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空间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区域评估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困难等一系列"城市病"问题,为了客观、定量评估城市现状,找到"城市病"根源,本文面向城市区域评估,利用空间大数据全面、客观、准确的特点,对城市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从人口、资源、环境、住房、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经济发展及城市安全等多方面为治理"城市病"提供基础数据。本文从城市区域评估的内涵入手,设计了城市区域评估的总体流程,建立了全面的评估体系,并对实现城市区域评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通过城市区域评估的方式,对城市现状客观扫描,将使"城市病"的病重程度得到客观度量,是根治"城市病"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城市体检"应用城市测绘地理信息大数据对特大城市精细化管理进行分析评估,为政府决策管理提供支撑。根据"城市病"的表现形式以及城市发展内容,确立"城市体检"指标以及参考值,对城市进行全方位的"体检",找到"城市病"根源。"城市体检"按照确定体检指标、制定健康指数、测出体  相似文献   

3.
针对特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等"城市病"问题,"城市体检"模式被正式提出。该文通过对"城市体检"的内涵、体系构建、内容设计及应用方面的全面阐述,集中体现了"城市体检"的核心思想,即通过多元城市现状数据的获取与感知,基于业务模型的智能化计算,实现城市现状状态的反馈,发现城市管理痛点,并为最终解决城市管理问题提供信息决策。通过在北京市市级、区级、街道级等多个层次的深入应用发现,基于空间大数据的"城市体检"模式能够评估现状公共服务能力、解决城市公共管理问题,但仍需要在城市区域现状数据感知和业务模型精确度上提高体检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7月30日上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对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承担的"基于空间大数据的城市体检智能评估系统开发"项目进行了验收。验收委员会认为项目提出了涵盖总体评估、生活服务设施专项评估的"城市体检"指标体系,研究了城市体检智能评估方法,开发了基于空间大数据的城市体检智能评估系统,并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5 739条创新主体兴趣点(POI)数据,利用文献查阅、核密度、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厘清广州市创新空间的发展脉络、格局特征和集聚差异,并利用"城市人"理论和"四因说"探讨了创新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广州市创新空间经历了点—面—带的进程.2)广州创新空间形成"一主多节点"的空间格局,极化与扩散趋势并存.3)...  相似文献   

6.
广州城市部件普查技术方法及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市市政公共设施部件普查及建库是广州市城市管理的一项核心基础工程.项目通过对中心城区的地毯式普查,准确掌握各类城市部件的分布和现状,并由此建立起全面、准确、完整的广州市城市管理部件基础数据库,从而为精细化城市管理提供了基础信息平台保障.本文以井盖普查为例,介绍了广州市部件普查及建库的技术方法和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7.
黄永进  张滔  廖兴国  邵淑华  祁支锐 《测绘通报》2021,(12):134-139,157
时空数据挖掘作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为城市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本文以无锡市为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车辆轨迹实时数据、基础地理信息等多源异构时空数据,构建相应的数据挖掘模型,进行了职住平衡、区域联系度、交通拥堵等城市特征的挖掘与分析,构建多源数据挖掘的城市评估体系,探索了时空数据挖掘在城市体检评估中的应用,为城市规划和运行管理提供了科学评估与决策。  相似文献   

8.
正"城市体检"是空间大数据服务于城市精细化管理与决策的具体应用,立足于多元空间人数据与业务模型资源,依托先进的空间分析与挖掘技术,实现多级管理单元的城市区域现状评估,最终为解决城市区城精细化管理问题献计献策。目前,由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承担的城市体检工作,已经形成总体评估、专项评估  相似文献   

9.
城市中心区等空间范围是城市研究中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由于社会经济要素集聚的相对性和过渡性,城市中心区的位置和界线范围通常是不明确的,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缺乏一个简单的确定方法。依据市政公用设施、地价、交通量等统计数据及其空间分布确定城市范围的传统方法工作量大、欠缺可比性。本研究以广州市城市道路网为数据基础,利用ArcGIS空间分析的密度分析方法圈定并验证了广州市城市中心区的边界范围。  相似文献   

