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地质信息服务体系框架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信息服务已经成为21世纪各国地质工作的战略重点,基于Internet和信息技术及时有效地为用户提供综合、客观的地质信息服务已列入了各国地质调查机构的战略计划。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是信息服务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在明确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信息服务的特点,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地质信息服务体系框架,阐述了体系框架中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美、澳、加、英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地质信息服务体系。通过对4国相关地质调查机构、政府网站的查阅和对文献的研读,从地质信息服务体系的关键要素等7个方面分析4国地质信息服务现状,总结了地质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服务对象、服务提供者、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政策、法规、技术和组织机构等)的建设特点,即主要发达国家正在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扩展服务方式、沿用创新技术、完善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与法律等,以满足多元化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3.
地质大数据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理念,结合地质调查工作实际,系统论述了建设地质大数据体系的总体框架和实现的技术途径。提出了地质大数据体系建设的5项任务组成: 建设地质数据采集体系,推进地质数据快速规范采集; 建设地质大数据汇聚体系,实现地质数据快速有效汇聚; 建设地质数据与信息服务产品体系,丰富地质数据与信息社会化服务产品; 建设地质数据与信息服务体系,推进地质数据与信息协同服务; 建设地质大数据支撑平台(“地质云”),提升地质数据与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论述了5项任务的主要内容及其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并简要提出了建设地质大数据体系对其他相关工作的影响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简要介绍国内外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及现状,对比分析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地学文献资源状况及中国地质图书馆文献资源现状及利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地质图书馆开展地学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通过"地质矿产一张图"实现了地表范围内地质空间信息的高度集成与共享,但是地下三维地质空间信息的集成共享状况对现有的数据发布机制、服务效率与共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在构建"地质矿产立体一张图"服务框架的基础上,从三维空间数据的组织管理着手,重点研究了多结点下的数据发布与发现机制、三维可视化与场景服务、多样化用户界面表达方式,实现了网格环境下三维地质空间信息的实时快速绘制和高效交互处理;并针对矿体三维模型和地质三维模型等,提供了信息集成与应用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黄晶 《地质找矿论丛》2003,18(4):279-282
个性化的Web地质信息服务是利用网络进行地质勘查管理及地质勘查信息服务的高级形态,在互联网上提供个性化地质信息服务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地质信息服务部门所努力追求的目标。文章论述了地质勘查基于Web的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中个性化Web信息服务的特点及实现方法,提出了实现个性化Web信息服务的体系结构模式,介绍了利用网络进行高层次服务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基于Arc GIS平台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采用OGRE图形引擎从底层研发地下三维地质信息模型,运用云计算技术设计基于T-C-V(终端—云端—虚拟端)架构模式的三维城市地质信息共享平台。通过统一入库标准、专业的分析算例、通用的服务接口、完备的服务体系,构建集城市工程钻孔管理、多源数据融合、区域信息服务、三维地质建模、地质成果输出与共享、地质资料检索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体系。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以服务的形式实现平台数据共享与互操作,达到提高三维城市地质数据的应用能力和增强地质信息的共享水平的目的。依据笔者方法建立了原型系统,在实际使用中证实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8.
地质资料是重要的信息资源,需要深度挖掘其服务价值,以大数据、网络化为依托,完善地质信息产品体系和智能服务体系,对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总结了陕西地质资料智能服务系统建设的初步成果,在数据深度加工的基础上,根据用户搜索,帮助用户进行信息分析、重组及机构化呈现,并在信息阅读环节提供多源内容关联、内容辅助阅读和数据结构化服务。未来在大数据环境下地质资料智能服务需要与更加具体的地质资料应用环境相结合,最大化的体现地质资料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是我国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的战略举措,也是我国矿政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论述了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定位问题及其可行性。地质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在地质工作中是公益性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地质行业中既是收尾工作也是交叉工作;在信息产业中属于信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资源信息化已取得很大进展,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已有相当基础,因此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地质资料信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具有重复开发利用、能够长期提供服务的重要功能,是地质找矿成果载体和重要基础要素。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旨在通过对地质资料信息进行集群开发,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系列、权威、集群化的地质资料信息产品。