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公布的对人类威胁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全球每年重大的雷电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惨重,我区重大雷灾事故也频频发生,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2.
蔡云泉 《浙江气象》2010,31(2):38-40,43
雷电灾害是德清农村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常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通过分析发现,农村雷击灾害频发主要成因为农村防雷设施缺乏、防雷安全隐患多、农民防雷意识淡薄、防雷工作开展难度大。结合这两年创建全国新农村建设气象工作示范县和防雷工作实际,德清县对农村防雷开展了积极探索和实践,通过明确政府管理职责,制定农村防雷实施细则,编制雷电灾害防御规划,建设防雷安全示范村等几方面措施,有效加强了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1 2000年河南省雷电灾害特征 发生范围广。2000年,河南省发生雷电灾害73起,比1998年的59起增长了24%;全省除商丘市外,其他17个市均发生了雷电灾害,发生范围较1999年的7个市明显增加,其中以焦作、鹤壁、三门峡、洛阳、开封、周口、许昌、漯河、南阳、信阳等市雷击发生次数较多。 危害严重。2000年,我省雷电灾害共造成9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万元。危害严重的雷电灾害有:①2000年7月9日22日12时30分,安阳县许家沟乡相村一临时火药配装工作间因无完善的防雷装置遭…  相似文献   

4.
1998-2004年中国雷电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1998—2004年全国雷电灾害资料,对雷电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造成的损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雷电灾害次数呈逐年波动增长趋势;夏季是中国雷电灾害发生最多的季节,占全年雷电灾害的66%;雷电灾害地理分布总体为南多北少;雷击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和社会经济损失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电力和通信行业受雷灾的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5.
普宁市雷电灾害调查及其减灾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电灾害是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随着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物和现代化设备日益增多,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笔者通过对普宁市近几年雷击事故的调查,结合气象资料,分析普宁市1959~1997年雷暴发生的一般规律,找出当前防雷存在的问题,提出雷电灾害的防御措施,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1 雷电灾害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害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大批先进的电子仪器设备进入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这些设备都要使用微电子器件。过去人们对雷电引起的物理效应集中在强电方面,事实上,在落雷时或闪电被避雷针…  相似文献   

6.
利用各地市气象局上报的1998年度雷电灾害资料,分析了该年度雷电灾害特征,结果表明:1998年河南省雷电灾害发生次数较多,经济损失严重,雷电灾害时间跨度大,感应雷击多,雷击对象为多电器设备。缺少防雷设施或防雷设施不合格,是雷电灾害发生严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江门市气象灾害特征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象灾害统计数据,对江门市2001—2014年的气象灾害灾情变化特征及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江门次数最多的前3位气象灾害是雷电、暴雨和台风。汛期(4—9月)是气象灾害的集中期。台风、暴雨和干旱等3种灾害的集中区都主要在南部,雷电灾害集中在江门主城区和开平地区。近年来气象灾害死亡(失踪)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都呈略增长趋势;2008年是江门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年份。台风灾害对江门影响最大,其次是暴雨灾害,雷电灾害是造成人员死亡的最主要的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8.
浪涌保护器的安装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雷电灾害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为此,人们一直在探寻防御雷电灾害的方法或器件。早在公元1750年,富兰克林先生就发明了原始的避雷针,找到了直接雷击防护方法,并建立了最早的防雷理论。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仅有防直击雷设施不能有效地预防雷电波侵入雷击事故的发生。避雷针虽然可使建筑物本身避免遭受直接雷击,但无法避免建筑物内的信息系统遭受雷电波(雷电过电压波)的袭击,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统计资料表明,在雷击灾害中80%以上的雷电灾害是由于雷电波沿电源信号线路等导体侵入室内造成的,因此预防雷电波侵入已…  相似文献   

9.
2007—2011年内蒙古雷电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内蒙古2007—2011年的雷电灾害数据统计资料,对内蒙古自治区雷电灾害的主要形式、雷电灾害类别及地域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我区经济的高速发展,雷电感应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雷电灾害造成人员伤亡主要发生在农牧区,这与这些地区防雷意识的淡薄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0.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不计其数,导致火灾、爆炸、信息系统瘫痪等事故频繁发生,从卫星、通信、导航、计算机网络乃至到每个家庭的家用电器都会受到雷电灾害的严重威胁。因此,做好防雷减灾工作,是安全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1.
火灾是人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灾害事故。据统计 ,河南省自 1995年至 1999年 5年间 ,共发生火灾 2 5 6 6 1起 ,6 15人惨死火海 ,1186人伤残 ,2 .4亿元国家财产化为灰烬。火灾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 ,也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引发火灾的原因多种多样 ,其中因雷电造成的灾害不可忽视。众所周知 ,雷电是一种大气现象。雷电火灾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雷电的灾害性主要表现为雷电所造成的雷击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每个闪电的强度可以高达 10亿伏。一个中等尺度的雷暴的功率有 10万千瓦 ,相当于一个…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河北省雷电灾害事件的时空分布、行业分布、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等,对2006—2017年(不包括2013、2016年)河北省雷电灾害事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近10 a雷电灾害事件呈逐年波动递减的趋势,主要发生在6—8月,占全年雷电灾害事件总数的81.34%,唐山、保定和石家庄市为雷电灾害事件的高发区。雷电灾害事件最为严重的是电力行业达382起,人员伤亡事故主要发生在乡村。  相似文献   

