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编者按:2013年6月18日,为支持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国土资源部批复《桂林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该市根据实际探索出符合桂林的旅游产业用地新制度,创造了"6个全国第一"的改革成果,被誉为旅游产业用地改革的"桂林模式",目前成果已在广西20个旅游名县创建县中推广应用。2015年12月,广西审议通过的《中  相似文献   

2.
为学习借鉴海南省建设发展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用地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进一步修改完善《桂林旅游产业用地政策改革试点方案》,以便向国土资源部争取到"好用、实用、管用"的试点政策,2012年3月26日~3月30日,桂林市国土资源局调研组对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用地管理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3.
正桂林,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名城和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自然景观优美独特,历史文化悠久灿烂,生态环境良好,现代旅游业起步早,曾被誉为中国旅游业的"晴雨表"、"风向标",是中国旅游业的缩影。2012年11月1日,国家发改委批复《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3年6月  相似文献   

4.
桂林市是世界闻名的山水文化名城。近年来,随着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发展战略,这座世界级的旅游城市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桂林连续4年蝉联广西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管理考核第一名,连续10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面对日益膨胀的新增建设用  相似文献   

5.
正广西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潜力巨大。桂林被视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还在阳朔设立了中国首个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将桂林重点推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2012年11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桂林国际旅游  相似文献   

6.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将从用地计划、土地供应、用地报批、土地流转等方面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根据新政策,广西将优先保障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重大旅游  相似文献   

7.
"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下,风景文化名城桂林市正在进行一场城市中心区西移战略的战争!  相似文献   

8.
"桂林山水甲天下",如何将桂林建设得更美,是发展中的一道高度难题。桂林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者对"先进"、"第一"这些荣誉已不陌生。面对形势严峻、任务繁重、供需矛盾突出的复杂局面,如何进一步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无疑是个挑战。  相似文献   

9.
近3年来,桂林国土资源人开拓进取,紧紧抓住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金土工程(国土资源管理"一张图"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等机遇,加快数字信息化建设,推进桂林市地籍和测绘管理跨越式发展,谱写了国土资源管理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提供保障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曾前后到过桂林市的人,无不为这座世界旅游名城的巨变而惊叹!的确,经过几年的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桂林市的容貌已非昔日可比了。山更秀了,水更清了,树更绿了,路更净了,人更美了。整座城市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品位的大幅度提升而充满了现代文明的气息,充满了迷人的魅力。然而我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山水文化名城桂林市西郊,有一个建于汉代元鼎六年的古城,取名临桂县。2000多年来,这座县城一直都是郡、州、路、府治所,有"桂都首邑"之称。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战略,临桂一跃成为桂林市工业化、城镇化的主阵地,成为广西着力打造的五大城市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山水文化名城桂林市西郊,有一个建于汉代元鼎六年的古城,取名临桂县.2000多年来,这座县城一直都是郡、州、路、府治所,有"桂都首邑"之称.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战略,临桂一跃成为桂林市工业化、城镇化的主阵地,成为广西着力打造的五大城市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桂林市新一轮城市建设的高潮迭起,土地资源供求矛盾和利益冲突凸显,保护耕地红线和保障经济增长的"双保"压力日益加大.农村土地整治,日益成为搭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平台.纵观桂林市近几年的土地整理工作,建设力度一年比一年大,质量和效益一年比一年好,土地整理成为促进"双保"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措施,特别是自2008年下半年来,国家和广西自治区分别提出"万村整治"和"千村整治"的全新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模式,桂林开展整村推进土地整治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  相似文献   

14.
广西桂林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特别是以桂林漓江风光和喀斯特地貌为代表的山水景观,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之誉,是中国自然风光的典型代表和经典品牌.景在城中,城在景中,是桂林市的特色.但是近数十年来,由于气候的变化,环境的改变,每年枯水季节,漓江水流量骤减,几乎断流,严重影响桂林市旅游业的发展,也损害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笔者生活在桂林市,工作面向全广西,从事的是全区地质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在工作中,我深深感到对桂林漓江流域环境的综合治理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从桂林市中心出发,驱车仅10分钟,便到了临桂县城。这就是桂林城市西扩规划中新的行政中心——桂林西城区。这是一片同桂林市区一脉相连的美丽富饶的土地,这是一方卧虎藏龙、蕴含着无限生机的山川。可惜她长期以来“养在深闺人未识”。  相似文献   

16.
桂林,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古今中外,多少美丽动人的故事述说她,多少名人墨客赞美她.唐朝诗人韩愈曾经赋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陈毅元帅深深感慨:"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桂林以大自然赐予她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赢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这是我们大家的骄傲和自豪,也赋予了我们科学保护漓江、建设生态文明和谐新桂林的使命与责任!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9月20~22日广西国土资源厅跟班学习干部对桂林市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工作经验进行学习与调研。该市的经验对于各地推进相关改革有一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一、桂林市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工作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1.桂林旅游资源概况桂林市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辖秀峰、叠彩、象山、七星、雁山、临桂6个区,阳朔、灵川、全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是乡村的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实现路径之一。但已有研究对于乡村旅游供给研究主体的选择过于单一,且当前旅游供给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多基于宏观统计数据构建,对于信息技术时代所产生的大数据的应用较少。因此,基于兴趣点数据,本文采用核密度分析等方法探究桂林乡村旅游供给空间格局及合理性。结果表明:(1)桂林乡村旅游供给呈现“多中心聚集,其他区域零散分布”的空间集聚特征;交通出行呈现“北热南冷”分布格局,其他供给类型为“西热东冷”分布格局。(2)桂林乡村旅游供给空间分布均衡性偏低,不同区域间旅游供给差异较大,其中住宿类均衡性最低。(3)从乡村旅游供给综合评价与旅游发展环境评价结果两方面来看,临桂区均具有显著优势。(4)桂林市乡村旅游供给重度超前区域包括阳朔县、资源县;旅游供给重度滞后区域包括灌阳县、恭城县、荔浦市。研究可为桂林市旅游供给布局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9.
此次采访,给记者印象最深刻的,是桂林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何年养同志的一句话.他说:"美丽是桂林的名片.桂林如何发展才最美?我认为,桂林的山脚水旁有农田,就是最美的."  相似文献   

20.
首先介绍了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事业和大数据技术发展现状,并结合"互联网+"时代技术发展趋势和全国智慧城市建设浪潮,开展基于城市管理综合数据的智慧应用研究,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为推动"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发展演变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