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高精度GPS形变监测的新方法及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提出了用GPS定位技术进行变形监测的一种新方法及模型,利用在变形监测点和基准点上实测的载波相位观测值组成双差观测值(含双差整周模糊度),用变形监测点和基准点较精确的先验位置及卫星位置来计算另一个双差值,从基准点和变形监测点的双差观测值的变异中直接提取出变形矢量。如果变形量很小,对双差观测值的影响远小于1周,则在数据处理时可绕开“周跳的探测与修复”及“整周模糊度的确定”等问题,使数据处理大为简化。用测试软件对实际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法的原理及数字模型的正确的。初步结果表明其平面位置精度能达到2-3mm,高程方向精度为3-4mm。  相似文献   

2.
地铁隧道变形监测基准网点确定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正禄  沈飞飞  孔宁  卢凌燕 《测绘科学》2011,36(4):98-99,204
在地铁隧道变形监测基准网里,基准点一般布设在隧道两端较为稳定的区域,如何判断并确定稳定的基准点,是计算变形监测点和进行变形分析的基础.本文提出了一种确定稳定基准点的“组合后验方差检验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x2检验法找出显著的“动点”并将其排除在“基准点”之外;通过实例分析和模拟计算检验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计算简单,...  相似文献   

3.
考虑到同轨道拍摄的长条带卫星影像具有相同的误差分布特性,针对资源三号的标准景影像产品,提出了基于轨道约束的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方法。首先,根据同轨相邻影像的偏移量计算轨道影像坐标系下的像点坐标;其次,通过同轨每景影像的RFM重新生成轨道影像的RFM,同时生成补偿格网;然后,根据基于像方仿射变换的RFM对轨道影像进行区域网平差;最后,利用求得的轨道影像的仿射变换参数重新计算原始单景影像的仿射变换参数。利用不同地区资源三号测绘卫星影像数据的试验表明,基于轨道约束的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以下简称轨道平差)在稀疏控制条件下,其精度明显好于单景影像平差的精度。在6控情况下,太行山试验区达到平面2.504m高程3.117m,在渭南试验区达到了平面4.061m高程2.895m。试验结果证明了轨道平差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GPS测量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及完善、仪器性能相对稳定、卫星轨道精度的提高、数据处理模型和方法的完善、软件自动化程度的提高、GPS数据处理技术方法已趋成熟,影响GPS数据处理结果的主要因素就是基准点的选择。现对GPS网数据处理几种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提出区域GPS网数据处理合理选取基准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分辨率光学(简称"高分")卫星影像普遍以标准景的形式提供给用户,并附带有理多项式模型(rational function model,RFM)。尽管同一轨道高分影像的姿态和轨道误差较为稳定,然而由于RFM的参数没有清晰的物理意义,因此难以建立同一轨道影像间的几何约束关系。从条带影像与标准景影像的差异出发,考虑标准景影像的分景效应以及积分时间差异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像方多项式模型的同轨约束方法,可对同轨道、不连续的标准景影像进行约束,实现基于同轨约束的高分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通过用我国资源三号(ZY-3)测绘卫星同轨7景三线阵立体影像和印度IRS-P5卫星两轨4景两线阵立体影像进行实验,证明所提出的同轨约束区域网平差模型能减少对控制点的需求,提高平差精度。  相似文献   

6.
地理国情普查项目中,多源卫星遥感影像应用广泛,制作图幅DOM、要素解译时都需要确定卫星遥感影像各景的有效使用范围。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应用景范围线,有效提高图幅DOM、要素解译和元数据生产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城市早期垃圾场采用深挖填埋式,且建立时间较长,工程勘察钻孔取样方法获取垃圾填埋量成本较高,并且 填埋量计算精度随钻孔布设密度增大而提高。以哈尔滨市某垃圾场为研究对象,使用8景欧空局的ERS卫星数据 和11景Envisat卫星数据,采用InSAR技术得到不同时期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进而计算得到垃圾场历史存量数 据,并与历史台账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满足存量垃圾的测算需要,为城市管理部门评估垃圾对周 边环境影响,减少垃圾污染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高铁沉降监测起算基准点稳定性判断指标,根据误差传播理论提出指标,给出了如何根据基准点稳定性判断指标确定稳定的基准网平差起算点方法,并通过武咸城际铁路基准网复测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9.
缺少控制点的卫星遥感影像外推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简要介绍了遥感卫星轨道参数外推、传感器姿态和扫描侧视角精化的算法,分析了对国内某地区同一轨道上连续17景资源二号卫星影像进行外推对地目标定位的试验结果。在无地面控制点情况下,根据外推出的遥感卫星系统参数对单景影像实施几何纠正,当外推16景影像(深度达480km)时,对地目标定位精度不低于实地上的100m,明显好于利用卫星星历数据直接进行影像几何纠正的568m精度,从而验证了所建立外推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国内学者提出了无整周单历元算法和单历元似单差算法来进行小变形的变形监测,其关键在于利用基准点和变形点的首期观测坐标来固定双差模糊度,而变形量的大小将决定是否能准确固定双差模糊度。首先推导变形点变形量与双差观测方程之间的关系,确定出可以固定任意情形下双差模糊度的最大变形量,然后利用数值计算分析确定出不同的卫星双差条件下能固定双差模糊度的最大变形量。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单幅图像难以提取地理信息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结构或单一坐标值约束的地理信息提取方法。面向地形起伏不大或结构化场景,基于几何关系约束,该文设计了单幅图像地理信息提取的总体框架。分别针对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场景,采用场景结构约束、图像EXIF信息等,实现了摄像机内参及部分外参的求解。基于该信息,通过单一坐标值约束,构建了单幅图像地理信息的提取方法。最后,在平面或垂面约束下,对室内外地理场景进行了二、三维地理信息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将单幅图像中的特征点、线或面转换为地理空间数据。  相似文献   

