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矿产地质信息网编辑出版的《中国铜矿找矿新进展》一书即将与读者见面。该书反映了近年来我国铜矿找矿工作中所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以及在铜矿勘查中所取得的新经验。全书约60万字,分为综述、铜矿床实例介绍及大型铜矿找矿判别评价标志三部分。在综述中,结合近年来我国新发现的典型矿床实例,从地质理论、研究方法和手段上介绍了铜矿地质找矿的经验,找矿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成矿预测方面的新进展;在矿床实例部分,共收录了近年来我国新发现和取得新进展的34个铜矿床实例,列举了这些铜矿床的最新资料和研究成果;在大型铜矿找矿判别评价标志部分,针对7种重要的铜矿类型,结合国内外典型铜矿床的实际,指出了寻找大型铜矿床的各种判别评价标志,以供铜矿找矿工作者借鉴和  相似文献   

2.
近二十年来,新疆铜矿勘查取得了显著成就,也展示了更好的未来,本文根据新疆铜矿的基本成矿规律与分布特征,提出了新疆铜矿找矿的三个主攻类型、三个远景类型及有利于形成铜矿的四片地块,铜矿趋向于集中在板块的结合部位、古生代是新疆铜矿的成矿时期,并就如何进一不开展新疆铜矿的找矿勘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殷先明 《甘肃地质》2013,(4):1-5,17
甘肃北山斑岩型铜矿成矿带属于世界古亚洲古生代斑岩带成矿域。该带20世纪50年代发现了公婆泉、白山堂两个中型斑岩型铜矿。以后对该区的找铜工作一度只重视了富铜,对斑岩型铜矿重视不够。本文从铜矿资源形势和古亚洲斑岩型铜矿成矿域的资源潜力分析着眼,论述了甘肃北山有利于斑岩型铜矿形成的构造环境和矿化作用,提出了甘肃北山斑岩型铜矿的找矿靶区和找矿建议。  相似文献   

4.
多接收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实现了对Cu同位素组成(δ65Cu)的精确测定,推动了Cu同位素在矿床研究中的发展和应用。在收集铜同位素近年来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不同铜矿床类型(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型矿床、接触交代型铜矿床、斑岩型铜矿床、热液型铜矿床、火山气液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等)以及主要矿物(黄铜矿、辉铜矿、黄铁矿等)的Cu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不同类型铜矿床和矿物Cu同位素组成差异较大,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型矿床、热液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接触交代型铜矿床、斑岩型铜矿床、火山气液型铜矿床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黄铜矿、斑铜矿、铜蓝、硫砷铜矿、硅孔雀石等矿物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辉铜矿、黝铜矿、砷黝铜矿、孔雀石等矿物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接触交代型铜矿床、火山气液型铜矿床中的黄铜矿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矿床、斑岩型铜矿床、热液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中的黄铜矿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斑岩型铜矿床中的辉铜矿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热液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中的辉铜矿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接触交代型铜矿床中的黄铁矿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铜的硫化物和氧化物均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  相似文献   

5.
完成单位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矿产所内容简介 :通过对黎溪、通安、淌塘等铜矿资源富集区开展评价工作 ,查明会理 会东地区铜矿资源潜力。经工作确定红泥坡、通安老厂铜矿等 7处有利的找矿远景区。通安老厂铜矿经地表揭露和浅部坑探验证 ,工程系统取样 ,提交新发现矿产地一处 ,并估算 334铜资源量 ;另外淌塘铜矿、小街铜金矿、铁柳铅锌矿、红泥坡铜矿床 (点 )估算了部份资源量。根据铜矿成矿地质和地球化学条件选择了“拉拉式”、“东川式”铜矿找矿靶区 ,进行了铜矿预测。为今年部署铜矿找矿工作提供了一定依据。四川省会理会东地区铜矿产资…  相似文献   

6.
甘肃北山斑岩型铜矿找矿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殷先明 《甘肃地质》2003,12(2):1-5,17
甘肃北山斑岩型铜矿成矿带属于世界古亚洲古生代斑岩带成矿域。该带20世纪50年代发现了公婆泉、白山堂两个中型斑岩型铜矿。以后对该区的找铜工作一度只重视了富铜,对斑岩型铜矿重视不够。本文从铜矿资源形势和古亚洲斑岩型铜矿成矿域的资源潜力分析着眼,论述了甘肃北山有利于斑岩型铜矿形成的构造环境和矿化作用,提出了甘肃北山斑岩型铜矿的找矿靶区和找矿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国内外铜矿勘查的最新进展,对国内外一些典型铜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了概括性描述;对国内外铜矿勘查途径和方法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这对开拓铜矿找矿思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疆斑岩铜矿成矿特征与综合找矿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岩铜矿是世界铜矿的主要类型之一.以新疆东天山土屋铜矿、阿尔泰山哈腊苏铜矿、西准噶尔包古图铜矿、西天山松树沟铜矿4个典型斑岩铜矿为对象,研究其矿床发现过程、成矿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不同方法在矿床发现和评价阶段的作用,指出了斑岩铜矿典型地球化学元素组合和激发极化法在找矿评价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斑岩铜矿不同阶段找矿和评价方法组合.  相似文献   

