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林省珲春杨金沟白钨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金沟矿区白钨矿体产于下古生界五道沟群地层与印支期二长花岗岩内外接触带中。矿化类型为花岗岩中的白钨矿—石英脉和斜长角闪片岩、云母石英片岩、红柱石片岩中的白钨矿—石英脉。矿体受南北向、北西向断裂及裂隙构造控制,矿床成因为岩浆热液—层控与岩浆热液复合型。  相似文献   

2.
不同石英脉型金银矿床中含矿石英脉的红外光谱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红外光谱方法评价石英脉型金银矿床的有效性,选择内蒙、吉林、山东等地的石英脉型金银矿床,对其含矿石英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根据石英包体片中H2O和CO2的吸光度值A1和A2与石英中Au、Ag的含量关系得出:在同一矿床中A1和A2与Au、Ag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但不同矿床的石英A1、A2与Au、Ag含量总体上无相关性.利用红外光谱方法评价石英脉含矿性的优越性在于避免了直接测金,而消除了金的测不准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同时,该方法有其局限性,即不同矿床不能采用同一评价标准,只适用于就矿找矿.  相似文献   

3.
新疆东昆仑白干湖钨锡矿田矿化体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干湖钨锡矿田矿床类型属构造导控的高温热液型,矿化体几何形状取决于导控构造及容矿岩石的性质.该矿床容矿岩石有绢云石英片岩、石英透闪石岩、变质辉长岩、蚀变花岗岩等区内所有岩石类型.矿化是以均匀的微细脉浸染为主,矿化岩石与同类型未矿化岩石特征差别无几,矿化期交代作用十分微弱.矿石类型属于微细脉浸染及富细脉型.矿化体模型是在基本了解矿床地质特征,成控规律以及地表主要矿体形态数据基础上拟建的.理论上,矿化体是以导矿构造为骨架的简化板状矿化体,与易矿化岩层贯通所形成的似层状矿化体构成的复合体.这种复合体即使在高精度矿产勘查过程中也不能保证取得相对准确的数据.因此,准确识别矿化体性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钨(钼、锡)矿化花岗岩的若干地质特征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业已查明,石英脉状钨(钼、锡)矿床与花岗岩类岩石存在着成因联系,但是,并非所有的花岗岩类都是含矿石英脉的成矿母岩。因此,研究石英脉状钨(钼、锡)矿床成矿母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于深刻认识花岗岩类成岩成矿机理,指导钨、锡、钼矿床的找矿、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曾报导过南岭地区与石英脉状钨(钼、锡)矿床有成因联系的花岗岩类的标型矿物,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含量特点。本文将介绍这类花岗岩的若干地质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探讨含矿花岗岩类的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5.
戴屋金矿床位于大瑶山成矿带,其矿化主岩是寒武系浅变质细碎屑岩和板岩。岩石具较高的Au、As、Ag、Sb、Hg含量。区内广泛发育酸性斑岩类(花岗斑岩、石英斑岩)岩石。斑岩类岩石经历了明显的热液蚀变作用,主要的蚀变作用是硅化、黄铁绢英岩化和绢云母化。蚀变花岗斑岩内存在Cu、Au、As(Ag)矿化。赋存于变质岩内的金矿化体分为石英脉型矿体和硅化砂岩型矿体。石英脉型矿体受近EW向褶皱和NEE、NWW向断裂控制,硅化砂岩型矿体具层(岩)控特点,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矿体类型表明,该矿床类似于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6.
石英脉型钨矿床是南岭钨矿成矿带的主要矿床类型,含钨石英脉产于成矿花岗岩顶部的接触带附近,其中"带外脉式"的石英脉几乎全部产于接触带外侧。湖南白云仙钨矿田头天门钨矿床发育较完整的"带外脉式"钨矿矿化组合和空间分带,主要矿化类型包括花岗岩型和石英脉型,前者分布于岩墙上部,后者发育于上方外侧的砂岩中。笔者研究了头天门钨矿床中花岗岩和各类矿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岩浆演化与钨的富集成矿过程。提出头天门钨矿床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细粒碱长花岗岩岩株→岩墙→云英岩化花岗岩→云英岩→石英脉的岩浆-热液演化-成矿全过程,成矿流体表现出"上液下浆"的分带特点。在岩墙形成前的演化过程中,成矿元素的富集主要受岩浆晚期分异作用的制约,岩墙之后的演化则主要受热液作用的影响。成矿地质体为细粒碱长花岗岩岩株以及上部的岩墙。建立了带外脉式型钨矿床成矿模型,形成机制主要为:在岩浆固结之前,岩浆中的挥发分和H2O在岩体顶部聚集引起围岩破裂,岩浆充填形成岩墙,挥发分和成矿物质在岩墙上部聚集形成花岗岩型(云英岩型)钨矿,并在外侧形成石英脉型钨矿。  相似文献   

