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混凝土用量大国,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优劣将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从工程管理角度分析了混凝土施工中常出现的通病,并从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方面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预防和对策措施,旨在为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作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海底沙波对海缆埋设施工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海大陆架区海底沙波的分布、形态和移动特征,分析了沙波对海缆施工的埋设张力和埋设深度的影响。提出了在沙波区进行海缆施工时应注意的事项和需要采取的必要措施,为在中国海海底沙波区进行海缆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结合烟台港三突堤集装箱码头工程现浇混凝土胸墙施工,分析论述了无害裂缝与有害裂缝的区分,以及裂缝缺陷的成因和影响,提出了控制要点和防治措施,在施工中应用后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码头胸墙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并提出了胸墙表面缺陷的预防和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潮间带风电基础施工的特点,在现有施工船舶资源的基础上,确立潮间带起重船的适用标准。通过潮间带特殊施工装备的改造,研究探讨了潮间带高滩区单桩基础施工的控制技术,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船舶坐滩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各种地质条件下,钻孔灌注桩适应性好、施工简单易操作,且设备投入一般不是很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青岛沿海区域几个海工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特别是沉箱和棱体上的桩基施工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以提高钻孔灌注桩施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7.
厦门——鼓浪屿过海管道已于1983年7月敷成。本文介绍了鷺江海峡的概貌及其水文气象特征,评价了水文气象因素对海底管道施工影响的重要性,介绍了施工中水下作业时间的推算方法,文章对潮流对潜水员的作用力和影响作了初步分析,对潮流对管道的作用力作了一定的动力计算分析,亦从海洋水文气象的角度,对施工设计中提出的各种敷管方法作了探讨比较;根据现场环境的观测资料,对施工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如波浪对施工的影响,作了定性的描述,同时也谈了些工程设计和施工中有关方法的实践效果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桶形基础平台吊耳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导管架平台外侧吊耳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针对码头面层混凝土施工常见质量通病,论述了其对工程使用和观感质量的影响,分析了质量通病对工程的危害及缺陷成因,提出了预防及治理措施,在烟台港龙口港区27、28、29号通用泊位工程码头面层混凝土施工中,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桩基导管架式采油平台是海上油气生产的主要设施,它在胜利油田海上石油开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中主要通过对导管架平台施工安装工艺过程和要求进行了探讨,并简单介绍了导管架式采油平台的结构,并根据以往胜利油田海上导管架平台施工的经验和特点,结合该区域的实际情况及有关规定要求,按照导管架的施工安装原则,对导管架陆上制作过程中的下料、组装和探伤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对导管架海上施工过程中的装船、运输、定位、吊装、打桩、灌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并结合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提出了一套合理的导管架海上施工安装工艺。  相似文献   

11.
连云港西大堤工程后人工海湾内回淤强度的测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华 《海洋工程》2000,18(1):70-74
本文重点研究了连云港西大堤工程后人工海湾内的回淤状况,得出以下结论:西大堤的封堵使人工海湾内的水动力和泥沙运动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但这只是工程后的局部调整,不会造成严重的淤积。由于湾内泥沙供应量的减少,连云港仍将维持冲淤相对平衡的状态。并且,本文以实测资料为依据,对两类主要的回淤预报公式进行了分析评价,证明了这两类公式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建筑黄河油港,采用板桩结构码头设计工艺和施工技术,码头建成投产至今,经历了百扯遇强台风考验,为在淤泥质开敞海底建设板桩码头取得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3.
利用MIKE21二维水动力模型,对海阳中心渔港建设前,以及两种预选方案建设后海域潮流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在潮流模拟验证正确的基础上,建立了海底冲淤预测模型,预测了工程建设前后静风条件下全年冲淤趋势。并运用MIKE21Coupled ModelFM模块,模拟了极端天气条件(SE15m/s大风)浪流共同作用下工程附近海域的冲淤情况。根据方案建设前后潮流场、冲淤趋势进行分析,确定最优方案,为海阳中心渔港的规划设计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林国雄 《台湾海峡》2005,24(3):404-410
大型深水航道作为大型码头的配套工程,其建设方案和工程投资对大型码头工程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厦门湾后石港区大型码头规划为例,对配套的3个大型深水航道建设方案进行了初步的比选研究,以供规划和建设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连云港西大堤工程后港区自然环境变化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连云港西大堤工程建设前后水文、泥沙和地形等自然环境现场调查资料的比较,对连云港由海峡地形变化成海湾地形以后,港内水域自然环境发生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结果不仅为连云港深水港的扩建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亦为淤泥质海岸港口工程大规模人工改造后的自然环境研究提供了实例。  相似文献   

16.
射阳港潮汐与乘潮进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实测和航行实践分析比较发现,射阳港潮汐同潮汐预报表有一定偏 ,实际高潮 比预报值高,实际低潮位比预报值低,遍地比预报要早,低潮时比预报要迟。本文研究了这一变化规律,对确定科学的乘潮进港时间及港口规划、运营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夏益民 《海洋工程》1994,12(3):42-53
本文结合毛里塔尼亚友谊港下游冲刷模型的试验研究探讨了海岸波浪动床模型的相似律和试验波浪要素的确定。作者推导获得了同时满足波浪作用下岸滩剖面冲淤相似、沿程冲淤部位相似、泥沙起动相似和沉降相似的综合相似比尺公式:λρs-ρ=λ^1/3l.λ^1/6D;λd=(λD/λt)^2/3解决了波浪冲刷动床模型的基本相似问题和砂的选砂问题。对于常浪向与强浪向不一致的海岸,作者提出了采用综合考虑波高、波周期(或波  相似文献   

18.
在开敞海域,淤泥底质建造板桩结构码头的实践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以黄河海港建港的经验与实践,介绍板桩结构码头的设计特性和施工过程的技术措施,提供了在开敞海域下淤泥底质建港的实践经验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调查了汕头港及邻近水域潮间带常见海产动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体内的Ni、鳞笠藤壶(Tetraclita squamosa squamosa)体内的Cr和Zn、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 Gould)体内的Cu和Zn含量高于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近江牡蛎的Cu污染因子质量分指数最高达6.01。可食性贝类中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体内的Cd、Zn,翡翠贻贝体内的Cd、Ni和Pb,小荚蛏(Siliqua minima)体内的Cd、Ni,近江牡蛎体内的Cd、Cu、Ni和Zn的含量高于人体食用限量标准。其中近江牡蛎体内的Zn含量最高,为限量标准的23.5倍。港内比港外污染严重,远离港口站位的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仍有超标现象,表明汕头港及其邻近水域的重金属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20.
—On the basis of a comparison of the field hydrological,sediment and topographic data observedbefore and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West Breakwater in Lianyungang Harbor,which has led to the changeof topography from a strait to a bay,a synthetical analysis is conducted on the change of back siltation.Theresults show that it is the change of coast line and the consequent change of hydrological condition and sedi-ment movement that has led to the change of back siltation in the harbor.This phenomenon is caused by thelag effects of water current,sediment movement and local adjustment of topography after the construction,and it tends to be stable.The results of analysis provide not only a basis for extension of Lianyungang Harborinto a deep water harbor,but also propose a case for the study of the change of back siltation in a harbor onmuddy coa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