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 137Cs、 210Pbex复合示踪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云锋  张云芝 《地理学报》2019,74(9):1890-1903
土壤风蚀是导致土地退化、荒漠化以及大气扬尘、风沙天气的重要原因。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两屏三带”的重要部分,科学估算本地区土壤风蚀强度及其变化,是地区生态安全和生态建设成效评估的重要内容。选择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正蓝旗为研究区,运用 137Cs、 210Pbex复合示踪技术,对研究区土壤侵蚀速率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 研究区内 137Cs本底值为2123.5±163.94 Bq·m -2, 210Pbex本底值为8112±1787.62 Bq·m -2。② 基于 137Cs同位素示踪分析,研究区侵蚀模数为-483.99~740.31 t·km -2·a -1;基于 210Pbex同位素示踪分析,研究区侵蚀模数为-441.53~797.98 t·km -2·a -1。③ 与20世纪20-70年代相比,20世纪70年代以来土壤侵蚀与堆积速率明显降低,研究区风沙活动明显减弱,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综合 137Cs和 210Pbex的多同位素复合示踪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侵蚀研究中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高寒草原背景值样点(RS7)的分析,将共和盆地的137Cs背景值含量确定为(2691.78±196.08) Bq·m-2,基本接近北半球137Cs背景值的平均水平,其137Cs剖面满足尖峰分布函数,与公认的理论分布(即负指数分布)相比,呈现出峰值下移和曲线趋平的现象,可能与近几十年来137Cs的稳定下渗有关。应用137Cs背景值剖面分布函数,建立了风蚀速率的137Cs估算模型,估算出四个样方的土壤风蚀速率,并由此转化为区域风蚀速率,计算出共和盆地区域土壤风蚀速率为12.556 t·hm-2·a-1,通过蚀积平衡检验,其误差水平小于10%。并分析了风蚀物的输出途径及其所占比例。  相似文献   

3.
在北部湾防城港沿岸采集土壤样品,通过测量样品137Cs比活度及有机质含量,确定了137Cs背景值,分析表层土壤中137Cs分布特征,并探讨样品中137Cs活度与有机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137Cs背景值为626±15 Bq/m2,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对137Cs在海岸带表层土壤中的再分配起到重要作用,不同表层样中137Cs比活度高低表现为:自然林地>水稻田>旱田>草地>河口海湾。把研究区土壤表层样及P01剖面样中137Cs含量与有机质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414和0.732。通过探讨研究区137Cs背景值及沿岸表层土壤137Cs分布特征,可为进一步定量研究北部湾沿岸土壤侵蚀和堆积状况以及评价防城港红沙核电站运行后对环境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青海共和盆地土壤风蚀的137Cs法研究(Ⅰ)——137Cs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土壤风蚀作为土地沙漠化的首要环节,对其准确测定和评估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放射性核素137Cs作为人类核试验的产物,以其独特的理化性质而成为研究土壤侵蚀和泥沙沉积一种良好的示踪源。137Cs法在水蚀研究领域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而在风蚀研究中的应用却相对不足,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作者选择青海共和盆地作为研究区,探讨137Cs法在土壤风蚀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通过对共和盆地不同类型土壤剖面的137Cs取样分析,基本查清了区域137Cs分布的若干特性,测定出不同类型土地137Cs活度的排序为:林地>干湖盆>高寒草原>旱作农田≈干草原>固定沙丘>荒漠草原>流动沙丘>风蚀地,137Cs总量的排序为:干湖盆>林地>流动沙丘>高寒草原>旱作农田≈干草原>固定沙丘>荒漠草原>风蚀地。并分析了一些典型剖面的137Cs深度分布及其机制,将137Cs深度剖面划分为正常剖面、沉积剖面、侵蚀剖面和人为扰动剖面4种型式。沙丘砂由于遭受反复吹失和沉积,其137Cs含量逐渐减小,趋于微量的均匀化;而高寒草原的137Cs含量在区域上也较为均匀,在深度分布上,接近负指数分布曲线保存了相对完好的137Cs初始沉积剖面,是理想的137Cs背景值样点。  相似文献   

