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4 毫秒
1.
青岛潮间带大型底栖海藻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青岛潮间带布设了显浪咀、太平角和石老人3个断面,进行了为期1 a(2006年8月~2007年11月)的大型底栖海藻资源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 青岛潮间带大型底栖海藻群落的种类组成中红藻种类最多,其次是褐藻,绿藻最少.2. 群落中大型底栖海藻的生物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生物量在垂直分布上表现出中、低潮带均大于高潮带;在水平分布上无明显差异.3. 底栖藻类群落优势种无季节性变化,第一优势种为孔石莼.4. 采集到大型底栖海藻43种,其中红藻门22属24种,占55.8%;褐藻门9属11种,占25.6%;绿藻门6属8种,占18.6%.  相似文献   

2.
山东半岛东部海域诸岛潮间带底栖海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报道山东半岛东部海域主要以威海市北面和南面8个岛屿春、秋两季期间带底栖海藻群落组成、生物量、季节变化及主要环境因子。在两季度月得到海藻88种,秋季比春季种数多,北面4岛种类略多于南面4岛,群落构成都以红藻类为主。各岛平均生物量秋季高于春季,北面4岛高于南面4岛。就各岛生物量而言,北断面高于南断面。  相似文献   

3.
烟台月亮湾岩岸潮间带底栖海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月亮湾岩岸潮间带底栖海藻群落的种类组成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 ,春季群落的种类最丰富 (2 7种 ) ,其次为秋季群落 (2 6种 ) ,夏季和冬季较少 (2 2和 2 1种 ) ,4个季节群落的共有种仅为 7种。各季节群落中均以红藻的种类最丰富 ,褐藻次之 ,绿藻最少。在 4个季节群落中生物量的变化如下 :夏季 >秋季 >冬季 >春季。绿藻和褐藻类群主要为暖温性种类 ,而红藻类群比较复杂 ,即有暖温带性的、温带和暖水性种类 ,也有寒温带的冷水性种类。4个季节群落的物种优势度序列存在明显的差异 ,海黍子在春季和冬季为群落的第 1优势种 ,而孔石莼在夏季和秋季为第 1优势种。不同季节群落多样性指数变化如下 :物种丰富度指数 ,春季 >秋季 >冬季 >夏季 ;物种多样性指数 ,秋季 >夏季 >春季>冬季 ;均匀度指数 ,春季 >夏季 >冬季 >秋季  相似文献   

4.
南麂列岛潮间带海藻资源与生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道了1992年5月~1993年3月南麂列岛潮间带海藻四季调查结果。共鉴定大型海藻121种,隶属于66个属,其中红藻类82种,褐藻类25种,绿藻类12种,蓝藻类2种。海藻组成以暖温性与亚热带性种类占优势。海藻区系特征与台湾暖流和浙江沿岸流对本海域影响密切相关。该区域海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垂直分布,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本文还分析了海藻分布与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认为潮汐主导海藻的垂直分布,温度决定海藻分布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5.
2017年2-11月,对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海港和北戴河潮间带大型海藻的组成、分布和季节演替情况展开了调查研究工作。调查结果显示:此次共采集到隶属3门23属的41种大型海藻,其中红藻门13属20种,褐藻门7属9种,绿藻门3属12种,分别占总采集种数的48.78%,21.95%和29.27%;海港大型海藻种类最多为35种,其次是北戴河20种,山海关最少为19种,分别占总采集种数的85.37%,48.78%和46.34%;春季优势种类为长石莼(Ulva linza)、多管藻(Polysiphonia senticulosa)、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绳藻(Chorda filum)、酸藻(Desmarestia viridis)和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夏季优势种类为长石莼、孔石莼(U.Pertusa)、刺松藻(Codium fragile)、海黍子、小石花菜(Gelidium divaricatum)、亚栉状蜈蚣藻(Grateloupia subpectinata)和假根羽藻(Bryopsis corticulans),秋季优势种类为长石莼和裂片石莼(U. fasciata),冬季优势种类为长石莼。优势种类生物量测定结果表明,优势种类生物量在不同采样点、不同季节表现出明显差异,如海港春季的裙带菜生物量最大(4 110.8 g·m-2),绳藻的生物量最小(92.32 g·m-2)。  相似文献   

