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基于TM/ETM+和MODIS的漓江流域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调查漓江流域近30 a来的生态环境变化,开展了基于TM/ETM+和MODIS遥感长、短周期结合的动态监测研究。通过对3期 Landsat-5/7 TM/ETM+遥感影像的信息提取、模式识别和实际调查,发现造成漓江上游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与漓江水源林遭人 为破坏、城市化扩展和水质污染等因素有关。通过对MODIS-NDVI和水体反射波谱分析,初步探明了流域区植被总量的季节变化规律 和漓江水体污染的遥感反射波谱特征,确定了水质遥感监测的最佳MODIS波段,得到了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城市扩展变化及河流水 质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2.
水体污染的遥感方法及在珠江广州河段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介绍了水体污染的遥感机理、方法,并探索在珠江广州河段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表明:随着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增加,水体的可见-近红外光谱反射率逐渐降低。经比较发现,先对图像数据进行对数变换、IHS变换和KL变换后再进行密度分割及图像分类,可以更好地区分和识别水体污染。采用这一方法,制成了广州地区水体污染时空分布卫星影像图,并结合地面实际分析和调查资料,初步总结了珠江广州段水体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污染变化趋势。通过对最新遥感数据的处理,结合区域或流域水污染的变化趋势和污染源研究,利用GIS技术建立区域或流域污染预警系统,为污染的宏观监测和研究以及水资源保护的决策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针对滇池水体污染问题,通过对滇池区域ETM+影像采用监督分类、混合像元分解等方法,得到水体的蓝藻污染、悬浮泥沙的全湖区相对丰度分布,从中确定高浓度区.达到对滇池水体监测的目的,以期对滇池水体污染进行监测、恢复区域生态脆弱区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四川北部地区既有岩浆岩、变质岩构成的前震旦系结晶变质基底,又有震旦纪以后的沉积盖层,岩石类型十分齐全。本文根据该区的120件岩(矿)石样品反射波谱测试结果,绘制了区内主要岩石类型典型波谱曲线,并对这些波谱曲线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了主要岩石类型的波谱特征,这些岩石波谱特征在西南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山东科技大学若干典型地物如植被、水体、岩石的波谱特征测定、波谱图像处理,获得了较详细的地物波谱数据。结合当前地物波谱的研究现状及成果,建立了一个便于查询山东科技大学地物波谱特性的数据库系统。同时研究了地物波谱的动态变化规律,为进一步遥感数据分类等应用提供基础数据,为学生进行遥感实验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基于MODIS数据的水体提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遥感图像各类地物的光谱和水体在中等分辨率的EOS/MODIS上的波谱特征的分析,论述了水体最为明显的波段组合,研究了如何从不同时期(枯水期、丰水期)的中等分辨率MODIS遥感影像提取水体的方法,并以武汉市梁子湖为例,对水体提取范围和精度进行比较和分析。实验表明:遥感图像经空间变换后再利用相同的方法提取的水体,更容易区分水体和阴影,产生的噪声也少,提取的水体范围更准确、计算的水域面积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际测量试验区的积水沉陷区水深值,了解水体光学特性随水深不同而引起的衰减特征变化,建立水深与光谱特性响应间的关系表达式,确定获取水深信息的最佳波谱范围;揭示了叶绿素、悬浮物质、CDOM等水体组分与水体光谱特征变化的关系,探讨因水体各主要组分变化而引起的水体光谱吸收光谱、散射光谱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利用Landsat ETM+和ASTER近红外波段数据进行了水体信息提取,然后利用知识规则对2种提取结果进行进一步分类,并分析了波谱分辨率的差异对水体信息提取结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基于Landsat ETM+数据的水体提取总体精度为82.4%,基于ASTER数据的水体信息提取结果总体精度为92.4%;在空间分辨率相同情况下,波谱分辨率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提高水体信息提取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遥感技术在农业立体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我国农业立体污染的客观现实,探讨遥感技术在农业立体污染监测中的应用。主要分析遥感技术在农区水体污染监测、土壤污染时空动态监测、农作物污染变异监测和农业气体污染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提出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建立综合农业立体污染空间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农业立体污染的时空动态模拟分析,为农业立体污染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石油类污染水体吸收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妙芬 《遥感学报》2010,14(1):140-156
石油类污染物主要以漂浮油、分散油、乳化油和分解油等形式存在于水体中,影响着水体的表观和固有光学特性。利用2008年5月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境内双台子河和绕阳河所测定的水色三要素吸收系数以及对应的水体组分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域内Ⅱ类水体水色三要素的吸收光谱特性;探讨了水体中由于石油类污染物的存在,黄色物质和色素吸收光谱的变化特征;采用差值法确定了水体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吸收系数。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无论是石油类污染水体还是非石油类污染水体,非色素颗粒物和黄色物质的吸收光谱都遵循e指数衰减规律,色素吸收光谱在440nm和675nm处有以叶绿素为主的典型的色素吸收峰,在490nm处有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峰;(2)对于石油类污染水体,在测定黄色物质和色素吸收系数时,由于包含了石油类污染物的作用,会增大黄色物质和色素的吸收系数;(3)石油类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和非色素颗粒物、黄色物质一样遵循e指数衰减规律,但三者的指数函数斜率有明显的差别,这为将三者区分开来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用卫星高光谱数据提取德兴铜矿区植被污染信息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在深入分析研究德兴铜矿矿区植被光谱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美国EO-1卫星Hyperion高光谱数据,通过反演表征植物生理状态的光谱特征参数(红边位置和最大吸收深度)变异,提取与污染相关的信息,获取了矿山植被污染生态效应概况,为矿山污染的诊断和监测提供新技术和知识支撑。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多星协同任务规划的重要性以及时空谱多星协同任务规划的优点,基于时间、空间和光谱协同观测约束优化模型,以金矿尾矿库污染、水资源污染和耕地荒漠化问题为例ꎬ分别在新疆伊犁河流域尾矿库区域、塔里木河流域和阿克苏区域随机生成观测任务,根据观测任务选取了多个成像卫星,通过仿真实验研究了基于启发式规则的贪婪算法、遗传算法、爬山算法对模型的求解效率和优化结果.验证了引入适宜度的必要性ꎬ以未观测点、任务适宜度、优先级、任务总价值为比较指标ꎬ综合分析和比较任务的总价值,验证了贪婪算法在本文模型中优于遗传算法和爬山算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TM影像数据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泊的水体污染往往伴随着富营养化现象,水体中叶绿素a、透明度、全磷、全氮、化学需氧量及五日生化需氧量等水质参数的相关性很强.前人的研究成果表明,由于存在事实上的强相关性,可以直接建立全磷、全氮的遥感反演模型.基于这样的技术思想,洪泽湖水体内的五日生化需氧量与全磷、全氮有较强的相关性,本研究应用TM遥感影像数据直接建立了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半经验估算模型.该模型简便易用,是建立水质参数反演模型的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4.
矿产资源的持续开采与加工利用使得矿区周边水资源受到的污染日趋严重,急需采用先进技术对水污染进行监测分析,遥感技术是水环境监测最为有效的技术之一。利用国产环境一号小卫星多光谱遥感影像数据,针对福建省龙岩市紫金山矿区不同时相的数据进行水质遥感监测。利用近红外单波段阈值分割法提取悬浮物浓度信息,基于矿区酸碱性水体光谱曲线特性采用342波段假彩色合成影像,采用SVM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判别矿区水体酸碱性以及分析水体受污染程度变化和污染源。结果表明,研究区汀江水体2008年呈现碱性,2010年呈现弱碱性,水质在研究时段内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在选矿厂与矿区附近的水体中仍含有大量重金属沉积物。  相似文献   

