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方琦 《地理教学》2014,(19):1-1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1883年2月23日~1969年2月26日),生于德国,后入籍瑞士。他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一生从教四十多年的教育家。曾任海德堡大学、巴塞尔大学等大学教授。他有诸多著作问世,如《这个时代的人》《现代的精神状况》《存在哲学》《哲学入门》《什么是教育》等。  相似文献   

2.
正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 1883-1969)是德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曾是海德堡大学的教授,可以说他既是一个研究者,又是一名教师。他的著作《什么是教育》详尽、深入地论述了他对教育的独  相似文献   

3.
洛阳桥坐落于福建省泉州市东约10公里、与惠安县分界的洛阳江上。洛阳桥又名“万安桥”,是一座梁式石桥。由于桥坐落在古时万安渡的地方,故而得名,始建于北宋皇祜五年(1053年),嘉祜四年(1059年)竣工,工程历时7年。桥原长1200多米,宽约5米,有46座桥墩,500个扶栏,28个石狮,7座石亭,9座石塔,规模宏大,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  相似文献   

4.
毛乌素沙地汉代古城遗址空间格局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最近邻指数法、空间分析法和耦合分析方法,研究了毛乌素沙地31座汉代古城遗址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古城遗址空间格局与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对31处古城址进行点格局分析,得出古城遗址间平均最近邻直线距离为25.5 km,属于凝聚分布模式。汉代古城遗址主要集中在4个集聚区,即秦长城—秦直道强影响区(A)、秦长城—秦直道弱影响区(B)、西南集聚区(C)及西北集聚区(D)。其中,秦长城—秦直道强影响区(A)是最主要的遗址分布区,占古城址总量的48.4%。毛乌素沙地汉代古城遗址呈西疏东密的分布特征,形成明显的“空间组群”格局。在当时的气候背景下,地貌和水资源等自然因素主要制约城址的选择,而政治、军事和交通区位等人文因素则对古城遗址的数量和空间结构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干旱区地理》2012,(3):376
2012年3月9日,海德堡大学地理系副教授,海德堡环境经济分析研究所(IUWA)所长Thomas Sterr博士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交流访问。并做了题为"Industrial Ecology:From Ecology Based Design Principles to Practical Applicability in Industry"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党委书记田长彦主持,新疆环科院和新疆生地所科研人员、  相似文献   

6.
走近毕加索     
我们坐在阳台上看圣维多利亚峰和对面松林里的古堡,这似曾相识的14世纪建筑,原来是毕加索有名的别墅,他死后就葬在这里。为了保持伏芳那格村居民环境的安宁,法国政府从不宣传这事,知道的人不多。吃完午饭,女儿和我散步到古堡的铁门前。门旁告示上写着:“毕加索博物馆在巴黎,请勿坚持要入内参观。“铁门内坐着一只目光炯炯大黑眼睛的浅色短毛狗。它安静而好奇地看着站得远远的我们。不知何时,我们身后出现了一对中年夫妇模样的人,那位先生大概看了告示不以为然,竟上前去摇铁栏杆门,那狗马上对他大叫起来。那人退了一步,就拿出录…  相似文献   

7.
刘海洋  付雨鑫  殷铭徽 《地理科学》2022,42(6):1005-1014
运用ArcGIS软件及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东北地区234座唐朝渤海国古城遗址分布特征,探讨了古城遗址空间格局与自然条件的关系。通过对234座古城址进行分析,发现唐朝渤海国古城址主要集中在4个集聚区,即图们江?鸭绿江流域集聚区(A)、牡丹江流域集聚区(B)、松花江?辽河流域集聚区(C)、穆棱河流域集聚区(D)。其中图们江?鸭绿江流域集聚区是最主要的遗址分布区,位于研究区的南部,占遗址总量的47.43%。研究区渤海国古代城址呈北疏南密的分布特征,形成明显的“空间组群”格局。在当时的气候环境之下,水热条件等自然因素成为影响城址的主要因素,而政治、经济、军事和交通区位等人文因素则对古城遗址的数量和分布起重要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田小波  胡静  张志斌  贾垚焱  吕丽  徐欣 《地理科学》2021,41(8):1371-1379
借助史料、历史地图及谷歌POI数据,运用空间句法和GIS空间分析探讨天水古城自明清以来空间和功能的演化过程及其内在关联。研究发现:① 明清以来,天水古城的旅游化经历了传统游憩的普及(明清)、衰落(民国)、停滞(1949—1987年)阶段,现代旅游兴起与传统游憩恢复(1988—2000年)及融合创新(2001年至今)阶段。古城传统格局逐渐消失,但是历史轴线的主轴线地位延续,可达性、穿越性最好,协同度最高,“空间结构惯性”规律作用明显。② 在不同施动主体的共同作用下,天水古城由安全防御、军事政治、集市商贸等传统功能向工业生产,进而向现代旅游、居住功能转变,游憩休闲功能显著增强。③ 居民和游客共享公共活动空间,但服务功能相互分离。游客活动空间与功能服务协调性较好,居民公共活动空间与服务设施一致性较差。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一体化形势下中国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中国农业持续发展面临重重困境:(1)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2)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3)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4)粮食与食物安全问题不容忽视;(5)科技竞争在国际上处于劣势地位;(6)生产成本过高,收益过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了伤害;(7)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是一个难题,面对这些困境,中国农业持续发展应该采取的对策是;(1)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2)继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构筑新的农业政策体系;(3)加速农业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根据该区旅游资源的分布,交通条件,经济承受能力及接待条件,笔者认为近期开发的重点是(1)开发喀斯特景观系列旅游产品;(2)建设建水、罗平、邱北3个旅游集散中心;(3)开辟4条旅游主干线;(4)开发八大旅游商品系列。  相似文献   