6.
黄、渤海辽宁海区底栖海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告了黄、渤海在辽宁海区底栖海藻的种类组成,区系性质、群落结构扣季节性变化。经调查共有底栖海藻166种,分别隶属于蓝藻门、红藻门、褐藻门扣绿藻门,其中包括经济海藻75种。黄、渤海底栖海藻的温度性质以暖温带为主,带有一定的亚热带性,其群落成分的季节性变化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
南长山岛岩岸潮间带底栖藻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格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长山岛岩岸潮间带底栖藻类群落的种类组成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4个季节的群落共有种为8种:孔石莼、海黍子、石花菜、江蓠、叉枝藻、小石花菜、叉枝伊谷草和瘤枝凹顶藻。4个季节群落中生物量的变化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绿藻和褐藻类群主要为暖温性种类,而红藻类群比较复杂,既有暖温带、温带和亚热带性种类,也有寒温带的冷水性种类。4个季节群落的物种优势度序列存在明显的差异,海黍子在春季、夏季和冬季3个群落为第一优势种,瘤枝凹顶藻在秋季为第一优势种。不同季节群落多样性指数变化如下:物种丰富度指数,春季>秋季>冬季>夏季;物种多样性指数,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均匀度指数,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群落的多样性由红藻类群控制。  相似文献   

8.
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对硇洲岛潮间带大型海藻进行了周年的季节调查, 结果表明, 调查海域大型海藻共有64种。其中褐藻门15种, 占总种类数的23.44%; 红藻门28种, 占总种类数的43.75%; 绿藻门20种, 占总种类数的31.25%; 蓝藻门1种, 占总种类数的1.56%。其种类数春季最多, 共43种; 夏季24种; 秋季29种; 冬季31种。有9个物种为4个季节共有种, 有14个物种为3个季节共有种。各季节间共有种类数为12~26种, 季节间种类更替率为0.42~0.78, 春夏季种类更替率最高, 秋冬季种类更替率最低。优势种共有13种, 仅拟鸡毛菜Pterocladiella capillacea为全年优势种, 而半叶马尾藻Sargassum hemiphyllum和小珊瑚藻Corallina pilulifera为3个季节共有优势种。调查海域大型海藻生物量季节变化明显, 平均生物量春季最高, 冬季次之, 夏季最低。不同物种其垂直分带明显, 从高潮区往低潮区种类数不断增多; 生物量也是从高潮区往低潮区逐渐增大。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03~2.33, 年均值为1.10; 均匀度变化范围为0.01~0.70, 年均值为0.36; 种类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15~1.65, 年均值为0.72; 辛普森优势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01~0.78, 年均值为0.39。各大型海藻含水率变化范围在51.92%~97.52%, 平均值为85.21%; 总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在4.34%~42.06%, 平均为27.99%。相关性分析发现, 调查海域大型海藻生物量与无机氮(DIN)呈显著负相关, 相关系数为0.49(P<0.05), 与其他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不明显。在大型海藻生长旺盛的冬春季, 海水中的无机氮(DIN)含量最低, 与其他自然海域冬季营养盐积累规律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9.
三亚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根据1998年10月至1999年8月在三亚湾的调查资料,分析了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已鉴定出终生浮游动物118种和浮游幼虫11个类群,其中桡足类种数最多,其次为水母类。调查区的浮游动物群落可划分为河口内湾类群、暖温带类群、暖水沿岸类群、广布暖水外海类群等4个生态类群,并以后二者的种类占绝大多数。浮游动物优势种的季节演替不明显,以肥胖箭虫(Sagittaenflata)占主导地位。浮游动物生物量季节变化显著,呈单周期型,秋季为高峰期,春季为低谷期。浮游动物年平均生物量为129mg·m-3,除秋季外,平面分布比较均匀。毛颚类的数量居首位。浮游动物生物量与浮游植物密度的季节变化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威海市区沿岸潮间带海藻季节变化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过在威海市区沿岸潮间带连续四年的采集和观察,共采集到了80种海藻,包括绿藻门10属14种,红藻门29属44种,褐藻门17属22种,它们大多数是温带种类,少数是亚寒带和亚热带种类。本文还记录了这一区域各种定生海藻生长随季节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青岛小青岛海区底栖海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青岛的小青岛海区的底栖海藻进行了年周期(1988.4—1989.3)的研究观察,分析了全年藻类的种群结构和季节变化、生物量变化,并对其作了初步分析。全年共采集底栖海藻标本61属、78种。其中红藻34属44种;褐藻16属19种;绿藻9属14种;兰藻1属1种。[见检索表] 全年中不同方位生物量以东面最高,北面最低。  相似文献   