9.
我国主要类型铜矿成矿和分布的某些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解放前,中国被认为是一个贫铜的国家。新中国诞生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铜矿地质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发现了许多矿产地和一些重要类型。铜矿床的地质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对“东川式”铜矿成因有了新的认识,扩大了远景;较深入地探讨了中生代红色盆地中砂岩型铜矿床的成矿条件和远景;特别是对矽卡岩型铜矿床的形成条件、成矿规律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并用以指导找矿,使这类铜矿储量迅猛增长,成为我国主要的类型。近年来,斑岩铜矿发展甚快。目前已知斑岩铜矿探明储量之多、矿床规模之大、分布之广以及其发展前景均已跃居各类铜矿之首。  相似文献   

10.
浅析宁芜北段铜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与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龙海 《江苏地质》2008,32(4):263-270
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背景、铜矿床基本特征、主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的前提下,对该区寻找铜矿的前景提出了看法,指出宁芜北段今后寻找铜矿应侧重斑岩型铜矿,提出了皇姑山等地区可作为今后寻找铜矿的重点地段及今后找矿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厂矿田产黝铜矿族矿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锡林  王冠鑫 《矿物学报》1990,10(2):119-126
对广西大厂矿田产黝铜矿族矿物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大量电子探针分析数据分为黝铜矿、锌黝铜矿、银黝铜矿、含银黝铜矿和含银锌黝铜矿。研究表明,在大厂矿田、乃至一个矿床中,黝铜矿族矿物中的Cu和Ag、Fe和Zn分别呈完全的类质同象系列,这一特征在文献中是极为少见的。  相似文献   

12.
云南东川地区播卡铜矿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播卡矿田南部铜矿分为两大类:层控型铜矿和热液型铜矿。层控型铜矿赋矿层位主要为落雪组底部米黄色中厚层铁质白云岩及因民组褪色过渡层位,位于因民组与落雪组界面处;热液型脉状铜矿赋矿层位主要为青龙山组及黑山组。研究总结了两类矿床类型的特征,分析了控矿因素,探讨了铜矿物质来源及铜矿形成机制,建立了找矿标志。最后指出,在播卡矿田人占石、小石将军地区也应该存在落雪组层控型铜矿床。因此,在勘查工作中应加大对隐伏落雪组的勘查力度,以期能找到层控型铜矿。  相似文献   

13.
研究区域位于世界最大的铜矿成矿带之一的赞比亚—刚果(金)铜矿带上。通过研究已知铜矿体的地质特征,论述了矿区地层、构造与矿体的关系,认为铜矿体是经多次构造作用、热液叠加改造及变质改造作用的影响而形成的层控型铜矿床。通过综合研究地质成果,总结了成矿规律,分析了找矿标志,同时评价了该区良好的找矿远景,对于区域上寻找同类型铜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铜矿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蒙古具有有利的铜矿成矿地质条件,但与目前已发现的铜矿资源量不相适应。本文通过分析,说明内蒙古境内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中,在不同地质历史阶段皆具有铜矿成矿有利的地质构造环境及岩浆活动,表明其具备了寻找铜矿床的最有利的前提条件,找矿潜力很大,并指出了铜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国铜矿床品位吨位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笔者等以1999年底的全国铜矿储量数据为基础,研究了中国铜矿不同成矿类型的品位吨位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国斑岩型铜矿的品位、吨位分形特征。在研究铜矿的品位吨位特征的基础上,在矿产资源评价系统(MRAS)上集成MRAK3计算方式,进行全国的铜矿资源量预测评价。  相似文献   

16.
斑岩铜矿研究中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6  
文章从全球角度对斑岩铜矿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评述,对斑岩铜矿的源区及岩浆岩特征、Mash带的地质意义、埃达克岩与斑岩铜矿的关系、过渡岩浆的地质意义、中国斑岩铜矿概况及斑岩铜矿的一般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台湾省主要金属矿产为金和铜,本文只介绍斑岩铜矿。为了解台湾斑岩铜矿产出的地质背景,本文简要介绍了台湾地区的地质概况,以及台湾斑岩铜矿与环太平洋带其他同类型铜矿床的对比情况。台湾斑岩铜矿主要产在台湾省东部海岸山脉及临近的小岛上。最大的铜矿床为奇美铜矿,已达特大型规模。斑岩铜的出现与欧亚、太平洋两大板块碰撞有密切关系。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奇美铜矿床产出的时代、岩石、围岩蚀变及矿体分布特征,同时还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郭远生 《矿产与地质》2010,24(4):289-293
东川铜矿是我国著名的大型铜矿田。在现场调查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经成矿预测和工程验证,东川一、四棵树铜矿取得了找矿新突破,表明东川铜矿田仍有进一步的找矿潜力。本文分析其地质特征,探讨成矿作用与矿床成因,指出了找矿远景,对东川铜矿田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国内外大量铜矿资源数据,详细地分析了我国铜矿资源基本状况和不同类型铜矿床特征。运用铜矿床品位—吨位模型,来反映不同矿床类型规模与品位之间相互关系及总体变化趋势。结合我国铜矿资源形成地质背景和时空分布特征,提出了找矿方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中国铜矿的地理分布出发,通过对矿点密度和断裂密度等值线的相关性分析,探讨了铜矿的空间分布及其与断裂带的关系,得出:断裂密度在(60,220)区间的铜矿点占总数的81.9%;在距断裂带20.76假定单元内(实际距离为86km)集中了大约83%的铜矿点。由此可见,断裂带与铜矿区带的展布有关,对铜矿床分布的控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