价当地海洋污染的损失价值。文章基于海洋功能区,根据锦州湾地区的实际污染情况,建立科学的符合该海域实际污染现状的环境价值体系,结合基于Logstics模型的污染损失率法估算锦州湾海域的污染损失价值。结果得到总损失达到158.833 8亿元,损失价值最大的为工业城镇建设区与旅游娱乐区。说明锦州湾地区在大力发展工业与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忽略了环境的保护,导致锦州湾海域价值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3.
江苏沿海生态旅游开发与旅游产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旅游是21世纪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是集游览观光、保护环境和生态教育融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形式。江苏沿海有着发展生态旅游的天然优越条件,具有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和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为其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本文主要分析了江苏沿海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根据其旅游资源分布的特点,将生态旅游景观分成三带、三中心,相应的形成三个重点旅游景区,同时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三大重点旅游景观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沿海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江苏沿海六大生态旅游产品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舟山海岛旅游环境可持续发展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舟山海岛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指出该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且旅游环境仍处在良好的水平上 ,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环境问题也日益显露 ,提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旅游中心城市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功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董志文  盛红 《海岸工程》2002,21(1):57-62
从中国旅游业发展实际出发,深入分析了旅游中心城市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探讨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城市建设的关系,确立旅游中心城市的主导地位,阐述旅游中心城市的主要功能,分析区域旅游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并对发展旅游中心城市提出3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地处环京津、环渤海的特殊地理位置,有着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滨海旅游在河北省旅游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论述滨海旅游的特点、河北省滨海旅游资源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河北省滨海旅游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浙江海洋旅游资源普查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将浙江海洋旅游资源分为地文景观、海(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气和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和设施、旅游商品以及人文活动8个大类,并分别介绍其17个亚类和40个基本类型及其代表,指出以自然资源居多和人文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开发。运用最邻近分析法和基尼系数,表明浙江海洋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为集中且均衡。由此提出发展浙江海洋旅游业的建议:全面深化认识,提升发展海洋旅游业战略高度;立足空间特色,科学制定海洋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市场导向,构建海洋旅游业态产品开发体系;加强多方协同,不断增强有序推进合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洋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娟 《海岸工程》2003,22(1):103-108
通过对海洋旅游资源类型、特点的论述及对中国海洋旅游资源特点与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中国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策略:一是要因地制宜,适当开发;二是要以各种法律法规为基础,加速国内海洋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立法,以法治海,以法管旅;三是要建立海洋旅游管理体系;四是要实施科教兴旅、兴海战略;五是要从大旅游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海洋旅游。  相似文献   

9.
大连是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其丰富的海洋文化遗存为海洋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文章对大连市海洋旅游文化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大连市海洋旅游文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界定全域旅游和海洋旅游的概念并归纳全域旅游的时代特征。基于对舟山群岛现有海洋旅游资源禀赋、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空间布局的分析,结合全域旅游发展视角进一步提出促进舟山群岛海洋旅游发展的对策:全域推进绿色开发,科学保育蓝色生态;推进"旅游+"治理模式,提升舟山海洋旅游产业融创性;建设服务海洋特色的旅游支撑体系,为全域旅游提供坚实支点;在正和博弈新范式下,构筑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四位一体"共享模式。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东台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这些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和深度都有待加强。利用SWOT分析法模型,对东台市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东台旅游发展的策略,这对东台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于带动东台经济发展、振兴苏北经济、提升苏北旅游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回顾极地旅游的发展历史,从旅游路线、旅游业发展状况和相关法律规制3个方面概述极地旅游的现状。针对我国极地旅游活动不断增多,但存在法律缺失和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的问题,提出完善法律体系、抓住政策机遇、独立承办项目和开展资源评价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极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南极旅游资源,促进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文章从旅游人数、旅游线路和方式以及旅游客源3个方面概述南极旅游的发展状况,分析我国在南极旅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南极旅游人数1994—2017年经历增多、减少又增多的过程,并于2017年达到新的峰值;西线和乘船是南极旅游的主要线路和方式,其中登陆游客占比较高;美国是南极旅游的最大客源国,我国于2016年成为第二大客源国;面对南极旅游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法律和管理体系不足以及市场利润和话语权缺失的问题,未来应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发展旅游企业和建设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4.
海岛旅游是现今热门的旅游形式。北部湾海岛资源丰富,海岛旅游业方兴未艾。北部湾七星岛的纬度低,生物多样性丰富,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岛内生态环境宜人,具备重要的保护与开发价值。文章运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文献整理等方法对七星岛旅游资源进行详细调查并分类,探讨七星岛开发定位及发展规划,提出积极传承当地文化、建设红树林基地等保护...  相似文献   

15.
海洋旅游产业的发展要以良好的海洋环境为依托,同时受到诸多区位因素的影响.通过与我国沿海其他省份的对比研究,从资源区位、客源区位和交通区位三个视角具体分析了辽宁海洋旅游产业的区位特点.在此基础上,从建立沿海区域产业合作机制、滨海旅游城镇体系建设、海洋旅游文化开发、产品创新和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辽宁发展海洋旅游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被称为海洋经济时代,人们越来越关注沿海地区的发展及其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以浙江省为例,着重探讨了海洋旅游的不同类型与特点,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要点.在日本和浙江相近沿海地区资源的比较与研究基础之上,分析了沿海地区的旅游规划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挑战,论述了浙江沿海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对浙江海洋资源开发的多样化发展提出了若干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三亚市水下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三亚市水下旅游存在的问题,并在水下珊瑚景观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亚市各水下旅游景点的规划方案。在对珊瑚礁生态景观资源进行利用的同时必须注重保护,据此提出水下旅游项目、游客容量控制和珊瑚景观资源的保护措施,使珊瑚礁生态景观资源得到可持续的利用,促进三亚市水下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海岛旅游将成为21世纪海洋旅游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山东长岛海岛旅游资源丰富,根据海岛旅游特点以及长岛旅游资源特性,文章在分析长岛海岛旅游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指出长岛开发海岛旅游、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舟山市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文章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和旅行费用区间分析的方法评估舟山市海洋旅游资源价值,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舟山市的总旅行费用处于较合理区间;根据消费者剩余的计算结果,样本游客对舟山市旅游的整体满意度不高;2019年舟山市海洋旅游资源价值为1 399.15亿元,海洋旅游资源是舟山市的宝贵财...  相似文献   

20.
山东半岛地处中国东部沿海,三面环海,黄海、渤海环绕半岛,海岸线长达3121km,拥有中国沿海类型最多的海滨和沙滩,滨海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山海风光秀丽,构成了独特的滨海旅游风景线,具有多种高品位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具备发展国际滨海旅游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