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钻杆接头是钻探中的易耗品,其寿命长短直接影响到钻进效率、钻探成本和钻探工人的劳动强度。钻杆接头的使用情况除与选用的钢材、机械加工质量有关外,还与热处理状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特别在小口径金刚石钻进中,由于采用了高转速和较高的钻进压力,同时又减小了钻杆接头的结构尺寸,因而对钻杆接头材质的机械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材料的机械性能取决于材料的内部组织结构,而材料的内部结构又取决于一定的  相似文献   

2.
刘海斌 《探矿工程》2011,38(4):25-27
总结了广西资源县沙子江矿床深部及外围铀矿普查钻探施工技术。在花岗岩地层钻进中,解决了孔内漏水、掉块、垮孔及金刚石钻头寿命短、钻杆和钻杆接头磨损、钻孔弯曲等一系列问题。为在花岗岩地层钻进中积累了宝贵的钻探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3.
岩心钻探是地质找矿的重要手段,提高钻进效率和取心效果一直是钻探工作者奋斗的目标。目前国外的取心钻进几乎均为金刚石钻进,而其中采用绳索取心的又占80—90%,因而绳索取心金刚石钻进技术在当前的岩心钻探中占统治地位,它与普通取心法相比,大大减少了起下钻杆的次数,从而增加了纯钻进时间,相应地提高了效率,并且可以不必过分追求回次进尺长度而影响岩心的完整性和采取率。但绳索取心仍然未能完全消除花费在取心上的非  相似文献   

4.
《探矿工程》1975,(2):1-6
地质岩心钻探采用金刚石钻进时,对钻具特别是钻杆的性能要求较高。原因主要是:1.金刚石钻进时的转速较高,钻具迴转消耗功率较大,因此,钻杆承受的扭矩和扭应力亦较大,容易产生疲劳现象。2.金刚石钻进钻孔直径较小,目前国内主要用口径为φ46和φ56毫米;要求用直径较小的钻杆钻进较深的钻孔,例如用φ42或φ43毫米的钻杆钻进深度为600~1200米的钻孔。3.不允许采用像外丝钻杆那样的锁接头和保护环。钻杆表面磨损较快。  相似文献   

5.
脂肪酸钠皂表面活性剂钻井液与皂化溶解油、太古油等乳化钻井液相比,具有成本低廉,加工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其综合技术性能不次于乳化钻井液,能满足金刚石高转速钻进的要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一九七八年以来,我局各地质大队用这种钻井液钻进的工作量超过一百万米,最近二三年,全局90%以上的金刚石钻探工作量都是采用这种钻井液钻进的,对我局普及小口径金刚石钻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碎岩工具的应用和国内金刚石钻进方法的发展。着重描述我局从1976年开始试验推广金刚石钻进的技术经济效果。九年来,实践证明金刚石钻进有下列优越性: 1、钻进效率高。与大口径岩心钻探相比,金刚石钻进平均台月效率提高70.6%,最高开动台年进尺提高18.3%,机械钻速提高87.5%。人造金刚石钻头寿命从1977年的17.95米提高到1984年的42.49米。 2、钻孔质量好。平均优质孔率由大口径岩心钻探的67.8%提高到金刚石钻进的83.3%。 3、孔内事故少。平均孔内事故率由大口径岩心钻探的15.2%下降到金刚石钻进的11.9%。 4、钻探成本低。1982—1984年金刚石钻进的单位成本比大口径岩心钻探分别低24、78、35、22、25、53元/米,共节约资金达190.7万元。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大力推广以绳索取心钻探为主体的金刚石钻探;多工艺钻探:反循环连续取心钻探:最优化钻进“四大钻探技术”,逐步向遥控,计算机程控钻探发展。  相似文献   

7.
《探矿工程》1975,(6):1-5
金刚石岩心钻探过程中,钻杆是保证顺利钻进的重要钻具之一。分析金刚石钻进时钻杆的报废原因,除了属于非正常的即事故原因而外,主要是由于长期地工作疲劳、腐蚀和表面磨损所造成的。疲劳:主要反映在应力集中部位,例如钻杆及其接头的螺纹部分,以及偏磨损和其它伤痕、缺陷部分。  相似文献   

8.
当前,金刚石钻进工艺,显然是向高转速发展.在六十年代中期,金刚石钻进的钻头圆周速度(以下简称周速),一般不超过2~3米/秒.一些国家的有关钻探企业对金刚石钻头的周速有各自不同的规定,例如:西德ZRAW公司对金刚石钻头的周速是按所钻岩石级别规定的.  相似文献   

9.
金刚石绳索取心钻探技术在某些复杂地层尤其在煤系地层应用中,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钻杆内壁结垢和孔壁坍塌等技术难题.为此我们选择了浙西煤田政棠矿区作为试验点,对煤田使用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  相似文献   

10.
钻压失真是钻探施工中常见而又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在金刚石钻探中,常常由于钻压失真造成一些可以避免的孔内事故,损坏金刚石钻头、打丢矿心和孔斜等。孔底破碎岩石压力是通过钻杆传递的,钻压失真与钻杆关系密切。因此,本文主要从钻杆弹性变形,试谈钻压失真的问题。一、钻压失真的产生钻杆似一根承受综合作用力的长轴,在回转钻进中受力状态很复杂,因为钻探施工受许多难以测量和难以定性的因素控制,是一个很不稳定的过程。浅孔钻进时,承受外加钻压,深孔还要减压。钻杆除承受回转  相似文献   

