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PC—1500袖珍机物探、化探程序汇编系地质矿产部物化探局组织有关单位汇编而成。经两年的生产实践证明,书中的程序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及较广的应用范围。全书分两册:上册为物探部分,定价5.00元;下册为化探部分,定价4.00元。本书特别适用于使用 PC—1500机的地质科技人员参考。电法勘探数值模拟技术  相似文献   

2.
浙江地矿局第五地质队何建林同志的绘制规则测网等值线程序已收入本刊编辑出版的《PC-1500机物探化探程序汇编》下册(化探分册)之中(见该书207~216页)。由于作者当时提供的源程序反差太小,达不到制版要求,迫于排印时间紧迫,编辑部临时决定由制版改为排版,致使造成校对错漏,影响该程序的使用。为满足用户的要求、充分发挥该程序的应用,经本刊编辑部决定重新制版并在本期第355~357页刊出该程序。借此谨向读者、用户表示歉意。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地质、物化探工作中进一步推广使用计算机技术,地质矿产部物化探局于82年底集中了武汉地院、物探所、二物、内蒙物探队、广东中心实验室、云南物探队、陕西物探队等十余个单位的有关人员,组织编辑了《Wang-2200、CS—3机程序汇编》一书。全书分四部分:一、重磁数据处理,二、化探数据处理,三、数据库管理,四、其他应用程序;共收入46篇程序(99个程序段):其中适用于Wang—2200机的BASIC语言程序71个,适用于CS—3机的FORTRAN语言程序28个。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质勘查技术院于1991年5月21日至23日在北京十三陵召开了第一次刊物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8个刊物(物探与化探、物探化探计算技术、物探化探专报文集、国土资源遥感、探矿工程—以下简称院办公开出版刊物,物探化探译丛、物探化探遥感文搞、探矿工程译丛—以下简称所办公开出版刊物)编辑部负责人,部分刊物的正副主编,各刊物挂靠单位(成都地院、物化探所、勘探所、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的领导,地质出版社主管成果、期刊的同志,总共22人。中国地质勘查技术院副总工程师宋宝春同志主持了会议,于毅院长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研制出几十部物探化探技术标准,为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地质工作中物探化探方法技术应用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物探化探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前提。本文通过对物探化探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对物探化探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基础及技术划分思路进行了探讨,为建立分类科学、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的物探化探标准体系奠定了基础。同时,对勘查技术领域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TI—59可编程序计算器在我国已有相当大的数量,为了充分发挥它在野外生产、科研、教学中的作用,本刊将择优选登该计算器的常用计算方法,物探、化探、物探测量方面的优化程序。  相似文献   

7.
本刊编辑部为在物探、化探工作中尽快推广PC—1500实用程序,决定开展软件交流业务,第一批已整理出的有: 一、重力勘探程序(程序说明16篇,磁带两盒),定价80.00元; 二、多元统计程序(程序说明11篇,磁带两盒),定价80.00元三、化探程序(程序说明13篇,磁带两盒),定价80.00 四、矿产统计预测程序(程序说明9篇,磁带一盒),定价60.00元五、甚低频法程序(程序说明5篇,磁带一盒),定价40.00元  相似文献   

8.
回顾与展望     
回顾与展望孙文珂(地矿部勘查技术司)《物探化探计算技术》已走过十五年的历程,这十五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十五年,也是物探、化探事业全面发展和技术快速进步的十五年。这十五年中物探、化探在区域和深部地质调查、矿产勘查、水文工程勘察等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地质成...  相似文献   

9.
第三届地质矿产部《物探与化探》编委会、第三届地质矿产部物探化探成果编委会、第四届《物探化探译丛》编委会、第二届《物探化探遥感地质文摘》编委会,于1991年10月14—16日在北京地矿部十三陵培训中心召开。  相似文献   

10.
正1办刊宗旨《物探与化探》是物探、化探技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物探、化探技术在地质找矿和国民经济建设、生产、科研和教学中的新方法、新技术、新经验、新产品、新进展、新应用、新成果等;会议简讯、书讯;从事物探、化探工作部门简介及其科技工作进展;物、化探领域科技发展态势,具有很强的  相似文献   