7.
对内华达科木矿区含金银石英脉和火山岩计92个样品做了Au、Ag、Tl、Rb、K和Sr分析,并得K/Tl、K/Rb、Ba/Tl,Tl/Sr和Rb/Sr等一系列数据。Au和Ag的浓度从未蚀变安山岩到蚀变安山岩至含Au-Ag石英脉随Tl/Sr和Rb/Sr比值升高而增大,但K/Tl,K/Rb和Ba/Tl的比值降低。Tl、Rb和K之间的上述关系,表明矿化岩石中三者的富集程度依次降低。本项研究获得的数据,表明Tl含量和Ba/Tl及K/Tl比值在圈定与火山岩有关的贵金属脉状矿床时,可作为有用的勘查工具,同时表明,由于在自然界中Au-Ag分布的不均匀性,它们的富集度的变化范围很大。  相似文献   

8.
湖南瑶岗仙石英脉型钨矿床成矿系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湖南瑶岗仙石英脉型钨矿床是南岭成矿带具有代表性的矿床。长期以来,对脉型钨矿床的成矿岩体特征及各种不同类型矿化的空间与演化关系一直存在争论。文章以瑶岗仙石英脉型钨矿床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成矿岩体、含钨石英脉及与之相关的矿化开展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工作,探讨了岩浆-热液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各类矿化现象,从而建立了脉型钨矿床成矿系统。在瑶岗仙钨矿床中,成矿地质体即成矿花岗岩为碱长花岗岩,主要矿化类型包括岩浆岩型、云英岩析离体、云英岩脉、石英脉和毒砂黄玉层等,分布于岩体顶部接触带附近。成矿作用可划分为岩浆晚期阶段、岩浆热液过渡阶段、岩浆期后热液阶段,岩浆岩型矿石形成于岩浆晚期,云英岩析离体和云英岩脉等形成于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石英脉和毒砂黄玉层主要形成于热液阶段,岩浆阶段→热液阶段的演化是连续的。成矿花岗岩侵位深度约为2~3 km,提供了主要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成矿系统相对封闭,外来成矿物质和流体较少,含钨石英脉主要以快速充填的形式形成于岩浆固结之后。瑶岗仙矿床含钨石英脉控制垂深达1300 m,"五层楼"垂向分带不明显,顶部未出现细脉带和线脉带,而在石英大脉的顶部出现横向交代形成的毒砂黄玉层。研究表明,瑶岗仙矿区脉型钨矿床成矿系统保存较完整,代表系统顶部的毒砂黄玉层保存完好,剥蚀水平正好达到岩体顶部。  相似文献   

9.
江西赣州淘锡坑钨矿床稀土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淘锡坑钨矿床是赣南地区典型的云英岩型黑钨矿矿床。本文重点研究震旦系浅变质砂板岩围岩、成矿花岗岩及含矿云英岩、石英脉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对岩石化学组成、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及特征值LREE/HREE-REE、δEu-LREE/HREE相关性的分析,对比现代海相、陆相沉积物稀土元素组成特点,确定震旦系浅变质砂板岩原岩为浅海相陆源沉积岩;成矿花岗岩属于陆壳熔融成因花岗岩;含矿云英岩、石英脉及成矿物质属于岩浆期后热液产物。  相似文献   

