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数据更正     
刊发于2021年第5期的《郑州“7.20”极端暴雨天气的基本观测分析》一文中,涉及的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和经济损失数据,以2022年1月国务院灾害调查组公布的《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为准。依据此报告,将该文中“截至8月1日18时,全市遇难292人、失踪47人”和“直接经济损失532亿元”的表述分别更正为“截至9月30日,郑州市因灾死亡失踪380人”和“经济损失409亿元”。  相似文献   

2.
1994-2018年广东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4—2018年广东气象灾害年鉴资料,统计分析了广东近25年台风、暴雨、低温、干旱和强对流等主要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死亡人口、受灾人口、农业受灾面积和倒塌房屋这5个灾情要素的特征。结果表明:台风造成广东的直接经济损失最大,占气象灾害总损失的62.0%,其次是暴雨,占23.5%,第3、第4分别是低温10.4%和干旱2.2%,这4种灾害损失占总损失的98.1%;强对流造成的损失仅占1.9%。气象灾害平均每年造成广东直接经济损失171.70亿元,因灾死亡149人。近25年来,气象灾害造成的广东人员伤亡人数呈显著减少趋势,直接经济损失呈增加趋势,但直接经济损失占总GDP的比例呈显著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气象局气象灾害灾情普查数据库中龙卷风灾情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统计分析、趋势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1984—2013年中国龙卷风发生频次及其灾情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分析了中国龙卷风及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30 a,中国龙卷风灾害年发生次数和龙卷风导致的死亡(含失踪)人数、倒损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龙卷风灾害发生频次和死亡人数下降趋势明显,而直接经济损失下降趋势较弱;中国龙卷风灾害发生次数及其导致的死亡人数、倒损房屋和直接经济损失均表现为夏季最多,春季次之,其中,7月份龙卷风发生次数最多且灾情最重;空间分布上,中国龙卷风灾害发生次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均表现为西少东多的特征,死亡人数和倒损房屋数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偏南地区;西北和西南地区龙卷风灾害发生少、灾情轻,而中东部地区的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和广东龙卷风发生频次高、死亡(含失踪)人数多且经济损失较重,其中江苏和安徽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1998年6月21日,对于安阳人来说,是个灾难性的日子。一场历史罕见的气象灾害于夜半降临,使80万亩农作物受灾,14人死亡,5200多间房屋倒塌,交通、供电、供水、通讯全部中断,直接经济损失近6亿元。这次的气象灾害,有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飑线。安...  相似文献   

5.
1浙江省台风灾害的主要特点 浙江省是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繁、影响严重的省份之一。据统计,最近16年平均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30亿元。台风是浙江危害最大的气象灾害,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活动频率高,建国以来影响浙江台风达193个,年均3.3个;二是强度强,登陆我国大陆的超强台风中,将近60%在浙江省登陆;三是灾害重,台风带来的风暴潮、狂风和强暴雨破坏力极大,往往造成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近20年中国海洋灾害特征、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1989--2007年沿海地区的海洋灾害资料,按照海洋气象灾害、海洋水文灾害、海洋地质灾害、海洋生态灾害四种类型,分析了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灾害特征及其危害。结果表明,中国海洋灾害特征主要表现为风暴潮影响范围广,灾情严重;近海污染日益加重,赤潮灾害有所上升;大型海洋溢油事件有上升趋势,形势严峻;海啸灾害发生次数少,但闽、台地区地震海啸灾害潜在危险极大。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一是加强对海洋灾害的研究和预报,建立和完善海洋灾害预报服务系统;二是加强海岸带防护工程建设,提高防灾标准;三是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工作,促进防灾工程建设;四是加强和完善海岸带综合管理体制,减少人为海洋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2006年中国气候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凌  叶殿秀  孙家民 《气象》2007,33(4):112-117
2006年,全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09℃,为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与此同时,全国平均年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2006年,我国气象灾害频发,各类气象灾害中,热带气旋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失踪人数最多,干旱造成的受灾人口和农作物受灾面积最多。总的来看,2006年我国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999年以来最重。  相似文献   

8.
刘春兰 《山东气象》2012,32(1):24-26
通过分析垦利县沿海1949-2008年风暴潮灾情资料,归纳总结了风暴潮灾害强度指标体系,从抗灾、救灾能力、成灾机理和经济损失评估及灾害评估方法等方面对风暴潮灾害评估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抵御风暴潮灾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1990年全区发生的重大气候事件,以高温伏旱最为突出,其次是冰雹、雷雨大风。暴雨洪涝较小,属于偏轻的年份。根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一至十月份,全区因气象灾害死亡196人,受伤1051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34亿元。  相似文献   

