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五河-凤阳地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目前已知该地区有多种金铅锌多金属矿床类型,但对于该地区的成矿模式的探讨,迄今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的成矿模式可以较好地解释该地区已知的多种不同类型的成矿模型。本文依托安徽省基金项目,对该地区的成矿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辽宁省罗甸地区区域地质及构造进行分析,从地层、各类构造以及地球化学作用等方面对该地区金矿形成的有利条件进行综述,结合地质填图与钻探来对该矿区金矿成因进行阐述,对金矿床的形成源头如热液形成等进行探究,总结得出该地区金矿找矿标志以及未来的金矿找矿前景,为下一步深入的地质工作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3.
傅联森  陈润  周焕 《水文》2012,32(3):43-46,87
纳希瞬时单位线在浙江省地区得到应用,为了使该方法适用于该地区,需要对其中的模型参数和非线性外延控制两个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瞬时单位线法中n和K参数作用的研究分析,结合浙江省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出按照流域面积大小分级取用n值的关系;同时通过对浙江省地区实际水雨情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临界雨强控制在30~40mm/h在浙江省地区是合理的。该成果为纳希瞬时单位线在浙江省地区的使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董志—正宁地区是该盆地中生界油气勘探新区,对该地区原油的地球化学进行研究,了解原油的成因,可以为该地区石油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首次对采集于董志—正宁地区原油和鄂尔多斯盆地烃源岩的烃类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了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原油中各类烃类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和组成特征指示了原油形成于...  相似文献   

5.
物探技术在预防西山地面塌陷灾害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辉 《城市地质》2008,3(3):30-33
运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方法,对北京市西山地面塌陷灾害情况进行探测,结合该地区的勘查资料,初步确定该地区的塌陷灾害发育情况,为该地区的各种土地利用及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灾害的预防,提供科学服务。  相似文献   

6.
柯鹿洞地区处于德格中甸陆块结古义敦晚三叠世弧后盆地带内,通过对该地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认为该地区具有金成矿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嘉荫县磨石山地区为火山岩分布区,为研究该地区的铀矿分布特征,采用地面伽马能谱测量方法对该地区进行测量,通过地面伽马能谱在该地区的应用,探讨了磨石山地区的铀异常分布特征,表明该方法在铀矿找矿中应用效果明显,为寻找铀矿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南地区矿山环境地质现状与恢复治理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南地区矿产开发情况的综合,阐明了该地区矿山开发中遇到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依据该地区矿山开发所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的严重程度,对地域进行了分级,提出了防治措施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江苏徐宿地区粉土的基本特性及加固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朱志铎  刘松玉  孙海军 《岩土力学》2004,25(7):1155-1158
对江苏徐宿地区的粉土进行试验研究,发现该地区粉土具有弱可塑性、低粘结性、高分散性及强度较小等特征。通过对石灰、石灰+水泥和SEU-2型固化剂稳定该地区粉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及干缩性能试验研究,认为采用SEU-2型固化剂稳定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辽宁省岫岩地区地质灾害状况与危害、山地灾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主要灾害种类泥石流、崩(滑)塌灾害特征。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发育成因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对该地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原则、规划及措施。  相似文献   

11.
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在水生生态环境中广泛存在,影响着水环境中多种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性质.分析其组成与含量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意义,是生态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溶解性有机质组成非常复杂,其分子组成的解析一直是难题.近年来,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通量、高扫描速率等特性...  相似文献   

12.
铁锰氧化物矿物胶膜是我国黄棕壤中重要的铁锰元素富集载体,选取我国华中地区典型的铁锰氧化物矿物胶膜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偏光显微镜(POM)、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能谱仪(EDX)、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高能量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研究方法,对原位和分离处理后的黄棕壤铁锰胶膜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表征.结果表明,黄棕壤铁锰氧化物矿物胶膜由表及里,由外到内依次呈现富锰条带、富铁锰条带、富铁条带、富锰铁条带、富铁条带,并且锰铁元素含量之比不规则降低,其所含铁锰氧化物矿物主要为锰钡矿、针铁矿、水钠锰矿、六方水锰矿、水羟锰矿,粒度为纳米级,形貌多样.  相似文献   

13.
粤北岩溶山区连江流域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基于多时相MODIS数据和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像元二分模型以及GIS技术,分析了2001—2010年连江流域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连江及其子流域、岩溶区与非岩溶区的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差异性明显;近10年来连江流域的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高植被覆盖度与中度植被覆盖度的面积数量变化剧烈,较高植被覆盖度与较低植被覆盖度的面积相对稳定;岩溶区植被分布以较高植被覆盖度、中植被覆盖度和高植被覆盖度为主,其分布面积分别占整个流域面积的53.84%、25.59%、18.54%,而非岩溶区则以高植被覆盖度、较高植被覆盖度和中植被覆盖度为主,分别占整个流域面积的48.12%、34.10%、15.05%;近10年来流域的植被覆盖度下降明显,且空间分布范围广,植被覆盖度相对稳定的区域占整个流域面积的65%以上,植被覆盖度下降区的面积比上升区增加近20%。   相似文献   

