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介绍清理后的一个地层单位--龙潭组.江苏地层清理项目组以现代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经3年多工作,搜集了江苏近100年来大量新太古代至第三纪地层资料.以岩石地层为主与生物、年代地层等进行多重划分对比研究,从近300个地层单位名称中,经清理筛选确定采用105个岩石地层单位和4个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重编了地层表,并建立了地层库,使江苏地层划分由统一划分发展到多重划分阶段.  相似文献   

2.
胡世忠 《江苏地质》1999,23(4):225-228
介绍清理后的一个地层单位———龙潭组。江苏地层清理项目组以现代地层学理论为指导 ,经 3年多工作 ,搜集了江苏近 10 0年来大量新太古代至第三纪地层资料。以岩石地层为主与生物、年代地层等进行多重划分对比研究 ,从近 3 0 0个地层单位名称中 ,经清理筛选确定采用 10 5个岩石地层单位和 4个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 ,重编了地层表 ,并建立了地层库 ,使江苏地层划分由统一划分发展到多重划分阶段。  相似文献   

3.
孙存礼 《江西地质》1998,12(2):101-108
《江西省岩石地层》是地矿部“八五”项目《全国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的子课题。项目组以现代地层学———地层多重划分的理论为指导,以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为依据,对江西近百年来的大量地层资料及400多个地层名称,进行了全面清理。经筛选,最终共确定江西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名称219个(含引用外省的少量岩石地层名称),其中群级单位20个、组级181个、段级18个,包括新建岩石地层单位15个。  相似文献   

4.
江苏区域地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概述了江苏的地层分区,区域地层发育状况及江苏岩石地层单位的研究和划分,简要论述了“八五”项目“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及近年地层研究取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贵州寒武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恭正 《贵州地质》1996,13(2):115-128
通过对贵州寒武纪地层的清理,现保留22个岩石地层单位(组),44个生物地层单位和继续沿用13个年代地层单位。本文着重对22个岩石地层单位的命名、涵义和顶、底界线及层型剖面地点进行了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各个组的涵义。此外,分区列述了生物地层单位,将扬子区划分为19个生物地层单位,过渡区划分为18个生物地层单位,江南区(中、上寒武统)划分为7个生物地层单位。在沿用我国所通用的年代地层单位中包括3个统和10个阶。经过进一步的清理,基本上理顺了贵州寒武纪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的关系,并进行了对比(详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6.
陈中强 《地层学杂志》1995,19(4):274-281
层序是层序地层学常用的且最重要的地层单位,它既是以客观不整合面为界面的岩石地层单位,又是有严格时间属性的年代地层单位,具岩石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的两重性,它具横向可预测、全盆地统一及时限短等特性。与传统的地层单位有严格的区别,克服了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在划分与对比地层时的缺点,提高了地层划分与对比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在进行岩石地层划分时,有必要进行不整合界限地层单位的划分。不整合界限地层单位是顶底以不整合界面为限,而由有关联的若干个基本岩石地层单位──组(群)组成的组合。和岩石地层单位一样,是自然界存在的客观实体。初步建议华北地区划分为8个不整合界限地层单位:桑干河序列、五台山序列、滹沱河序列、秦幽序列、冀鲁序列、三晋序列、燕辽序列、河海序列。不整合界限地层单位的划分、确立,是进行地层格架分析、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前提,有利于以岩石地层单位(即以不整合界限地层单位)编制小比例尺地质图。  相似文献   

8.
许鸿基 《江苏地质》2000,24(1):63-64
为便于学习和运用岩石地层有关理论知识 ,现将有关岩石地层若干概念摘录简介于下。1 岩石地层概念根据岩石体岩性或岩相特征来进行地层划分 ,并将其划分为能反映岩性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单位 ,亦即根据岩石不同特征和属性分别建立不同类型的地层单位。2 岩石地层分类岩石地层单位分 2种 :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和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2 .1 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符合地层指南关于岩石地层划分和单位定义的规定 ,并按命名程序给予命名的岩石地层单位。它可分正常岩石地层单位和非正常岩石地层单位。2 .1.1 正常岩石地层单位 正常岩石地层单位的形成 ,…  相似文献   

9.
交有对本区三叠纪地层作了大量地层古生物研究工作先后创名2群23组共25个地层单位。作者综合研究该区三叠纪岩石、岩相、古生物化石等资料后发现:1.岩石地层属稳定的大陆架沉积,可划分为岩性稳定连续、界线清楚的三套穿时地层体即三个岩石地层单位:下部土隆群,中部曲龙共巴组和上部德日荣组。2.生物群属典型特提斯动物群,化石丰富,属种繁多,尤以菊石,双壳,腕足类及牙形刺最丰富。  相似文献   

10.
20122014年,笔者参加了新疆西昆仑神仙湾地区1∶5万区调,以岩石地层单位为基本填图单位,测制了系统地层剖面,收集了区内地层的岩性岩相、岩石组合、变形变质、接触关系及空间变化等资料,采获了大量古生物化石,通过综合研究,结合1:25万区调资料,对岩层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为主的多重地层进行了划分,重新厘定了研究区综合地层序列,共建立组级岩石地层单位18个、段级岩石地层单位8个,其中新建组9个;首次在该区划分出22个生物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划分到系和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重地层对比研究,极大地提高了该区域的地质研究程度。  相似文献   

11.
关于龙爪沟群地层单位名称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修订版 )为依据 ,以地层单位命名的一般规定为准绳 ,以地层单位命名的优先权为法则 ,对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中生代晚期海陆交互相地层龙爪沟群组级岩石地层单位名称的正确使用问题 ,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龙爪沟群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三个组 ,组名应为东胜村组、裴德组及云山组 ,其他的所有名称均应被视为前三组的后出同义名 ,并停止使用 ,以免造成不应有的混乱。东胜村组与鸡西群下部的滴道组不能完全对比。  相似文献   

