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建设美丽生态广西的必经之路。我们要倡导珍惜资源的文化理念,严格耕地保护责任,严格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加大土地执法监管力度。2013年6月25日是第23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主题是: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在全国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新形势下,呼吁全社会牢固树立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意识,大力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既是我们贯彻十  相似文献   

2.
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2019年6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为"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在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切实提高全社会关注土地资源、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6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土地日,自然资源部确定的主题是"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这一主题强调,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上,应该通过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来巩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3项试点,从而达到"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强化节约集约用地机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磐安县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欠发达县,土地资源匮乏,人均耕地少,同时又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土地资源缺乏和需求巨大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必须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原则,通过查找差距摆问题、强化举措挖潜力,切实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近年来,磐安县以"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为契机,严格按照"优化布局、管住总量、控制增量、盘活存量、集约高效"的用地要求,认真做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努力实现保经济发展、保耕地红一、磐安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旨在贯彻落实国家资源节约优先战略,呼吁全社会牢固树立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意识,进一步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近年,开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和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
宣传口号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3.发展是硬道理节约是大战略4.保障科学发展坚守耕地红线维护农民权益5.严把土地供应闸门促进节约集约用地6.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资源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7.
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形势下,我们迎来了第23个全国土地日。为全面落实中央提出的节约优先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增强全民节约集约用地意识,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确定为"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之本,节约集约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节约集约用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要、这样迫切。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但过度消耗、低效利用土地资源的现象也比较严重,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6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土地日",为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依法依规用地、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识,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河南省自然资源系统围绕"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这一主题,积极开展发放宣传材料、播放视频材料、讲解自然资源科普知识、接受群众咨询建议等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一张蓝图保发展、一体共治建生态",增进社会公众对土地资源国情国策的了解,培育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绿色发展意识。  相似文献   

9.
正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在全国上下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背景下,6月25日,我们迎来了第30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再次把节约集约用地与严格保护耕地联系起来,体现了我们党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日前,就如何开展好土地日宣传活动,记者采访了广西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建军。陈建军强调,全国土地日是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每年的重要活动  相似文献   

10.
正"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是保障科学发展的核心任务"节约集约让土地"省着用"大事记200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明确提出实行强化节约和集约用地政策。2004年,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200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对节约集约用地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国土资源部出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6月25日第24个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这一主题的主旨是:在当前形势下,土地管理工作需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切实抓好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一、根本出路:以节约集约用地缓解土地供需矛盾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当前的经济形势是今年土地日主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的主要背景。第一,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我国土地资源的基  相似文献   

12.
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形势下,我们迎来了第23个全国土地日.为全面落实中央提出的节约优先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增强全民节约集约用地意识,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确定为"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  相似文献   

13.
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形势下,我们迎来了第23个全国"土地日"。为全面落实中央提出的节约优先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增强全民节约集约用地意识,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确定为"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之本,节约集约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节约集约用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6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土地日",为提高公众了解土地国情国策、倍加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良好氛围,辽宁省自然资源系统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紧紧围绕"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宣传主题,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了土地日宣传活动。省自然资源厅在沈阳农业大学举行全省纪念第29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活动当天,组织开展沈阳农业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在校学生主题演讲比赛,邀请高校、行业专家  相似文献   

15.
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从根本上就是要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把节约集约放在首位,努力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目前尽管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和较好的开端,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为此,要谋好节约集约用地这篇大文章,把节约集约用地的基本国策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应从转变观念、健全机制、盘活存量、加强执法监管等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16.
一、背景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节约集约用地工作,要求一定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紧紧围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强土地资源节约和管理工作。胡总书记特别强调,当前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  相似文献   

17.
<正>编者按: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是促进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建设美丽生态中国的必经之路。2015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这是国土资源部连续第三年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作为主题,意为通过全力打好节约集约用地攻坚战和持久战,以节约集约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了更好理解今年  相似文献   

18.
<正>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是国土资源工作的总纲和基本遵循。4月2日,全省推进空间换地加快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现场会在温州召开,李强省长在会上强调,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以亩产论英雄、以集约促转型"的决策部署,算一算国土资源"三本账",打好节约集约用地"三场硬仗",深入实施亩产倍增行动计划,切实提升我省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努力以更小的资源消耗支撑我省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激情6月,大地飞歌,我们迎来了第23个全国土地日。为全面落实中央提出的节约优先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增强全民节约集约用地意识,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今年"6.25"全国土地日的主题确定为"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之本,节约集约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所谓"节约",就是在经济发展中尽量少占地,不占或  相似文献   

20.
正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是江苏的必然选择。主要做法,一是构建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体系,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是土地管理制度中的基础制度,多年来,我们在规划、计划、用地标准、市场配置土地资源、考核等方面,制定了一套制度体系。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批复,我们正在抓紧完善"1+X"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体系,江苏的节约集约用地主要是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