14.
尼勒克井田的浅表层地震地质条件差,深部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倾角大。通过建立地质构造模型,反演出高倾角地层的地震记录,针对高倾角地层地震反射波的特点,采用小道距观测,在资料处理方法上着重注意原始资料分析、静校正处理、反褶积测试、叠前偏移技术等环节。该区勘探结果表明:在高倾角地层从事地震勘探,首先要根据地震地质条件作好构造模型及反演记录,着重做好变观措施,其次选取合理的处理模块,做好叠前偏移技术,兼顾干扰波去除,即可获得满意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5.
The area of Thal Doab is located in the Indus Basin and is underlain by a thick alluvial aquifer called the Thal Doab aquifer (TDA). The TDA is undergone intense hydrological stress owing to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and excessive groundwater use for livestock and irrigated agricultural land uses.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these land uses on groundwater quality was assessed using a DRASTIC model in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environment. Seven DRASTIC thematic maps were developed at fixed scale and then combined into a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map. The resultant vulnerability index values were grouped into four zones as low, moderate, high and very high. The study has established that 76% of the land area that is underlain by the TDA has a high to very high vulnerability to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mainly because of a thin soil profile, a shallow water table and the presence of soils and sediments with high hydraulic conductivity values. In addition, only 2 and 22% of the total area lie in low and moderate vulnerability zones, respectively. The outcomes of this study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groundwater resource through proper land-use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6.
页岩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及其对含气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国内外页岩气大量资料和测试数据,对影响页岩裂缝发育的岩性和矿物组成、有机碳含量、岩石力学性质、异常高压等非构造因素和构造因素进行了定性或半定量分析,初步探讨了页岩裂缝发育与含气量之间关系。结果表明:页岩中石英、长石和碳酸盐岩含量高,岩石的泊松比低、杨氏模量高,脆性大,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形成天然裂缝和诱导裂缝,其发育程度一般与页岩中脆性矿物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高有机碳含量或异常高压页岩裂缝发育。裂缝发育程度与有机碳含量关系可以划分为4类。页岩裂缝发育程度与总含气量和游离气量呈正相关关系,页岩裂缝越发育,其含气量越大,产气量也越高。裂缝对页岩气藏的形成具有双重作用,一是裂缝可以作为天然气和地层水的有效储集空间和快速运移通道,有利于页岩层系中游离态天然气体积的增加和吸附态天然气的解吸,裂缝密度越大,走向越分散,产气量越高;二是裂缝规模过大,可能导致天然气散失。北美地区页岩裂缝发育带内的页岩气勘探成功率高,产气量高,中国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海相富有机质脆性页岩层中天然气有良好显示或高产气井均与裂缝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高速滑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诗荣  刘德富  胡志宇 《岩土力学》2010,31(11):3531-3536
2003年7月13日,三峡水库初期蓄水至135 m高程30 d之际,在三峡库区秭归县发生了三峡库区的第一个水库滑坡,滑坡方量达1 500万m3,最大滑速达16 m/s,最高涌浪达24.5 m。滑坡造成10人死亡,14人失踪,摧毁129间民房以及4个工厂,致1 200人无家可归。千将坪滑坡发生后,为了预测三峡库区及世界其它水库工程可能发生的同类高速滑坡,持续数年研究千将坪滑坡的高速滑动机制,通过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探索了千将坪滑坡的高速滑动机制,认为千将坪滑坡具有孕育高速滑坡的典型结构特征,滑坡滑带的峰残强降差是滑坡高速启动的根本原因,高陡边坡蕴藏的高势能及滑带液化是滑坡加速高速滑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高山冰川区大降水带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沈永平  梁红 《冰川冻土》2004,26(6):806-809
在中纬度高亚洲的高山冰川带,由于下垫面的温度场和湿度场与周围环境的差异,形成冷岛和高湿中心.其结果造成水平湍流加强,并影响内部场的湍流加剧,使冰川区成为湿岛和局地对流加强,形成多降水过程,增加降水量.当过境气流通过时,冰川区形成阻岛,气流活动加强,产生降水天气.这种作用使高山冰川带成为高降水带,并且山地越高,冰川面积越大,对于气流影响越强烈.其结果形成青藏高原外围区冰川分布广,降水量大,而内部降水少的格局.大降水带的成因主要归于冷下垫面和高湿度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陶乐  苏筠  康媛 《古地理学报》2021,23(2):449-460
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暖事件的频率有增加的趋势。通过“语义差异法”识别了明清时期的高温事件,对其高温程度进行分级,建立了1350—1910年中国东部的高温事件年表,并对高温事件的发生时间、年代际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明清时期有41个年份记录了高温事件,36个年份出现极端高温事件;高温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存在一定的阶段性变化,这种阶段性变化与北半球及中国气温的冷暖阶段变化有一定对应,与极端冷事件频率基本呈反相变化,1700—1749年和1800—1859年是明清时期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率最高且强度最大的2个时段,分别对应小冰期中期1710—1760年较温暖的时期和小冰期末期,16世纪末至17世纪是小冰期中最寒冷的一个阶段,极端高温事件相对不频繁,极端冷事件则发生频繁;高温事件还具有连年或隔年再发的特点。尝试利用现代器测资料和站点相关的计算方法对高温事件记录点所可能反映的地理范围进行了探讨,长江下游地区和华北平原的案例分析表明,历史时期记录有限,但区域的单点高温记录可能反映了范围比较广的极端高温事件。  相似文献   

20.
张建 《江苏地质》1999,23(3):180-183
通过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期工程江镇河泵闸基坑围护与地基加固工程的施工,全面介绍了三重管高压旋喷的加固机理、选用设备、喷射机具、施工工艺、过程控制以及施工问题与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