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化对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近郊呈动态化的过程,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区域,其变化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文章探讨了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的特点,重点运用城市化理论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地在城市化进程中受到的影响、发生的变迁。  相似文献   

2.
城市近郊区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区域。呈现动态变化的过程,其变化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近年来,乡村旅游在城市郊区、特别是城市近郊的各种旅游中发展十分活跃。但是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该文根据城市化作用下的城市近郊乡村旅游演变的规律和原理,以成都邛崃市鹤鸣村为例,探讨城市化对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的影响,分析城市化影响下鹤鸣村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发展进程,提出鹤鸣村乡村旅游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1、城湖:城湖又名仆射陂、东湖,在清代中叶仍存,北魏以前在郑州东三里的凤凰台对面,因当时地势低洼,积水成湖。清代末期,被辟为仕宦旅游的地方,北魏以此赐仆射李冲,故称仆射陂,陂的面积方圆十里左右。该湖在郑州城东,又称东湖。在《郑州揽胜赋》中说:“东郊有湖,方达十里,澄澈如鉴,一泓绿水”。湖直至清末亦未干涸,封建州官们把它辟为仕宦游地,当时湖水清澈见底,湖区群众引水溉田,湖中满植藕莲,湖边浅水处芦苇丛生,对湖区全面进行开发利用。后来因长期失修,加之风沙为害,而被泥沙填平。  相似文献   

4.
许红梅  郭炎  李志刚  林赛南  李娈琼 《地理科学》2020,40(12):2055-2063
以武汉市蔡甸区为例,结合多源、多时段的村级农地流转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揭示大城市近郊农地流转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 流转规模呈跨越式增长,经历快速增长和短期减速增长两个阶段,流转速度受土地政策影响较大;农地流转的空间分布由随机转向集聚,高高集聚区由主干道沿线转移至以农业为主的平原街镇,低低集聚区由不显著到集中于城镇化水平较高的街镇;② 控制自然、区位、社会经济等因素后,发现流转主体、流转用途对农地流转具有显著影响。建议清楚把握农地流转时空演化特征,合理选择流转主体和流转用途,以优化大城市近郊的人地关系,促进城乡统筹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乡村能人是中国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深入研究乡村能人在乡村治理中的角色、作用及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回顾了典型时期的乡村治理结构变迁,辨析了乡村能人的概念与类型,阐释了乡村能人在乡村发展中的多维角色,梳理了能人治村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探讨了加强能人培育与监管的途径。研究认为:① 乡村能人是指在特定乡村被多数村民认可,具有较强的发展动力、个人能力和社会网络,有志于或正在或已经通过其专长带动乡村发展的人;② 通常,乡村能人是推动进步的“发动机”、集体行动的“火车头”、乡村发展的“铺路者”、对外联系的“架桥师”、乡村振兴的“带头人”;③ 但是,如果监管缺位,能人治村也可能对基层民主、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等带来负面影响;④ 为更好地实现国家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进一步加强能人的产生机制以及培育模式研究,深化能人治村的机理、模式与效应研究,关注驻村干部治村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并探索能人研究的新数据、新方法。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力推进乡村振兴的转型期,加强乡村能人研究,有助于深化各界对乡村发展机制的理解、丰富乡村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与理论。  相似文献   

6.
李裕瑞  曹智  龙花楼 《地理学报》2019,74(7):1482-1486
2019年4月27日,第二届乡村振兴与乡村科学论坛在南京成功举行,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的近400名专家学者相聚南京师范大学,共话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科学发展。本次论坛共有8个特邀专家主题报告,14个议题报告,并设置了自由讨论环节。论坛报告及专家发言观点纷呈、讨论热烈。本文从乡村科学与乡村振兴、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深化改革与乡村振兴、乡村重构与乡村振兴、村域发展与乡村振兴等6个方面对主要观点进行梳理,以期对新时代乡村科学的快速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有序推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杨忍  林元城 《地理学报》2023,(2):456-473
数字技术向乡村地域的延伸与渗透深刻影响着乡村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组织方式与结构,推动城乡发展网络化视域下乡村地域系统的转型与重组。本文在界定乡村数字化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乡村数字化与乡村空间转型的耦合关系,深度剖析了乡村数字化与乡村空间转型的作用机制,并构建面向乡村数字化发展转型的研究内容体系。主要结论为:(1)乡村数字化是伴随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广大乡村地域,重塑乡村物质环境、经济形态、社会网络及空间组织的过程,促使乡村经济社会形态和空间组织结构发生数字化转型,包括数字技术作用于乡村地域空间的过程、作用和效应等。(2)乡村数字化背景下乡村空间转型趋于综合复杂,物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重空间叠合转型,并在数字信息连通下衍生出赛博空间及网络文化形态。(3)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乡村物质空间转型的逻辑、数字经济发展与乡村经济形态转变的机制、数字技术应用与乡村社会空间重组的关系、数字治理模式与乡村空间组织重构的作用共同构成乡村数字化与乡村空间转型的多维内嵌机制。(4)在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指向下,在强化学科贡献的基础上探寻数字化下乡村发展前沿领域与创新维度,聚焦智慧乡村应用场景、研...  相似文献   