11.
坑内单层钻杆反循环水力连续取心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心钻探是地质找矿的重要手段,提高钻进效率和取心效果,一直是钻探工作者奋斗的目标.目前国外的取心钻进几乎均为金刚石钻进,而其中采用绳索取心的又占80~90%,因而绳索取心金刚石钻进技术在当前的岩心钻探中占统治地位.它与普通取心法相比,大大减少了起、下钻杆的次数,从而增加了纯进时间,相应地提高了效率.但绳索取心仍然未能完全消除花费在取心上的非生产时间,这是因为钻进一定长度(一般约3米)后,需用钢绳提放一次内岩心管.为了彻底免除取心工序的耗时,近年来发展了反循环水力连续取心(简称水力取心)技术.纯钻进时间比重的增加,是水力取心的一大优点.此外,由于水流  相似文献   

12.
人造金刚石钻探用的钻机和一般岩心钻机的结构原理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由三大系统所组成:即传给钻具回转力矩的回转系统,调节轴心压力的给进系统和升降钻具的升降系统.但是,由于人造金刚石钻头在钻进工艺上与钢粒或硬质合金钻进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对钻机的性能也有不同的要求.1.人造金刚石钻进工艺对钻机的要求首先是高转速.实战证明,用人造金刚石钻头钻进时,转速愈高,效率愈高.这是因为目前使用的人造金刚石颗粒细小,在钻头上的出刃很有限,钻进时吃入岩石的深度就更小了,所以只有高转速才能充分发挥其破碎岩石的效能.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正常钻进转速可达1000~1500转/分左右.  相似文献   

13.
我队在某矿区钻探施工时,采用φ76双管单动金刚石钻具、φ50mm钻杆钻进,钻杆折断严重,钻具外管上丝扣部位也发生折断,使用时间越长,折断越频繁.  相似文献   

14.
钻探设备是随着钻进工艺的发展而发展,反之钻探设备的发展与改善又促进了钻进工艺水平的提高.冶金地质系统自推广人造金刚石钻探技术以来,由于设备跟不上,没有大批适应于金刚石钻进需要的立轴式油压钻机,而全液压钻机又  相似文献   

15.
概况在我国当前的地质勘探钻探生产中,广泛地使用着钢粒钻进、合金钻进及近十几年开始推广的人造金刚石钻进.这些方法都是以地面动力通过钻杆柱来驱动井下钻头回转,达到克岩钻进的目的.为取得好的钻探效果,人们花费了许多精力和财力不断改进和发展地面钻机的结构.尽管如此,靠井上动力机的钻探方式仍然要把很大一部分动力消耗于钻杆柱的回转上(在一般的生产钻孔,钻头钻岩的功耗仅占总动力输出的几十分  相似文献   

16.
黄俊才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A01):12-13,28
根据TK-3型液压立轴式岩心钻机结构分析产生液压卡盘失灵、主动钻杆卡死等故障的原因.提出了两套改造方案。通过车间空载试车及野外现场钻进验证,改进方案可行,完全符合煤炭地质钻探金刚石钻进、绳索取心技术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7.
金刚石钻探用的钻杆,是一种高速回转构件.由于钻杆柱细长比很大,钻进时地层多变,因而人们认为,在一般工程施工中,钻杆是受力最复杂,工作条件最恶劣的构件之一.它在钻探装备中所处的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各国钻探界及制造厂家都很重视钻杆的研究.近年来国内有关部门也作了不少研究,而且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国内钻杆性能及其结构的发展趋势问题作初步探讨. 对钻杆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金刚石岩心钻探中,采用最高回转速度时发现,钻具振动加剧,钻杆耐磨性降低.由于单位时间内交变载荷随转速的提高成比例地增大,所以随着转速的提高,钻杆及其平接头连接处的疲劳强度降低了.可见,在最高转速工作条件下,钻杆及其接头应该加以改进,也就是说,钻杆及其接头应该用优质钢来制造.当前,这些问题要由有关科研机关与制造厂协作共同解决.钻探工作的直接操作者(工艺师与钻探工长)对于解决钻进中的振动问题,应起主要作用.由于钻具振动加剧,会使设备的  相似文献   

19.
丁明 《探矿工程》1987,(4):16-17
绳索取心钻进是一种不提钻取心的钻进方法。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具有钻探效率高,地质效果好,经济效果显著,劳动强度低等特点,已成为我国大量推广的钻探新技术之一。钻头寿命越长,钻孔越深,配套技术越完善,就越能显示出其优越性。正常钻进工作是:钻进,取心加钻杆。这是一个循环过程,后者是正常钻进时最主要的辅助工作。  相似文献   

20.
《探矿工程》1977,(5):44-45,29
泥浆泵是地质钻探设备三大件之一,泵的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钻进效果。根据我们收集的资料和赴国外考察的同志介绍,目前国外普遍应用小口径高转速金刚石钻进,同时配套了先进的多级变速或无级变速调节流量的新型泥浆泵。这种泵具有排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