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立方氮化硼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立方氮化硼在工业中的应用及美国、前苏联等国家的立方氮化硼系列产品。在回顾我国立方氮化硼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加速我国立方氮化硼研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探矿工程》1977,(4):38-38
立方氮化硼是世界上继人造金刚石之后,出现的第二种人工合成超硬材料。至今在自然界还没有发现这种矿物。立方氮化硼(简称CBN)是六方氮化硼(hBN)在高温高压下合成的。于1957年问世,到六十年代就被研究应用于金属加工。由于立方氮化硼的物理机械性能可与金刚石媲美,其化学惰性和热稳定性又均高于金刚石,所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广泛的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聚晶立方氮化硼和聚晶金刚石及其制品的发展情况,论述了聚晶时的配料处理,粘结剂成分与添加量的确定,传压介质的选择及超硬材料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硬质合金合柱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添加Ni-P活化烧结WC -Co硬质合金的特殊工艺 ,用热压法成功地烧结出了新型的金刚石 -立方氮化硼 -硬质合金复合柱齿。研究分析了热压烧结工艺 (烧结温度、烧结压力和保温保压时间 )对新型金刚石 -立方氮化硼 -硬质合金复合柱齿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金刚石为衬托,扼要地介绍至今尚不为很多人所熟悉的一种人造超硬材料——立方氮化硼(CBN)的性质、用途和制备的方法,以便它优异的性能尽其所用。 CBN和人造金刚石有类似的合成方法和条件,並有相近的物化性能,堪称超硬材料中最亲近、最硬的两兄弟,在工具材料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如今,工业金刚石(包括CBN)的消耗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体制改革和经济开放政策带来的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为我国金刚石行业的发展开阔了方兴未艾的前景。 金刚石产自天然或人工合成。大自然中未发现立方氮化硼的踪迹,仅来自人工合成。 一九五七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科学家R·H·Wenterf首次人工合成了立方氮化硼。  相似文献   

6.
中南五省区金属切削经验交流会于1987年11月10日至15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 会议由广西大学、广西机床公司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国防科技大学、华南工学院、株卅硬质合金厂等院校、科研、厂矿共70多个单位。到会代表167人,大会共收到科研、生产、新产品、新工艺等方面的学术论文49篇。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矿产地质研究院试验厂麦荣胜同志在会上宣读了题为:“难加工材料与复合立方氮化硼刀具”的学术论文。会议期间,地研院代表使用本单位研制的复合立方氮化硼刀具对高硬度难加工材料进行了切削加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与会代表及专家们的赞赏。复合立方氮化硼是7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切削材料。它将立方氮化硼的高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的生产和应用趋势 ,并着重评述了该类材料作为切削工具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在介绍了立方氮化硼聚晶刀具的性能特点和应用范围后,着重介绍了PCBN纯聚晶镶嵌刀具的制造工艺,包括PCBN的制造、镶嵌及PCBN刀具的刃磨技术和几何参数,及其在淬硬钢,热喷涂材料,淬硬铸铁加工及断续切与粗车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1975年开始全面推广小口径金刚石钻进技术以来,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从金刚石开采的历史来看,全世界金刚石的开采量或是目前已发现的储量都是很有限的,而且生产一克拉金刚石需要处理大量砂、砾石和岩石.针对金刚石资源的这一特点,必须大力发展人造金刚石. 我国在人造金刚石钻探技术方面也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了进一步扩大金刚石钻进的使用范围,除了研制不同胎体和不同结构型式的孕镶金刚石钻头外,还必须对目前国外已得到大力发展的复合体钻头和金刚石压块钻头给予极大的注意. 复合体上的金刚石层是金刚石微粒非定向排列压成的共晶体,基本上具有各向同性的特征,韧性很大,硬度接近单晶金刚石而比立方氮化硼高3倍,热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随着微波技术的发展,对于微波介质材料的要求亦日益增高。在设计微波电路时,往往要求有一种固体电介质作为填充介质,或作为电路的基板,或作为微波器件的介质材料等。这种介质材料要求具有规定的介电常数ε和低的损耗系数tgδ。目前采用的塑料系列中如聚砜、聚苯乙烯等虽然有低的损耗系数但其ε较低。而陶瓷系列中如氮化硼(BN)虽有较高的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了国内外大直径基岩孔钻进取芯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低能耗、高效率、低造价的大直径硬岩环状取芯钻具,设计制作了样机,并进行了样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工艺可行,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为大直径硬岩取芯施工提供了一种新的机具.  相似文献   