12.
黄岛油码头底栖海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黄岛油码头潮间带底栖海藻进行了年周期(1992.11—1993.9)的研究观察,分析了全年藻类的种群结构和季节变化,生物量变比,并于1993年1月和3月对该地水质进行了分析。全年共采集底栖海藻49属56种,其中绿藻类6属8种;褐藻类12属14种;红藻类31属34种。  相似文献   

13.
报道秦皇岛港区底栖海藻的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生物量及优势种类等。通过4次定性采样指出:4月和6月的种类数高于8月和10月,群落组成都以红藻类为优势。平均生物量分布以金山咀最高,灯塔最低,各采样点的优势种是新煤码头为绿藻类的孔石莼、肠浒苔和尾孢藻;灯塔为红藻类的珊瑚藻、鸭毛藻及绿藻类的孔石莼和刺松藻,金山咀为孔石莼、刺松藻、萱藻和蜈蚣藻。  相似文献   

14.
青岛市沿岸潮间带底栖海藻群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青岛市沿岸,包括栈桥、太平角、石老人三个旅游区的潮间带底栖海藻进行了连续两年的采集和观察,分析了1998年春季和1999年春季两年中不同地区藻类种群结构变化和生物量变化。其中,以太平角潮间带的生物量最高,栈桥潮间带的生物量最低。两年共采集底栖海藻用属58种,其中绿藻门6属11种,褐藻门9属11种,红藻门23属36种。  相似文献   

15.
嵊泗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海藻种类组成及区系特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嵊泗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海藻的种类组成及区系特点,共采得底栖海藻85种,隶属于54属,其中绿藻门7属14种,褐藻门14属22种,红藻门32属48种,蓝藻门1属1种,所有种类中,暖温性种类占绝对优势,其次为暖水性种类,冷温性和冷水性种类最少。  相似文献   

16.
对青岛市沿岸旅游区潮间带海水的营养状况和底栖 海藻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青岛沿岸潮间带海水无机氮、磷的含量较 高,呈富营养状态。调查海区共发现底栖海藻51种,其中有红藻30种、褐藻11种和绿藻10种 。  相似文献   

17.
对嵊泗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种类分布进行的研究表明,种类的水平分布主要受盐度及海岸开敞度的影响,从近岸到外海,随着盐度及海岸开敞度的增加,潮间带底栖生物的种类数呈增加的趋势。不同海区的优势种不同,近岸较屏蔽区以软体动物及甲壳动物占优势,外海开敞区以甲壳动物及藻类占优势,近外海较开敞区为一过渡区;种类的垂直分布主要受潮区及海岸开敞度的影响,各海区不同潮区生物种类数均为中潮区多于低潮区多于高潮区,高潮区基本上为滨螺分布带,中潮区为日本笠藤壶-藻类带,低潮区为藻类带;外海区种类的季节变化明显,近岸区种类季节变化小。所有物种中,以底栖海藻的季节变化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甜菜碱是一种氨基酸或亚氨基酸的衍生物。1984年Blunden等用生物检测法测定海藻中细胞激动素的水平时,偶然发现了甜菜碱这类和细胞激动素有类似活性的化合物。目前已在两百多种海藻中发现了18种甜菜碱及3类甜菜碱脂。海藻中甜菜碱的分布十分广泛且结构多样。由于甜菜碱对植物的生长有明显的生理响应,所以被看作是海藻中的一类活性物质。 我国具有丰富的海藻资源,但对海藻中甜菜碱及其类似物的研究还未开展过,本研究旨在对我国的一些大型经济海藻中的甜菜碱含量进行测定,为含量较高的海藻资源开发提供依据。同时还对海藻中这类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建立基本的方法,以便为其作为药物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开发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