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新疆与邻区南天山超大型金矿成矿条件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陈哲夫 《新疆地质》2002,20(3):229-232
新疆南天山寻找超大型金矿就必须适时实行战略转移。南天山成矿带最重要的是黑色岩系金矿。新疆南天山具备穆龙套型金矿的成矿条件,具有寻找超大型金矿的潜力,应对找矿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天山成矿带是整个中亚地区天山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境内外"中亚金腰带"的核心部位。吉尔吉斯斯坦天山成矿带自新元古代晚期开始到古生代晚期,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造就其特有的成矿地质条件,产出了一系列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金矿床。结合前人研究工作,系统梳理了吉尔吉斯斯坦天山成矿带内已知金矿床类型,通过各矿床类型中典型矿床地质特征总结、矿床成因分析,从控矿因素、主要成矿期、矿床分布等方面总结了吉尔吉斯斯坦天山成矿带金矿区域成矿规律,以期为吉尔吉斯斯坦天山成矿带开展金矿勘查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为我国境内新疆天山地区寻找类似的金矿床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西天山“亚洲金腰带”及其动力背景和成矿控制与找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山西段,从乌兹别克斯坦向东,经吉尔吉斯斯坦到中国新疆西部,在中天山及南北缘巨型和世界级金矿集中产出,构成世人瞩目的巨型金成矿带,即"亚洲金腰带"。为什么能在这个东西延伸近2 500km的带状区域形成"亚洲金腰带"?成矿具有怎样的动力背景?受何要素控制又是怎样发生发展?"亚洲金腰带"内巨型和世界级金矿床主要产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能否在新疆西天山实现金矿找矿重大突破?都是颇受关注的重大地质找矿问题。论文在较多学习前人成果并结合作者研究结果基础上,综述了"亚洲金腰带"动力背景和地质环境、金矿床基本特征,分析了成矿系统类型和关键控制,对接了新疆西天山与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构造成矿带。研究认为Terskey洋和Turkestan-南天山洋的发生、发展和消亡是"亚洲金腰带"基本地球动力学背景;"亚洲金腰带"中巨型和世界级金矿分属造山型和斑岩型两个主要成矿系统,"古老地壳+构造变形+岩浆热液"是造山型金成矿关键控制和勘查准则,而成熟岛弧环境、深源岩浆浅成侵入、叠加复合长期成矿是斑岩型金成矿关键控制;中天山是"亚洲金腰带"的核心,自西而东从乌兹别克斯坦经吉尔吉斯斯坦到我国新疆西天山具有可对接和贯通性,"亚洲金腰带"向东延伸确切进入我国新疆西天山;新疆西天山那拉提山—额尔宾山一带的中天山及南北缘造山型金成矿要素齐全且配置好,有望实现金矿找矿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4.
物探方法在康古尔塔格金矿带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康古尔塔格金矿带是新疆东天山一条重要的金成矿带,目前沿该成矿带发现有康古尔金矿、马头滩金矿、盐碱坡金矿等.据该区金矿地质特征、岩(矿)石的物性特征、已知金矿物探异常特征及钻探验证结果,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应用重、磁、电及EH-4等物探方法在该区寻找金矿是十分有效的,可达到间接找矿目的.  相似文献   

5.
库姆托尔金矿是吉尔吉斯最大的金矿,是中亚著名金矿之一。应用吉尔吉斯斯坦9幅1∶5万化探资料(3万条数据)进行系列地球化学编图和地球化学信息提取,结合在吉尔吉斯天山成矿带成矿规律研究所取得的认识,建立了库姆托尔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模型。在相似类比理论指导下,借助计算机技术对吉尔吉斯斯坦中天山成矿带库姆托尔型金矿的找矿潜力进行科学评价,在吉尔吉斯库姆托尔地区圈定库姆托尔型金矿找矿预测区2个。  相似文献   

6.
论述那拉提山-哈尔克山北坡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特征,简述了中亚天山构造-成矿带金矿资源梗概并与区内进行了对比;从研究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和化探异常资料出发,分析了区内金矿的成矿远景,指出区内是新疆寻找穆龙套型金矿最有远景的地区之一,进而提出5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7.
新疆东部金矿床类型、成矿特点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据金矿类型划分标准,结合新疆东部金成矿特点,划分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岩浆热液型金矿、斑岩型金(铜)矿、硅化帽型金矿及变质岩型或绿片岩型银金矿6种成因类型,8种工业类型。通过研究,划分出以斑岩型金矿为主的大南湖-三岔口成矿带、以韧性剪切带型金矿为主的康古尔塔格-黄山成矿带、以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为主的马庄山-南金山成矿带、以绿片蚀变岩型银金、铅锌矿以及硅铁建造型金矿为主的玉西-铅炉子成矿带、以岩浆热液型金矿为主的金窝子-照壁山成矿带和依热达坂-红山成矿带、以韧性剪切带型和硅帽型金矿为主的头苏泉-塔林成矿带7个金矿成矿带,在此基础上确定该区区找矿主要类型和远景区。  相似文献   

