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海洋信息的互联互通得到世界各国的空前重视-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海洋物联网的发展,认为海洋区域中可靠远程通信手段的匮乏制约了海洋物联网的发展,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波广域分集组网的海洋物联网结构,该技术通过提高短波通信的可通率与通信服务质量,解决了海洋物联网与其他网络的互联互通问题,此外,通过详细分析基于短波广域分集组网的海洋物联网在远洋渔船船队调度的应用,证明了海洋物联网可以为海洋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相关活动提供信息和通信保障。  相似文献   

2.
李四海  张峰 《海洋通报》2012,31(3):354-359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物体自动识别和信息共享的网络系统。介绍了物联网发展的背景、体系结构及物联网的主要关键技术,分析了物联网的主要特征和内涵;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有关国家物联网的发展战略和现状,并结合我国海洋领域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物联网技术影响下,我国海洋信息化发展的应对策略和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3.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物体自动识别和信息共享的网络系统.介绍了物联网发展的背景、体系结构及物联网的主要关键技术,分析了物联网的主要特征和内涵;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有关国家物联网的发展战略和现状,并结合我国海洋领域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物联网技术影响下,我国海洋信息化发展的应对策略和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4.
海洋信息技术是认识和开发利用海洋最直接、最便捷的手段.本文主要概述自2015年以来,围绕海洋观测监测、海洋物联网、海上通信组网、海洋信息基础设施、海洋数据处理以及信息应用服务等方面的新发展和新技术,并对后续发展提出简要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正成为海洋领域的前沿研究内容之一。在海洋观测领域,利用物联网构建海洋环境立体观测体系,对于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海上态势感知、海洋灾害预报等具有重大意义;在海岛生态监测领域,利用海岛生态物联网系统可以实现海岛生态的长期实时监测;在海洋牧场监测领域,利用物联网可以实现海洋牧场的环境、生物等要素的实时监测;在智能船舶领域,利用物联网可以实现船舶自身、港口、物流的信息自动感知。文章探讨了物联网在上述4个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以期进一步促进物联网在我国海洋信息化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战场信息建设进程的加快,现有海洋磁力测量技术不能满足新的应用需求。总结了海洋磁力测量技术在军事斗争和海洋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对海洋磁力测量传感器技术、要素信息、测量平台、测量成果等相关技术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当前技术发展现状和军民应用需求,对海洋磁力测量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在海洋观测系统研究和业务化运行过程中,在获取海洋观测数据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相关技术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海洋观测体系技术信息、海洋观测技术类数据以及海洋观测技术发展动态信息等。文章首先解释了海洋技术信息的内涵及信息来源,进而简要地描述了海洋技术信息库的总体构架和组成,介绍了海洋技术信息库现阶段的工作进展,重点说明了4类技术信息数据库以及两个应用系统的建设情况,最后总结并指出未来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8.
“智慧胶州湾”是以服务胶州湾综合整治修复为目标,以信息化应用为手段,以信息采集、传输网络和大数据为基础,以物联网、智能化和移动互联技术为核心的海洋综合管理平台。通过搭建胶州湾基础数据服务平台,可基本实现海洋数据监测采集设备、数据传输网络以及数据计算和存储设施的虚拟化和资源池化,为智慧胶州湾综合管理平台及其应用提供大数据支撑,推进业务和数据的协同与共享。平台主要包括海洋环境立体实时在线监测系统、海洋智慧分析评价系统、海洋保护与管理信息系统、海洋功能区管控信息系统、海洋经济管理系统和虚拟胶州湾系统。通过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可掌握胶州湾海洋生态环境状况、保障胶州湾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海洋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适应已成熟的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和海洋遥感应用模块技术及海洋信息业务化运行的需求,迫切需要开发海洋地理信息系统与海洋遥感应用模块集成来实现海洋信息一体化服务。针对当前平台技术水平和应用模块特性,设计了开放性三层集成框架,即数据层采用基于中间插件的二级三库集成机制、功能层采用基于API,DLL,EXE,COM组件的集成模式和应用层上基于Web Services的共享机制。以中国海岸带及近海卫星遥感综合应用系统平台(MaXplorer1.0)与多元生态遥感融合与同化模块和海浪遥感信息提取模块等八大海洋遥感应用模块为实例进行数据层、功能层和应用层的集成。集成结果表明,两者的集成实现了海洋信息资源与技术的整合,为海洋信息的业务化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海洋结构智能监测与振动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结构本身能够有效感知、信息传输及自动适应环境为海洋结构的设计者展现了新的前景,并且导致新型海洋结构的开发。综述近几年来智能海洋结构的研究进展,包括海洋结构的智能振动控制和在线连续监控机敏技术,探讨了海洋结构智能控制的方式,提出海洋结构智能控制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海洋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海洋数据和信息进行高效地存储、管理、分析、显示和共享,可以大大提高海洋数据的使用率和工作效率,其研究和应用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此背景下,重点从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理论构成体系,即从时空数据模型、时空场特征分析、信息可视化及信息服务4个方面回顾了近年来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工作,探讨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和发展前景。时空数据模型研究未来将更多地强调时间维拓展和尺度变化的适应性方面;时空场特征分析会将海洋过程纳入其重点考虑范畴;海洋信息可视化将更加面向体验和跨尺度,并更多地将虚拟技术与真实现实结合起来;信息服务方面则会强调服务的智能化,注重海洋信息本体或知识表达问题,追求主动数据生成和提供。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海洋科技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近几年,我国成功地开展了数次大规模的海洋科学调查活动;完成了海洋环境数值预报、海洋信息自动查询系统、膜法水处理技术和海洋资料浮标技术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完成了海洋功能区划;制定了《全国海洋开发规划》,并在海洋石油钻探、海港工程、海水增养殖、深潜技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海洋科技战线获得省、部级和国家级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海洋渔业由于过度捕捞造成渔业资源枯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海洋遥感(O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海洋地理信息系统(MGIS)等高新技术的海洋捕捞与海水养殖监管系统设计方案,可以远程自动对海洋渔业区域的水质多参数信息和养殖环境视频信息进行综合采集、传输及监控,也可以自动采集传输渔船RFID身份识别信息、渔船AIS自动识别信息、渔船GPS定位信息和捕捞生产视频信息等,并通过海洋精细渔业专家系统ES进行渔业养殖监控、渔业环境资源监测评估、渔船船数和功率数控制和海洋捕捞生产渔情监测等。该系统可以实现海洋渔业精细化捕捞和海洋渔业精细化养殖,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联合增效,加速海洋信息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时代,信息的价值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日益活跃的科技、经济、文化和人员交流,使昔日的“情报”(即今日的“信息”)搜集、分析、整理、提供等过程已摆脱手工作坊方式,走向工业化大生产道路,信息产业已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部门存在。当前,发达国家投入庞大的人力和财力,建设国家级和地方级的信息港。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信息产业已成气候。 为海洋科技、海洋管理和海洋经济服务的海洋信息事业是国家整个信息产业的一个组成  相似文献   