11.
何副部长三月十三日在部召开的电话会议上的报告中,除了具体地阐述了物探和化探在地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外,并强调指出“各级领导对物探、化探方法应特别加以重视,把物探、化探视为尖端技术,使它在最短时间内快速发展,应用到地质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所有地质技术干部,都必须认真学习物探、化探”。何副部长这一指示和号召,一方面说明了物探,化探是地质工作技术革新和技术  相似文献   

12.
《物探与化探》是有关物探与化探的综合性科技期刊 ,办刊宗旨是 :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方针 ,面向国民经济建设 ,促进物探化探科技进步、交流与推广 ;侧重应用 ,服务基层 ;学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 ,生产、科研和教学兼顾。本刊为双月刊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读者对象为从事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1 文稿内容1 )《物探与化探》所刊出的文章主要是物探、化探技术在地质找矿和国民经济建设 ,生产、科研和教学中的新方法、新技术、新经验、新产品、新进展、新应用、新成果等。2 )会议简讯、书讯。3)从事物…  相似文献   

13.
《物探与化探》本刊是物探化探专业的全国性期刊,主要刊登物探化探在地质找矿工作各个领域的应用成果,包括区域、深部、矿产、水文工程、城市、灾害地质的物探化探。内容涉及发展战略、勘查思路、方法技术、推断解释、异常查证与成功案例等,力求实用性强,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物探化探找矿思路与经验初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依据入选《中国矿床发现史·物探化探卷》中的900多个案例,统计了物探化探方法在各类矿床上的找矿效果和取得显著成果的矿种;初步总结了物探化探(侧重于寻找金属矿产方面)工作部署、异常解释思路(主要是定性解释)和异常查证3个环节在思路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15.
一冶金地质系统的化探工作是从一九五六年开始的.二十多年来,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广大化探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化探工作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化探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遍布各省物探大队及部分勘探队,并开始建立专业化探队.化探方法从单一的次生晕(金属量测量),发展到分散流(水化学)、原生晕等多种方法,并根据具体地质地理条件,逐步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可应用于普查、详查、勘探各个  相似文献   

16.
刘庆生  蔡以评 《福建地质》2000,19(3):161-174
福建物探、化探工作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近半个世纪以来,福建省地质工作者利用物探、化探、遥感等技术在区域地质,深部地质,矿产,水文、工程地质,环境,医学,农业地质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进一步提高福建省物探、化探、遥感等技术水平和扩大应用领域,对今后工作提出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安俊良 《物探与化探》1992,16(3):236-239
1991年 9月 24日至 10月 6日,笔者作为中国地矿部物探、化探、遥感考察团的成员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物探、化探、遥感工作进行了考察。作为中国物探、化探、遥感方面的综合考察团到朝鲜,这是第一次。考察团全面了解了朝鲜物  相似文献   

18.
地矿部物探化探科技情报网在各级领导和广大科技人员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情报员的共同努力,1991年共完成8项工作:1.地矿部1980—1989年科技成果应用转移情况调研(物探、化探、遥感、仪器、计算机在地质行业中应用部分),于1990年4月开始,1991年2月完成调研报告编写,3月通过专家评审和部成果登记,4月除报部有关领导外,还印发各省(区、市)地矿局(厅)总工程师、科技处、地矿处、木网各成员单位和为本报告提供咨询的47名专家。  相似文献   

19.
福建物探、化探工作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近半个世纪以来,福建省地质工作者利用物探、化探、遥感等技术在区域地质,深部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医学地质,农业地质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还存在一定差距。为进一步提高福建省物探、化探、遥感等技术水平和扩大应用领域,对今后工作提出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一)四十年我部物探、化探、遥感工作经历了早期创业(1952年到1958年夏)、成长壮大(1958年秋到1977年)和全面发展(1978年到1991年)三个阶段,建立了一支方法技术完备,基本能自我配套的队伍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和建设,物探、化探、遥感地质队伍已达到45 000人的规模.物探技术人员9 500多人,综合物化探大队38个;化探技术人员2 000人,专业化探大队4个,遥感地质1 600人,遥感中心和站(室)38个.勘查中常用的物探方法有六大类40种,常用化探方法有六类,遥感方法有三类.国际上常用的方法技术我们都在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