8.
新疆轮台县塔希开派金矿是新疆南天山布古尔山一带金、多金属成矿带主要成矿区之一,区域河流普遍有砂金开采,区域北部有铜金矿矿床。通过以往地质工作对矿体特征分析和对比,确定了金矿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勘查区进一步工作有望发现更多新的矿体。  相似文献   

9.
新疆西天山西段金铜成矿带——中亚成矿域东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新疆西天山西段们于哈萨克斯坦-伊犁板块的东南部边缘,包括伊犁石炭纪裂谷、那拉提地块、哈尔克早古生代被动陆缘褶皱带。主要已知矿床(点)按其容矿围岩可分为镁铁-超镁铁岩型、斑岩型、花岗岩型、矽卡岩型、陆相火山岩型、陆相沉积岩型、浅变质含碳碎屑岩型。根据区内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区内以找金矿主,兼顾铜镍矿等。金矿以穆龙套型和火山岩型金矿为主,同时注意卡林型和中-酸性侵入岩体内外接触带型;铜矿以镁铁-超镁铁岩型和火山岩型为主。地质与成矿条件与中亚成矿域具有可比性。因此,新疆西天山西段金铜成矿带应为中亚成矿域东延部分。  相似文献   

10.
南天山东段金矿化分带特点及远景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天山东段处在我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天山褶皱带上,具有重要的金成矿潜力。本在东天山区域地质、地质历史演化、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基础上,对南天山东段金矿化进行分带,总结了金矿化特点和分布规律,提出寻找金矿的主要类型为韧性剪切带型、碎裂蚀变岩型、元古代岩浆(变质)热液型,并指出了找矿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11.
马克马尔大型金矿床位于吉尔吉斯中天山造山带,属中-酸性侵入体接触交代型金矿床。新疆是中-酸性侵入岩分布广泛地区,目前已发现多处金矿床或矿点分布于中-酸性侵入体内或外接触带。新疆具备这类金矿床的成矿条件和找矿远景,并已找到多纳拉萨依等多个该类型金矿,但目前该类型金矿产地不多,规模不大,笔者通过对马克马尔接触交代型金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以期对新疆地区该类型金矿床的查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新疆天山黑色岩系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概要介绍了中国天山黑色岩系分布和黑色岩系型矿床的地质特征。中国天山黑色岩系发育,主要集中在古生代,其次为中生代,目前发现与黑色岩系有关的矿种有金、钒、铀、磷、锑。中亚天山黑色岩系中发现了穆龙套和库姆托尔世界级金矿床,中国天山是其东延部分,发现了萨瓦亚尔顿、大山口、萨恨托亥等金矿床,呈现出良好的找矿前景。穆龙套金矿和萨瓦亚尔顿金矿是黑色岩系型金矿的典型代表,中国黑色岩系型金矿与中亚黑色岩系型金矿有许多相似之处。分析认为,吉根-塔尔特库里、乌兰赛尔-大山口、乌什北山、阿克牙孜河等地是最具前景的找金矿靶区,今后应加大萨瓦亚尔顿金矿的勘查和研究力度,同时注意寻找黑色岩系中的铂、钯、铜等矿种。  相似文献   

