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地洼型造山-造盆作用与硅藻土成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盆-山体系演化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地洼型造山-造盆作用与硅藻土成矿关系。研1)硅藻对成矿盆地表现出了一定的选择性,通常只有侧生或伴生型微型地洼盆地才2)地洼期盆-山耦合过程引起的气候效应对我国陆相硅藻土成矿起着积极;3)地洼期盆-山活动性直接控制着硅藻土成矿,盆-山体系的相对稳定有利于高质量硅藻;4)盆-山转换过程中,成矿期后的盆地抬升对硅藻土矿层的保存是相对有利的。  相似文献   

2.
老湾金银矿位于北秦岭—中秦岭构造带交接部位,是构造-岩浆-流体耦合成矿实例。Au、As、Sb为高背景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岩石、矿石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研究,以及典型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建立了老湾金银成矿系统矿床地球化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桂北同乐-老堡地区位于南岭成矿带西段,已发现老堡、大滩等铅锌矿床、矿点多处,矿床类型以沉积-改造型为主。在对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地层、岩性、构造与铅锌成矿的关系。根据研究区内的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条件以及化探异常分布特点等因素,划分出3个铅锌找矿远景区,2个找矿靶区,为下一步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东部山区硅藻土资源极为丰富,永吉、桦甸、敦化、蛟河、珲春、海龙、靖宇、抚松、浑江和长白等市县均有硅藻土矿分布(表1)。长白马鞍山硅藻土矿规模大,矿石质地优良,开采条件好,是我国硅藻土重要产地。马鞍山地区近50km~2范围内均有矿层分布,近200km~2的玄武岩覆盖区具有找矿远景。一九八一年在进行硅藻土区划时,笔者进一步研究了有关成矿规律和成矿机制,并结合以往工作成果整理成文,以供在硅藻土矿产普查勘探工作中参考。本文的插图由金承勋、阎英春清绘,照片由  相似文献   

5.
老柞山金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老爷岭山脉北段,是近年找到的大型岩金矿,具有多来源复合成因热液矿床的特点。该矿产于佳木斯隆起内中生代火山盆地边缘。矿质来源于前寒武纪花岗岩—绿岩带,并有后期深源组份叠加。花岗质岩类在成矿中起重要作用。北西西向断裂破碎带是成矿定位因素。本文将讨论矿床物质组成特征、矿质来源、热液性质,元素迁移富集作用和成矿机制等内容,并提出老柞山式金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6.
皮家寨水系沉积物化探异常位于大别山北坡北淮阳构造带,受控于龟(山)-梅(山)断裂,综合异常区面积32km2,异常组分复杂,套合性较好,强度高。该异常区属于北淮阳凉亭金成矿带,是老湾金成矿带的东延部分。为了提升该地区的矿产地质研究程度、总结以前找矿成果、指导以后的找矿工作,作者对比老湾金矿的成矿模型、并运用韧性剪切带成矿的金矿成矿新理论,从区域成矿背景、地层、构造等几方面探讨了该金异常区的成矿条件,认为该异常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深部应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并为该地区以后的矿产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岫岩老虎山盆地不整合关连型铀矿床形成条件分析赵忠华,董春林(核工业东北地质局240研究所,沈阳110032)关键词老虎山盆地,不整合,铀矿床峋岩老虎山盆地位于辽宁省峋岩、凤城之间,70年代发现了许多铀矿化点、异常点。本文对该区铀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硅藻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大地构造条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中国硅藻土矿床主要赋存于地洼余动期亚构造层中;在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华夏期地洼区和西南部中亚期地洼区。根据游离SiO2来源及成矿作用特征,可划分出火山沉积型及陆源沉积型等两种矿床成因类型。通过成矿大地构造条件分析发现地洼余动期最有利于硅藻土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吴彦岭 《吉林地质》2011,30(4):52-54,6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各种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硅藻土就是很重要的一种矿产资源,作为生物成因的硅质沉积岩,其用途十分广泛,主要作助滤剂和功能填料。吉林省白山市的硅藻土矿产资源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位于世界前列,文章从白山市的硅藻土资源的现状入手,阐述并分析其存在问题,并对硅藻土矿产勘查和开发提出建议,在此基...  相似文献   