8.
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   总被引:78,自引:1,他引:77  
文章将“意象”的概念引入到乡村旅游,分析了乡村的丰富内涵,乡村是乡标兵 种整体氛围,主要表现为乡材景观意象和乡材文化象。同时,在分析乡材旅游涵义及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乡村与乡村旅游的联系,最后对我国诉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乡村可持续性与乡村可持续性科学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面对全球环境挑战,可持续发展备受关注,成为21世纪举世瞩目的新兴领域。乡村可持续性科学作为可持续性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以跨学科思维、多尺度视角来理解和改善乡村人地关系的、以应用为导向的整合型学科。与城市可持续性科学相互对应并相互联系,乡村可持续性科学是应对乡村衰退、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所急需的科学支撑。本文在讨论可持续性、乡村可持续性与乡村可持续性科学概念基础上,以农业可持续性、社区可持续性与农民福祉为主要内容,构建了一个多学科综合的乡村可持续性科学研究框架。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城乡差距明显,“三农”问题复杂,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迅速,但也面临艰巨挑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推动中国乡村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的有效途径,但其理论与实践体系尚不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可持续性科学的发展,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理论、技术与决策支撑。为此,本文对中国乡村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文献分析探讨了中国乡村可持续研究的不足。结论显示,中国乡村迫切需要向可持续发展转型,但乡村可持续性科学基础薄弱,需借鉴国际经验,立足本国国情,强化跨学科研究与人地系统耦合研究,聚焦9个适应中国当前乡村发展需求的核心议题,并因地制宜地将乡村可持续性研究成果转化为指导乡村振兴发展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乡村地域系统与乡村振兴战略   总被引:42,自引:8,他引:34  
刘彦随  周扬  李玉恒 《地理学报》2019,74(12):2511-2528
乡村地域系统是由人文、经济、资源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下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功能和区际联系的乡村空间体系,是一个由城乡融合体、乡村综合体、村镇有机体、居业协同体等组成的地域多体系统。以乡村地域系统为对象,服务支撑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期地理学创新研究提供了新机遇和新挑战。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亟需以问题为导向、战略为指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和人地系统科学为指导,致力于地表人地系统交互作用下乡村地域系统结构、转型过程、演变机理、分异格局、地域功能,以及乡村振兴途径与模式综合研究,科学把握乡村地域系统类型及其分异规律。本文以全国39164个乡镇为基本单元,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诊断识别了制约中国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因子,划分了中国乡村地域系统类型,揭示了乡村地域系统分异格局,探明了不同类型区乡村振兴科学途径。结果表明:① 地理环境、村镇化水平、资源禀赋、人口流动程度和老龄化水平等是乡村地域系统分异的主导因子,反映了乡村发展自然本底特征以及外援动力、内生动力的大小。② 通过主导要素聚类和空间叠加分析,将中国乡村地域系统划分为12个一级区、43个二级区。一级区采用“地理区位+主导要素驱动力/约束力”的方法命名,二级区采用“地域范围+主导要素驱动力/约束力+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命名。③ 不同类型区乡村振兴地域模式和路径不同,乡村振兴战略与规划的落地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相似文献   

11.
Gardens have been considered predominately in terms of a nature–culture binary, with nature positioned as a passive object of human control. Placing the human at the centre of the garden, these perspectives understand this space in terms of human cultures, needs and understandings. This paper critiques these perspectives, questioning whether gardens are ever simply human constructions. Actor–network theory (ANT)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this research, which examines human–nature relations through a focus on the material processes of gardening. Drawing on interviews with suburban gardeners in northern Sydney and the analysis of two popular gardening magazine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gardening entails an embodied engagement between active human and non-human actors. Involving processes of collaboration, negotiation, challenge and competition, gardening is a dynamic process. Describing human relations with the plants of the garden, this research argues for gardens to be understood as hybrid achievements.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平顶山市城郊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区位优势,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城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   总被引:97,自引:4,他引:93  
根据2001年中国69个不同规模城市周边100个乡村旅游地的相关信息,对乡村旅游地与其一级客源地城市间的距离进行了测定、统计和处理,发现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中国乡村旅游地在大、中城市周围的分布总体上呈距离衰减趋势(除了在开始的30 km内),即与城市的距离越远,乡村旅游地分布越少,84%的旅游地集中在距其一级客源地城市中心100 km以内的地区;乡村旅游地在城市周边的分布主要有两个密集带,最密集地带出现在距城市20 km左右的地区,次密集带出现在距城市70 km左右的地区;在两个密集带之间距中心城市50km左右,出现一个明显的乡村旅游地低谷带,推论原因是那里出现了次级和/或同级中心地的干扰.  相似文献   