5.
137Cs在年代测定和土壤流失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认定137Cs时标前,需要消除粘土和有机质(TOC)对137Cs 的富集作用。通过对比新疆多个湖芯钻孔137Cs 序列,发现它们异于北半球137Cs 沉降模式,即出现了1954、1963、1975 和1986 这四种时标且1986 年的137Cs 比活度可能异常的高。通过分析艾里克湖钻孔的137Cs序列,并结合新疆其他地区多个钻孔的137Cs序列,与北半球137Cs沉降特征以及靠近北疆的Belukha冰芯240Pu239Pu沉降记录进行对比,分析了新疆137Cs时标的可靠性以及1986年137Cs比活度异常高的原因。在新疆137Cs多个时标中,仅1963年的时标是高信度的(即北半球137Cs最大沉积年)。1954年137Cs蓄积峰代表其全球初始显著沉降,距今已有2个137Cs半衰期,当年沉积通量低且可能发生137Cs垂直迁移,仅能作为次要时标。1975年的时标反映了1960s- 1970s的中国核试验,但距离罗布泊~300 km的博斯腾湖对中国核试验有截然相反的记录,表明中国核试验不是稳定信号,其核沉降范围以及对湖芯的影响作用还需进一步评估,不能作为可信的时标。1986年蓄积峰对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因核尘埃未大量进入平流层且距离新疆较远(~4 000 km),但同时考虑到新疆位于核事故的西风环流下风区,所以该事故对新疆有影响但影响不大。1986年的137Cs时标可作为次要时标。新疆湖芯1986年的异常高蓄积峰可能是由新疆最近几十年的人类活动(如过牧、耕种等)加上1987/1988年的高降水导致的地表侵蚀增强引起的。增强的地表侵蚀导致含有高137Cs含量的表层土壤颗粒被冲刷进入湖泊,叠加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137Cs沉降之上,进而导致了湖芯沉积物记录到显著的1986年137Cs蓄积峰。  相似文献   

6.
土壤颗粒组成影响137Cs含量的初步实验结果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严平  高尚玉  董光荣 《中国沙漠》2002,22(2):150-153
放射性核素137Cs作为人类核试验的产物,以其独特的理化性质而成为研究土壤侵蚀和泥沙沉积一种良好的示踪源。在137Cs的再分配过程中,土壤颗粒组成是影响土壤137Cs的重要因子。一般认为,土壤中的137Cs活度主要与粘粘含量有关,但这要取决于原生沉积物的颗粒组成。通过选取共和盆地主要的三种土壤类型,采集0~30cm的混合样品,进行入工筛分,测定不同粒径成分的137Cs含量。初步实验表明,砂质土的137Cs活度与平均粒径之间呈负指数关系,0.01~0.1mm组分对137Cs含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壤质土的137Cs活度主要与粗粉砂(0.01~0.05mm)含量有关,与137Cs活度主要与原生沉积物的颗粒特性和粒度有关.137Cs一旦被原生沉积物颗粒吸附,在以后的土壤颗粒再分配过程中,是很难被置换掉的。  相似文献   

7.
粒度和磁化率记录的毛乌素沙地东缘全新世气候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毛乌素沙地东缘大柳塔剖面地层沉积物粒度及磁化率特征的分析,结合光释光测年结果,探讨了毛乌素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结果表明:(1)剖面沉积物粒度组成以中砂、粗砂为主,古土壤中黏粒组分含量高(3.32%),风成砂中几乎不含黏粒组分(0.01%),粒度参数的平均粒径M_z和分选系数σ也表现为古土壤高值、风成砂低值;(2)磁化率在全剖面呈有规律的变化,低频、高频磁化率在古土壤中呈高值,湖沼相、弱成壤次之,风成砂最小;低频磁化率χlf与黏粒(<2μm)含量、平均粒径M_z呈显著正相关,垂向剖面上变化规律一致,指示了相似的气候环境意义;(3)毛乌素沙地在10.39 ka BP附近存在明显的3次冷干-暖湿气候波动; 10.39~9.34 ka BP,气候冷干,风沙活动盛行; 9.34~8.68 ka BP,冬季风衰退,夏季风增强,成壤作用强烈; 8.68~8.29 ka BP,气候寒冷干燥; 8.29~2.72 ka BP,气候整体温暖湿润,在6.55~3.80 ka BP达到鼎盛后转向冷干; 2.72~1.34 ka BP,冬季风占主导,沙丘活化,沙漠扩张; 1.34 ka BP至今,逐渐接近现代气候。毛乌素沙地的全新世气候变化是东亚冬、夏季风此消彼长作用下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  相似文献   

