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9 毫秒
1.
《四川地质学报》2022,(Z1):116-120
常见的顶管施工的工作井一般井深为3~20m,本工程系河底超深工作井的顶管,工作井井深为68m,直径仅为3m,首先需要在超深工作井竖井底部扩大改造工作井施工;还要解决顶管设备、物资、管道等的提升吊装运输难题;施工的关键是防止顶管机旋转和全方位定向纠偏的技术课题,其难度和风险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2.
曾涛 《探矿工程》2016,43(7):52-58
焦页60-5HF井是处于焦石坝构造东南翼的一口页岩气水平井,该井设计井深5290 m,井斜69.30°,垂深3945.04 m,闭合位移2513.99 m。在实际施工中为确保水平段在储层中延伸,经多次调整后,最终完钻井深5235.00 m,井斜81.8°,垂深3820.56 m,水平位移2509.53 m,水平段长1775.00 m,为重庆涪陵工区垂深最深的一口水平井。实际施工中为保证井眼轨迹在储层中穿行,克服了井下工具抗高温、水平段摩阻大、定向托压、井眼轨迹防碰等诸多问题,成功完成了该井的施工任务,为该地区施工超深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CSDP-02井是中国东部海区科学钻探工程2井,该井采用五开结构,完井井径98 mm,完井井深2843.18 m,历时504 d,创造了海洋科学钻探全取心井深世界纪录。本文介绍了该井的施工过程,对该井的钻进时间、钻探效率和回次进尺长度进行了系统的统计与分析。通过分析,对影响海上深部科学钻探效率的海况、后勤保障等因素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为提高海上深孔钻探施工效率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杨转运 《探矿工程》2008,35(11):71-73
在顶管施工中,千斤顶的支座需要巨大的反力支持,这些反力是由工作井的侧壁以及壁后土体提供的。对于超浅层顶管工作井,由于侧壁后土体高差小,提供的反力有限,这就成为超浅层顶管工作井设计施工的一个难点。以实际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超浅层顶管工作井施工工艺,其中包括预注浆加固、环梁施工方法以及逆作法的施工要点等。  相似文献   

5.
天津东丽湖CGSD-01井为地热勘探井,设计井深4000 m,完钻井深4051.68 m。为最大程度清理钻井过程中对含水层的堵塞,本井采用了焦磷酸钠洗井、压缩空气洗井和酸化洗井3种工艺方法联合洗井,并先后进行2次抽水试验。联合抽水试验表明多工艺联合洗井效果理想。本文主要阐述了CGSD-01井洗井及抽水试验实施工艺,以期为今后同类研究及施工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探查容城地热田地热资源,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雄安新区部署了地热勘探井D15井。D15井设计井深3000 m,完钻井深3111.58 m。钻探目的是为揭露容城凸起北部斜坡带地层发育情况,服务于新区地热开发规划。本文介绍了D15井的井区及地质状况、钻探施工情况;总结了取得的钻探成果,包括完成的钻探施工任务和施工质量;提炼出水热型地热井钻井液技术,优选取心工具,以及获取了岩心等实物资料;实施射孔作业完成了目的层抽水试验,获取的地层水温、水量等参数,为雄安新区地热资源调查评价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7.
矿山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导致井筒、巷道破坏,人员被困井下时,通过安全、高效地构建救援通道是最有效的救援方式。救援通道包括井下、地面2种形式,井下具备施工条件时,构建穿过坍塌段的大直径救援通道,是最直接的方式;井下不具备施工条件或易发生次生灾害时,则需先在地面快速、精准钻进小直径搜救孔,确定井下被困人员位置及身体状况,并及时输送给养,再构建大直径救援井,采用专用救援提升装备保障被困人员升井脱困。研究涵盖机械工程、钻井工程、电气工程、软件工程、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动力学、先进控制技术等多学科多领域,将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研究、型式试验、工程示范相结合,以“救援通道构建装备研制—生命保障通道构建技术开发—大直径救援通道构建技术开发—地面提升救援装备开发—技术与装备集成及工程试验”为主线,开发钻孔救援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了3套应急救援集成装备,ZMK5550TZJF50/120型救援车载钻机最大提升力1 200 kN、最大转矩50 000 N·m,开发了钻机与配套机具的一体化集中控制系统,单根起下钻效率小于3 min/根;XZJ5240JQZ30型救援提升车开发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通信监测控制系统,提升系统最大救援深度848 m;ZDG1500型井下大直径顶管机直径1 630 mm,最大顶推力8 541.2 kN。开发了复杂地层生命保障孔快速、精准钻进技术,地面大直径救援井精准、安全、高效钻进及透巷技术,井下大断面救援通道顶管快速施工技术3项矿山应急救援通道构建技术。在宁夏宁煤梅花井矿开展了国内首次生命保障孔及大直径救援井施工、救援提升的集成研究和工程示范,完成井径215.9 mm、井深670.5 m生命保障孔,用时46.83 h,井底水平位移偏移0.27 m,满足72 h黄金救援时间内成孔要求;完成井径830 mm、井深654.1 m救援井,井底水平位移0.19 m,介质溃入井下约7.5 m3,并在救援井内成功进行了救援提升技术与装备试验。在广东省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碎石场开展了顶管钻进工程模拟坍塌条件下的试验,施工长度102.5 m,日进尺43.92 m,顶进误差0.35 m。相关成果在湖南源江山煤矿、山东栖霞金矿、新疆丰源煤矿等5次矿山灾害应急救援中进行了应用。开发的3项救援通道施工技术及3套救援装备,构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矿山井上井下联合救援技术与装备体系,可满足600 m深度的矿山应急救援需求,为我国矿山灾害救援提供技术装备支撑。   相似文献   

