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时间相依的地震复发间隔混合概率模型,开展山东地区中、短期尺度上的中小地震的概率预测实践,1年的检验结果显示,3、4级中小地震基本发生在此前给出的地震危险性高概率区。研究认为,该方法在日常地震会商中应用效果较好,并有望为破坏性地震的概率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震视应力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1999年7月——2005年4月云南省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中小地震数字化波形资料, 在假设中小地震震源位移谱符合omega;2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震源位移谱低频水平与拐角频率计算得到了1 020次中小地震的视应力值. 研究发现,在云南地区,地震视应力具有较好的预测意义, 中小地震的视应力值超过0.9 MPa, 可以作为预测该地区未来可能发生中强地震的一个参考指标. 其相应的地震预报能力评分R值具有较高的置信度.   相似文献   

3.
蒋长胜  张浪平  韩立波  来贵娟 《地震》2011,31(2):106-113
对中长期地震危险性概率预测结果的统计检验是地震预测预报的重要研究内容,采用通用的统计检验方法是促进地震预测理论、模型"无障碍"交流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PI算法和RI算法回溯性预测结果统计检验的实例,介绍了如何运用CSEP计划中已常规采用的Molchan图表法进行地震概率预测统计检验和分析,并分...  相似文献   

4.
对1998~2010年度地震大形势东北地区预测效果和预测依据进行了总结和评估分析。结果显示1998年以来东北地震大形势预测的5~6级地震危险区主要集中在环渤海、辽蒙交界和黑吉蒙交界地区。地质构造背景和地震活动实况也表明上述三个地区及邻区为东北中强震的主体活动地区,历年报告对东北危险区的把握较好,东北地震大形势第一年度趋势预测准确率为57%,1~2年度预测准确率为71%。东北地震大形势预测判据主要有8项,其中中小地震活动增强、空区和条带以及地震活动性参数扫描等3项地震学指标可靠性较高,R值评分均大于0.22。统计结果显示,预测报告中每年给出的异常指标数量与次年最大震级没有明显的关联,但中强震前中小地震活动增强是东北地区地震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活跃—平静期、构造背景以及历史地震活动等在预测时,虚报的概率较大,二者或许对长趋势的预测起一定的借鉴作用。正确判断东北地区地震活动目前所处的状态(活跃状态还是平静状态)以及活跃—平静期转换的界定指标,可适当提高危险区预测的准确性,减少虚报率。回顾和总结的过程中也发现,目前1~3年地震形势的预测分析以统计性、定性判定依据为主,主要基于震例资料的统计和定性对比分析,反映大地震孕育和发生物理过程的资料非常有限,今后应在努力提高统计分析严谨性的同时,尽可能多地获得并采用多学科观测资料,从地球物理场动态变化的角度来分析地震趋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宋帅  王帅  吴刚 《震灾防御技术》2019,14(4):781-789
从板式橡胶支座及混凝土挡块抗震设计角度,以一座典型的3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例,结合概率地震需求分析及桥墩、支座等抗震关键构件极限破坏状态,建立不同支座及挡块分析模型的中小跨径梁桥地震易损性曲线,研究考虑支座滑移效应及挡块破坏的中小跨径梁桥的易损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橡胶支座的滑移效应及混凝土挡块破坏,桥墩地震破坏概率明显增大,且会低估支座破坏概率;桥梁系统易损性受支座破坏状态的影响显著,需设置合理的限位装置;在中小跨径梁桥地震易损性分析中,考虑支座的滑移效应及混凝土挡块的破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关于水库诱发地震概率预测的临界概率P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1,2,3,〕中,笔者提出了水库诱发地震的概率预测法,并在〔2〕中说明用此法预测新建水库在蓄水后是否产生诱发地震时如果取临界概率Pc=0.5,则预报的成功率较低。本文,在补充一部分大水库的资料后,证明水库地震概率预测的临界概率宜取为0.3。  相似文献   

7.
水库地震的综合概率增益预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水库地震预测中首次引进了地震概率增益综合预测模型,叙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探讨了影响水库地震最大震级发生的因素;结合中国水库及其水库地震震例资料,对水库地震综合影响因素E值、库容、库水深度因素或指标预测水库地震最大震级的效能R值和经验概率增益K值进行了统计和评价,表明概率增益综合预测能够对各种预测方法预测水库地震的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国内外若干水库进行了水库地震最大震级回溯性检验,表明该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水库地震最大震级预测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从大震前中小地震活动的增强过程和大地震常常发生在异常区外围的现象出发,提出用描述地震分布时、空、强基本特点的空间集中度C、地震危险度D和地震强度因子Mf进行交汇预测未来中强地震,应用于华南地区的震例一般预测半径范围为2°,并总结了综合异常的中短期特征.  相似文献   

9.
非稳态泊松模型预测西北地区地震带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概率预测 ,即根据某个地震构造区 (地震带或震源区 )内已发生的地震 ,预测未来一定时段发生某一震级段或某一震级下限以上地震的可能次数和概率 .这一方法在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预测等方面 ,都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该方法的主要特点 ,是根据地震构造区已发生的地震事件 ,建立适宜的地震统计模型 ,而不必考虑地震事件的详细过程和活动图象 .随着对一些地震构造区地震事件现象及其发生的地球物理、力学机制和数学物理模式的不断研究 ,相继发展了一些概率预测模型 ,以描述不同的地震事件过程 .目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主要有稳态和非稳态泊松…  相似文献   

10.
由于地震孕育过程的复杂性和观测技术的局限性,不同地震观测资料表现出异常变化与后续较大地震的对应关系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对预测意见进行概率表达是一种科学恰当的做法。本文基于泊松分布的危险区背景地震概率预测和单项预测方法(包括测震、流体、形变、电磁等学科)的历史预测效能,采用贝叶斯定理计算得到单项预测方法的短期或年度地震危险概率预测结果,进而采用综合概率方法,给出基于多种单项预测方法的短期或年度地震危险概率预测结果。短期概率预测初步结果表明,2018年2~9月,中国大陆72%的5级以上地震都位于相对高概率预测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