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系统论述了天姆尖地区地层、岩石的重、磁参数特征和该区重磁异常的分布特征,并利用这些特征对天姆尖地区地质构造、隐伏(半隐伏)岩体、深部构造和火山构造进行了推断和解释,得出了该区具有寻找富大火山岩型铀矿远景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马剑-下梓州断裂带的基本特征,分析研究了该断裂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根据该断裂带两侧已知铀矿化的特征,阐明了马剑-下梓州断裂带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在初步查清天姆尖盆地铀成矿地质背景及其形成富大铀矿床若干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指出天姆尖地区寻找富大火山岩型铀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天姆尖破火山机构——潜在的富大铀矿找矿远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天姆尖地区地质、遥感、重磁、地化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和野外地质调查,初步查明了天姆尖破火山机构的成生及展布特征,识别出该区大面积分布的碎斑熔岩体系。认为该火山盆地经历了热隆起和破火山机构形成两个演化阶段,该区存在大型隐伏富铀花岗岩体;区内岩浆在垂向演化过程中,铀表现为下部富集而上部贫化带出的特点,大量成矿物质随岩浆热液向上进入破火山机构中成矿。此外,查明了该区以北东向断裂为主导的北东-北西向菱格状基底构造格局,强调了基底断裂对本区岩浆活动、火山盆地形成和铀成矿的控制作用。在对天姆尖地区铀成矿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该破火山机构具有形成富大铀矿床所必备的“源、运、聚、保”等各项条件和有利的多元成矿信息显示,是寻找富大铀矿床极为有利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4.
毛孟才 《铀矿地质》2000,16(1):31-36
通过综合区调,笔者认为赣杭构造带东段天姆尖盆地是一个大型炎山塌陷盆地,其铀成矿条件良好,是陆相火山岩型富大铀矿有利的找矿靶区之一。本文详细论述了天姆尖盆地的区域地质特征、盆地的基底与盖层特征,厘定了盆地的性质,并根据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推断盆地的深部地质结构,全面分析了该盆地的铀成矿条件,指出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通过赣杭带东段天姆尖盆地铀矿综合区调,特别是对该盆地火山-侵入杂岩的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同位素等地球化学参数的分析研究。认为天姆尖盆地的岩浆作用具深源性,火山岩浆活动具壳幔双重性。本文详细论述了该盆地火山-侵入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的岩浆成因,并应用深源成矿理论阐述了深源岩浆体系对该区铀成矿的贡献,为该区寻找富大铀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天姆尖地区地质,遥感,重磁,地化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和野外路线调查以及岩石分析鉴定,匣定了天姆尖“超大型”破火山口的成生展布,首次识别出该区大面积分布的碎斑熔岩体系,指出该火山盆地经历了热隆起和破火山口形成两个演化阶段;论证了该区存在大型隐伏富铀花岗岩体,并对其时空演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该区岩浆在垂向演化过程中,铀表现为下部富集带入而上部贫化带出,大量的铀等成矿物质随岩浆热液向上带入到破  相似文献   

7.
浙江天姆尖盆地存在Ⅰ,Ⅱ两类流纹岩,这两类流纹岩可能是由同一母岩浆经过结晶分异演化而来的,但是它们的各种性质及空间分布却有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浙江火山岩型铀成矿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分析了浙江铀区域成矿背景及分布特征,阐述了浙江火山岩型铀矿受区域构造、地幔隆起带、拉张裂陷作用控制,与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火山构造有密切的关系.火山喷发带控制铀成矿带,火山喷发亚带控制铀成矿亚带,火山构造控制铀成矿区或铀聚源区,火山构造的特定部位及单体火山机构控制铀矿床的定位.通过研究认为芙蓉山盆地齐村一大城坞地段、天姆尖盆地下樟州地区、大洲盆地王贵寺南侧、新路盆地大桥坞地区是今后找矿的重点远景区.  相似文献   