10.
刘品德 《西北地质》2014,(4):227-236
老并石膏磁铁矿位于塔阿西大断裂西侧,为一种新的矿床类型。笔者依据最新大调查、详查及勘探成果,通过矿区地质、矿床地质等方面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老并石膏磁铁矿成矿过程为海底火山活动带来了大量的炽热含盐和金属溶液,形成含矿溶液;含矿溶液在Eh、pH值差异的驱动下运移,并在特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导致铁质的卸载沉淀,形成磁铁矿;同时由于炽热的含矿溶液与海水相互作用,为硬石膏的形成提供了S的物质来源,从而出现石膏、磁铁共生的现象。对于深化西昆仑地区磁铁矿成矿带成矿认识,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曾凯 《地质与勘探》2019,55(1):19-29
滇西勐往-曼卖地区位于临沧-勐海锡、稀有稀土多金属成矿亚带南端,主体发育于临沧-勐海岩浆弧带上,花岗岩风化壳发育,成矿母岩、气候、地形地貌特征有利,离子型稀土矿成矿条件优越。本文对该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从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母岩及矿体赋存特征、成矿控制条件等方面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勐往-曼卖地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成矿地质特征,进而总结该区稀土矿成矿规律,结合1:5万矿调工作成果,对该区稀土矿找矿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2.
公家坪金矿位于商丹构造结合带之内,成矿条件好,找矿潜力大。通过对矿区岩石、含金石英脉(矿石)的稀土元素分析,可知该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壳源,其成矿过程与地层中基性火山岩、花岗岩类侵入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南华砷铊矿床元素地球化学和成矿模式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张忠  张兴茂 《地球化学》1998,27(3):269-275
南华砷铊矿床位于云南省南华县城东南,北距县城55km。矿床产于上侏罗统江边组雄黄厂段(J3^1c),以砷和铊元素组合为特征,属于典型的低温热液改造矿床。通过矿床地质、稀土元素和成矿模式的研究,对矿床成矿作用进行讨论。卤素,尤其氯是铊富集成矿的矿化剂,铊价态变化在富集成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成矿流体是具有Ce和Eu负异常的酸性溶液,基本保留了矿源层的稀土分布模式。在成矿过程中亲石元素和亲硫元素均不同  相似文献   

14.
大厂矿田成矿分带特征及其控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厂锡多金属矿田由西向东分为三个带,东、西部为锡石-硫化物矿带,中部为矽卡岩型锌铜矿带.三个矿带在水平方向上具有明显的不对称,在矿物组合和矿体产出形态上相差也较大,通过对构造形态的空间分析以及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性质的比较,阐明大厂矿田成矿分带特征,并解释了不同矿带在垂向上的矿体形态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勒青拉铁铅锌矿床形成的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控矿因素和成矿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北矿带,铁、铅锌矿体主要呈层状产出,严格受碳酸盐岩层位及其层间破碎带的控制,成矿作用与同碰撞期居布札日花岗闪长岩(45Ma)的接触交代作用密切相关;铜铅锌矿体呈脉状产于正断层破碎带中,成矿作用与后碰撞期闪长玢岩(38.8Ma)的岩浆热液充填有关。认为勒青拉矿区深部具有铜多金属矿的找矿潜力,同时对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北矿带晚碰撞期花岗岩(40~25Ma)成矿作用的重要性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杨枝斌 《矿产与地质》2006,20(4):455-457
通过对白象厂金矿的区域地质概况、矿区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的分析研究,认为,白象厂金矿产于二长斑岩与玄武岩接触带上,局部赋存于二长斑岩与大理岩、玄武岩与大理岩的接触带上,呈脉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化受构造及岩浆岩联合控制。矿床为构造破碎斑岩蚀变型金矿床。根据该矿床的控矿规律,认为沿金矿化带的走向和倾向方向上可能找到厚大、品位高的金矿体或金的次生富集体。  相似文献   

17.
河北峪耳崖金矿成矿预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振  魏峰  刘铁侠  许永中 《地质找矿论丛》2010,25(3):217-222,240
河北省宽城县峪耳崖金矿已查明金矿脉(体)148条,其中有盲矿脉(体)96条;金矿体主要产于岩体内及接触带附近,在平面上呈矿体群彼此平行排列,协调弯曲,大致可分为南矿带、北矿带和中矿带;剖面上矿体(群)呈叠瓦式平行斜列,并具等距分布的特征,从北向南有逐渐加深的趋势;金矿成矿受岩体接触带、断裂构造和花岗岩体等因素的控制;推测矿区及周边的深部存在有隐伏花岗岩体,并同样具有成矿潜力;对今后的找矿工作提出6条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寨上金矿区成矿机制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至2005年底,寨上金矿区共圈定15个工业矿体,矿区规模达到大型,而该区外围工作一直没有展开。矿区构造运动史、成矿时代、区域矿产分布特征及相关测试,均说明寨上矿区成矿具有多期、多次、多源的特点。矿区外围申都一带的构造及热液供给条件等与寨上矿区相比,具有极其相似的特征.而且具有更为优越的成矿条件,其可作为寨上矿区扩大规模的远景区段。  相似文献   

19.
西藏谢通门县德新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新铅锌矿位于西藏自治区谢通门县,地处西藏冈底斯Cu、Mo、Pb、Zn、Au、Fe成矿带中段。矿体主要赋存于岩浆岩与第三系火山岩的接触带,地层、岩浆岩控制了矿体的总体展布方向和空间位置。早期东西向构造对成矿起了导矿作用,晚期近南北向、北西、北东向构造是主要的容矿、储矿构造。属标准的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的成矿模式。矿床成因可能属火山隐爆角砾岩型。本文提出了区内8条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湖南省矿产资源丰富,矿种及成因类型繁多,但对各类矿产形成的时代和构造背景尚缺乏系统归纳和总结.[研究方法]本文在既有区域矿产资料基础上,结合近些年区域构造演化、成岩成矿年龄、矿床成因机制等研究成果,对湖南省成矿地质事件及各期成矿事件的构造背景、矿床成因、矿产发育和分布特征等进行了系统探讨和总结.[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