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钛铁矿中二氧化硅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玉曼 《岩矿测试》2008,27(2):123-126
对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钛铁矿中SiO2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建立了数学模型,认为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物质、样品制备、曲线拟合,以及重复实验产生的不确定度。当SiO2平均含量为0.67%时,评定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5%(k=2)。  相似文献   

2.
对采用伏尔哈特法测定银首饰中Ag质量分数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以某925银首饰为例,分析了影响该方法测定Ag质量分数不确定度的来源,对每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量化,并应用Excel程序给出了扩展不确定度以及最终结果:wAg=(92.55±0.24)%,k=2,为有效地使用该方法测定银饰品中Ag的质量分数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硅钼黄分光光度法测定地下水中偏硅酸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不确定度连续传递模型,对硅钼黄分光光度法测定地下水中偏硅酸(DZ/T0064.62—93)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溶液引入的不确定度、曲线拟合产生的不确定度和测量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三部分,而二氧化硅和偏硅酸的摩尔质量不确定度较小,可以忽略不计。采用双误差回归的方式对标准曲线进行拟合,在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的基础上,通过合成得到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再乘以95%置信概率下的扩展因子2,得到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4.
酸碱滴定法测定天然石膏中碳酸盐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酸碱滴定法测定天然石膏中碳酸盐的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样品制备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滴定导致的不确定度、标定NaOH标准滴定溶液和HCl标准溶液引起的不确定度及重复性实验引起的不确定度等。合成各不确定度分量,并乘以扩展因子2得到扩展不确定度。对于CO2平均含量为8.66%(质量分数)的天然石膏样品,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17%。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201×7阴离子交换树脂从铀矿石酸性浸出液中吸附铀、钼的吸附酸度,选择出最佳淋洗铀、钼的淋洗剂;采用不同的淋洗剂分步解吸的方法,使铀和钼分离,用沉淀法以氯化钙为沉淀剂,使淋洗合格液中钼生成钼酸钙沉淀;对沉淀酸度和沉淀剂用量进行优选,在选择的最佳条件下生成钼酸钙沉淀率为99%,钼酸钙产品中的钼质量分数≥30%为合格的产品。  相似文献   

6.
钼矿石与钼精矿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钼矿勘查开发与综合利用评价等工作需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准确测试,标准物质可为分析测试提供基础标准和技术支撑。我国已有的钼矿石和钼精矿标准物质系列性不足,且余量不多,多数样品已耗尽。本文为满足钼矿资源勘查、开发与贸易的总体需求,研制了3个钼矿石和1个钼精矿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根据设计的钼含量的梯度范围和钼矿的矿床成因,在钼矿资源储量最多的河南省采集了1个钼尾矿(Mo含量0.02%)、1个钼矿石(Mo含量0.09%)和1个钼精矿(Mo含量50.0%)。3个钼矿石采用重量法组合制备的方式加工,1个钼精矿为原样粉碎加工,钼精矿在加工制备过程向球磨机内充氩气保护,防止硫化物氧化。按照一级标准物质研制规范,采用13家实验室使用多种准确可靠的方法共同定值,定值元素包括成矿元素(Mo),可综合利用元素(W、S、Cu、Pb、Zn、Fe、Bi),具找矿和矿产评价意义的微量元素(Ag、As、Cd、Mn、P、Pb、Sb)及构成脉石的主成分(SiO2、Al2O3、Fe2O3、CaO、MgO、Na2O、K2O)共计26种。3个钼矿石标准物质Mo的含量分别为0.066%、0.15%、0.54%,1个钼精矿标准物质Mo的含量为50.08%,是已有标准物质的良好补充和完善。标准物质经均匀性和稳定性统计检验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标准值计算方法正确,不确定度评定合理,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编号为GBW 07141~GBW 07144),可用于钼矿的勘查、开发、选冶及贸易中化学成分测试的量值标准与分析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7.
根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对活性炭吸附-碘量法测定金矿石中的金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实验样品从低温升至650℃灼烧2 h除硫,用50%(体积分数)的王水溶解1 h,经活性炭动态吸附抽滤,将载金炭灰化复溶,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该方法简便、快速、实用性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由滴定样品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工作溶液体积、硫代硫酸钠对金的滴定度、称量质量、重复测定等不确定度分量组成。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并量化,合成得到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换算成扩展不确定度。通过评定不确定度主要是由硫代硫酸钠对金的滴定度引入。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科学,其不确定度的评定就越来越重要。在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检测贵金属质量分数的过程中,测量系统以标准曲线法为基础,测量仪器直接给出测量结果,故可将该测量方法等同于直接测量。以样品Au750为例,探讨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过程与步骤。结果显示,该方法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与测量系统有关,其主要的不确定度分量有标准样品的给定值与误差、仪器的分辨率、准确度以及校准不确定度等,忽略了环境及操作不当的人为影响因素。该评定过程简化,评定方法趋干合理。  相似文献   