15.
采用Landsat TM数据分析了阿克苏河-塔里木河断面水质污染状况,通过波段的DN值和常规监测数据建立能反映水质状况的污染物监测模型.结果发现,将2000年常规监测数据代入模型后,与遥感数据的结果基本吻合;重建阿克苏河-塔里木河的连续水体污染变化曲线,得出污染物浓度随着远离上游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采用Landsat TM数据分析了阿克苏河—塔里木河断面水质污染状况,通过波段的DN值和常规监测数据建立能反映水质状况的 污染物监测模型。结果发现,将2000年常规监测数据代入模型后,与遥感数据的结果基本吻合| 重建阿克苏河—塔里木河的连续水体 污染变化曲线,得出污染物浓度随着远离上游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Upper Lake is the lifeline of Bhopal City, India for drinking and other water needs. In recent years, environmentalists have expressed their serious concern on deteriorating water quality of this lake. Conventional field sampling methods for monitoring lake water quality lack spati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pollution in the lake. It is desirable to have spati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lake for better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remote sensing data from IRS-1C LISS III have been integrated into a GIS environment to analyse and create a pollution zone map of the Upper Lake.

Spectral reflectanc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find the suitability of wavelengths for determining 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 (chl‐a), suspended solid concentration (SSC) and secchi depth (SD). Empirical models relating spectral reflectance and chl‐a, SSC and SD were developed using least squar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se models were found valid on unused samples. Chl‐a, SSC and SD distribution maps were generated using proposed models and were incorporated as datalayers in the GIS for further analysis of pollution zones. The spatial information of pollution offered by the pollution zone map could delineate regions of lake having high pollution load. The methodology employed in this work can be used for regular monitoring of the pollution in surface water bodies and serve the data needs for better management of the water quality.  相似文献   

18.
岳永胜  罗志远  姬霖 《测绘通报》2022,(12):136-140
目前,国内外对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修复成效监测缺少一套完整的监测指标体系。为推动矿山生态修复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从矿山生态修复监测的基本内容、监测指标选取等方面开展研究,从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表环境、地质环境、生态修复综合效益5个方面,构建了一套科学评价矿山生态修复成效的监测指标体系。将指标体系应用于陕西省神木市某煤矿的生态修复监测,并采用GIS分析和样本监测等手段进行验证,评价矿山生态修复的整体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环境各指标中,反映土壤物理性质的土层厚度指标较好;地表水质污染较少,基本没有微生物和有机物污染,水质偏碱性,与矿区内土壤一致偏碱性;植被覆盖和生境质量指数较好;矿山生态修复区域的沉降区域比例较小;矿山生态修复的综合效益指标表现不佳。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山东省招远市台上金矿区与背景区赤松林的植物地球化学特征、赤松生长状况和光谱反射率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赤松对Au,Ag,Cu,Pb等金属元素均呈强积累,赤松针叶中的Au、Ag元素含量金矿区值和背景区值之比分别可达6和18。重金属的过量吸收使金矿区赤松的生长状况变差,针叶内叶绿素含量减少,反射光谱特征明显变化。金矿区与背景区对比,赤松的红界蓝移幅度可达8—12nm。随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加重,近红外肩反射率值、叶绿素反射峰值与叶绿素吸收峰值之差均呈下降趋势,一阶导数谱710nm附近平顶斜率由正值变为负值,逐渐变小。反射光谱的这种变化规律可用以遥感探查赤松林下重金属矿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