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部分学术计划1996年8月4日—14日将在北京召开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大会主题学术报告将着重于大陆地质研究的新进展,全球地质环境的变化与保护,21世纪能源和矿产资源似及地质科学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大会专题讨论会中与地层...  相似文献   

2.
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学术活动侧记张之一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学术计划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地质大会是一个国际性学术组织。在整个国际地质大会118年的历史中(它始于1878年),第30届是首次在中国召开。这标志着今后地学活动的重心已逐渐向亚洲转移,尤其中国大陆...  相似文献   

3.
《地质论评》1994,40(3):284-287
1 岩溶开发利用学术讨论会(岩溶水文地质、岩溶工程地质、岩溶区农田水利及岩溶探测技术方法等为30届国际地质大会遴选优秀论文),约100人。会期:1994年11月下旬(5—6天)。地点:昆明(铁二院岩土工程公司,地矿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承办,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 2 大陆构造学术讨论会——迎接30届国际地质大会  相似文献   

4.
从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看大陆构造研究动向李德威(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以大陆地质为主题的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半数大会主题报告阐述大陆构造与动力学问题,有关大陆构造的专题达40多个,内容涉及大陆构造研究的前沿领域和诸多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国际地质大会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盛大的国际学术会议之一。第三十届地质大会的学术活动方案将突出地球科学前沿,突出当前研究热点,突出中国地质特色。大会将,总结本世纪以来地球科学的主要成果,特别是地球科学发展对社会经济和人类文明的重大推动作用,对下世纪地学发展作出展望;大会还将结合中国地质构造特征,重点讨论大陆地质及其有关的地质构造、能源和矿产资源、环境保护、地质减灾及其它们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大会学术活动将按主题学术报告、专题讨论会、学科讨论会、展示学术讨论会、专题研究斑和短期讲座等形式进行组织。  相似文献   

6.
第29届国际地质学大会理事会于1992年8月24日在日本京都作出决议,第30届国际地质学大会将于1996年在中国北京召开。第30届国际地质学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大陆地质学”,主要内容包括:与大陆有关的构造地质、矿产资源、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预防,以及它们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等。大陆是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场所;大陆地质是当今地球科学的前沿,是解决全球地质问题的关键。因此,关于大陆地质的探讨与交流,对地球料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第30届国际地质学大会学术交流的初步设想是:交流内容按学科编排;主要考虑传统学  相似文献   

7.
<正> 1991年9月22日至27日,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了第12届国际石炭纪—二叠纪地层和地质大会。来自21个国家的2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我国武衡、杨遵仪、金玉玕、杨基端、李文恒、尚冠雄、关世桥等8人参加。第11届大会主席武衡在国际常设委员会会议上宣布大会准备就绪,郑重地向本届大会主席S.Archangelsky博士移交工作。金玉玕代表第11届大会中国学术委员会主席杨敬之在开幕式上致开幕词。 这次大会是60多年来第一次在南半球举行国际石炭纪—二叠纪地层和地质大会,冈瓦纳大陆,尤其是南美洲晚古生代地层和地质成为大会的中心议题之一。近30年来,南美古生物学者和地质学者在  相似文献   

8.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 IGCP- 44 0项目华南野外专题讨论会”于 2 0 0 3年 1 0月 9日~ 1 8日举行 ,讨论会的主题是华南的前寒武纪地质以及 Rodinia大陆的拼合与裂解 ,涵盖了与 Rodinia大陆拼合与裂解有关的各个方面 ,包括拼合与裂解的定年、Ro-dinia大陆拼合的造山运动、Rodinia大陆的轮廓、地幔柱、超级地幔柱与 Rodinia大陆的裂解机制、大陆裂谷与全球关系等。另外 ,由 IGCP- 44 0项目和 CGS项目编制的区域以及全球构造图也在大会上展示和讨论。提交大会交流的论文有 36篇 ,参加会议的国内外代表将近 5 0人。国外学者来自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9.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430大陆动力学“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有关的地幔流和岩石圈变形模型”2004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4年5月23—25日在昆明召开,会后26—31日对云南哀牢山蛇绿岩、红河断裂、剑川一带新生代富碱斑岩、北衙金矿、丽江虎跳峡新构造、丽江附近峨嵋山玄武岩等进行了野外地质考察,并参观了滇西地震试验场。来自中国、美国、越南、加拿大、罗马尼亚、法国、日本等7个国家的7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48份摘要,大会报告30个,其中13个为特邀报告,展讲17个。与会代表围绕此次会议的主题“印度-亚洲板块碰撞的动力学、有关的岩石…  相似文献   