9.
根据核工业行业标准"硫酸亚铁还原/钒酸铵氧化滴定法测铀"(EJ267.2-84)进行不确定度评定。通过不确定度来源识别,不确定度分量的量化,并以标定好的钒酸铵溶液滴定铀质量分数,得出方法本身带来数据的不确定度。对整个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和大小进行分析研究,应用统计学基础对数据进行科学处理。报告出了不同铀质量分数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0.
陈桂淋  冯贯叶  孔蕾  钱峰 《岩矿测试》2009,28(2):161-164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无铅焊锡中银的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中各个参数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评定,包括称样质量、配制标准工作溶液、工作曲线拟合、试液定容体积及测量重复性等引入的不确定度。计算检测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2%,扩展不确定度为0.04%。  相似文献   

11.
极谱法测定钼矿石中的总钼氧化钼硫化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静 《岩矿测试》2012,31(6):989-991
钼的物相分析要求测定硫化矿物相和氧化矿物相,常用比色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对辉钼矿、钼华矿、钼钨钙矿、钼酸铅矿等钼矿石进行物相分析,但分离物相的品种较多,方法繁琐耗时.本文用王水-硫酸消解钼矿石样品,碱溶液复溶浸提得到钼总量,使其他大多数元素形成沉淀而分离,用碳酸钠-氢氧化铵混合溶液浸取钼的氧化矿物,将残渣进一步溶解得到硫化矿物含量,在硫酸-氯酸钾-二苯羟乙酸体系中用极谱法简单快速测定钼总量、氧化钼和硫化钼含量.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4~0.4 mg/L,检出限为0.028 mg/L.对三种钼矿样品进行物相分析,氧化矿物与硫化矿物含量的加和与钼总量相当;总钼、氧化钼、硫化钼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69% ~3.56%之间,与比色法测定结果相符.方法实用快速,易于推广,适于实际批量样品的测试.  相似文献   

12.
吉林敦化大石河钼矿床成因与辉钼矿Re-Os 同位素测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石河钼矿床是近年来在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钼成矿带南缘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钼矿床。深部矿体产于似斑状花岗闪长岩体顶部,呈细脉浸染型; 近地表矿体主要呈含辉钼矿石英脉,赋存于浅变质岩中。钼矿化受隐爆角砾岩筒及构造裂隙控制,矿化与蚀变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属斑岩型钼矿床。对采自矿区浅部矿体中的5 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 同位素测年,获得模式年龄( 182. 1 ± 2. 7) ~ ( 191. 9 ± 2. 6) Ma,加权平均年龄( 186. 7 ± 5. 0) Ma,MSWD 值为11. 8,表明大石河钼矿形成于燕山早期。结合近年来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钼成矿带上所获得的成岩成矿年龄数据,认为160 ~ 190 Ma 是该钼成矿带的钼矿成矿作用的集中期。辉钼矿样品中Re 含量为3. 549 ~ 4. 362 μg·g - 1,指示成矿物质为壳源。综合分析认为,大石河钼矿床为该区燕山早期大规模成矿事件的产物,形成于古亚洲构造域和环太平洋构造域叠加和转换期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3.
吉林大黑山超大型钼矿床是中亚--兴蒙造山带东段的斑岩型钼矿床之一,矿体产于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体和不等粒花岗闪长岩体中,与下古生界头道沟组变质火山岩地层关系密切。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大黑山钼矿床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和含子矿物三相两类包裹体。成矿流体反映了较连续的演化过程,成矿早--中阶段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及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300 ℃ ~ 460 ℃,流体盐度为1. 7 wt% ~ 49. 92 wt% NaCl eqv,该阶段流体经减压沸腾作用,导致大规模矿质沉淀,为大黑山钼矿床的主成矿阶段; 成矿晚阶段由于大气降水的大量混入,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96. 5 ℃ ~ 300 ℃,流体盐度为1. 7 wt% ~ 7. 1 wt% NaCl eqv,成矿流体总体上属H2O -- NaCl 体系。流体沸腾作用是金属硫化物大量沉淀的主要机制,该矿床形成于陆缘弧环境。  相似文献   

