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GB/T25529-2010)通过对多源地理要素及其属性进一分类组织和编码,支持跨部门、跨领域、多源、多时相、多尺度地理信息整合与管理的基础性标准,规定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以及地理要素类的高位分类与代码。适用于多源地理信息统一分类组织和编码,  相似文献   

2.
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分类与编码方案(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跨部门、分布式、多源、多专业、多时相、多类型、海量异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一体化组织和管理,根据我国资源环境与基础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特点及其应用的需求,参考各部门多年来在地理信息领域积累的分类及编码研究成果及标准,采用线分类的方法,设计了地理要素类的分类体系,并提出了一套基于要素类的统一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编码方案。该方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兼容性,稳定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为我国地理信息的共享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务院扶贫纲要中有关扶贫开发的内容,利用线分类法,将扶贫开发信息分为3个大类、21个中类。利用顺序编码法,采用面向GIS的思想,对分类结果进行编码。新的扶贫开发信息分类编码标准解决了各地区信息分类不统一和原有编码体系零散的问题。该标准已应用到全国扶贫开发信息服务系统中,实现了地理空间信息与扶贫开发信息的无缝集成,为扶贫开发工作的空间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是自然资源部组建后对时空大数据组织分类提出的新需求。本文在梳理总结国内大数据分类体系的演化特点和解析中国现行时空大数据分类体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然资源部对大数据分类的需求,通过历史继承、合并和添加,提出了一套既能服务于自然资源部“两统一”职责,又能服务于全社会的时空大数据分类体系。研究建立的时空大数据分类体系为3级分类,共6种类型,分为17个一级类型,68个二级类型,24个三级类型,该分类较之前最明显的变化是将自然资源数据单独分为一大类,该分类对于大数据的组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研究遥感数据特性、典型地物光谱特性和象元几何组构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一物多谱、多物一谱的原因,提出土地资源属性按大类、类、亚类、组、属分类型分等级单要素解译模式;试验区土地资源单要素计算机解译在DTM数据的支持下,取得了较好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6.
空间优化提供资源、实体等的高效配置与最佳空间组织方案,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大数据背景下,各类蕴含时空信息的时空大数据能反映地表各要素的空间格局特征与演变过程,为空间优化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基于国内外时空大数据、空间优化研究成果,分析大数据发展历程、特征、定义及其影响,概括时空大数据的定义与特征,总结出对地观测、社会经济、物联网、互联网与社交网等5类时空大数据;在宏观(全国)、中观(省域)、微观(市县)3个尺度下,综述现有研究中的各种空间优化;将时空大数据在各类空间优化中的应用归纳为城市(镇)体系空间结构分析、自然生态环境监测、土地利用分析等7大类,并分别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应用研究。该综述可为时空大数据、空间优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众地理信息平台专题信息分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慧  胡文亮  印洁  李成名 《测绘通报》2007,(4):66-68,77
对公众地理信息分类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专题信息的分类体系,提出基本分类原则,以义乌为例建立四级分类体系,包括4个门类、12个一级类、133个二级类,并对部分二级类设计了三级类,共103个.为城市公众地理信息进行有效采集、处理、查询、检索和分析奠定基础,给其他城市的分类体系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地理实体是政府管理的基础单元,是各类信息聚合的凝聚核。地理实体的构建是"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地理实体分类体系的多样性、粒度划分的层次性、描述表达的完备性,以及实体编码的唯一性等关键问题,提出了面向"智慧城市"建设的地理实体科学分类体系,应用需求驱动的地理实体颗粒度分割体系,地理视角的地理实体描述体系,以及顾及地理实体空间分布、时间过程的唯一身份编码体系构建的设想与思路,为地理实体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9.
大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类编码编制是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库建库的前提,更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重点之一.在《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GB/T 20258.1-2007国标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应用实际需要,提出一个面向地理实体的大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类编码方案,方案中体现了实体要素和辅助要素的区分,既满足了目前大比例尺地形图生产的实际需要,又为未来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中地理实体数据生产提供了接口.  相似文献   

10.