9.
赣杭带东段天姆尖地区首次识别出大面积分布的碎斑熔岩体系,它具有典型的喷溢相-侵出相一次火山岩相“三相一体”特征,在岩石化学成份上表现为富硅,碱,铁而贫镁,锰,钙,岩石结晶分异指数为77-93,稀土元素铕亏损明显,放射性成因铀铅含量高,岩石蚀变表现为面式分布,具前锋带特点,这一发现对赣杭带寻找新的富大铀矿远景区有着重要的指标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浙江天姆尖盆地存在Ⅰ ,Ⅱ两类流纹岩 ,这两类流纹岩可能是由同一母岩浆经过结晶分异演化而来的 ,但是它们的各种性质及空间分布却有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天姆尖盆地存在三套不同特征的岩浆岩组合,第一套岩石组合由黄尖组的英安质凝灰岩、英安质角砾凝灰熔岩、安山质角砾熔岩-辉长闪长玢岩组成,该套岩石组合受基底断裂及火山机构控制,形成于挤压环境,与铀矿化关系不密切。第二套岩石组合由寿昌组Ⅰ、Ⅱ类流纹岩-流纹斑岩-二长岩、石英正长岩组成,本套岩石组合受北东向深构造控制,形成于挤压转向拉张的过渡环境,与铀矿化关系非常密切,流纹岩是该组合中最重要的控矿岩石。第三套岩石由橄榄岩、橄榄辉石岩、辉绿岩组成,受基底深大断裂控制,形成于拉张环境,辉绿岩与铀矿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赞比亚姆蓬韦盆地位于著名的中非铜矿带上,研究该盆地成矿特征对于周边区域的找矿思路有着重要指导作用。通过对姆蓬韦盆地铜(钴)矿床的地层构造特征以及控矿条件进行分析,认为沉积建造、岩浆岩、构造三个因素,是影响姆蓬韦盆地矿床形成重要的控矿条件,并提出与加丹加群下罗安组为主的页岩建造和辉长岩体侵入有关的层控型铜(钴)矿床,在该地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3.
对新疆西准噶尔南部地区与早古生代蛇绿岩紧密伴生的业姆奇花岗岩体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进行研究,认为业姆奇花岗岩为低钾(拉斑)系列,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具板内靠近岛弧区域特征。通过对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比较准确的年龄数据539.7±2.6Ma,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早寒武世,该侵入岩作为西准噶尔地区最老的岩浆活动产物,代表了在诺丁尼亚统一大陆形成之后早期裂解阶段古洋盆初期的地质记录。  相似文献   

14.
维季姆和南维季姆铀矿区位于俄罗斯联邦布里亚特共和国东北部,探蛸的铀储量大于6万吨,维季姆矿区含矿的古河谷总体上与现代的水系相一致,这些古河谷切割进入花岗岩基底,并经常继承古老的断裂发育,矿化产于II-III级古河谷的潜水氧化带或层间氧化带尖灭处,矿化年龄11Ma,该矿区的另一个特点是古河谷内第三纪的冲积层含金,砂金矿体长几百米到8.5km,宽220m,厚0.2-5m,平均1m,南维季姆铀矿区工业铀矿化不仅见于被玄武岩覆盖的古河谷,也见于无玄开岩覆盖的古河谷的沉积岩中,该区的霍洛伊铀矿结铀的资源量1.0万吨,谢格格洛夫铀矿床探明的C2级铀储量为5150t.  相似文献   

15.
含煤岩层的工程地质性质的改变与二氧化碳的风化作用有关。而二氧化碳的风化作用是以用巷道采煤时发生的低温氧化为前提的。本文根据试验结果得到了由碳酸盐组成的岩石淋滤作用发育特征,同时,对乌鲁格-罕姆斯地区煤矿和碳酸盐岩的物理-和学性质进行了时空预测。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加里曼丹岛的成矿地质条件,着重介绍了克里安金矿床的地质及矿化特征,并建立了克里安金矿床的成矿模式。还对印尼中加里曼丹成矿带上的姆洛山金矿床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姆洛山金矿床与菲律宾的碧瑶、日本的菱刈金矿床一样,均为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
李晓勇  谢国刚等 《地质通报》2002,21(11):723-727
通过1:250000邦多区幅和措麦区幅区域地质调查,对西藏文部-姆错丙尼地区的早二叠世拉嘎组进行了地层古生物及杂砾岩特征的研究,发现赋存于滑塌块体中的生物化石反映的地质时期为早二叠世Sakmarian-Artinskian期,而滑塌块体的“基质”地层时代应稍晚于早二叠世Sakmarian-Artinskian期;沉积特征表明杂砾岩成因具冰海相和水下块体重力流的复合(双重)性质。  相似文献   

18.
赞比亚东北部姆波洛科索盆地古元古代姆波洛科索群是研究早前寒武纪河流相、浅海相沉积序列和基底组分的重要地层单元。本文通过对该地区岩石地层组成、沉积时代与沉积环境方面进行研究及系统总结,并结合对该地区姆巴拉组实测剖面及其碎屑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数据,获得以下认识:姆波洛科索群可能形成于1860 Ma之后,其上覆卡萨马群可能形成于1434 Ma之后;姆波洛科索盆地沉积环境主要包括:辫状河、冲积扇、湖泊以及浅海等;姆波洛科索群底部姆巴拉组碎屑岩以班委乌卢地块基底花岗岩为主要物源,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之下;姆波洛科索盆地可能属于被动大陆边缘型盆地;化探分析数据显示盆地东部与北部地区分别具有金、铀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描述了赣杭东段天绿尖盆地铀矿化特征,提示了钿矿分布模式,论述了层位岩性、构造、岩浆体系及蚀就变带的控矿特征,并通过区域铀成矿条件分析,指明其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姆驮山银矿地质特征及物化特征,并通过与凤凰山银矿地质特征对比,两者成矿地质条件相似,矿床类型、控矿因素、矿物成分等几乎相同,因此认为姆驮山银矿具有中型甚至大型银矿床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