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晋北沙漠化地区风沙环境信息服务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S”技术的发展为大范围风沙环境特征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传统的遥感影像处理软件和GIS软件无法满足植被盖度、土壤风蚀量和地表对大气释尘量等风沙环境信息的计算、评估和空间可视化需求。本文以晋北沙漠化地区遥感数据为基础信息,结合研究区地质、地理、气象和水文等多源信息资料,基于空间数据引擎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以C#语言、ENVI/IDL和ArcGIS Engine为混合开发平台,设计开发了晋北沙漠化地区风沙环境信息服务系统,详细阐述了该系统设计的目标和技术路线及该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形成了基于“3S”技术的典型区域风沙环境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该系统可为防治晋北地区土地沙漠化,减轻风沙危害,改善和减缓沙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局面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安徽省主要矿集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高分辨率Ikonos、Quickbird、Geoeye-1、Worldview-2、高分一号、高分二号、无人机遥感影像数据,通过图像的几何纠正、正射校正、增强和融合处理,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初步判读,对开发状况和勘探状况等信息建立解译标志,通过采矿权、探矿权数据与遥感影像进行叠加,实现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矿山环境调查与监测工作。结论:(1)在数据处理上,Pansharping融合方法在矿山开发地物的识别上较好,能够很好的保持图像的光谱、空间和纹理特征;(2)建立露天开采、地下开采与勘探的解译标志;(3)能够及时的识别越界开采、无证开采、以采代探、井工变露采和违法勘查等多种违规类型矿山;(4)能够满足1:1万矿山开发遥感调查与监测的要求。因此,采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能够及时、准确的监测到矿山的开发状况,为政府整顿矿山开发秩序、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充分收集分析了辽宁省成矿地质背景概况、矿产资源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状况、矿山地质环境、采矿权设置和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等资料,在此基础上,以国产卫星遥感为手段,获取最新客观基础数据,及时、准确、客观地开展全省2017年新增的矿山恢复治理面积、在建和生产矿山的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等遥感调查与监测,为国家绿色发展指数统计、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以六盘水市为研究区,以ETM遥感数据和1:25万的国家标准基础地理数据为主要数据源,辅助以地面样地调查数据,建立石漠化与诸因子相关关系模型,将诸因子转化为遥感定量指标,研究遥感专题信启,快速提取,形成RS、GIS集成的石漠化信息提取技术。通过以上技术处理,实现了六盘水市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现状遥感—GIS快速调查评价,得到六盘水市石漠化信息地理数据库等数据,为政府部门实现宏观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3S技术进行遥感调查的野外核查,与传统的核查方式相比,不仅提高了数据获取精度,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通过实验,探索应用3S技术进行生态环境现状遥感调查野外核查的工作流程,建立起野外景观数据库和地面标志数据库,为今后的福建省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3S技术进行遥感调查的野外核查,与传统的核查方式相比,不仅提高了数据获取精度,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通过实验,探索应用3S技术进行生态环境现状遥感调查野外核查的工作流程,建立起野外数据库和地面标志数据库,为今后的福建省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WebGIS技术的湖泊信息资源共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南  施晶晶  吕恒 《地理学报》2002,57(Z1):87-93
采用Browser/Server系统架构,使用ArcIMS作为网络地图发布平台,结合先进的ASP技术,开发网络湖泊数据库,实现湖泊信息资源的共享.湖泊信息资源包括湖泊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以及湖泊的地图、遥感影像和风景照片等.基于WebGIS的湖泊信息系统,其功能有湖泊数据库的基本管理功能和基本空间分析功能,它们主要是空间与属性数据的编辑与更新,信息的检索与查询,矢量数据的显示、缩放、漫游,缓冲区分析,以及专题图制作等.  相似文献   

8.
《西部资源》2011,(3):36-38
为进一步完善我区采矿权登记管理,规范采矿权市场秩序,维护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依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完善采矿权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14号)及自治区矿产资源管理相关的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本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9.
柴渊、李万东主编的《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与方法》已由地质出版社在2011年9月出版了.该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运用多源、多时相、多种分辨率遥感数据,开展多尺度、多周期、多目标遥感监测的技术与方法.是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负责组织实施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土地资源监测调查工程的系列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0.
论文以2000年、2005年及2010年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来源,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为研究对象,以3S技术为平台,结合野外调查,通过人机交互解译方法,对研究区三期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解译,形成土地利用现状地理信息数据库,阐述了多伦县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戴芹  刘建波 《地理研究》2009,28(4):1136-1145
蚁群算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智能优化算法,已经成功应用在许多领域,然而应用蚁群优化算法进行遥感数据处理则是一个新的研究热点。蚁群规则挖掘算法是基于分类规则挖掘进行分类,能够处理多特征的数据。因此,论文将蚁群规则挖掘算法应用到多特征遥感数据分类处理中,并采用北京地区的Landsat TM和 Envisat ASAR数据作为实验数据,对选择的遥感数据进行了多特征分类实验。实验结果分别与最大似然分类法、C4.5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表明:1)蚁群规则挖掘算法是一种无参数分类的智能方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2)能够挖掘较简单的分类规则;3)能够充分利用多源遥感数据等。它可以充分利用多特征数据进行土地覆盖分类,从而能够提高分类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利用机载三维遥感技术能够同步获取三维位置和光谱数据的一体化信息。三维遥感信息处理系统利用获取的三维遥感数据生成遥感地学编码图像和DEM (数字表面模型 )。该文阐述了此信息处理系统的数据处理流程和软件构成 ,同时对该系统的各处理模块进行了描述。通过对中关村地区 30 0多km2 的三维遥感信息数据的处理 ,检验了三维遥感信息处理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已经完成南极地区多种类型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制图,其产品的数据量达到TB级,对这些影像进行网络共享有助于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南极,也能提升我国在南极事务中的影响力.本文介绍了基于数据库以及WebGIS平台的TB级南极洲遥感影像图网络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以ArcGIS Server作为WebGIS平台,对各类遥感影...  相似文献   