8.
长江口水下三角洲239+240Pu和137Cs的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长江口水下三角洲采集沉积物柱状样SC07,通过测试沉积物柱样中239+240Pu和137Cs的活度,重点分析239+240Pu活度的分布特征及其与137Cs活度剖面的异同,以提取239+240Pu活度剖面中的信息。结果表明:239+240Pu活度剖面中存在与137Cs一致的1963年蓄积峰和1958年次蓄积峰,且两者呈较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R2=0.765),表明在动力环境较强的河口地区,239+240Pu与137Cs仍可以反映相同的沉积过程。239+240Pu活度起始层位对应于1948年,而137Cs对应于1954年,表明239+240Pu具有更高的测试灵敏度。SC07柱状样中137Cs/239+240Pu的同位素比值比全球均值低,说明239+240Pu存在区域沉降来源。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黄土的粒度与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粉尘物源的指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哈尔滨黄土位于欧亚黄土带的最东端,对它的风尘物源研究是深层次理解风尘堆积与区域构造-地貌-气候变化耦合关系的关键。然而,对哈尔滨黄土地球化学组成的研究尚未开展,对其性质还存在认识上的不统一。为此,我们研究了哈尔滨天恒山剖面L1黄土层的粒度和地球化学组成,并对其化学风化和物源等展开讨论。为了示踪哈尔滨黄土的物源,我们还对东北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和松嫩沙地)进行了表土采样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哈尔滨黄土不含细砂组分(125~250 μm),含有极细砂组分(63~125 μm,4.8%~10.5%),粉砂(4~63 μm)和黏土组分(<4 μm)占绝对优势,分别占73%~82%和12%~18%;粒度模式为三峰态分布(众数分别为36~40、8~10 μm和0.8 μm),与黄土高原典型黄土的粒度分布模式一致,但明显粗于黄土高原中部黄土。哈尔滨黄土经历了初级的化学风化过程,具有较低的成熟度和再循环历史。单靠地球化学方法不能很好地确定哈尔滨黄土的物源,但整合的方法(包括粒度、元素和同位素组成、MDS和PCA统计方法以及自然地理要素等)很好确定了哈尔滨黄土有一个混合源,松嫩沙地松花江水系沉积物为哈尔滨黄土提供了主要的粉尘贡献,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为哈尔滨黄土提供了部分细颗粒粉尘。  相似文献   

10.
对形成于1851~1861年的靖边(JB)聚湫内22.75 m沉积序列进行完整钻探,并基于XRF Core Scanning的元素分布划分旋回和年际冻融层,在高精度定年的基础上计算旋回及年际产沙量和产沙模数。结果表明:JB聚湫沉积序列由126个旋回叠加而成,且形成于1855~2014年的78 个年份中。JB聚湫内旋回产沙量和产沙模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27×10 4~22.44×10 4t和0.09×10 4~7.82×10 4t/km 2;年际产沙量和产沙模数范围分别为0.27×10 4~90.73×10 4t/a和0.09×10 4~23.40×10 4t/(km 2·a)。 ENSO事件显著影响JB流域强降水作用下的侵蚀产沙,且在El Ni?o次年和La Ni?a年份发生侵蚀产沙的频率较高,可能是这些年份中东亚季风增强后带来更多强降水事件的结果。研究结果有效延长了黄土高原北部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演变历史,充分理解ENSO事件驱动下该地区侵蚀产沙的响应,为黄土高原北部坝库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和防洪减灾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松嫩沙地的形成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李取生 《中国沙漠》1991,11(3):36-43
松嫩沙地是由下伏冲积砂经风力吹扬、堆积而形成的, 风成砂既是具风成特点, 又保留冲积特征。自全新世形成以来, 沙地曾经历了4次固定时期和4次扩张时期。松嫩平原西部在9000年以前气候较为干旱, 自然环境为荒漠、半荒漠; 9000年-7000年, 气候为半干旱, 自然环境演变为蒿类草原或稀树蒿类草原; 距今7000年以来经历了3次干旱期、2次半干旱期和1次半湿润期; 距今1000年以来, 气候又呈变干趋势。  相似文献   