13.
1引言雷电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严重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1]。雷电灾害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雷电灾害的危害程度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为此,各级政府对防雷减灾工作高度重视[2]。近年,全球温度升高以及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强对流天气时常发生,雷电灾害也愈发频繁。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1~2010年韶关地区雷电灾害资料,对雷电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造成的损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韶关雷电灾害次数呈双峰型趋势分布;6~8月是韶关雷电灾害发生最多的月份,占全年雷电灾害的61%;年平均雷暴日市区和各县(区)分布较均衡,大约在60到80 d,呈线性递增趋势;雷击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呈三峰双谷型;社会经济损失的分布具有明显的领域性,电子电器设备和供电系统受雷灾的比例最大。通过对韶关最近10年的雷电灾害特征分析,为当地的防雷减灾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福建古雷国家级石化基地建立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计算各子区域内的雷电灾害风险值,得出各子区域的风险分布情况和风险等级,对区域进行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在此基础上对项目现状及未来规划建设情况提出相应的雷电灾害风险管理建议,确保防雷装置合理,提高项目区域内人身安全,减少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6.
雷电是发生在大气层中的声、光、电物理现象,它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雷电造成的灾害自远古以来一直威胁着人类和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它是气象灾害的一种,也是世界上最具危害性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代化生活中,雷电除仍对生命造成危害,更严重的是对电力、广播电视、航空航天、邮电通讯、国防建设、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电子工业等几乎是各行各业产生危害,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微电子设备对雷电电磁脉冲的敏感,  相似文献   

17.
基于宾阳县国家气象站1957-2013年雷暴气候资料以及1995-2018年雷电灾害数据,应用数理统计、实证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了宾阳县雷电活动、雷电灾害特征和雷击受损情况,探讨当地农村雷电灾害的主要成因。结果表明,近八成雷电灾害发生在农村,农村雷灾具有事故多、人员伤亡重、灾害损失大的特点;雷电灾害与雷暴发生的时数月分布规律大致相同,均在6月达到峰值,6-8月雷电活跃期与雷电灾害高发期有较好对应关系;雷电活动频繁、强度大,防雷减灾知识匮乏、防雷设施不完善等因素是造成广西宾阳农村雷电灾害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8.
雷击灾害是严重的气象灾害。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雷击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呈愈来愈严重的趋势 ,防雷工作也日趋重要。然而 ,目前尚仍有一些人在防雷认识上存在着严重的误区 ,认为只要建筑物顶面装有避雷针 ,建筑物及建筑物内的设备就可以安然无恙。这是一种违反科学的有害认识。雷击有 3种 ,即直击雷、侧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是指雷电击中建筑物的天面部分 ;侧击雷是指雷电击中建筑物的天面以下、地面以上部分 ;感应雷则是当雷云发生闪电时 ,在进入建筑物的各类金属管线上产生雷电磁场 ,雷电脉冲侵入设备 ,从而击坏电器设备 ,甚至击…  相似文献   

19.
李维强 《青海气象》2007,(F06):21-22,31
通过2006年9月3日大通县强对流天气的闪电定位资料和历年雷电活动规律分析,在局地强对流天气背景下,大通县有特殊的雷电放电特性和多接地点闪电发生,由于在防雷工程设计中未充分考虑大通县的地理环境和雷电活动规律,是造成大通县雷电灾害事故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雷电灾害被联合国有关部门列为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中国国家电工委员会称其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江西是雷电灾害较严重的省份,全省年平均雷暴日为82.9d,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00~8000万元,伤亡近百人。为减轻雷电灾害损失,迫切需要对雷电落点和强度作出预报。为此,文中根据雷电闪击发生的天气、物理成因,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综合应用闪电、雷达、卫星以及中尺度模式、对流参数等资料,采用多参数集成方式,研制分县雷电落点概率和强度预报方法。经试报和实报,雷电有无预报的Ts评分为0.61以上,雷电强度预报均通过了α=0.05的χ^2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