14.
基于Web Geocoding的三维GIS快速定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GIS技术已经逐渐发展成熟,其对客观世界的表达能给人以更真实的感受,然而三维GIS软件所需数据是海量的。由于遥感技术的发展,纹理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已经变得容易和快速,而对于矢量数据的采集、存储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如何在短期内获取海量、精确的矢量地理信息数据,减少数据采集的费用和时间成了一大难题。通过基于网络的地理编码来查询获取矢量点状地理信息,将地理信息存储到本地数据库,并且将数据应用到系统中进行快速定位显示,实现地理位置的实时定位和查询,为各种专题三维GIS软件开发提供服务和扩展功能。  相似文献   

15.
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态环境监测及评价体系是目前城市环境工作一项重要内容 ,在对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特点分析的基础上 ,进行了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提出了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在城市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模型 ,并从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元数据管理体系、环境评价因子的提取和分析三个方面对该应用模型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最后对该模型在厦门市环保局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进行西北地区土地资源调查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吴薇  颜长珍  王建华  王跃 《中国沙漠》2000,20(2):229-231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开展西北地区土地资源动态调查是建立国家级基本资源遥感动态信息系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这项工作中,我们首先在确定土地资源分类依据和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了西北地区土地资源的分类系统;通过遥感数据一人机交互解译一矢量图编辑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全数字方式,完成了90年代中期由1:10万基本数据支持的西北地区土地资源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刘兆礼 《地理科学》1999,19(3):250-253
主要针对遥感影像屏幕数字化效率较低问题,提出了显著地物矢量跟踪方法:包括显著地物的分析、遥感影像数据的预处理、显著地物信息的人机交互提取、显著地物的矢量跟踪等步骤,并利用辽宁省东部新宾县TM遥感影像对此方法进行了应用与验证。  相似文献   

18.
陈黎  刘淑冰  李万能 《热带地理》2019,39(4):521-530
以广东省一村级河长监管河段岸线管理范围为研究区域,利用民用轻型无人机采集现场数据,经影像拼接、目标解译和相关资料叠加分析,快速获取了岸线侵占后的界桩、围栏与补种乔灌草等整改措施实施情况,通过整改设计图与遥感判读出的现状结果对比,精准筛查整改措施未落实或整改不到位等监管所需掌握的现存问题区域。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传统现场核查,基于无人机遥感方法对于点状目标(如界桩)和线状目标(如围栏)的排查更加高效直观,对面状分布目标(如植被栽植)的复核更具备现场核查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部分不易到达区域的复核的任务也都能较好地解决。无人机遥感作为获取空间数据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机动灵活、影像分辨率高等特点,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岸线监管可较好解决当前日常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对河流岸线监管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Remote sensing is a geographic analysis tool capable of producing large quantities of data in the spectral, temporal and spatial domains. Techniques for automating the image analysis process would be advanced by the inclus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iques in the design of image processing systems. The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 which show promise for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iques are intelligent onboard processing, advanced database interrogation, and the automated analysis of multispectral imagery.  相似文献   

20.
基于研究对象视角梳理轻小型无人机遥感手段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重点分析了无人机在不同生态对象应用的优势和局限:优势主要在于其能够高灵活性、高分辨率地获取各生态对象的数据,为较大规模的生态研究提供了便利。在农田生态系统应用中主要关注农田信息检测、自动化农作等方面,但在这方面的应用还比较单一,缺乏更深层更全面的系统化应用;在森林草地中主要关注植被结构参数提取、生物量反演等,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应注意设备的稳定性避免对数据准确性造成影响;城市生态系统主要集中在城市环境监测和测绘方面,同时城市方面飞控政策尚待完善;水生生态系统主要关注水生动植物监测和潮间带观测等,大规模监测也对设备续航和数据标准化处理提出了要求;动物研究应用中主要关注动物迁徙规律、物种分布等方面,在监测过程中需注意不要对动物栖息造成干扰。总的来说,无人机应用局限主要在于其获取的数据处理尚未标准化,飞控政策尚未成熟和硬件续航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未来无人机遥感在生态学研究的应用趋势:随着无人机智能化的软硬件发展和云端生态大数据的建立,无人机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将更加智慧化,多源的无人机遥感数据将会更好地服务于生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