12.
在松散、松软、破碎等复杂地层钻进时,与常规取心技术相比,割心技术能够获得更高的岩心采取率。国内外研发的割心钻具主要包括双动双管、单动双管和绳索取心割心钻具3种,钻具研发的关键点主要包括岩心爪结构设计和加压方式选择。从钻具研发情况看,三角形岩心爪具有良好的闭合性能,液力加压能够实现对割心压力的准确控制,绳索取心割心钻具钻进效率较高,但研发难度相对较大。本文详述了国内外割心钻具的结构设计特点及取心操作流程,分析了钻具设计原理的优缺点,提出了割心钻具发展趋势,为割心钻具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张国榉 《地球科学》2002,27(5):626-631
15 0年前瑞典诺贝尔父子继中国火药之后, 发明了硝化甘油胶质炸药用于修路与采矿, 引发了导致社会财富高速增长的“真正意义的工业革命”.192 3年德国施律泰尔发明WC -Co硬质合金, 迅速形成了硬质合金切削刃具和硬质合金凿岩钎具两大产业, 使机械和采掘工业飞速发展, 被誉为“工业的牙齿”.迄今, 现代化的凿岩爆破技术, 已成为人类向岩石圈索取资源和向地下开拓生存与发展空间的主要手段.其中, 用在岩矿石中冲击凿孔的凿岩钎具, 是人类所有机械工具中受力条件最苛刻、使用寿命最短、基础工业必备、技术含量很高的大量消耗性工具.研制长寿命冲击凿岩钎具, 已成为全球采掘工业高效、低耗凿岩必须解决的新世纪重大工程技术难题.这需要凿岩、爆破、岩石破碎、矿业、材料、冶金、钢铁、机械、物理、化工、电子、数学、力学、生物(仿生) 等各方面专家的长期通力合作.建设以“新型硬质合金钎具”和“长寿命冲击凿岩钎杆”为标志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凿岩钎具工业, 是我国新一代“资源-高科技-外向型”民族工业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新生长点   相似文献   

14.
螺杆钻具作为一种容积式动力钻具,具有良好的输出硬特性,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井下动力钻具之一。螺杆钻具的耐温性是其研究的热点所在,可扩大其应用范围和延长工作寿命,在深部高温钻探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在阐明螺杆钻具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基础上,调研分析了常规螺杆钻具的发展现状,重点调研分析了美国全金属螺杆钻具的研发现状与国内全金属螺杆钻具的发展,提出了全金属螺杆钻具的关键技术,为国内开展这项前沿钻具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周增辉 《地质与勘探》2021,57(2):360-369
浅层钻探技术是覆盖区化探取样技术研究的新方向。手持钻机是轻便钻机的一种。为了探索手持钻机的化探取样效果,以内蒙古拜仁达坝银铅锌矿区为代表的大兴安岭南部半干旱草原浅覆盖区作为研究区,采用回转式和冲击式手持钻机开展浅钻化探取样试验,分析该方法相对于常规化探方法的优势。结果表明,浅钻化探取样具有方便快捷、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等优点。通过对比两类钻机的钻进、取样工艺及效果,分析总结两类钻机对于草原覆盖区不同覆盖物的适用性及存在问题,为覆盖区浅钻化探技术和取样钻机的发展和推广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化探取样和环境取样在交通不便、缺水地区的生产实际问题,研制了高效、轻便的振动冲击取样机具。介绍了激振器、取样器及机架等模块的技术参数、结构形式和特点,并结合生产试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龙  张凯  周琴  李国民  刘宝林 《探矿工程》2019,46(11):43-49
机械式自动垂钻工具具有耐温性高、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优点,是一种适用于深井和超深井控制井斜、提高垂直精度的重要技术手段。但由于其纠斜、防斜是靠重力及机械结构来实现的,在粘滑振动的工况下工作精度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因此,本文从粘滑振动的产生机理出发,总结出其具体影响因素,并对现有国内外抑制粘滑振动的手段进行对比分析,寻求适用于机械式自动垂直钻具的可行粘滑振动抑制方法,为工具防斜纠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旋挖钻进施工中存在旋挖钻具与主机不匹配、钻具结构形式与地层不适应等问题,研究开发了BS系列旋挖钻斗和AG系列螺旋钻头两种新型的旋挖施工钻具。通过在青藏铁路冻土层基础桩施工中的应用,钻进平均时效达6~10 m/h,较进口同类型钻具提高2~4倍,解决了我国大口径基础桩冻土层施工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9.
空气潜孔锤反循环钻进因其具有较强的携屑能力、上返冲洗液不冲刷孔壁、钻进速度快等优势,是施工大口径钻孔和抢险救援孔的首选方案。但由于反循环潜孔锤技术还不够成熟,制造成本高,使用寿命短,因此开展了用正循环潜孔锤实现反循环钻进工艺方法的研究。研制了这种工艺配套的钻具,包括大口径双壁钻杆、双壁稳定器、阻风环、正反接头等。研制的钻具在山东平邑石膏矿坍塌事故处理中得到了实践验证,完全能够达到预期目标,能够为大口径潜孔锤反循环钻进工艺推广提供硬件支撑。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大口径钻井施工中常用的泥浆正循环钻进存在着泥浆流速慢、携渣能力差、重复破碎严重、钻井效率低、钻头磨损快、能源消耗大、钻井事故发生率高等问题,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风管式气举反循环钻井工艺简单易实现,能有效减少重复破碎,钻进效率高,能源消耗少,钻头寿命长,成井质量好,对涌水和漏失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介绍了风管式气举反循环钻井工艺原理、专用钻具及其现场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