8.
熊军 《探矿工程》2008,35(6):37-40
欠平衡钻井技术是准确发现和评价油气资源的方法之一,尤其适合评价和开发低压低渗油气层。介绍了梨深1井四开井段实施欠平衡钻井技术的详细情况。该井四开钻井液密度0.90~1.05 g/cm3,使钻井液液柱压力低于地层压力,地层大量气体侵入井筒,进一步增大井底欠压差。自井深3582.5 m后一直维持点火钻进,为后续井钻井施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山东单县煤田陈蛮庄煤矿松散层厚度为527.5m,预注浆段井深为750.-758.40m,预计涌水量为26m^3/h,为有效治理工作面水害,确保井筒的安全施工和进度质量,根据基岩段围岩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设计了10个预注浆孔,注浆段混凝土材料由C40变为C70,确定含水层预注浆的止浆垫厚度为10m,预留岩帽厚度为4.5m。在注浆时采取高压分段注浆的方法,结果使主井涌水量减少到2.4m^3/h,效果显著。通过此次注浆,总结出了"探、注、堵"等一套深立井基岩含水层综合注浆堵水施工技术,对深立井井筒工作面探水预注浆和安全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页岩气调查井荥地1井设计井深1600 m,钻探施工过程中发现多个高应力涌水破碎带,最大涌水量达135 m3/h,井口压力达2.5 MPa;并且地层水中溶解有硫化氢,从涌水中挥发出来的硫化氢气体最大含量达100 ppm;水温较高,在1300 m处涌水温度达到50 ℃;这些问题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并增加了安全风险。针对以上问题,介绍了钻井过程中所采取的注水泥浆堵水技术、高密度钻井液平衡钻进技术、多级套管固井技术,并总结了每种技术的特点,为川西南地区以后的页岩气调查井钻探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英传 《探矿工程》2020,47(9):21-26
新疆三塘湖盆地油页岩(页岩气)三页1井设计井深1750 m,要求全井取心。钻进过程中存在缩径、坍塌等复杂井内情况及冬季施工困难等问题。通过采取聚合物成膜泥浆体系、改进取心钻具等工艺技术以及针对性的施工管理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深孔钻井技术难题。为该区域油气资源调查评价提供了高质量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2.
米合江  张飞 《探矿工程》2015,42(11):25-30
准页2井是新疆国土资源系统首批施工的页岩气调查井之一。该井设计井深1700 m,实际完钻井深1617.18 m,取心井段岩心采取率达到100%,工程质量完全满足地质要求。该井出气情况良好,钻井施工技术较为成功。从钻井设备的选择依据,井身结构,取心钻具、钻头的选择使用情况,钻进技术参数,钻井液的使用情况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准页2井的钻井施工技术。同时,对施工中存在的技术和安全施工的问题进行了必要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嘉兴市污水处理顶管工程中高位沉井(沉井深38.9m)的施工方法,重点讨论了沉井分段下沉施工和沉井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及偏差处理措施,水力吸泥设备、触变泥浆助沉等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保证尾矿坝加高工程的顺利实施,采用虹吸排渗系统来降低坝体内部的浸润线高度。以马兰庄铁矿尾矿库为例,对尾矿库工程中虹吸排渗系统的组成和尾矿砂中虹吸井的施工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虹吸井设置在初期坝上游附近,相对下游高差为8m。虹吸井深12~16m,直径550mm,相邻井点的间距均为6m。虹吸管为DN57型PVC软管。现场完成了14口虹吸井,并进行了13组双井抽水试验和一组单井抽水试验。其结果表明,采用清水冲击钻进方法施工的虹吸井成井质量较好。虹吸井的涌水量可达147m^3/d。虹吸系统在井内水深小于6.5m时可自动工作。监测结果表明,在虹吸系统投入使用后,坝体地下水位埋深普遍在坡面7m以下。虹吸系统自行启动性能较强,降水效果明显,完全可以适应加高工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刘文兵 《探矿工程》2011,38(12):27-31
DP6井是华北分公司在大牛地气田布置的一口长水平段水平井。该井设计造斜点井深2510.00 m,在φ311.15 mm井眼内以平均4.85°/30 m的增斜率增斜钻进至A靶点,增斜钻进至井深3033.05 m时钻穿目的层至下部煤层。为了实现钻井目标,避免煤层坍塌的风险,决定采取上调靶点垂深、填井侧钻的补救处理措施。文章结合老井眼实钻轨迹情况,对侧钻工艺、侧钻点的选择、侧钻井眼轨迹调整、高井斜侧钻技术难点及采取的相应技术措施等进行了分析,对侧钻钻具组合、侧钻施工情况等进行了介绍。该井的成功侧钻为以后同类大井眼侧钻提供了现场经验。  相似文献   

