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3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曲线放样 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仪器并不架设在曲线关键点上放样曲线样点,而是首先根据地形客观条件,在曲线区域风选取最佳地形点,仪器设在最佳地形上放样曲线样点与目前已有的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具有测站搬动次数少,放样样点精度均匀,可直接组合其它方法,遇障碍物时能灵活处理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2.
关于圆曲线放样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贤茂 《四川测绘》1999,22(1):23-24
一、问题的提出在城市和其它工程测量中,经常遇到圆曲线放样的问题,其放样的方法虽多,但大多是根据曲线上已知点坐标来放样,如果现场条件复杂,比如遮挡较多、设站困难等,必然增加放点难度。采用传统的偏角法放样,由于必须在圆弧的主要点上设站,同样存在上述问题。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圆曲线放样及求解直线与曲线交点等问题进行讨论,力求简单明了,克服传统放样方法不够灵活的缺点,使繁复的测量工作更为简便。二、在圆外(或圆内)任意设站按确定的方位放样圆曲线我们知道,在一已知点上设站放曲线点,放点方位可用仪器据后视方向…  相似文献   

3.
秦菊芳 《江苏测绘》2000,23(2):27-28,31
本文介绍圆曲线的“一步测设法”,即在直线中线任意点同时测设曲线的中线,内外边开挖线。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计算简单,操作方便,放样精度高,测设速度快,不受地形影响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站仪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当图纸上给出了待放样点的设计坐标,地面上给出了测量控制点,使用全站仪“坐标放样”程序,就能更加方便快捷地进行民用建筑的放样。对于设计图纸上没有设计坐标,仅给出了有关的几何尺寸,该如何放样。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两种无设计坐标建筑物的定位方法:①综合使用测量原理,结合仪器的某些特定功能(后方交会、对边测量等)来完成待放样点的定位;②利用全站仪“放线”功能来完成待放样点的定位。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极坐标放样法在任意点设站测设曲线中线桩的原理和方法,充分利用全站仪和可编程计算器的优点,可一次设站多次放样,该法具有测站选择灵活,测设速度快,放样点位精度高等优点,是一种很好的放样方法。  相似文献   

6.
城市中民用建筑物主轴线的放样(定位)是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几种实用的放样方法,经多次实践,认为这些方法非常有效。建筑物主轴线的放样方法,按放样依据点及现场地形条件,可分类为:依规划红线放样,依道路中线放样,依坐标放样和依原有建筑物放样等。现结合实例分别叙述。  相似文献   

7.
在道路工程测量中,常遇甲、乙两路交叉口转角曲线的放样。如图所示,过去通常是先测定道路中心线AA′、OB,将其平移得路边线A_0A′_0、A_2B_0、A′_2B′_0,交会得O_1、O_2,根据设计半径R_1、R_2和实测交角I_1、I_2,计算(查表)曲线要素,再行放样。此法存在着一些缺点,如平移、交会时需架设经纬仪多次,在交通量大的交叉口施测不便,同时也影响测定精度。本文介绍另一种方法,即利用一个公式计算出道路中心线交点至各转角曲线起迄点在道路中心线上的对应点的距离OA、OA′、OB、OB′,测定A、A′、B、B′,这样就不难定出转角曲线起迄点A_0、B_0、A′_0、B′_0,然后选一种测设曲线方法放样转角曲线。  相似文献   

8.
一、等误差曲线当进行各种工程设施的细部放样时,很重要的事情,是要知道把建筑物各点移到现场去的精度;同时还要拥有为选择控制点用的,能保证所给放样精度的各种仪器的资料。在一般  相似文献   