14.
苏愿 《吉林地质》2013,(3):74-76
本方通过催化极谱法连续测定化探样品中的的钨、钼的试验,研究了测量过程的共存干扰离子的消除、指示剂用量的选择、酸度影响、底液各组分用量等主要影响因素,选择了最佳实验条件..并确定了钨、钼的质量浓度与电流呈线性关系的范围。在进行回收率、精密度、栓出限试验,均能满足化探找矿的要求,测定结果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15.
斑岩型钼矿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简伟  柳维  石黎红 《矿床地质》2010,29(2):308-316
文章总结了北美西部及中国斑岩型钼矿床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斑岩型钼矿床的分类、共生岩浆岩、矿化方式及蚀变特点,重点探讨了斑岩型钼矿床的成矿流体特点,钼在岩浆-热液系统中的富集沉淀机制以及斑岩型钼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6.
东秦岭石窑沟斑岩钼矿床地质特征及辉钼矿Re-Os年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东秦岭钼成矿带最近探明的石窑沟大型钼矿床位于近东西向马超营断裂带与北东向石窑沟-焦园断裂带的交汇部位,获得钼金属储量10余万吨,平均品位0.068%。钼矿化呈细脉-网脉状分布于花岗斑岩体及其围岩熊耳群火山岩中,与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有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等,具有斑岩型钼矿床的一些基本特点。在矿床中选取5件不同矿化类型的辉钼矿样品,采用ICP-MS法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模式年龄131.3±2.4~134.3±2.6Ma,等时线年龄135.2±1.8Ma(MSWD=0.18),形成于早白垩世,与豫西熊耳山地区雷门沟、鱼池岭等钼矿床形成时代相近。据辉钼矿Re含量(8.242×10-6~30.24×10-6)推测,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下地壳。矿床为东秦岭-大别山地区中生代第三期钼成矿作用产物,形成于早白垩世中国东部岩石圈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查干德尔斯钼矿床地质特征及Re-Os测年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查干德尔斯钼矿床是近年来在内蒙古西部中蒙边境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具大型规模的隐伏矿床,辉钼矿化呈浸染状、团块状、细脉状分布在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中,具斑岩型矿床的特点.笔者在矿区成矿岩体、矿化和蚀变特征等初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辉钼矿Re-Os测年,获得模式年龄为(240.3±3.9)~(244.2±3.5)Ma,等时线年龄为...  相似文献   

18.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用于分析矿石中低含量硫的测定结果较为准确,但对于高含量的硫,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不高。本文采用高频燃烧-红外碳硫分析仪测定钼矿石和镍矿石中的高含量硫,选择纯铁屑和钨粒作助熔剂,高温燃烧分解样品,通过实验优化了样品称样量、助熔剂用量、仪器分析时间等测定条件。用国家标准物质进行验证,方法精密度(RSD,n=9)小于1%,加标回收率为96.0%~101.9%;与传统的硫酸钡重量法进行比对试验,测定值的相对误差小于2%。针对不同的矿石样品,研究了实际样品与标准物质的基体匹配问题,消除了基体效应的影响,对于钼矿石和镍矿石样品中含量在1%~35%范围内的硫,均能够准确测定,解决了钼矿石和镍矿石中高含量硫的快速、准确测定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河北省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Mo是区内主要成矿元素之一。经研究发现,省内Mo背景自南向北逐渐增高,北部存在一个面积达30 000km2的Mo地球化学省;Mo的浓集模式与矿床分布关系密切,多级浓集更有利于钼矿的形成。根据钼成矿地质条件及地球化学浓集模式,分析了河北省钼找矿方向,指出河北省北部张北-沽源-围场一带有望发现大中型甚至超大型钼矿,并对涞源—怀来—赤城、兴隆—平泉、兴隆—宽城一带找矿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