10.
东秦岭两种新型钼矿床的矿物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秦岭地区发现了两种新型的钼矿床——花岗岩型钼矿床和石英脉状钼矿床。花岗岩型钼矿床矿体赋存于花岗岩中,石英脉型钼矿与石英脉关系密切,矿体分布在石英脉的上下部流纹岩中,前者成矿与燕山期花岗岩热液有关,而后者是否是燕山期花岗岩热液的产物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两种类型钼矿床中的辉钼矿与石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颜家沟金矿矿体产于石英二长斑岩体内部及其与白云岩接触部位的构造蚀变带内.在岩体内部为石英脉型Au、Cu矿化,岩体内接触带则为网脉状蚀变岩型Au、Pb、Zn矿化,岩体外接触带是构造蚀变岩型Ag矿化.主矿化体受石英二长斑岩体及次一级构造和裂隙控制.经过岩桨期后气成热液叠加改造,构成了复杂的成矿过程,初步认为该矿床属岩浆期后多次气热叠加型金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12.
从美国内华达州卡漠矿区的金含Au、Ag石英脉及其有关火山岩中采集了92个样品,对Au,Ag,T1,Rb,K,Ba和S_1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K/T1、K/Rb、Ba/T1、T1/Sr的比值。 从未蚀变安山岩到蚀变安山岩和含Au,Ag石英脉,AuAg含量以及T1/Sr、Rb/Sr比值依次升高,而K/T1、K/Rb、Ba/T1比值降低,T1与Rb和K的这种关系显示出在矿化岩石中的T1比Rb更富集,而Rb则比K更富集。根据研究所获得的资料表明,在圈定 与火山岩伴生的Au,Ag含量变化颇大(因其在自然界分布极不均匀)的贵金属脉状矿床中,T1的含量及Ba/T1、K/T1比值可作为有效的勘探手段。  相似文献   

13.
浅成低温热液金银多金属矿床矿化分带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70年代环太平洋地区发现大批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以来,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业已成为贵金属矿床和Cu、Pb、Zn等有色金属矿床的重要工业类型。文章依据主要工业组分对我国浅成低温热液Au、Ag多金属矿床进行了分类,并讨论了成矿系列及矿化分带特征,即按成矿深度浅成低温热液Au、Ag多金属矿床自下而上可分为:Au-Cu/Cu-Au矿床;Au/Au(Ag)矿床;Au-Ag矿床;Ag/Ag多金属矿床;Pb-Zn-Ag矿床。同时,根据我国浅成低温热液Au、Ag多金属矿床特征尝试性提出了浅成低温热液型银矿床的成矿规律与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
徐山钨铜矿位于江西省中部,是一个由石英脉型、矽卡岩型、花岗岩型3种类型"叠置"的三位一体矿床,其中石英脉型和花岗岩型矿体及其相互关系基本符合"五层楼+地下室"或者"上脉下体"型钨矿床的特征.首次利用Rb-Sr等时线法对该矿床含黑钨矿石英脉的镶边白云母进行了亚样品定年,获得其成矿年龄为147.1±3.4 Ma(MSWD=0.71).该矿床的形成年龄与江西南部的石英脉型钨矿床相似,都形成于燕山中期;而与赣东北、赣西北的铜矿床成矿时间有较明显差异.白云母的ISr值很高,为0.849±0.026,其原因可能是成矿花岗岩浆本身来源于演化程度和成熟度较高的壳源岩石,而成矿流体在水-岩反应的过程中又萃取了岩石中具有异常高87Sr/86Sr比值的Sr.高ISr值也反映了相关的花岗岩及矿床形成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幔源物质的参与.   相似文献   