10.
从"实有"人房数据应用需求出发,分析了"实有"人房数据库建设过程中以独立地理实体单元为特征的数据质量控制、地理实体空间化、多尺度实体数据构建、数据更新等方面需求,在建立"实有"人房数据库的概念模型及结构设计基础上,建立了面向地理实体的广州市"实有"人房数据库,为"实有"人房数据的广泛应用建立了一致性的数据处理与数据库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的发展,城市规划专业教育逐步将定量和数字技术方法引入教育体系,文章对“3S”技术特别是“GIS”、“RS”和数字城市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pproach to automated identification of slum area change patterns in Hyderabad, India, using multi-year and multi-sensor very high 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ry. It relies upon a lacunarity-based slum detection algorithm, combined with Canny- and LSD-based imagery pre-processing routines. This method outputs plausible and spatially explicit slum locations for the whole urban agglomeration of Hyderabad in years 2003 and 2010. The results indicate a considerable growth of area occupied by slums between these years and allow identification of trends in slum development in this urban agglomeration.  相似文献   

13.
许瑞栋 《现代测绘》2007,30(3):34-36
“3S“技术由于其基于快速实时定位、多元化属性管理、强大的图形显示和空间分析功能等优越性已逐步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林业资源管理是我国林业部门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主要研究建设林业资源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重点解决了多种数据资源的整合及系统建设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根据数字城市“地理数据4D化,地图数据三维化,规划管理VR化”的特点,提出了基于GIS的城市规划仿真系统设计方案,并以海口市三维仿真规划审批系统为例,探讨了三维仿真技术在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了后继城市仿真研究中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The application of SAR interferometry (InSAR) in topographic mapping is usually limited by geometric/temporal decorrelations and atmospheric effect, particularly in repeat-pass mode. In this pap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opographic mapping with high-resolution InSAR, a new approach to estimate and remove atmospheric effect has been developed. Under the assumptions that there was no ground deformation within a short temporal period and insignificant ionosphere interference on high-frequency radar signals, e.g. X-bands, the approach was focused on the removal of two types of atmospheric effects, namely tropospheric stratification and turbulence. Using an available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of moderate spatial resolution, e.g. 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 (SRTM) DEM, a differential interferogram was firstly produced from the high-resolution InSAR data pair. A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between phase signal and auxiliary elevation was established to estimate the stratified atmospheric effect from the differential interferogram. Afterwards, a combination of a low-pass and an adaptive filter was employed to separate the turbulent atmospheric effect. After the removal of both types of atmospheric effects in the high-resolution interferogram, the interferometric phase information incorporating local topographic details was obtained and further processed to produce a high-resolution DEM.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is approach was validated by an experiment with a tandem-mode X-band COSMO-SkyMed InSAR data pair covering a mountainous area in Northwestern China. By using a standard Chinese national DEM of scale 1:50,000 as the reference, we evaluated the vertical accuracy of InSAR DEM with and without atmospheric effects correction, which shows that after atmospheric signal correction the root-mean-squared error (RMSE) has decreased from 13.6 m to 5.7 m. Overall, from this study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to derive topographic maps with high accuracy has been achieved by using the proposed approach.  相似文献   

16.
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构成框架,将整个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按职能划分为监督职能和管理职能;按纵向划分为“四层两体系”的层次架构模型,其中“四层”是基础设施层、信息层、服务层和应用层,“两体系”是安全保障体系和标准支撑体系;按横向划分为数据采集子系统、案件受理子系统、大屏监管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4个子系统及11个功能模块,对促进城市网格化管理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三维GIS技术通过集成多种二三维数据,可以真实、直观地模拟城市空间关系,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在城市规划应用领域。利用三维GIS技术建设城市热岛风道应用展示系统,模拟城市热环境和风环境,其成果用于福州城市规划设计及研究。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构想,以丝绸之路沿线重要节点城市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为研究对象,采用1990-2015年6期TM/ETM影像数据,运用RS/GIS空间分析方法,综合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强度、扩张类型、扩张弹性等指标,系统分析了近25年来三大城市扩张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三大城市均呈快速扩张趋势,空间上扩张强度表现为西安>乌鲁木齐>兰州。2)三大城市扩张类型均以边缘式扩张为主,其次为内填式,飞地式扩张面积最少。3)西安市土地扩张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兰州市土地扩张和人口增长速度呈均衡发展趋势,而乌鲁木齐城市扩张弹性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19.
鲍毅  黄舟  郭庆华  刘瑜 《遥感学报》2022,26(10):1909-1919
城市建成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人造环境,城市建成环境存量是指城市中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材料质量。反演城市建成环境存量的空间分布,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新方向,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城市发展模式,更加有效管理城市资源和废弃物等,对发展城市循环经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城市建成环境存量空间计算的3种方法(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遥感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发展现状,总结了目前的几中方法都存在着过度依赖统计数据、无法兼顾研究区域大尺度和高空间分辨率等问题。在地理大数据时代,更多的数据源为存量的计算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总结了新数据源的优势,并展望了结合地理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的存量计算方法,为城市建成环境存量的空间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