12.
浙西松木坞群的解体—同位素定年的证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伯根  唐红峰 《地质论评》1995,41(5):457-462
松木坞群是浙西前晨旦纪重要地层单元,其上部主要为玄武岩-流纹岩组合,中、上部主要为灰紫色、灰绿色滨海砂屑岩。现对其上部酸性火山岩中的单颗粒锆石测得U-Pb同位素年龄值827Ma和809Ma,由此确定它相当于杭州萧山地区的上墅组火山-沉积岩单元。  相似文献   

13.
甘肃的侏罗系(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甘肃省侏罗系生物群特征及生物区别3.1芨芨沟组生物群特征及地质时代芨芨沟组所产化石主要为植物,但各地不同。靖远盆地的芨芨沟组所获化石较多,以蕨类为主,共10属12种以上:银杏5属7种,松柏类4属8种,分类不明者1属1种,繁殖器官4属4种。其属种名单...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的白垩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宋杰己 《甘肃地质》1993,(Z1):1-49,134
依据地层区划分原则,将省内白垩系划分为北山、走廊、潮水、祁连、兰州、陇东、西秦岭区7个地层区和酒泉、武威、六盘山、陕甘宁盆地4个地层分区;分别建立了老树窝群、新民堡群、庙沟群、河口群、志丹群、六盘山群、东河群、金刚泉群、马莲沟群、民和组10个群级岩石地层单位;详述了各建群、组的代表剖面;以“热河动物群”、茹福德蕨-拟金粉蕨植物群存在的最低层位的新民堡群、志丹群及与其相当地层的底界,确立为白垩系的底界。以含具冠女星介生物组合的民和组的顶界为白垩系的顶界;按地层区总结了生物组合特征,并与国内外有关生物组合进行了对比,以此确定了省内白垩系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张守信 《第四纪研究》2000,20(2):206-210
中国东部是否存在第四纪冰川作用之争论,自从李四光1934年提出该学说以来已经持续达65年之久,迄今尚未终结。本文认为冰川时间单位实际上只是一个地质时(geochron)。由于冰川是缓慢前进和后退的,因而冰期和间冰期的时间值从北向南随地而异,其界线是穿时的。通常承认冰期是一个单位,但不是时间岩石单位。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学说存在不肯定性暴露了气候地层划分和冰川地层单位命名的脆弱性。作者建议使用术语“杂砾岩”来取代“冰碛层”一词。  相似文献   

16.
甘肃的第四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全面系统分析、整理第四纪地层资料基础上,以岩石地层为基础,以古地磁、14C、热释光测年资料为依据,以化石资料为参考,对更新统及全新统进行了岩石地层、磁性地层单位的对比和划分;重新厘定了一些地层单位的名称和含义;统一了各地层区的地层系统;建立并进一步完善了甘肃第四纪地层层序。确定了兰州、陇西及陇东地区黄土的开始沉积时间。对甘肃第四系的动物群及新构造运动的特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郝杰  王凯怡 《地质科学》1995,30(2):183-189
根据造山带地层学地层划分原则,“龙泉关群”可划分为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层单元:其一是“龙泉关构造岩层”,为构造地层单元;其二是“跑泉厂变沉积岩组”,属经典地层单元。前者经历了至少两期变形、变质作用,保留着走向近SN和近EW两组矿物拉伸线理以及角闪岩相和角闪岩相→绿片岩相退变质特征;后者仅发育有一组走向近SN矿物拉伸线理和一期绿片岩相变质作用。这表明:(1)“龙泉关群”实际上包含着两个世代不同的地层单元,应予解体。其中,“龙泉关构造岩层”形成于晚太古代末期,属于“阜平古陆块”刚性基底一部分;“跑泉厂变沉积岩组”的地层层位相当于“五台群”,是“阜平古陆块”西北陆缘带沉积,时代归属早元古代早、中期。(2)“龙泉关群”不是由一个统一的应力场同时形成的一套构造岩,因而不应将其作为一个大型韧性剪切带。(3)“龙泉关群”构成五台碰撞造山带前陆地区的活化基底和活化盖层两个大地构造相。“龙泉关群”的解体及其地层时代的重新厘定支持“板峪口组应归属滹沱群一部分”和“铁堡运动即为五台运动”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北京平原地区第四纪地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平原地处山前冲洪积扇分布区,区内湖泊密布,河流纵横,沉积环境多样。由于第四系三维结构的复杂性,对第四系进行地层划分有一定的难度。前人根据不同的资料对北京平原第四系进行过地层划分,建立了泥河湾组、周口店组、马兰组等多个岩石地层单位。这些地层单位主要是依据沉积凹陷钻孔岩心中的孢粉、有孔虫、介形虫等化石和少量的古地磁数据划分的,实际上仍是年代地层单位。由于这些地层单位划分依据不统一,识别标志不清晰,因此难以得到广泛的共识。近十余年来,随着资料的积累和对第四系三维结构的认识提高,特别是古地磁测年技术的普及,为北京平原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奠定了基础。本文依据40余个钻孔的古地磁测试数据,初步厘定了下更新统底界、中更新统底界、上更新统底界3个等时面。依据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钻孔、考古发掘和泥炭调查等资料编绘了平原区全新统等厚度图。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韶山地区三条地层剖面的实测和研究,笔者认为震旦纪韶山地区为一浅海环境,一直直接接受沉积。其层序,岩性岩相特征均可与湘潭锰矿地区震旦系对比。前人所述的“上震旦统留茶坡组不整合超覆于板溪群上的现象”并不存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