15.
西秦岭小沟里石英脉型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通过石英脉Ar_Ar法和花岗岩单颗粒锆石U_Pb法定年、氢氧同位素测定、微量元素测定及含矿岩石中斑点构造显微镜研究 ,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区域地质环境分析 ,探讨了花岗岩与金矿床的关系以及矿床成因。含金石英脉Ar_Ar坪年龄为 197Ma,等时线年龄为 193Ma。大山花岗岩U_Pb年龄为 2 0 1Ma。石英包裹体水的δ18O为 8.15‰~ 12 .82‰ ,δD为 - 5 8‰~ - 77‰ ,热液水来源以岩浆水为主。岩石中发育斑点构造 ,斑点为黄铁矿、绿泥石、石英、黑云母等热液交代蚀变矿物。矿区内脉岩发育 ,组成矿体的上下盘 ,花岗岩体和脉岩含金可达 2 40× 10 -9。大山岩体中心相含金 1.7× 10 -9,边缘相含金 6 .3× 10 -9,从岩体到矿区脉岩含金量增加。研究表明 ,大山花岗岩与矿床有密切的时间、空间及成因关系 ,并提供了热源、水源和部分成矿物质。矿床类型为岩浆热液型  相似文献   

16.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为浅成金铜共生大型矿床,受岩体-地层-构造联合控制,以叠加富集为主.矿区分为南山和北山两个矿段.矿化主要发育在闪长岩和斜长花岗岩中的北北西向断裂带及岩体接触带中,矿化以含金铜石英硫化物脉型及密集细脉为主.矿区水系沉积物异常元素为Au、Cu、Ag、Bi、Zn、Mo(W、Sb、As);土壤异常元素为Cu、Mo、Au、Ag、Bi;岩石地球化学异常为Au、Cu、Ag、Bi、Ta、Ba、Sr(As、Sb、Zn、Co、Ni、W、Mo).原生晕中轴向分带序列为(Bs、Sr)-As-Ag-Pb-Sn-W-Au-Bi-Cu-Sb-CoTe-Ni-Zn-Mo.南山矿段水平分带序列为Au-Cu-Bi-Te-Ag-Pb-Zn-As-Co-Ni-W-Sb-Mo-Sn;北山矿段为Au-Cu-Bi-Te-AgAs-Sb-Mo-Pb-Zn-Co-W-Ni-Sn.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分带性显示北山矿段矿体剥蚀程度大于南山矿段,矿区北西部矿体剥蚀强度大于南东部,表明向矿区南部仍有较大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7.
红岭钨矿是个脉钨矿床.我们937队在补充勘探期间,在石英脉型钨矿床的深部发现了含矿的白云母花岗岩体.在岩体突起部位的白云母花岗岩内接触带钨、铝、铋矿化强烈,其中钨已达工业要求.这种矿床类型的发现,对钨矿的成矿理论研究及找矿实践,都有重要意义. 矿区地质矿区位于粤北大东山-贵东-九连山构  相似文献   

18.
大兴安岭北段三道湾子碲化物型金矿床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兴安岭北段三道湾子金矿床属于中一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含金石英脉产于上侏罗统塔木兰沟组粗面安山岩和粗面安山质角砾岩中。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能谱分析。在矿脉中发现大量金、银碲化物。该矿物组合中Au、Ag、Te的含量统计分别为:Au30.20wt%、Ag34.35wt%和Te35.45wt%。该矿床可以与国际上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Au-Ag-Te矿床对比。  相似文献   

19.
四川大岩子铂-钯矿床(点)热液成矿的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岩子铂-钯矿区的岩石有白云岩、辉石岩脉、辉绿岩脉,矿体赋存在构造蚀变破碎带中,以外接触带的白云岩一侧为主,次为内接触带的辉石岩,矿石类型有矿化白云岩和矿化辉石岩两种类型。通过对含矿白云岩、含矿辉石岩、断层泥及辉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大岩子矿床先后经历超基性岩浆的侵入,即形成辉石岩脉;基性岩浆的侵入,即形成辉绿岩脉;富含Pt、Pd的岩浆期后热液活动,即形成以Pt、Pd为丰、富含As、Cu、Sb、Ag、Cd的热液矿床,其中Pt、Pd的富集成矿主要与热液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0.
矿体主要处于上寒武统核桃坪组及寒武纪片麻岩、条痕状混合岩与燕山期花岗岩体的接触带中,断裂破碎带为含锡石石英脉的赋存、富集提供了空间,矿体呈脉状,但其厚度和品位变化较大,属岩浆高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