11.
作者认为,旱地分带集约经营是改善旱地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以金华市为例,重点分析了旱地分带集约经营的功能:(1)能充分利用当地温、光、水、土等自然资源;(2)充分发挥边际效应;(3)提高总生物量产出能和经济量产出能;(4)有效地提高旱粮产量;(5)加速红壤旱地的培肥;(6)解决了养地与用地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绿色金库”南平市俞宏业(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南平自建立县治至今已经将近1800年了,它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又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它既是闽北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也是我省水陆交通的枢纽。南平市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地处闽江上游三大支...  相似文献   

13.
丽江旅游开发30年呈现表象的商业化与内在的文化自觉两条线索.基于访谈样本,认为丽江古城独特的地方智慧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原因,这使其呈现世界休闲古都的文化意象.最后进行两点学术讨论:(1)丽江古城遗产保护,应该兼顾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丽江古城作为茶马古道的重镇,其未来的发展不应该摒弃纳西族文化、马帮文化、人-水-城-大环境四合一的中庸文化等特质,高品质的深度旅游和文化传承才是符合世界遗产旅游的潮流和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4.
这里所说的西南地区指的是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位于长江、珠江等江河上游,总土地面积112.51万(km) ̄2。当地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因子影响,水土流失比较严重。首先分析了西南地区水土流失的特征;然后计算了各县的幅员面积侵蚀模数,并根据其大小编制了水土流失强度图;再参照地貌、岩性、人口密度及工矿建设程度等,进行了水土流失区划。西南地区共划分为3个一级区,14个二级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基石   总被引:86,自引:1,他引:86  
生态旅游是生态学向纵深层次推进而拓展的新领域,亦旅游活动多样化、高级化而萌生的新兴旅游体系。作者认为生态旅游具有六大特征:(1)旅游活动以大自然为舞台;(2)旅游内涵孕育着科学文化高雅品质;(3)旅游活动以生态学思想作为思想依据;(4)旅游活动载体具有多样化特色;(5)旅游者高强度参与性的活动;(6)生态旅游是增强人类环境意识的高品质旅游。因此,生态旅游是万年基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它不但要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也要为子孙后代保留足够的旅游空间、良性环境与景物,使之永续利用。因而,界定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的基石。作者对生态旅游景物的生成机理,提出内生型(原生型)地域生态旅游系统(AntogenicGeo-ecotoursystem)和外生型(延生型)地域生态旅游系统(AlogenicGeo-ecotoursystem)两大类型新概念。本文阐述了生态旅游资源潜力,论述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与生态旅游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实施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小城市发展中的土地利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安徽省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偏小;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用地增长过快,且其发展是以牺牲耕地为代价;用地结构不尽合理且浪费严重,土地利用效率低;同时小城镇的生产生活环境较差。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小城镇发展动力匮乏;(2)小城镇建设缺乏统一、科学、全面规划;(3)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4)传统的二元制户籍制度和进镇代价大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5)固有的土地政策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小城镇土地市场难以培育;(6)耕地占补注重“量”忽视“质”;(7)小城镇建设中违法用地突出;(8)小城镇土地管理薄弱。要实现安徽省小城镇土地持续利用,必需完善小城镇体系规划,进行科学定位、梯度发展小城镇;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提高小城镇土地利用率;积极开展相关制度改革和政策创新;建立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培育小城镇土地市场;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7.
新疆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透露 ,一个由中国和法国的专家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首次发现距今2000年左右的古城。据悉 ,这座新发现的古城被命名为圆沙古城 ,南距新疆于田县城230公里 ,处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沙丘几乎覆盖了古城 ,仅见少量已干枯的胡杨、柽柳树根 ,城西是宽大的克里雅河老河床。据介绍 ,在圆沙古城内的窖穴中出土有谷物 ,如麦、粟等。城内外散布着数量不少的大大小小的马鞍形石磨盘。对采集的牲畜骨的鉴定表明 ,这里的牛、羊、骆驼等都是家畜。在古城周围 ,有密集的灌溉渠道 ,这也…  相似文献   

18.
新疆土地详查历经八年,至今未完。为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针对叶城县山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耕地分散等特点,进行了微机制图的探讨。本文着重介绍了(1)微机制图的软硬件工作环境;(2)图形编辑和编码技巧;(3)图形量化方法,建立图形库;(4)属性数据输入、更新、修改;(5)错误信息检查,建立点线面的相互关系;(6)面积计算与机助制图。  相似文献   

19.
新疆土地详查历经八年,至今未完。为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针对叶城县山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耕地分散等特点,了微机制图的探讨。本文着重介绍了(1)微机制图的软硬件工作环境;(2)图形编辑和编码技巧;(3)图形量化方法,建立图形库;(4)属性数据输入、更新、修改;(5)错误信息检查,建立点线面的相互关系;(6)面积计算与机助制图。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我国风沙土的特点,根据土壤剖面形态特征、水壤水分、温度状况、土壤碳酸钙、易溶盐含量及土壤的潜育表现,划分出风沙土为九个亚类:(1)淋溶性风沙土;(2)周期(半)淋溶性风沙土;(3)石灰性风沙土;(4)湿热风沙土;(5)干热风沙土;(6)盐渍化风沙土;(7)潮风沙土;(8)潜育风沙土;(9)普通风沙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