12.
浑善达克沙地的土地沙漠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3,他引:5  
刘树林  王涛 《中国沙漠》2007,27(5):719-724
借助TM/ETM+影像和GIS平台,采用实地考察与野外实验和室内分析整理相结合的办法,对浑善达克沙地土地沙漠化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过去50 a来,浑善达克沙地经历了强烈的沙漠化发展。位于沙地中部正蓝旗的沙漠化土地从1987年的5 593.8 km2发展到2000年的6 015.3 km2,发展速率为32.4 km2·a-1。2000年紧急启动的风沙源治理工程,一定程度改善了当地沙漠化发展态势,2005年正蓝旗共有沙漠化土地5 950.4 km2,有约330.7 km2的严重沙漠化土地得到了控制和逆转。其他大部分沙漠化土地虽有不同程度改善,但5 a的时间里尚未发生质的变化。沙漠化过程是原生植被逐步被沙生植被和沙生先锋植被取代的过程;同时也是土壤粗化、贫瘠化和空间重新分布过程。随着土地沙漠化程度的加剧,起沙风速降低,输沙强度增大,沙地近地表表现出相对高风能环境。沙漠化过程以固定沙丘活化为主,主要有发育“马蹄形”风蚀洼地、“鱼钩”型沙丘和“串珠状”风蚀槽三种沙丘活化形式,最终导致景观支离破碎、不少地区出现了流沙连片的现象。同时,农田开垦引起土壤风蚀的危险,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楚科奇海和白令海通过白令海峡相连,是气候变化研究的关键区域。利用210Pb过剩法开展两个海域沉积过程和生源物质的埋藏通量研究。研究发现,白令海陆架区沉积柱样(NB22)受到生物扰动影响,楚科奇海沉积物柱样(R17)所受生物扰动很小。通过建立模型,获得楚科奇海陆架区的沉积速率为0.6±0.1 mm·a~(-1),白令海陆架区的沉积速率为2.1±0.7 mm·a~(-1)。忽略沉积过程,白令海陆架区由生物扰动引起的混合因子为1.38±0.92 cm2·a~(-1);考虑沉积过程,则混合因子为0.65±0.95 cm2·a~(-1)。白令海的有机碳、生源硅、Ca CO3的埋藏通量分别为:6.85 mmol C·m-2·d-1、37.7 mmol Si·m-2·d-1、3.15 mmol C·m-2·d-1;楚科奇海的有机碳、生源硅、Ca CO3的埋藏通量分别为:5.71 mmol C·m-2·d-1、9.78 mmol Si·m-2·d-1、3.08 mmol C·m-2·d-1。楚科奇海陆架区具有高效的垂直输运的海洋生物泵,白令海陆架区海洋生物泵可能存在较强的水平输运过程。海洋沉积物中210Pb信号不仅可以定量沉积速率和埋藏通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海洋底栖生物的扰动强度。  相似文献   

14.
长江口放射性核素Pu的大气湿沉降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东京239,240Pu的年沉降和年降水数据,对长江口地区1957~2005年239,240Pu 的年大气湿沉降通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地区1957~2005年间239,240Pu的大气湿沉降量在0.001 2~5.531 Bq/m2之间,累计湿沉降通量为34.556 Bq/m2;该地区Pu的大气湿沉降主要集中在1960 s;1960 s初频繁的大气核试验是造成239,240Pu在1960 s沉降量较大的主要原因。长江口地区与东京地区239,240Pu大气沉降变化基本一致,两地的大气湿沉降均在1963 年出现明显峰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北方四大沙地(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是半干旱地区荒漠化发展的典型地区和荒漠化防治的重点区域.分析四大沙地植被覆盖度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对气候要素的响应机制,对保护北方生态脆弱区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8-2018年SPOT-VEGETATION的植被覆盖度指数(ND...  相似文献   