10.
尹宜舟  高歌  王国复 《气象》2019,45(10):1439-1445
基于灾度相关模型,提出了面向气象灾害的四维灾体模型。模型以受灾人数、受灾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形成的灾度平面作为损失的基本规模,在灾度平面垂直方向,以死亡失踪人数为要素形成第四维,最终形成四维灾体。将模型初步应用于我国气象灾害损失年景评价分析之中,结果显示,2003、2006和2010年为气象灾害损失明显偏重年景;验证分析表明,灾体模型将死亡失踪人数作为特殊的一维来考虑,凸显了其在整个气象灾害损失评价中的重要地位,另外增加受灾面积指标,使得评价结果更趋完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台风灾情特征及其灾害客观评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上海台风研究所及国家气象中心整编的中国台风灾情资料,分析了中国致灾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房屋倒损、农田受淹及直接经济损失等灾情特征.引入了定基物价指数,改进了台风灾害指数(ATDI指数)的计算方法,基于1980-2004年间所有致灾台风的灾害指数的聚类分析,将致灾台风的灾害分为:轻灾(或小灾)、中灾、大灾(或中偏重灾)和重灾4个等级,并据此对1980-2004年间中国致灾台风的灾情进行了客观评估.结果表明:平均每年约有7.2个台风对中国造成明显灾情,最多的年份多达11个、最少年份也有4个.中国致灾台风的频数逐年减少,但造成的灾情却逐年趋重,因台风而伤亡的总人数逐年上升(死亡人数下降)、倒损房屋和受淹的农田面积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均逐年递增,倒损房屋、受淹的农田面积、直接经济损失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33×10~4间/年、2.28×10~4 hm~2/年和14.56亿元/年.1980-2004年间,单个致灾台风而言,倒损房屋、受淹的农田面积、直接经济损失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81.4间/个、880.0 hm~2/个和0.33亿元/个.从台风灾害指数看,1990年代中期,中国的台风灾害较为严重,其中1996年最重,而1998年则是1980-2004年间台风灾害最轻的年份.  相似文献   

12.
江门市气象灾害特征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象灾害统计数据,对江门市2001—2014年的气象灾害灾情变化特征及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江门次数最多的前3位气象灾害是雷电、暴雨和台风。汛期(4—9月)是气象灾害的集中期。台风、暴雨和干旱等3种灾害的集中区都主要在南部,雷电灾害集中在江门主城区和开平地区。近年来气象灾害死亡(失踪)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都呈略增长趋势;2008年是江门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年份。台风灾害对江门影响最大,其次是暴雨灾害,雷电灾害是造成人员死亡的最主要的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广西热带气旋灾害评估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2006年6-8月共有6个热带气旋影响广西,热带气旋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4亿元(占所有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71%)。该文对热带气旋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进行了评估,并对主要的灾害现象及所造成的损失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2012年陕西年平均气温略偏低,年降水总量、年日照时数大部偏少,气象条件对小麦、玉米、油菜以及果业等比较适宜,无较大影响。2012年陕西先后经历了持续低温、干旱、暴雨、高温、强寒潮等多种气象灾害。1—3月、11—12月陕西省平均气温持续偏低;7月下旬陕北佳县26、27日连续两日降水突破极值;6月12—24日出现连续13d的区域性高温天气;4月中旬强寒潮天气致榆林、延安等地24h内降温幅度达10-12℃。据省民政厅灾情统计,2012年陕西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835万人(次)受灾,58人死亡(含失踪1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5.81万hm2,其中绝收面积6.625万hm2;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7.23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41.21亿元。  相似文献   

15.
2013年陕西气候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3年陕西省气温异常偏高,降水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总体呈现降水北多南少的特征,其中延安7月平均降水量是常年同期的5倍左右,为1961年以来7月降水量最多的一年。2013年,陕西省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频发,灾多面广,延安地区灾情尤为严重,历史罕见。全省各类自然灾害及衍生灾害共造成1 433万人次受灾,75人死亡;农作物受灾151.612万km2,绝收17.527万k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2.82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98.78亿元。  相似文献   

16.
罗晓玲 《广东气象》2007,29(3):66-66
2007年第2季度广东省各地气温大部分正常,降水东部偏多西部偏少。本季度为广东前汛期,期间发生的多次降水过程中,以6月上旬中期至中旬中期的过程造成损失较大,全省直接经济损失16.84亿元人民币,死亡和失踪25人。本季度还发生了多次强对流及雷击事件,造成部分地区出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7.
史国宁 《气象》1985,11(3):32-33
人类生活在大气之中,气象现象与人民生命财产息息相关,台风、寒潮、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往往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暴雨造成山洪爆发,大风颠覆渔船,雷雨、大雾常造成飞机失事,冰雹砸物伤人之类的气象灾害年年都有,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例子举不胜举。例如1983年7月20—23日日本岛根县的暴雨,日降雨量为300毫米,仅浜田和盖田两市死亡和失踪的人数就达107人,经济损失为1900亿日元。我国人民对于1975年8月河南驻马店地区出现的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所造成的灾害,至今记忆犹新。各国历史上都曾出现过许许多多的灾难性天气事件。表1给出的近100多年来,世界上有记录的16次比较严重的热带气旋所造成死亡的人数,反映了气象灾害危及公众安全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8.
2006年6~8月共有6个热带气旋影响广西,热带气旋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4亿元(占所有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71%)。该文对热带气旋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进行了评估,并对主要的灾害现象及所造成的损失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中部,处于北半球的中纬地带,天气多变,季节明显,是“气候脆弱性”区,灾害频繁,仅就近40年来有记录不完全统计,能搜集到有文字记载突发性暴雨就有24次,损失约计22亿元以上,死亡及失踪人数高达2465人之多,平均每年近62人。因此,搞好这项研究工作,在当前来说对防灾减灾,抗灾活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1994年旱涝灾害的思考雷向杰(陕西省气候资料室西安·710015)1994年,陕西气候异常,旱涝灾害严重,全省因灾减产粮食27亿多公斤,受灾人口2650万人,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8亿元,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年。大灾之年,由于全省人民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