12.
无人机影像自动恢复三维场景所需的数据种类多、数据量大、结构复杂,如何高效一体化组织管理数据成为恢复三维场景系统的关键。从数据库的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出发,开发一套高效的三维场景数据库管理系统,根据地物的特点对地物模型设置点位坐标和方位坐标,并设计出相应的数据存储表结构,有效解决地物模型自动精确置入地形模型的问题。最后通过海南省某条铁路线段数据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数据库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海底DEM生成经常会遇见的问题,介绍了坐标变换、接边处理、插值加密等数据预处理方法,最终生成海底规则格网DEM。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文本的地理空间数据挖掘与可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 eb文本挖掘在现今各行业中越来越受欢迎,而基于文本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挖掘与可视化还是一个较新颖的研究领域。本文在综述文本数据挖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传统文本的地理空间数据挖掘应用模型,利用Arcview作为构建模型的基础平台,实现了基于文本的地理信息的可视化和历史景点相关属性信息的查询。试验模型系统具有历史地物景点的分类、统计与显示查询等功能,并可以与现代景点进行对比分析。论文最后对此模型的不足作出分析,进而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室内空间的楼层房间结构多边形剖分方法,讨论了数码城市中室内三维CAFM的数据管理、基本功能的实现和可见性算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机载激光点云数据生产DEM的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分析了利用机载激光点云数据提取DEM的关键技术:预处理、点云滤波与分类、高精度DEM制作与质量评价技术;建立了基于机载激光点云的DEM生产技术流程,并将其应用于宁波市地理国情普查市情专项——高精度地表模型制作项目中;构建了宁波市建成区规则格网1:2000比例尺的高精度DEM模型,为宁波市地理国情普查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地籍管理中,宗地面积是宗地多边形的重要属性。在测量数据处理过程中,经常利用坐标转换得到实际应用数据。本文推导了坐标转换前后宗地多边形面积的关系式,提供坐标转换后面积的简便快捷计算方法,通过示例分析,得到影响转换后面积变化的因素,检验坐标转换方案和转换参数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GPS坐标转换方法对于GPS空间定位系统至关重要。目前已有很多方法被提出用于转换GPS坐标,但效果并不是很显著。究其原因,是因为大多数都存在模型误差和投影误差。针对目前方法的不足,本文利用深度学习对非结构化数据处理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GPS坐标转换方法。该方法将GPS数据转化为非结构化图片数据,以其作为CNN的输入层来训练GPS坐标转换模型,这样能够最小化满足对数据的预处理要求,无监督地从数据中学习出有效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坐标转换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转换精度。  相似文献   

19.
监控视频中动态目标的精准定位与跟踪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已成为监控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视频动态目标检测仅依赖图像特征数据,忽略了与地理坐标系精准匹配,特别是对于多个摄像机覆盖的区域,拍摄的角度不同,投影后形成的图像空间分辨率也不同,因此,难以满足智能监控在复杂的地理场景中全方位时空信息感知。本文提出一种多摄像头协同的视频监控图像与地理空间数据互映射模型构建方法来获取动态目标的轮廓和地理位置等时空信息,首先建立监控图像信息与地理空间数据的互映射关系,将观测角度不同、尺度不同和空间分辨率的监控图像置于同一坐标系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融合Canny算子与背景减法来检测目标的边缘信息;然后采用质心偏移算法还原目标在该场景的实际位置,从而实现多角度下连续跟踪,提升地理场景的时空理解力和分析力,提高动态目标的精准定位与跟踪能力。  相似文献   

20.
统计分析是实现地理国情数据向地理国情信息转换的重要手段,可以从不同维度反映资源、环境、生态、经济等要素的内在空间特性及其相互作用。针对大数据统计分析面临的高效管理、高强度计算和深度服务需求,提出了地理国情大数据统计分析的技术框架,并从大数据存储与融合、统计计算关键技术、服务建模与应用3个维度探讨了地理国情统计分析的核心流程。该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提升地理国情监测和统计分析在自然资源监管、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中的应用水平,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