16.
顺北油田是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油田接替区域,顺北油田是目前国内最深的油气藏,地层温度、压力高,很多地方奥陶系桑塔木组含有辉绿岩,受辉绿岩影响,不得不用超深小井眼中短半径水平井钻井。以顺北14H井为例,该井面临托压、温度高而仪器配套难、轨迹难以控制等难题。针对顺北14H井难题进行分析,形成了相应的技术对策,顺北14H井采取这些对策成功钻至目标地层,获得了良好的油气发现。顺北14H井采用φ120.65 mm小井眼钻井,完钻井深8049.50 m,创造了φ120.65 mm小井眼水平井井深最深纪录。顺北14H井的成功完井,为超深小井眼水平井钻井的施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进展正常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是通过施工 50 0 0m科学钻孔来获取地球深部信息 ,进行地学研究。科钻一井于 2 0 0 1年 8月 4日在江苏省东海县开钻以来 ,到 2 0 0 3年 10月 3日 ,井深钻至 3 665 2 8m ,井斜角7 7°  相似文献   

18.
李鸿举 《探矿工程》1989,(4):61-封4
一、前言根据美、西德等三国高温岩体热能联合第二阶段开发计划,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洛丝·阿拉莫斯研究所对280—320℃的高温花岗岩体进行了三口深井钻探,并向井内注水作岩层压裂实验,置换抽取热能。深井钻探从1979年4月开始,至1984年6月结束。整个试验是成功的。施工区地表750m以下为坚硬致密晶质花岗岩和变质岩体。EE-2井终孔深4660m(垂深4391m),岩盘温度约320℃。EE-3与EE-2井间距50m,井深  相似文献   

19.
杨风良 《中国煤田地质》2006,18(4):71-72,75
陕北两水平对接采卤井,对接靶点垂深2541.42m,水平距离365.89m,设计造斜点垂深2328m,造斜率25~30°/100m。垂直井深达2311.5m时,井斜1.08°,偏距5.69m,远离靶区,据此根据造斜钻具性能,造斜点改为2311.5m。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质调查局网消息,2004年12月21日14时16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钻进到井深5000m,这意味着这一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的原定钻井工程目标已经达到。由于科钻一井的施工计划最近稍微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完钻井深被定为5100m,因此目前钻井施工仍在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