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企鹅“凯利”一家企鹅馆拥有20只活泼可爱的小企鹅,它们是来自于秘鲁沿海一带的“凯利”一家,它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一年多,在馆内科技人员的精心照料之下,小企鹅更换了羽毛,并且组成了4个美满的家庭。其中一个家庭于1999年6月29日和7月2日孵化出两个可爱的小家伙,并且有了自己的名字:“圆圆”和“庆庆”,两个小  相似文献   

2.
方陵生 《海洋世界》2004,(12):27-29
在人类眼中看来。大白鲨是大海中最可怕的食肉动物。但是在鲨鱼眼中。对它们自己能否称得上海中霸主也许别有一番“见解”。  相似文献   

3.
在江河湖海中,生活着千姿百态的鱼类,它们在水中漫游,仿佛是一个寂静的世界。其实不然,鱼类也能发现各种各样的声音,也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相似文献   

4.
在微生物的大家族中,不同的成员,有不同的习性。科学家们发现,有不少微生物的成员喜爱“吃”石油,它们的“吃”法很特别,通常是吸取石油中的碳作为自己的繁殖养料,然后再使石油降解氧化掉;其中三分之一的石油被微生物“吃”进了  相似文献   

5.
1996年,美国五角大楼遇到了一个新难题:如何安置从夏威夷海军部队退役的海豚。如果把它们放入大海,这些人工驯养长大的海豚恐难生存下去;而要为它们找到一个新的栖身之所,却又是谈何容易。但无论如何,总不至于把这些“有功之臣”们都枪毙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专门组织召开了一次国际性的研讨会。商讨的结果是:绝对不能把它们送进大海。最后,美国海军只好将自己的这些“转业军人”安置到一个水族馆中。  相似文献   

6.
船在海上航行,我们往往只能听到海鸟的啾啾声,浪涛的哗哗声,总以为大海是个静谧的王国,而那些品种繁多的无数鱼类,全是“哑吧公民”。其实不然,经过科学家的长期观察和试听结果,确认大多数鱼类都能发音,且频率可达4800赫兹左右,整个海洋是鱼音繁杂的世界.各种鱼类都有它们自己的“语言”。鱼类能说能听,它们并无外耳,但骨头内部却藏着能起听觉作用的内耳,可  相似文献   

7.
鲈鱼卷身求爱在墨西哥湾的雄性鲈鱼,凡遇到雌鲈时,便将自己的身体扭曲卷成“S”形,并张开胸鳍,追逐雌鲈,之后它立即喷射精子,雌鲈排出卵子,于是它们便结成伴侣。章鱼抚摸求爱海洋中的章鱼第一次求爱的方法是用自己的触须去抚摸同伴,一旦雌章鱼接受了雄章鱼的求爱后,雄章鱼就会用一只专门的“胳膊”把一袋精子放进雌章鱼的体腔内,从而使求爱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8.
西方有谚语,叫做“笨得像只鱼”。在美国,人们也常常将那些笨笨的新人菜鸟称做“fish”。在人们印象中,鱼类确实是一种傻傻的动物:你喂它多少食,它就会吃多少,甚至于会自己把自己撑死;以前的某些实验表明,它们只能记住最近3秒内发生的事。但根据最新研究结果显示,鱼类甚至比一些狗的学习能力更佳。鱼儿们可以互相学习,具有长期的记忆能力,而且能够辨识对方。他们通过水中的窃听获取各类信息,一些种类的鱼甚至会使用工具。鱼类“聪明”程度超出人们的想象。  相似文献   

9.
卷身求爱——鲈鱼生长在墨西哥湾海域沙地的雄性鲈鱼,遇到一个雌性鲈鱼时,就会将自己的身体扭曲卷成“S”形,并张开胸鳍。它的扭曲的形状是求爱的表现,它以这种方式诱惑雌鲈鱼,并立即喷射精子,而雌鲈鱼吐出卵子,于是,它们结成伴侣。  相似文献   