15.
浅谈Web技术在海洋信息服务网站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b技术提供了一个突破时空局限、交流各种信息的互动平台。简要介绍了Web技术的发展历程,根据当前Web应用技术分析了当今海洋网站技术平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作为海洋科技创新代表和未来海洋开发的重要方式,智慧海洋推进了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和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可以从产业角度助推大连海洋中心城市的创建和海洋数字经济的发展。通过分析海洋产业结构、科技创新、海洋开发、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大连海洋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冰上丝绸之路”“日本核废水入海”等可能影响智慧海洋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的国家战略和国际事件,建议:多途径推进智慧海洋产业,搭建资金链,形成政府投资、金融融资、社会集资的多元化的投融资途径;扩大供应链,培育海洋信息产业市场;链接数据链,形成以“采集、传输、挖掘、应用、共享”为主线的海洋信息数据链;延伸产业链,打造融合跨界应用的智慧海洋生态圈;打造创新链,围绕产业发展建设海洋科研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价值链,延长产业链条等。  相似文献   

17.
曹磊  卢文虎  蒋冰  何隆  孟繁超 《海洋信息》2023,(2):94-100+128
密码是经严格科学证明的信息安全技术,在保障网络空间安全、数据安全方面发挥着核心技术和基础支撑作用。海洋数据资源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之一。为满足海洋数据安全保护、合法合规性等密码应用需求,本文构建了海洋密码支撑体系框架,具有统一密码基础服务、统一数据保护服务、统一身份认证授权管理和统一密码综合管理四大功能,可保障海洋数据在传输、存储、访问等典型场景中的真实性、机密性和完整性,推动商用密码在海洋领域的应用和创新发展,切实提高海洋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可视化编辑器和多数据源适配技术,基于B/S架构设计开发出一套海洋观测数据实况速报系统。海南省海洋观测数据实况速报系统主要包括系统管理、参数设置、观测数据、文件导出、信息推送等5个功能模块,实现观测数据报文的采集、传输、解析、入库,并且将海洋观测数据以直观的图文方式展示。海南省海洋观测数据实况速报系统投入运行以来,稳定可靠,第一时间为海洋灾情管理决策部门提供信息服务,为防灾减灾方案制定和应急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快速获取可靠的海洋信息对海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海洋观测数据传输业务主要通过地面网通信方式进行,地面网是海洋观测数据传输的重要通信方式,具有传输稳定、丢包率小和全双工等优势,但其故障时会严重影响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时效性,因此添加合适的备用链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海洋观测数据传输现状,对比了不同无线通信方式的特点,开展地面网和无线网相互备份和接续传输的技术研究,提出了无线网和地面网相结合的双链路通信方式,即日常状态下采用地面网通信,地面网故障时自动切换至无线链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到报率,进而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20.
《海洋预报》2021,38(4)
根据海洋要素梯度统计结果、区域环境特征、实际业务需求及海洋锋影响等,研究了海洋锋诊断阈值和分级,定义了海洋锋各个特征信息,制作了西北太平洋海洋锋二维、三维特征信息产品和声传播损失信息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