周晓光 《四川测绘》1998,21(3):120-121,136
本文简要地论述了建立数字地籍测量野外数据采集编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在现有大比例地形图分类要素与代码的基础上进行扩充,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编码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城市地理时空数据的专业类别多、数据格式多、数据分散等诸多特性,提出了栅格式数据、图形式数据、要素式数据、类GIS数据、ArcGIS数据5大类地理时空数据的管理方案。采用基于富客户端的地图增强技术、基于时间帧的时空数据动态表达技术和空间数据及平台功能自扩展定制技术,对城市地理时空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平台进行了总体设计,开发了集管理与应用于一体的资源创建与管理系统、信息集成共享系统、数据交互应用系统,实现了城市地理时空大数据的管理与应用的高效性。本文提出的技术方法已在长沙市规划交通勘测信息集成管理与应用共享平台项目建设中得到验证,为城市地理时空大数据的集成管理和共享应用提供了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市地理时空数据的专业类别多、数据格式多、数据分散等诸多特性,提出了栅格式数据、图形式数据、要素式数据、类GIS数据、ArcGIS数据5大类地理时空数据的管理方案。采用基于富客户端的地图增强技术、基于时间帧的时空数据动态表达技术和空间数据及平台功能自扩展定制技术,对城市地理时空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平台进行了总体设计,开发了集管理与应用于一体的资源创建与管理系统、信息集成共享系统、数据交互应用系统,实现了城市地理时空大数据的管理与应用的高效性。本文提出的技术方法已在长沙市规划交通勘测信息集成管理与应用共享平台项目建设中得到验证,为城市地理时空大数据的集成管理和共享应用提供了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3.
该文剖析了基础测绘体系从一个阶段升级转型到新的阶段不可或缺的4个核心内容,据此提出了新型基础测绘升级的直接目标与建设“实体中国”的最终目标,并从产品模式设计、施测方式精度、分级测绘方式、集约共享模式、全球统一编码、生产组织形式、按需组装服务、存储管理、质量评定方法9个方面设计提出了系统的构建思路,以及两步走的策略,凝练了需突破的安全体系改造、基于网络的变化发现、网络化立体获取、一体化智能处理、地图自动综合5项关键技术,厘清了与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实体中国”重大工程等其他相关任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地名唯一标识码是地名数据的"身份证",能有效地实现对地名数据资源的统一编码、规范管理,对海量、多源地名数据资源的管理、整合、更新及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此为驱动,首先阐述了地名唯一标识码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地名的语义信息、空间信息和时间信息,以地名的相关稳定特质为源,具体包括地名的行政隶属关系、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类别编码、地名对应点位的空间位置、地名的时间及表示方式等信息,建立了一种地名唯一标识码生成方法,并对构成地名唯一标识码的行政隶属、语义体系、地理编码、时间及方式、校验码等5个部分的编码原理进行详细的设计。最后,以点状要素、线状要素、面状要素的地名唯一标识码生成场景为例,对地名唯一标识码的应用模式进行了实践,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原则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编码的一致性是保证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存贮、检索、分析、输出及交换,实现信息共享的重要环节。目前要素代码的一致性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为此国家测绘局“九五”测绘科技攻关重要项目中立专题进行研究。就该专题研究中进行的分类及分类体系的研究、编码原则和方法和研究等情况作以介绍,以期对于制定或修订基础地理信息代码标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辛全波  毕金强 《地理空间信息》2019,17(4):88-91,I0004
针对地形要素提取工作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拓扑关系的面状地形要素自动提取方法。通过对比分析AutoCAD数据与GIS数据的差异,对地形要素提取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运用多要素组合拓扑构面的方法完成图形的快速构建,利用独立符号或文字注记与图形的包含关系完成图形的检查,建立图形与分类编码的映射关系实现分类信息的自动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对于面状地形要素的提取快速、准确,目前已在多个港区的空间数据建库中得到验证,提高了数据生产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彭瑞  江瑞 《现代测绘》2012,35(3):23-26
本文以考虑地理实体编码在地理空间数据更新中的应用为出发点,对地理实体编码的设计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分析和试验建立了一套统一的编码规则,使之能适应于数据生产中要素的自动编码,并为实现要素快速定位、变化要素自动级联更新等应用创造有利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是我国全面提升基础测绘保障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发展战略,而地理实体分级的非尺度基础时空数据库建设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厘清了地理实体与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地理实体编码和通用属性,梳理了地理实体建库的技术路线,为基于地理实体的新型基础测绘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编码的一致性是保证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存贮、检索、分析、输出及交换,实现信息共享的重要环节。目前要素代码的一致性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为此国家测绘局“九五”测绘科技重点项目中设立“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研究”专题进行研究。现就该专题所进行的现有标准的分析及编码试验情况作以介绍,为信息分类与编码原则和方法的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对战场文本数据的深入挖掘,可以高质量和高效率地发现时空主题结构,从而有效揭示战场事件发展的时空规律。针对现有的主题发现方法无法有效适用于具有多维异构关系的时空主题发现,提出了一种融合多维关系联合聚类的时空主题发现方法,首先构建以地理环境实体、地理位置与事件主题为节点的主题关系网络;然后以张量模型的Tucker分解建立主题关系的完全表达式作为主题分类的目标函数;最后运用块值矩阵分解方法进行联合聚类计算,获取主题分类结果和内聚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发现具有时空语义关系特征的主题结构,较好地体现出地理环境要素与时空主题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时空主题在地理位置与事件主题标签上的内聚性,反映出主题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