9.
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位于山区,地形起伏变化大,垂直位移监测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工作量大,且效率不高,监测实施起来费时费力。全站仪中间法三角高程测量是将仪器架设在待测点中间位置附近进行测量,通过测站点与待测点高差相减得到两点间的间接高差,该方法避免了量测仪器误差,且通过使前后视距大致相等减弱了大气折光的影响。经过实地利用精密水准仪实测验证,该方法满足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效率较几何水准测量高,可用于滑坡变形监测。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标放样区被围墙遮挡,基准站架设点位于道路中央的情况下,无法使用传统的全站仪放样法和单连续运行参考站-实时动态(CORS-RTK)放样法的问题. 采用了千寻位置服务系统,利用网络CORS-RTK方法进行工程建设中基坑的放样,介绍网络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的原理及优点,对放样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了放样精度. 结果表明通过RTK测得37个放样点平面坐标, X 方向中误差在20 mm之内的点占97 %, Y 方向中误差在20 mm之内的点占100 %,比较集中稳定;点位中误差小于20 mm的占95%,在20~40 mm占5%, CORS-RTK方法的测量点位中误差均满足国家《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T73-2010要求的平面点位中误差小于70 mm的精度要求.千寻的CORS测量符合工程规范精度要求,对减少工程施工放样的工作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某水电站坝址区河床狭窄,地形陡峭,给工程测量带来很大的困难,我们曾试用地面摄影测量方法进行断面测量,地形测量和开挖工程坡顶点放样,收到较好的效果。关于用地面摄影测图方法进行断面测图的原理和方法已在《测绘通报》1981年第三期上作了介绍,下面仅就用这一方法进行陡坡地区地形测量和开挖线放样方法作一简介,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如图所示,已知点A、B,在点A上放样P点。设AB=α,AP=1,∠BAP=β,仪器对中误差为e。为讨论问题方便,设AB方向即为纵轴x的方向(如AB方向不是x轴方向,可用坐标系的换算处理),那么,因为e的影响使角顶点由A点移到了A′点。但在放样时,是由在A′点的仪器瞄准固定点B后,设置已知角值β的,故仪器的对中误差并不影响放样的角值,但它却影响了待定的方向,使欲放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等工程施工放样过程中已有控制点上不便于安置仪器的情况,提出了用全站仪自由设站法进行仪器的安置与设置后进行工程细部点位的放样,简述了全站仪自由设站法的原理、方法,并对全站仪自由设站法的精度进行了合理的分析,肯定全站仪自由设站法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把建筑物包含的复合曲线分解成不同的曲线单元,推导出曲线上任意点的方位角,从而计算出曲线上任意点的放样坐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质量的好坏与施工放样大有关联,测量工程与测量仪器也在不断更新,促使施工放样工作越来越简化,精度越来越高。结合某高铁枢纽火车站施工放样项目,详细探讨基于BIM技术的测量机器人智能施工放样的方法。针对异形钢结构钢梁狭窄设站空间受限及钢结构工程施工速度快等问题,阐述了基于测量机器人设站方式及详细的放样方法与步骤,利用移动终端直接在BIM模型上选取放样点,并利用仪器自动追踪功能简化了放样流程。BIM模型与测量机器人的相结合,实现了点位的快速放样,极大的提高了放样效率。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以通过圆心和交点的直线作为曲线对称轴,在对称轴上任选一点为测站点,进行曲线中桩及边桩放样的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倾斜摄影测量中,为了得到高精度的初始外方位元素,采用常规差分POS辅助法,需在B、C级点架设基站。针对一些地形复杂、区域内无地面控制点或者人员难以到达、无法架设仪器等问题,本文基于RCD30倾斜相机系统平台,通过实验分析将事后17 h的快速精密星历(IGR)、快速卫星钟差数据与IMU进行联合解算,论证了采用较少历元方程组进行精密单点定位联合解算法在精度上依然可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同时减少了成本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点坡度熵在地形简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坡度是定量描述地貌形态特征的重要因子。针对DEM坡度在地形简化中应用研究较少的现状,本文基于信息熵理论提出了点坡度熵(SEP)概念,构建了量化地形信息的点坡度熵模型,研究了基于点坡度熵的地形简化方法。结合试验样区数据,将常用的重要点法与该方法进行了应用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保留地形骨架信息,取主舍次效果优于重要点法。该方法对后续DEM地形简化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直线放样中,若遇到直线上已知两点互不通视的情况,将给放样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本文介绍了两种自由设站放样方法来解决该问题,并通过精度评定、误差大小比较,对两种测设方案在不同情况下最佳方案的选择进行方案探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例,介绍一种在工程测量中从某一已知点上放样直线或直线上任意点确定其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的方法.此方法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和放样精度,又能满足工程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