16.
沙尘暴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查明沙尘来源对防沙治沙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中国北方7地2021年“3·15”沙尘暴期间降尘样品,分析粒度组成和核素(235U、232Th、226Ra、137Cs)含量差异。结果表明:西宁、兰州、西安、北京、济南和临沂6地降尘以粉粒为主,核素含量特征表明降尘是远距离搬运的风尘沉积或吹蚀起的附近黄土。除中卫和西安外,其余5地沙尘的137Cs比活度远高于农耕地,低于植被覆盖度高的草地,沙尘的主要来源应不是农耕地,而是覆盖度低的侵蚀草地。西安沙尘的137Cs比活度与农耕地相近,农耕地可能是沙尘的主要来源。中卫沙尘粒度粗,137Cs比活度极低,沙尘来源于毗邻的腾格里沙漠。  相似文献   

17.
鲍锟山  杨婷  肖湘  贾琳  王国平  沈吉 《地理学报》2021,76(9):2283-2296
为了探究过去150 a来大气粉尘沉降历史及其对季风边缘区和季风影响区的影响差异,利用长白山典型雨养泥炭灰分粒度、成岩化学元素、210Pb和137Cs年代等指标重建过去大气粉尘变化,并与大兴安岭摩天岭雨养泥炭粉尘记录进行比较。东北山地泥炭灰分主要以粘土颗粒和粉砂颗粒物为主。中值粒径和成岩元素特征也初步揭示东北山地泥炭中矿物灰分主要源于蒙古国和中国北方沙漠和沙地的土壤尘。大气土壤尘降通量自19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与区域近代化、工业化和战争等人类活动强度增加一致。在过去60 a间具有减小的趋势,与区域自然尘暴的监测数据吻合较好。东北地区长距离传输的大气土壤尘降通量背景基线为(5.2±2.6) g m-2 a-1。长白山大气土壤尘降通量(5~38 g m-2 a-1)小于大兴安岭(14~68 g m-2 a-1),揭示了大气尘降随着与尘源区的距离增加而递减,对东北地区西部的影响要强于对东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不仅影响地表137Cs总量的再分配,而且显著影响土壤137Cs剖面分布。坝上地区各类土地利用/覆盖条件下137Cs总量的再分配,显示该区总体处于风蚀环境,其中农田和撂荒地是风蚀最严重的土地利用类型;137Cs剖面分布则指示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中的土壤风蚀/堆积过程的转换,蚀积过程的转换证实了风蚀重灾区退耕还林还草,特别是退耕还草,对控制土壤风蚀、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分析还认为,利用137Cs示踪方法计算土壤风蚀/堆积速率时,应格外注意样地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东部沙区表土有机质和速效养分与风沙环境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部沙区表土有机质、速效养分含量普遍较低。按照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和呼伦贝尔沙地的次序,有机质和速效K含量逐渐增大,这种分布格局与区域风沙环境性质、风沙活动方式密切相关;各沙漠/沙地内部,表土有机质和速效K含量分别与植被盖度、颗粒平均粒径、分选系数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速效N和速效P含量未表现出上述变化规律。可见有机质和速效K含量对风沙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因而其在表土中的再分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局地风沙环境的变化,而速效N和速效P对风沙环境的指示意义不明显。东部沙区表土有机质、速效N及速效P含量普遍高于西部沙区,而速效K含量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20.
沼泽发育过程中堆积的各类沉积物真实地记录下区域环境演变与沼泽发育过程的信息。以向海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由137Cs、210Pb法定年实现沉积层深度坐标向年代坐标的转换,对典型沉积剖面特征元素比值进行了综合剖析。结果表明: Sr/Ba、Rb/K、(CaO+K2O+Na2O)/Al2O3等比值具有盐碱化和气候干湿变化的指示意义。该区域的盐碱化并非只发生在近几十年,而是由来已久,只是近年来人类活动促进了盐碱化进程。霍林河流域近240年来气候存在冷干-暖湿-冷干的多次波动,1880年之前气候以冷干为主,并有小幅度波动;1880年后气候开始转暖,但仍以冷暖波动振荡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