13.
中亚区域多戈壁或浅覆盖,为遥感地质找矿提供了更多机会;中亚成矿域发现较多大型超大型金铜铁多金属矿床,它们的遥感地质特征受人关注。本研究采用美国陆地卫星7号ETM+数据对乌兹别克斯坦Muruntau巨型金矿床、哈萨克斯坦Kounrad和Aktogai超大型铜矿床、蒙古国Oyu Tolgoi超大型铜金矿床、中国新疆西天山查岗诺尔大型铁矿床等中亚代表性金属矿床进行了遥感地质分析,表明大型超大型斑岩铜金矿、造山型金矿和火山岩型铁矿均与直径几km至几十km的环形遥感影像关系密切,矿床往往产在环形遥感影像边部。新疆西天山赛里木湖东南部库松木切克发现清晰的环形遥感影像,面积约2.9×2.3 km2,“十字形”地质剖面实测证实它是构造岩浆热穹隆的表现:穹隆核部是蓟县系白云岩和大理岩,翼部为泥盆系复成分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核部与翼部之间多发育外倾正断层,沿断层硅化和黄铁矿化显著。库松木切克发现的环形遥感影像与航磁异常和Co - Ni - W - Mo - Cu - Zn - Pb - Sb - Ag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相重合,可能是斑岩夕卡岩型,或卡林/类卡林型,或MVT等铜、金、铁、铅锌大型矿床找矿重要靶区。我国新疆北部相关大型矿床找矿中值得高度重视环形遥感影像的示矿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亚南天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金矿带,以浅变质含碳质碎屑岩系为容矿岩石的穆龙套型金矿最为发育且规模巨大。将境内外南天山作为整体开展研究,有助于推进中国新疆南天山地区金矿的找矿持续突破。南天山是南天山洋在石炭纪末闭合时在Karakum—塔里木板块北缘形成的褶皱冲断带。南天山地区穆龙套型金矿的容矿地层为一套浅变质、变形强烈的含碳质细碎屑岩建造,对金矿化有明显预富集;区域内的大型韧-脆性变形带,剪切带及相关断裂系统是穆龙套型金矿的控矿构造;金矿区岩浆活动虽然较弱,但岩浆活动与成矿具有紧密的时空联系。矿体呈脉状、板状、透镜状,常以黄铁矿和毒砂为主要载金矿物,围岩蚀变以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最为发育。成矿年龄多为晚古生代,同位素示踪指示成矿流体、硫及成矿金属物质具有壳幔混源特征。"碳质岩系+构造变形+岩浆热液"是穆龙套型金成矿的关键控制因素。按照总体控矿特征,探讨了中国新疆南天山地区穆龙套型金矿床的主要找矿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新疆博罗科努地区典型铜(钼)金矿床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其军  冯京  田江涛 《新疆地质》2012,30(2):176-181
新疆博罗科努地区是西天山重要金、铜、钼矿成矿远景区。斑岩型铜(钼)矿床、斑岩型金矿床、矽卡岩型铜矿床、火山岩型金矿床等几种典型矿床在该地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现,并与中酸性岩体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对该区莱历斯高尔铜钼矿、哈勒尕提铜矿、肯登高尔铜钼矿、查汉萨拉金矿、塔吾尔别克金矿、阿希金矿等典型矿床特征总结,对其成矿条件进行分析,建立了博罗科努地区典型铜钼金区域成矿模式,为该地区铜、钼、金矿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查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新疆东天山斑岩型铜矿带及其大地构造格局   总被引:74,自引:6,他引:7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哈密南部发现的土屋、延东大型斑岩铜(钼)矿床,构成了东天山斑岩铜矿带。其中成矿的斜长花岗斑岩同位素年龄为369~356 Ma(Rb-Sr等时线法和单颗粒锆石U-Pb法),辉钼矿的同位素年龄为320 Ma(Re-Os等时线法),蚀变岩的同位素年龄为341~310Ma,含矿围岩由粗面质玄武岩到粗安岩,可能属于泥盆纪(416Ma,Sm-Nd法;>356 Ma、390 Ma、440 Ma,单颗粒锆石U-Pb法)。矿床成因归属为岛弧火山—深成作用产物。斑岩铜矿带的南部为著名的康古尔塔格金矿带,再往南为星星峡银矿带。这些造山带矿床组合由北而南构成斑岩型铜(钽)矿带→韧性剪切带型和浅成热液型金矿带→浅成热液型(构造蚀变带型)钼矿带,显示了构造岩浆是由北而南下插的,岩浆侵位时间北老南新,花岗质岩浆源区的部分熔融深度由北而南加深。反映壳幔演化的东天山构造岩浆作用从370 Ma到240 Ma、从北部的哈尔里克和康古尔塔格到南部的中天山,似乎存在一个连续的花岗质岩浆演化带,丝毫看不到深部作用过程由于古生代东天山数度拉张沦为海槽而被中断的迹象。基于以上主要证据,本文综合讨论了东天山斑岩型铜矿、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和构造蚀变带型银矿的形成机制及其大地构造格局,建立了东天山造山带的成矿模型,为今后找矿开辟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