10.
吴淦田  张达等 《地质论评》2001,47(4):446-447432
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于2000年8月6日至17日在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召开。与以往国际地质大会一样,构造地质学的研讨是大会讨论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次大会在一般学科讨论中以构造地质学为专题进行了4个方面的讨论。它们是岩石变形机制、大陆地区的伸展构造、岩石圈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11.
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筹备工作报道──第30届国际地质学术计划委员会成立和第一次委员会会议1995年1月11日~12日在北京回龙观宾馆召开了成立大会和第一次学术计划委员会会议,会议出席代表70余人。会议由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秘书长、地矿部副部长张宏仁作...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地质学会、国科联岩石圈委员会中国委员会、湖北省石油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以及中国地质大学等六单位发起筹备的“大陆构造及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于1989年11月20日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正式开幕.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80多个单位,共198人,其中有马杏垣等知名学者.会议收到论文摘要262篇,已汇编成册.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前一阶段在室内进行报告交流,后一阶段到野外进行现场考察.11月20~21日大会报告,22~23日分为四个分会报告.四个分会场各以一个议题为中心:造山带及区域构造、沉积盆地及能源资源、断裂构造及控矿构造、地球物理与深部构造.会议传达了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与大陆构造有关的学术报告和研究动向,包括从板状构造到大陆构造、造山带、变形构造动力学研究进展、大陆岩浆活动等等.  相似文献   

13.
于又华 《地质与资源》1997,6(2):140-143
从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主题看地学的发展动向于又华(中科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1996年8月4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的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是20世纪国际地学辉煌成就的检阅,更是我国建国以来地学成就的全面展示.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主题是大陆地质.大会筛选的4...  相似文献   

14.
《地质力学学报》2005,11(2):163-163
为了交流青藏高原地质调查与研究成果,活跃学术气氛,促进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与地质力学学科发展,根据中国地质学会学术活动相关计划,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发起,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承办“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学术讨论会将于2005年11月20~24日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5.
《大陆层控构造导论》即将问世由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李扬鉴、张星亮、陈延成撰写,地质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大陆层控构造导论》将于1996年6月正式出版发行。”本书针对大陆地质构造这一当今地质科学中心议题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经过作者多年来的创造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届大会于84年8月4—14日在莫斯科召开。参加这次大会的国家有106个,代表5500余人,我国代表团约80人。主要会场设在莫斯科大学,开幕式与闭幕式在克里姆林官举行。大会收到论文共4821篇,在大会与分组会上报告的约2500篇。大会还举办了地质旅行、地质展览、地质电影会与各种专门性学术讨论会。许多国际性地质组织也借此机会,召开了120多个小型会议。因此,这次大会既是交流四年来地球科学成果的会议,又是名目繁多的工作性会  相似文献   

17.
20 0 1年中国西部重大工程与环境地质学术讨论会于 10月 11日上午开幕 ,国土资源部和四川省有关领导参加了开幕式 ,与会代表共 2 2 0多人。会上王思敬院士代表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给张咸恭教授等 10 1人颁发IAEG会员证书。开幕式结束后王院士作了‘中国大陆地圈动力学系统与工程建设的地质环境’报告 ,刘广润院士作了有关环境地质问题报告。报告引起与会代表的反响。下午开始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做大会学术报告 :1.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2 .地壳稳定性评价与活动性断裂的工程效应分析3.高坝建设中的工程地质问题4.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为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的学术总结。作者在分析大会文集,参加学术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国内工程地质研究所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与进步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地质论评》1999,45(3):231
序号l 会议名称和会议内容 i人数f时间 f天数l地点 i 承办单位 f主办单位及合办单位。1 3应用数字出版系统制图学术交流会:交流经验,促进国产数字出版系统的发展和提高全国1二程物探学术研讨会:重点城市地区的建设、大江大河沿岸防灾减灾工程物探华北克拉通及邻区前寒武纪地质与元古代超大陆再造:地球早期历史与演化。大陆动力学,深部陆壳构造作用及超大陆对比等中国前寒武纪及早古生代地层讨论会:讨论年代地层、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及层序地层问题黄河断流及其对黄河下游地质环境的影响研讨会:黄河断流原因、变化趋势及下游地质环境等宝玉石…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地科联岩石圈委员会中国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大陆构造和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1月20—25日在武汉召开。会后对大别山造山带进行了路线地质考察。会议由73个单位195名代表组成,会议期间100多位同志做了报告,介绍了28届国际地质大会概况,支流了造山带构造研究动向、变形构造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以及沉积盆地的构造演化。大家很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