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概述了漓江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了流域水灾频繁、水环境污染的成因,指出了流域森林结构欠合理,调蓄能力不足,导致了流域洪涝、干旱频繁,枯水期长,水资源短缺;流域生活与生产排污,造成枯水期水污染。因而需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绿化、兴修水利工程、实施节水技术、严格管理、科学调配水资源等综合举措,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应用多时相遥感数据对全省地表水资源现状进行综合遥感分析表明,几十年来全省地表水资源面积、资源量总体萎缩、减少趋势明显。为确保“中华水塔”的调蓄功能、合理有效开发利用全省地表水资源,应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切入点,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个方面统筹规划,做好全省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工作,同时为全国大江、大河水资源战略的实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青岛市大沽河水源地地下水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岛市水资源可利用量远远满足不了区内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水资源缺乏已成为青岛市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大沽河水源地是青岛市最大的供水水源地,易采易补,本文在以往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大沽河水源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按照在枯水年系列中动用的储存资源在丰水年能够得到补偿的实践经验和思路,对大沽河水源地的地下水资源潜力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新增地下水人工调蓄资源潜力54.54×106 m3/a,为青岛市增大可供水量、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提供了后备水源。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水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对经济和生态环境已产生严重影响。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山东水资源紧缺,维持山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性措施。建议调整一期一步工程路线,并合理解决污染、南四湖东平湖调蓄、胶东应急工程及资金问题。  相似文献   

5.
郑州市是河南省水资源最贫乏地区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省平均数的一半,水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郑州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及对国民经济建设保证程度分析,针对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分布状况,结合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确定解决全市供需矛盾的主要对策为: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科学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区内调剂和外流域调水等。  相似文献   

6.
《青海国土经略》2014,(3):13-15
正一、项目基本情况湟水流域是青海省的农业集中区,光热条件好,土地资源丰富。但由于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特别是农用地利用效率低,制约了湟水流域现代农业的发展。2001年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批准的"引大济湟"工程,通过蓄水、调水和配水工程建设,将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大通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滹沱河流域地下水动态变化,重点水源地地下水动态特征及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地下水资源保护意见,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黄河三角洲南部冲洪积扇区浅层地下水由于长期大量开发利用,早已形成了区域性漏斗群。通过对漏斗区地下水赋存条件和调蓄条件的分析,提出了由新建的引黄主干渠引黄河水,采用河渠、坑塘内施工回灌引渗,以及丰水期大气降水地表径流拦蓄引渗和引黄河水引渗回灌联合调度的方案,并从调蓄资源增量、调蓄可行性和调蓄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9.
用适宜于四川地区的太阳总辐射计算方法,计算了涪江流域近年来的太阳总辐射量。并用彭曼公式求出涪江流域近年来和绵阳42年的水资源变化。提出了近几年涪江流域水资源处于历史低值期、太阳总辐射处于历史高值期;水资源短缺期由历史上的6~7个月增加到近几年的9~10个月等观点。为合理利用涪江流域水资源、科学安排工农业及生活用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空间分布模型及GIS分析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拓宽,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流域自然水循环过程。因此,在对流域水资源状况进行定量描述时,必须综合考虑自然、人文二元要素的影响。本文选取了近年来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问题严重的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内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情况,选取了对水资源空间分布有明显影响的因素。其中距河流远近因素体现了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坡度因素代表了土壤的持水能力,对径流和地下水有影响;而土地利用类型因素反映了土壤下垫面的水文特性。通过AHP方法确定上述影响因素的权重,建立水资源空间分布测算模型。根据模型将按流域单元统计的水资源总量数据展布到公里格网上,得到了水资源空间分布结果。最后,通过对空间化水资源数据的分析,剖析了当地的水资源状况,结合"一轴三带"的规划分区思想,对如何进行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桓台县地下水资源的赋存条件、分布规律和水质特征的调查研究,以及对地下水开发潜力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对策,并针对该县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水质污染、地下水降落漏斗、土地盐渍化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胶东半岛地下水库水资源调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东半岛是山东省的缺水地区,建设地下水库是提高该区水资源供应能力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该文系统分析了在胶东半岛建设地下水库的可行性及其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意义,认为该区建设地下水库可大幅度提高水资源调蓄能力,解除海水入侵之患,生态环境得以逐步改善,其水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3.
威海市地下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本文对其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根据开采潜力指数将其分为可增强开采区、控制开采区和调减开采区,并就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威海市地下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 ,本文对其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 ,根据开采潜力指数将其分为可增强开采区、控制开采区和调减开采区 ,并就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山地丘陵区及平原区均有地热显示,地热资源蕴藏量较丰富。长期以来,由于全省地热资源缺乏统一规划,造成地下热水乱采现象普遍的不良局面,且利用方式单一,对资源造成严重浪费。有些地区还出现了诸如热储水位持续下降、水环境污染等地质环境问题。因此,只有研究制定科学的地热资源勘查开发规划,才能保证地热资源的可持续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煤炭是章丘市的主要矿产资源,分布于章丘市中、西部地区,煤炭地质储量1.67亿t,可采储量0.43亿t,年生产能力200万t左右,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针对章丘市采煤区不同的地质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对采空塌陷区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对固体废弃物和矿井排水进行资源化利用。上述措施和方法的推广,既节约了大量土地,又改善了矿区环境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7.
山东渤海沿海岸广泛分布着丰富的第四纪地下卤水资源。近年来,相关部门大力开发地下卤水资源,其勘察研究程度逐渐提高。但是各勘察区域零散,山东省整个渤海沿岸地区第四纪地下卤水资源整体研究程度不够系统全面。该文在前人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3个方面对该区卤水资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结合当前的研究工作分析,指出今后该区卤水资源研究的主要工作是卤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海阳市丁字湾新城区位于胶东半岛南端,南临黄海,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的新城区。该文在以往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丁字湾新城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并圈定了具有供水前景的富水地段,预测了远景开采量,同时提出通过修建地下水库,预测可增采的淡水资源量,为丁字湾新城区的开发与建设提供地下水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9.
地质环境是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地震地质、土壤地质及灾害地质诸方面看,辽宁省地质环境现状不容乐观。辽宁省地质环境的特点是深大断裂带发育,地震灾害频繁;矿产种类多且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贫乏;地质灾害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域性,辽东南地区、辽西地区、辽宁中部地区分别是泥石流和滑坡、水土流失、地面变形等地质灾害的重灾区;土壤有十种类型,土地肥沃,适宜于农业、林业发展。地下水、土壤的污染,矿产资源的违规开采和植被的毁坏导致地质灾害发生,将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温泉作为一种含矿的地热流体,是地下热水由地壳深部上升到地表的天然露头。山东省已发现温泉18处,划分为鲁东、鲁西及沂沭断裂带三个分布区,其中鲁东和鲁西两个分布区的温泉在分布数量、泉温、密集度及所处的地质构造部位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别。通过分析温泉分布区深部地壳结构、区域构造背景及热源、水源等形成条件,可将上述三个分布区及鲁北断陷平原区的地下热水资源,初步划分为4个预测区及22个预测亚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