14.
北京城郊山地森林游憩机会谱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中叶,到森林中休闲游憩的人数剧增,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游憩体验,美国林务局的管理者和专家发展了游憩机会谱(ROS)理念和管理框架,其主要以游憩需求为导向,依据"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管理环境"指标对游憩区进行分类分级,编制游憩机会清单,对资源进行清查、规划和管理。本文在介绍ROS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民森林游憩的需求特征和森林游憩区当前的管理体制和开发利用现状,筛选出"自然程度"、"偏远程度"、"游客密度"和"管理强度"4个评价指标,分析提出了北京山地森林游憩机会谱,将北京城郊山地森林游憩区分为城郊开发区域、城郊自然区域、乡村开发区域、乡村自然区域和半原始区域五个游憩机会等级,并结合目前的北京市游憩资源的利用和管理现状,用GIS作图直观展示了各游憩机会的分布,分析比较了各游憩机会的供需状况,为北京城郊森林游憩的规划和管理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京郊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志,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可以促进农村居住环境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对北京市首批市级新农村规划建设试点村的问卷调查,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探讨新农村建设以来京郊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要素特征、影响因素和发展水平。研究表明:相比新农村建设前,京郊农村人居环境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大改善;京郊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地域特征显著,近郊平原区优于其他地域类型;基础设施配套和社会协调水平对村民形成人居环境整体印象最为重要,收入状况、村内道路质量、垃圾处理设施、卫生所等因素对人居环境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建立设施的长效管护机制、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京郊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及整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农村居民点整理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优化空间布局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措施,大都市区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途径之一。综合北京市自然、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规划等因素,围绕中心城区构建了城乡交错区、远郊平原区和生态山区3个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并根据区位条件,确定了它们的功能定位,提出分区、分模式的整理方案,该方案对于加快北京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城郊农业区多功能演变的空间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宋志军  刘黎明 《地理科学》2011,31(4):427-433
北京市城郊农业区各圈层因自然条件、城市化、产业化的不同而承担着不同的生产/非生产性功能。应用农业多功能化推移图谱和产业经济理论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北京市农业由近郊平原区到远郊山区的可分成两种演化模式:一是由现代都市型农业向传统农业推移的模式;一是呈扇形推移的农业演化模式。在距中心城市30~40 km范围内,有一个非农产业主导的城乡功能推移的分界区。该区以外,现代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等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其非生产性功能逐渐增强,生态功能更成为中远圈层多种功能的主导。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cal food environment and walkability in the socioeconomically diverse, inner-ring suburbs of metropolitan Detroit. The availability and cost differentials of food were surveyed using a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Nutrition Environment Measures Survey for Stores (NEMS–S), and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based method was designed to map walkability relative to licensed food retail establishments. Results showed that minority communities lack access to fresh produce and nutritionally adequate foods, which is compounded by limited mobility. By incorporating local-based economic incentives, low-income communities can better align neighborhood goals of obtaining nutritionally adequate food (and other services) with economic opportunity.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郊区游憩空间分布规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王润  刘家明  陈田  田大江 《地理学报》2010,65(6):745-754
郊区是城市发展的腹地,郊区游憩空间不仅能够满足都市居民出游的需求,而且对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北京作为案例地,对郊区的游憩空间布局规律进行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网络、文献、调研收集数据,将游憩空间按照功能划分为3类:公共游憩空间、商业游憩空间与附属游憩空间;将不同功能、不同经营主体与不同土地利用的游憩空间组织起来,从而建立北京郊区游憩空间采样数据库,采用GIS空间分析的技术手段得出结论。研究发现,北京郊区各类游憩空间布局具有空间分异规律。公共游憩空间中风景名胜区分布在远郊的山区;城市公园与城市形态相关;郊野公园属于政策导向型的游憩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源本底条件造成的游憩空间不均匀分布。商业游憩空间呈现产品的空间分异,并与交通、水系条件密切相关;乡村游憩设施依托于大型景区,并与农业传统相关。北京郊区的游憩空间已经初步具备网络结构并向纵深发展,出现了产业集中区。最后指出北京游憩空间布局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和改进的方向。该研究旨在构建都市游憩空间的有机结构,为城市规划与游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variations in household participation rates in recycling projects implemented in urban and suburban communities. A causal model is developed to compare the demographic attributes of residents, their awareness of the recycling programs, their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their overall willingness to recycle. The model is assessed by Linear Structural Equations Methodology (LISREL).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household recycling behavior is not consistent across communities due primarily to variations in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residents and their evaluation of program poli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