推进辽宁省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是提升辽宁省地质资料信息服务规模和水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examines an object-oriented geospatial information model for territorial system management, its benefits compared to current automated territorial management systems, and special aspects of its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in multi-level geoinformation systems. The presented study reflects the major functions of geoinformation materials used in spatial planning, particularly in Earth remote sensing. A territori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odel is develop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bject-oriented geoinformation approach. The study identifies the major functions of the proposed management system and demonstrates what kinds of problems can be solved using this system, develops a spatial algorithmic model for managerial decision-making and a methodology for analyzing local territorial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nd introduces basic information arrays that can be used to solve practical territorial management problems at various levels.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家地质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郑啸  李景朝  王翔  梁婉娟 《地质通报》2015,34(7):1316-1322
探讨大数据背景下建设国家地质信息服务系统的相关问题。结合典型的云计算构架给出国家地质信息服务系统的概念模型。从地质信息特点角度讨论了地质数据资源整合的相关问题。结合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地质相关行业、地质相关单位部门现状,讨论系统节点建设与节点对接问题。对比发达国家地质调查局提供信息服务的新特点,提出基于大数据的国家地质信息服务系统如何助推地质信息共享,资料数据服务与信息知识服务并重,服务于国家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湿地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碳汇”,其碳储量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温室效应有重要的影响.选择地理位置独特的黑龙江兴凯湖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区,根据保护区内不同土壤类型采集表层(0~20 cm)土壤样品,利用遥感解译的保护区土地利用图、土壤储碳量和植物固碳量计算公式,核算兴凯湖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固碳服务总量,同时借鉴瑞典碳税法和中国造林成本法,估算兴凯湖保护区固碳服务功能价值为4.9亿元.结果显示,兴凯湖自然保护区湿地固碳服务功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高于同纬度同属东北平原的莫莫格湿地,为保护区今后的保护管理策略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作为中南区地质调查管理机构,承担着中南地区地质调查资料信息的服务工作,近年来本中心资料馆不断创新、探索地质资料服务思路,进行地质资料数据的集成、专题数据提取、数据库建设、数据发布系统开发等技术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探索地质资料集成与开发模式,创新地质资料发布的表达方式,提供丰富多样的检索手段,改变地质资料的服务方式,极大提高了地质资料的服务能力。通过网络发布、窗口接待、电子阅览室等形式,开展卓有成效的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16.
基于工作流的水文数据自动化服务机制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楷  陈雅莉  张文  孟令奎  陈春华 《水文》2015,35(5):46-53
根据水文数据服务的发展现状,研究了工作流原理及其参考模型,结合工作流技术分析了水文数据服务的工作流程,提出了一种高效率的水文数据索引模型,建立了水文数据服务工作流模型。利用双缓存技术、水文数据动态加载技术和AJAX技术等技术方法,实现了高效性、可靠性的水文数据自动化服务系统。系统在实际的水文数据服务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解决了传统人工处理方式面临的问题,为水文数据服务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地球化学块体——概念和方法学的发展   总被引:55,自引:15,他引:4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的全国区域化探扫面计划(RGNR)迄今已进行了24年,已经覆盖了全国600余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获得了高质量元素分析的海量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的综合研究,笔者发现了比传统意义的分散晕分散流更为宽广的地球化学模式:区域异常、地球化学省、地球化学巨省和地球化学域。这种更为宽广的所谓套合着的地球化学模式谱系实际上是地球上富含各种金属的巨大岩块的内部结构特征在地表的表现,这种“地球化学块体”是原始地球的不均一性以及地球从起始演化到现在的过程中元素的分布再分配的最终结果的体现,笔者从中得到了这种大的地球化学块体能够为大型巨型矿床的形成提供其所必需的足够的物质供应量的新认识。而追索某元素地球化学块体的内部结构则可揭示该元素在地球化学块体中逐步浓集成矿的轨迹。尽管地球化学块体的理论与方法学研究虽然尚在初期阶段,但已为勘查地球化学、矿床学与成矿学开拓了眼界,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郑述平 《安徽地质》2011,21(1):77-80
在计划经济体系中,公益地质事业与公益性地质生产概念混淆,在地勘经济运作中社会公益服务与社会劳动服务混合编制。知识集群和劳动集群不能在市场运作中形成专业化分工,造成地质调查、商业勘采和商业开发在集团化合作中不能实现和谐共荣。建立矿业权研发社会公益服务体系和商业勘采社会劳动服务体系支持找探采矿一体化商业开发。重建地勘经济新秩序,在国退民进中为社会资本打开入市大门。  相似文献   

19.
对组成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的结点计算池的构架、机制和组成结点计算池的资源聚合器、元服务、智能服务引擎的概念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结点自治的方案;基于资源共享、虚拟化、Web服务等创建了基于元数据服务、栅格流服务、矢量地图服务、三维可视化服务等多模式的地质图数据服务。目前已初步构建了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连通10个结点 ,为地质图空间信息共享和应用提供一种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实际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