10.
长江口水中总磷、有机磷、磷酸盐的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本文根据1981年8月“丰水期”和11月“枯水期”两航次长江河口区的观测资料,对总磷、有机磷、磷酸盐的平面分布、断面分布、周日变化进行了剖析,总结了它们的分布规律。对各种形态的磷进行了统计和相关分析,研究了它们在长江河口循环过程中的行为与特征,阐述了它们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向海洋大规模进军的海洋世纪(21世纪)快要到来的今天,人们对“海岸”、“海岸线”、“海岸带”这三个名词已不陌生。但是,给它们下的定义并不统一,有的混为一谈,有的还互相矛盾。笔者认为,现在已到了深入进行探讨并给它们下一个科学定义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2.
深海来客     
吴溪 《海洋世界》2008,(4):31-34
海洋广袤、幽深、神秘。有很多“大海居民”静静地生活在海底,人类并不知晓它们的存在。 在国际海洋生物普查中,科学家们陆续发现了许多新物种。它们生活在特殊的海底环境之中,人类对它们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3.
在海洋中众多迁徙动物均能利用“助航设施”,每年可旅行1000多公里。它们依靠河川、海岸线和其它可视界标作导航。并运用了“感觉导航”,即让特殊的嗅觉和听觉指引它们抵达目的地。这两项技能并非总是运用的。结果显示,海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航母是海上的“巨无霸”,而潜艇被誉为“海上蛟龙”,两者优异的战斗性能和表现,确立了它们作为现代海战核心装备的地位。但它们的“先天不足”也令科研人员和各国海军颇费脑筋。航母只是一个海上平台,它自身既无自卫  相似文献   

15.
乌贼胆子很小,它们稍纵即逝.为了拍摄到乌贼大规模聚集的壮观场面,你必须让它们感觉舒适和放松.科学家马克·诺曼和朱利安·芬教摄影师勒内·赫泽小心翼翼地从乌贼身旁退避而不是吓走它们.通过这种举动打消了它们的疑虑后,它们就自己游过来了,并配合地将自己展示在摄像机面前.  相似文献   

16.
动态·信息     
育儿研究者第一次观察到乌贼“孵卵”长期以来,马贼被人们视为不称职的父母,它们在海底产卵,却把卵丢弃在出生地任由其自生自灭。但是科学家在加利福尼亚的蒙特利海峡通过遥控的水下机器人发现, 在深深的海下,有5只乌贼在它们长长的腕上都“怀抱”着数千只卵。这一发现之所以让人兴奋,是因为它与以前人们对所有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上总共350多种鲨鱼中,对人类构成威胁的不到10%。其余的都不会攻击人类,有许多是以浮游生物为食。人类对鲨鱼的恐惧更多地是源于对它们的无知。这种动物早在4亿年前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它们的生存历史比人类长100倍。虽然我们不能称它们为“人类的朋友”,但约有一半种类的鲨鱼可以用来制作鱼粉或供人食用。鲨鱼是“海中强盗”,它们能够出色地维护海洋中的生态平衡。当它们偶尔攻击人类的时候,它们并不是为了捕食,而是出于保护自己的地盘,就像狗会冲着走近自己家门的陌生人吠叫一样。与人们认为的相反,鲨鱼是一种十分聪明的动物。研究表明,鲨鱼的大脑比大部分鱼类,许多鸟类和一些哺乳动物还大。这些海洋中快速而灵巧的捕食者,大脑重量占体重的比例是鱼类中最高的。对人类最危险的三种鲨鱼是大白鲨、虎鲨和牛鲨。这三种鲨鱼会主动攻击人类。其中大白鲨可以长得比一辆公共汽车还长,体重超过三辆小汽车在捕食时,大白鲨通常用它锯齿般的牙齿将猎物一下撕成两半。世界上鲨鱼袭击人类事件发生最多的是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几内亚海岸其他比较频繁的地区是加勒比美国、南非和地中海海岸。这种动物在海洋中用鳍游泳用鳃裂呼吸,但和其他由硬骨组成骨架的鱼类不同,鲨鱼是软骨鱼类...  相似文献   

18.
蟹的婚礼     
◇螃蟹岛在巴西北部沿海,有一座著名的螃蟹岛。由于此岛无人类居住,主要“居民”是数量极多的螃蟹,而且它们世代繁衍发展壮大。螃蟹岛的螃蟹们,喜欢选择良辰吉日“恋爱结婚”。每当月圆之时,在皎洁的月光下,一对对蟹侣翩翩起舞,忽进忽退,步伐整齐,而且节奏鲜明,富于韵律感,场面蔚为壮观。待它们交尾之后,蟹侣们便双双钻进洞穴,欢度“蜜月”去了。  相似文献   

19.
东方鲀属主要经济鱼种繁育养殖、育种和基因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鲀类是指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鲀形目(Tetraodontiformes)的一个鱼类类群。在南方,人们称它为“鸡泡鱼”、“气泡鱼”,在北方则称“河鲀”或“廷巴”。鲀类种类繁多,从太平洋至大西洋到处都有它们的踪迹。  相似文献   

20.
如果人喝了海水,会越喝越渴,最后甚至渴死。可是终生生活在海洋中的鱼、鸟、爬行动物等却不会有这种危险。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它们都有自已的独特的海水淡化“装置”。科学家们已陆续揭开了它们“装置”的秘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